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普鲁士经济学家李斯特在德意志统一之前曾这样指出:“38条关税界限窒息了内部商业,它们无异于捆绑着人躯体各部的38条绳索,使血液流动不畅。”这说明德意志的分裂不利于 ( ? ) A. 向国外输送本国商品 B. 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 C. 与其他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 D. 国内商品的流通和市场的发展 2.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统一德意志的根本目的是( ) A.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B.使普鲁士的势力得到加强 C.将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邦联 D.打败法国,取得欧洲大陆霸权 3.“比较”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小张同学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历史影响时,列出了以下四点内容,其中属于两次战争的相同点的是( ) A. 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 推动了欧洲和拉美地区的革命 D.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4.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黑人)击败共和党人罗姆尼获得连任,他曾公开表示他有机会竞选总统特别感激美国历史上的一位总统,这位历史人物应是( ) A.华盛顿 B.尼克松 C.罗斯福 D.林肯 5.1862年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他这一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 A.解放农奴 B.扭转战局 C.废除奴隶制 D.维护国家统一 6.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中谈道:“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他说的“关键弱点”是指( ) A.殖民压迫?????B.黑奴制度? C.幕府统治?????D.农奴制度 7.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指的是( ) A.使用野蛮的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仿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 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8.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 A. 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 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 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 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9.“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句话指的是俄国( ) A.使用野蛮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统治 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 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10. 登上王位的亚历山大二世,必须采取某种办法来改变他的国家异常糟糕的处境。亚历山大二世采取的办法是( ) A.废藩置县 B.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D.颁布《人权宣言》 11. 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 ) A.资金缺乏 B.封建农奴制 C.土地自由买卖 D.劳动力不足 12.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悍然参拜了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公然挑战战后秩序,用实际行为否认侵略历史,遭到世界舆论的一致谴责。近代以来,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始于明治维新,下列不属于明治维新内容的是(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殖产兴业”,兴办近代工业 C.“文明开化”,学习西方文化 D.“贸易立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13. 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 ) A.实行大化改新 B.废除农奴制 C.实行明治维新 D.颁布《权利法案》 14.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 A.鼓励人民富裕起来 B.对外掠夺 C.学习西方 D.工业兴国 二、非选择题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学习西欧,跻身世界强国,彼得一世假扮水手,随使节团赴西欧考察,回国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政治制度上为了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把全国划分为8个总督区,总督由他亲自任命,拥有地方行政和军事大权。在军事上,以西欧国家军队为模式,建立一支强大的正规军。在经济上,积极发展工商业,由政府拨款开设了许多官办的手工工场,并以优惠条件把一部分官办工场转为商营,以鼓励私人办企业。允许外国人在俄国设立工场或聘请外国技术人员,并给予贷款和免税等各种特权。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他颁布法令,规定工场主可以买进整村农奴到工场做工。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办矿业、医学、教学等各种专门学校,创办剧院、博物馆,办报刊,提倡著书立说和翻译西欧著作,筹办科学院,另外他还改革一些旧的生活习俗和方式。 (1)根据材料,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 (2)试评价彼得一世及其改革在俄国历史上的地位。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 材料二 内战中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 北方 南方 人口 2200万 900万(包括300万黑奴) 军队人数(至1865年) 150万 100万 工业产量(1860年) 占91% 占9% 铁路里程 5万多千米 约1.4万千米 海军舰只(至1865年) 700艘 少量 材料三 列宁认为:“这场战争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为了推翻黑奴制度,为了推翻奴隶主的政权,就是使全国多年进行内战,遭到同任何战争分不开的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 (1)材料一中林肯所说的“裂开的房子”指的是什么?这段演讲集中体现了林肯的什么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内战中北方获胜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列宁为什么说这场战争使全国遭到“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 17. 《大国崛起》讲述了1500年以来世界上九个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的反抗情绪日益激烈,仅1860年一年农奴起义就达108次之多。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清醒地意识到“与其让农奴起义推翻我们,还不如自上而下解放他们。”俄国被迫改革,但在审查改革方案时他说:“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1)依据材料一,分析俄国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依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比较材料一、二分析俄国和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和日本的改革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ADDB 6-10DCDCC 11-14BDCD 二、非选择题 15.(1)作用: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增强国力,促进经济迅速发展,跻身欧洲强国行列;促进文化教育发展,提高俄罗斯民族素质;改革也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评价:彼得一世是一位有作为的开明的封建君主,他的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16. (1)美国独立后,北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南方盛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南北两种经济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维护国家统一。 (2)北方领土和人口比南方多,经济军事实力雄厚;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方黑人纷纷参加联邦的军队,这给北方带来了新的战斗力,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3)这次战争基本上废除了南方的黑人奴隶制,也维护了美国国家的统一,从而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7. (1)俄国情况:农奴的暴动威胁着沙皇的统治; 根本目的: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沙皇的统治。 (2)日本情况:美国打开日本国门,日本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根本目的:救亡图存。 (3)俄国的原因:国内矛盾尖锐;日本的原因:民族危机加深。 (4)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两国近代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