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4牛顿第一定律学案课题3.4牛顿第一定律章3学科科学年级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养成事实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态度。2.通过观察与实验、探究与讨论、分析与概括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解释。【教学难点】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是错误的。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导学方法】知识点总结,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课前预习】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么?2、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什么?学习探究【新知导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否一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如果此时的足球突然不受力的作用,将做什么运动?【新知讲解】一、实验: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1、实验对象2、实验原理3、实验方法4、实验过程5、实验记录6、实验结论实验推理二、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2、笛卡尔3、牛顿第一定律练一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2、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一定律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A.单纯的实验方法C.数学推导的方法B.单纯的推测方法D.实验加推理的方法3.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小球将()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堂练习】1.下面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2.小明在体育课上练习垫排球,当排球竖直.上升到最高处时,若所有外力都消失,则排球将()A.一直_上升B.掉落下来C.先上升后下降D.保持静止3.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实验中不需要控制小车每次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B.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如果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小车停止运动时惯性也随之消失4.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A.匀速直线上升B.匀速直线下落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5.在学习牛顿第-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时,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快D.在类似甲、乙、丙的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归纳得出牛顿第一-定律6.第一个通过理想实验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牛顿D.帕斯卡7.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例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用实验直接得到的一个科学的结论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概括出来的,是一个科学的理论C.牛顿第一定律是理论推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D.牛顿第一定律是理论推出的,所以不一定是正确的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力是使物体位置变化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速度方向的原因.D.力是维持物体速度不变的原因9.下列有关“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探究活动的设计和结论的各种表述,不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B.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C.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近D.小车到达粗糙的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摩擦力逐渐减小到零10.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某一天,吊线突然间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11.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①牛顿说:“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外力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②亚里士多德说:“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需要借助外力维持,如果外力停止作用,物体就静下来。”③伽利略说:“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③②①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答案】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答案】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新知讲解:1.【答案】D2.【答案】D3.【答案】B课堂练习:1.【答案】C2.【答案】A3.【答案】C4.【答案】D5.【答案】C6.【答案】A7.【答案】B8.【答案】D9.【答案】D10.【答案】C11.【答案】C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牛顿第一定律(一)浙教版初中新知导入想一想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否一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足球被踢出去说明了什么?如果此时的足球突然不受力的作用,将做什么运动?新知讲解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年前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他认为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将不能运动,你赞成他的观点么?新知讲解踢足球时,足球在草地上滚动;当没有力作用在足球上时,足球最终会停下来,这能够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么?到底是因为没有了动力导致物体停下来,还是因为阻力导致物体停下来呢?我们起来做一个实验!新知讲解1、实验研究对象:小车2、实验原理:观察小车在不同材料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远近判断阻力对小车运动影响的大小。一、实验: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新知讲解3、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注意每次实验时小车都要从斜面同一位置开始滑下,可以使小车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观察记录数据:小车下水平面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及小车通过的距离。(2)转换法:通过下车运动距离远近判断小车速度减小的快慢。新知讲解4、实验过程新知讲解(1)在水平木板上铺上毛巾,如图甲,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新知讲解(2)在水平木板上铺上棉布,如图乙,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新知讲解(3)水平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如图丙,重复上述实验。新知讲解5、实验记录水平面的材料小车受到的阻力(大,较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大,较大,小)毛巾较大小棉布大大木板小较大新知讲解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所受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大,速度减小得越慢。6、实验结论7、实验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不受阻力的作用,那么它将永远运动下去。新知讲解400多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1、伽利略二、牛顿第一定律新知讲解与伽利略同时代的笛卡儿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笛卡尔新知讲解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3、牛顿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新知讲解1、一切物体:指所有物体,包括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都适用。理解:2、总:指一直适用。3、或:指两种状态不能同时存在,到底处于哪种状态,取决于原来的状态。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出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课堂练习D课堂练习2.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一定律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A.单纯的实验方法C.数学推导的方法B.单纯的推测方法D.实验加推理的方法D课堂练习3、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小球将()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B课堂总结1、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所受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大,速度减小得越慢。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不受阻力的作用,那么它将永远运动下去。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一、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教学板书二、牛顿第一定律1、实验对象2、实验原理3、实验方法4、实验过程5、实验记录6、实验结论7、实验推理1、伽利略2、笛卡尔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纪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4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课题3.4牛顿第一定律章3学科科学年级七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具有初步的观察能筋、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养成事实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态度。2.通过观察与实验、探究与讨论、分析与概括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解释。【教学难点】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是错误的。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教学过程【合作探究】想一想:足球被踢出去说明了什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否一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如果此时的足球突然不受力的作用,将做什么运动?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年前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他认为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将不能运动,你赞成他的观点么?踢足球时,足球在草地上滚动;当没有力作用在足球上时,足球最终会停下来,这能够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么?到底是因为没有了动力导致物体停下来,还是因为阻力导致物体停下来呢?我们起来做一个实验!一、实验: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1、实验研究对象:小车2、实验原理:观察小车在不同材料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远近判断阻力对小车运动影响的大小。3、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注意每次实验时小车都要从斜面同一位置开始滑下,可以使小车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4、实验过程(1)在水平木板上铺上毛巾,如图甲,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2)在水平木板上铺上棉布,如图乙,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3)水平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如图丙,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6、实验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所受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大,速度减小得越慢。7、实验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不受阻力的作用,那么它将永远运动下去。二、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400多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2、笛卡尔与伽利略同时代的笛卡儿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设置疑问设置疑问设置疑问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深入思考深入思考实验、归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探究指导分析循循善诱通过客观实验,总结结论,更具说服力新旧知识结合,形成体系巩固所学内容【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2.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一定律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D)A.单纯的实验方法C.数学推导的方法B.单纯的推测方法D.实验加推理的方法3、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小球将(B)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习题训练知识应用与理解【课堂总结】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它把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确立了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学习的延伸,又为后面学习二力平衡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知识小结总结概括【教学板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_.mp4 浙教七下科学3.41牛顿第一定律学案.doc 浙教七下科学3.4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doc 浙教七下科学3.4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