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01)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复习提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01)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复习提纲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1、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等。
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心情愉快时,感觉时间过得(

);心情焦急、烦燥时,感觉时间过得(
慢)。
2、远古时代,人们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
3.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利用星座把(1天分为24小时,白天12个小时,夜晚12个小时),我们古时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午时指的是11:00-13:00,子夜是指晚上11点-凌晨1点)
4、我们采用的统一时间叫(北京时间)
5、(日晷)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和(方向)的变化而计时的。
6、古时候人们使用的水钟是利用(水流)来计量时间的,一般可分(受水型水钟)和(泄水型水钟)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受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泄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
7、在滴漏实验时,水滴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慢。想要保持滴漏里的水滴的快慢一致,就需要控制杯底孔的(大小)和杯中的(水位)保持在一定的高度。
8、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9、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10、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幅的大小无关。
11.
在不改变摆绳长度的前提下,摆锤的长度发生变化,发现摆锤越长,速度越慢,得出结论:摆的摆动速度与摆长有关,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摆长越长,速度越慢。
12.
设计时钟时要诀在于让(指针)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时钟都是用(摆锤)控制与齿轮相连的(指针)运转的。
二、实验研究:
实验一:摆的摆动快慢可能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摆绳的长度)等因素有关。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因素进行研究。
方案一:研究的问题: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吗?
我们的猜测: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摆绳越长,速度越慢。摆绳越短,速度越快。
实验的材料:摆锤、摆绳、铁架台、秒表、尺子等
相同的条件:(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
不同的条件:(摆绳的长度)
实验的步骤:1、做一个摆长为30厘米的摆,测量1分钟摆动的次数
2、做一个摆长为15厘米的摆,测量1分钟摆动的次数。
3、比较两次实验的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的结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