资源简介 教 案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题课 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课型 新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通过实验了解扩散现象,观察并能解释布朗运动,知道扩散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3.知道决定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4.知道分子间存在空隙、作用力。5.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学习重点 分子组成、热运动、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动理论 学习难点 对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的理解与解释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含备注) 教 学 内 容 引入新课 进行新课 讨论 练习与讲 课后作业 一.引入新课 物理中的分子指哪些微粒?大概有多大? 二.进行新课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在研究物体的热运动性质和规律时,不必区分它们在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把组成物体的微粒如分子、原子或离子统称为分子。 2.组成物体的分子是大量的。 3.阿伏加德罗常数: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这个数量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即NA=6.02×1023 mol-1。 (1)分子的质量 = 摩尔质量 / 阿伏加德罗常数 练习:估测水分子的质量估测水分子的质量 (2)固体、液体分子的体积 = 摩尔体积 / 阿伏加德罗常数 课堂练习:教材6页题1、2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 (1)定义:不同种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产生原因: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 (3)应用:在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这一过程可以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分子的扩散来完成。 (4)影响因素: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 (5)意义:是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证据之一。 2.布朗运动 (1)定义: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需要用显微镜观察这种运动。 (2)产生原因:大量液体(或气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造成的。 (3)影响因素: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4)意义:间接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课堂练习:教材6页题3、4 3.热运动 (1)定义: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2)宏观表现: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 (3)特点 ①永不停息; ②运动无规则; ③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有空隙 (1)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隙。 (2)液体分子间的空隙: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表明液体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3)固体分子间的空隙:压在一起的金块和铅块,各自的分子能扩散到对方的内部,表明固体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空隙。 2.分子间的作用力 (1)当用力拉伸物体时,物体内各部分之间要产生反抗拉伸的作用力,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2)当用力压缩物体时,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会产生反抗压缩的作用力,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3)分子间的作用力F跟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 当r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F为0,这个位置称为平衡位置。 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F表现为引力。 (4)分子间的作用力是由原子核和电子这些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本质是电磁力)。 课堂练习:教材6页题5 (四)分子动理论 1.基本内容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2.分子动理论定义 在热学研究中常常以这样的基本内容为出发点,把物质的热学性质和规律看作微观粒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这样建立的理论叫作分子动理论。 三.课堂总结:(见板书设计) 五、学习效果检测(见学案“闯关检测题”) 板书设计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原子或离子统称为分子) (1)分子的质量 = 摩尔质量 / 阿伏加德罗常数 (2)固体、液体分子的体积 = 摩尔体积 / 阿伏加德罗常数 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1)布朗运动 (2)扩散现象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课后反思 气体分子间距较大,气体摩尔体积与阿氏常数之比不等于每个分子体积,气体分子的质量不等于气体的密度与气体分子的体积。从课后检测可知,这是本节学生最易出错之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