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教师
日期

学目

1.了解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明确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2.明确法的本质、起源和发展规律,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观点,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我国法治建设历程,分析生活中的相关案例。3.简述中国法治建设成就,明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简述我国法治建设成就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观点
教学方法
议题教学法、正面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备注
导入新课观点讨论:有观点认为,法律是人类的重大发明,有些发明使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然,法律则使人类学会如何用规矩来驾驭自己。请谈一谈对上述观点的理解。(学生畅所欲言)教学过程(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自主学习:课本P74—75
总结:法的产生、本质、作用、中华法系含义、发展历程(二)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材料:马克思早期从理性法、自由法观念出发,论证了自由与法的关系……一方面,强调法律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另一方面,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因为法律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马克思的这一命题还有强调法律神圣性的意思……请你谈谈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理解。(学生讨论回答,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1.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地位人类法律文明的进步促进了法学思想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2.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观点(1)法的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2)本质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3)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4)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5)特点①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②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③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6)职能(7)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法。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材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社会主义法治新纪元,建成并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小组合作探究:说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和表现。(小组合作探究,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1.
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
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表现①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环节)②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执法和司法环节)③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④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蓬勃发展三、课堂小结四、当堂检测对于现代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是真正的法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才是真正的法治。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谓先行者,对于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说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1)依法治国的前提是立法,在这方面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2)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法律的贯彻,在这方面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五、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