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题目 物体的质量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内容 苏教版八下第六章第一节物体的质量 个人信息 设计者 姓名 单位 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物体的质量》,教材的编写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物体的质量是学生认识多彩的物质世界的基础,是学习密度、重力、压强、浮力等一些关键力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容易接受,同时学生的一些直接的经验会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的概念。 2. 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学生在学生本章知识以前, 已经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一部份物理知识以及物理名词概念的知识都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对质量都有所接触或使用,并不陌生,但是很少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特别对天平。“质量”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而且在不同的地方其含义也不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明确物理学中“质量”的含义。天平是学生第一次使用的较为精密的仪器,所以本节课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和保护精密仪器。正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可以为以后学习密度的有关知识做好准备。在实际教学当中,注意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 教学内容,并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探究压强的兴趣, 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并能辨别在使用过程中的错误。通过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固体的质量。 2、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对物体的质量没有影响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3、了解其他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4.通过练习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的大小,培养估测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5.通过活动初步认识测量的意义。 6、培养学生使用产品说明书和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养成他们在多种渠道中,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习惯。 7、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使用培养学生认真、自觉进行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杆秤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质量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固体的质量。 4.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质量的概念 拿一支笔,拆分成笔套、笔芯、弹簧等 物体与物质区分 1、教师出示一块冰、一颗铁钉、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一桶水等物体,出示顺序随机,让学生观察。 问题: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归纳:上述物体可以分为三类: 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 木板和米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冰块和水为一类,它们都是水,只是状态不同而已。 2、讲解:铁钉和铁锤、木板和米尺、冰块和桶里的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结论:一切物体都是物质组成的。 3、比较:一把铁锤和一只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把铁锤比一只铁钉所含的铁多;一张课桌和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都是由木材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木材这种的物质的多少不同,一张课桌比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所含的木材多。 讲解: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二)、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1、演示:(1)把冰块放在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使其熔化成水; 用铁锤把铁钉敲弯。 问题:(1)烧杯中冰熔化成水,所含的水的质量有没有变? (2)铁钉敲弯了,铁钉的质量有没有变? 如果将这一只铁钉由教室里带到太原,或带到更远的地方,它的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2、结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三)、质量的单位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质量有大有小,既然有大小就会有比较,有比较就要有单位,那么质量的单位是什么呢?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 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 ??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四)、质量的测量 同学们的体重是用什么测出来的呢?有专门测体重的体重计,也可以用磅秤来测. 同学们还了解有哪些测质量的工具吗? 测量质量的工具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杆秤、磅秤、电子秤;学校实验室、工厂化验室常用的有托盘天平、物理天平;近代最精密的测量质量的仪器是电子天平.。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 ??? 1、托盘天平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 (1)、托盘天平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由左、右托盘、底座、横梁(含平衡螺母)、分度盘、指针、标尺、游码组成。如果左、右盘中物体的质量不相等时,哪个盘里质量较大,横梁就朝哪端下沉,当两盘中物体的质量相等时,横梁就能最终停在水平位置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根据这个道理,从右盘中放的质量已知的砝码(包括游码),就可测出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 (2)、天平的铭牌 ??? 每架天平都有一块铭牌,上面标有感量和称量各是多少。感量是表示一架天平能称出的最小质量,因此小于天平的感量,天平就感觉不出来了,天平的感量越小,它的准确度就越高,称量是表示这架天平每次最多允许称的物体质量. (3)、各部分的作用 ①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 ③而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 ④标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 质量。 ? 每架天平都 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称量值就等于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砝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 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就是天平的精确程度。 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②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指针左偏,螺母右旋)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③把被测物放在左盘边,接“先大后小”顺序选择适当砝码,用镊子向右盘里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平衡. ? ④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说明] ①调节好的天平如果移动了位置需重新调节。②天平平衡后,不要更换两个托盘的位置,否则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③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不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只要指针在零刻度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即可判断天平横梁平衡. 4、记住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测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因为手上有汗泥,将砝码弄湿、弄脏后会使砝码生锈、损坏,其质量会发生变化.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容易腐蚀天平托盘,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五)、小结: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 学生边看课本边看桌上的天平认识天平的结构,可通过课件一个一个指让学生报名称。注意在说结构时应介绍几个重要部分的作用,如: 一是 指针和度盘,用来指示天平是否平衡,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红刻线时说明天平已平衡。 二是 平衡螺母,在天平调平时使用 三是 砝码和游码,在称量时使用,其中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应用镊子 (2)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 再让学生仔细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并思考以下问题:(5分钟问题用课件展示) (1)测量前:A.天平应怎么放?B.游码应怎样移? C.平衡螺母怎么调? 5.板书设计 物体的质量 质量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m) 单位及单位换算:kg、g、mg、t? 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测量(天平) 构造、调节、使用 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 情景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块冰、一颗铁钉、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一桶水等物体,出示顺序随机,让学生观察。 比较:一把铁锤和一只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把铁锤比一只铁钉所含的铁多;一张课桌和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都是由木材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木材这种的物质的多少不同,一张课桌比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所含的木材多。讲解: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交流:冰熔化成水,只是冰的状态变化了;铁钉敲弯了,只是铁钉的形状改变了;铁钉由教室带到宜宾,或更远的地方,只是铁钉的位置变化了在这几种的变化现象中,物质没有从物体中转移出示,也没有发生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现象,因此,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 测量前的估测,所以要先让学生明白1千克到底有多少?出示两包食盐这为一千克。再让学生进行估测例如一个鸡蛋一名学生等,最后给出练习加以巩固。以要想知道物体准确的质量是多少则需进行测量?测量的工具有秤,课件可展示各种秤,最后说我们实验室里用的是托盘天平,从而进入下一环节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7.教学反思 讲完这节课后,针对这节课我仔细回顾了教学全过程,有如下的认识和体会。 重点把握较好。抓住了质量的单位和托盘天平的使用这两个重点。课前学生预习较充分。学生有了充足的自学时间和广阔的学习空间。 学法指导到位。如:指导学生掌握调节横梁平衡的技巧----指针偏左向右调,指针偏右向左调。还有些教学的不足之处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不能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动手操作时间不足。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缺乏耐心。本节课课堂练习量不足。今后教学还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区分物质和物体这两个概念、区分质量和重量这两个概念。2、要抓住本节的重点,质量、质量的单位、托盘天平的使用 3、要增设一些突破重、难点的练习题。4、加强操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5、要注意表达的规范。比如“左物右码”的表达就是不规范,可以这样记忆,但是不能写成书面语。指出错误和改正不是一回事,在作业讲评时要注意强调。为什么要看游码左边的数字,这个要给学生解释清楚,因为在进行横梁平衡调节时,是游码的左侧对着零刻度线的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