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导学案班级 姓名 评价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天气”和“气侯”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2、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和气侯。2、通过对天气特点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收看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懂得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重点和难点重点:1、天气和气侯术语的正确使用;2、学会看电视天气预报。难点:读懂卫星云图;掌握预报天气技能。自主探究一:阅读课本49-50页天气及其影响填写下列问题,先组内交流后班内展示。1、人们经常用 、 、 等来描述天气。此外还有雪、冰雹、雾、扬尘等天气状况。2、天气的特点:天气是 里的大气运动状况。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可能差别 ,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天气是有变化的,即天气是多变的。自主探究二:阅读课本51-54页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填写下列问题1、总结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首先,是同一时间世界各地气象资料的收集。其次,通过地面卫星站接受气象卫星发送的各种气象数据。第三,制作 。第四,是用计算机进行数值天气预报。第五,进行天气会商,制作电视 节目。2、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 、 、 和 的情况。注: 表示降水的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 ”;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 ”。 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 ,有“北、南、西、东”四个基本方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 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0-12级),级数越大,风力越 。3、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 ;蓝色表示 ;白色表示 。不同地区,云的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4、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画出晴、多云、阴、小雨、大雨、雷阵雨、沙尘暴等常见的天气符号自主探究三:阅读课本55页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填写下列问题.1、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 有关,可以用 来表示。清新的空气, 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 大,对人体健康有害。2、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 数量有关,可以用 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 ,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 ,对人体健康有害。污染指数为1--50时,空气质量指数为 ,51—100时为 ,101—200时为 度污染,201—300时为 度污染,>300时为 度污染。达标检测词语判断:(填写天气或气候)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济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长冬无夏( )暴风骤雨,飞砂走石,风和日丽、阴雨绵绵(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2、 “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A、农业生产 B、人们生活 C、交通 D、旅游3、降水概率为100%表示( ),降水概率为零表示( )。A、可能有雨、肯定无雨 B、肯定有雨、可能无雨C、可能有雨、可能无雨 D、肯定有雨、肯定无雨4、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四季如春 B、长冬无夏 C、终年炎热 D、电闪雷鸣5、某城市的污染指数为126,表示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A 、良 B、轻度污染 C 、中度污染 D、重度污染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 )A.天气 B.气候 C.温度 D、季节你记住了吗?试着填一填。7、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反映一个地方( )的大气状况,是经常变化的;二是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 )。8、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 )的数量有关,可以用( )来表示。谈谈收获: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学习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气温。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读懂气温的变化规律。2、初步学会使用气温资料。(二) 过程与方法学生明确气温的变化规律。课堂活动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体会、感悟“气温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2、学会关注生活,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关系。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气温曲线图的判读难点:学生根据数据绘制标准的气温曲线图三、学习方法结合生活体验,对比、推理、图表分析为主的学习方法四、学习过程思考:1、同学们,我们经常看天气预报,你知道今日最低气温多少度?最高气温多少度?回答后进一步设问:它们是怎样测出来的呢?2、在新疆吐鲁番流传这么一句话:“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你知道它的含义吗?思考后举手回答。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和生活1.读课本阅读材料——气温的观测,独立完成下列各题。(1)测定气温的工具是____________。(2)气温的表示方法是____________。(3)怎样观测气温?.自己思考,举手回答。2.读课本图3.10“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观察读出各时刻的气温值,并计算出日平均气温。然后思考怎样以类似的方法,求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归纳出日、月、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日平均气温= ÷ (每日观察的次数是根据需要而确定的,但无论观察多少次,观察的时间间隔必须是相等的。如需观察4次,每隔6小时观察1次;如需观察6次,就是每隔4小时观察1次)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二、气温的变化1.读课本图3.12“气温日变化”。横坐标轴表示时间(24小时),纵坐标表示气温刻度,曲线是不同时刻气温高低的连线。观察曲线的弯曲状况,说明一日之内气温的变化,指出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刻?( )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刻?( )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验证。气温在一日之内的变化,叫 。2.观察:该图中气温的最高值是多少?(约 ℃),最低值是多少?(约 ℃),计算出它们的差是多少?(约 ℃)。归纳:.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 ,即 =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3.读课本图3.13“气温年变化”,先观察该图与气温日变化气温曲线图有什么不同?(横坐标表示的时间为一年的12个月,气温曲线是一年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的连线) 根据气温曲线的弯曲状况,观察一年内气温的变化趋势。并让学生根据当地一年内气温的变化加以验证。从而使学生知道气温在一年之内的变化,叫气温的年变化。该图是北半球某地年气温变化曲线图,最高和最低的月平均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份?海洋上呢?南半球大陆和海洋上最高、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与北半球有什么不同?大陆 海洋月平均最高温 月平均最低温 月平均最高温 月平均最低温北半球 ( 月) ( 月) ( 月) ( 月)南半球 ( 月) ( 月) ( 月) ( 月).对于南半球,用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去思考得出结论。4图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是多少?(约 ℃)最低值是多少?(约 ℃)并计算出它们的差是多少?(约 ℃)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5.气温曲线图的阅读方法:一是找极值,即找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二是看弯曲,即看气温曲线的弯曲程度的大小;三是析变化,即分析气温的变化。●学习提纲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和生活气温的表示符号及读法1.气温的测定气温的观测及平均气温的计算2.气温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二、气温的变化规律1.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日较差规律2.气温的年变化气温的年较差3阅读气温曲线图的方法。●拓展与应用1.“中考”以后,北京地区将酷热难当,如果父母欲带你旅游避暑,最理想的避暑地点是下图中的( )9.造成下图中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远近不同 B.纬度略有差异C.地势高低不同 D.植被状况不同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读出最高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读出最低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算出该地气温年较差。说明该地气温的年变化。说出该地所在的半球(南、北),并说明原因。气温曲线呈什么形状?(呈波峰状。还是呈波谷状。)判断理由气温曲线呈 状。(6).图中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判断的依据是:各月气温都很 (高、低),均在 ℃以下。《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导学案班级 姓名 评价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各地区降水的分布,更好地利用降水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教学重点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3.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教学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自主探究一:阅读课本60-62页《降水与生活、降水的季节变化》,填写下列问题。1、从大气中降落的 、 、 等,统称为降水。2、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 、 、 、 等不同等级。3、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4、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 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 。可分为全年多雨区、 、 、 、 。自主探究二:阅读课本62-63页《降水的分布》,填写下列问题。1、世界各地降水的多少差别很大,如被称为世界雨极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达10818毫米,而阿塔卡玛沙漠曾经400年没有下过一滴雨,但降水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小组合作:结合课本63页图回答:(1)赤道地区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2)中纬地区: 沿海地区一般降水 内陆地区一般降水(3)南北回归线:大陆西岸降水 大陆东岸2、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主要受 和 的影响,还受 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山地的 降水多, 降水少。 达标检测:1、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赤道地区降水多 B.两极地区降水少C.沿海地区降水少 D.沿海迎海风地区降水多2、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A、赤道附近的地区 B、南北回归线附近 C、两极地区 D、温带大陆东岸3、下列地区中,属于冬季多雨地区的是(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 B.30度~40度大陆东岸地区C.地中海沿岸 D.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4.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 )A.1000毫米左右 B.2000毫米左右 C.500毫米左在 D.3000毫米左右5.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 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6.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 )①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 ②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③30度~40度大陆东岸 ④两极地区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7、以下属于降水的主要形式的是( )A、降雨 B、降雪 C、降冰雹 D、雾8、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降水量(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1)该地 三个月降水最多, 三个月降水最少,降水季节变化 。(2)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冬夏季节降水用少雨和多雨表示,应是夏季 ,冬季 。(3)用表中数据绘一幅降水量柱状图9、读“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如图3.3-7所示),回答:(1)该地最热月是 月,气温约 ℃,最冷月是 月,气温约 ℃,年较差为 ℃,该地位于五带中的 带。(2)该地降水量最多的月是 月,降水量约 毫米。《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导学案11班级 姓名 评价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2.培养学生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学难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自主探究一:阅读课本64-66页《气候的地区差异》,结合地图册24-25页,填写问题。1.描述气候通常用___ _ 和___ _ 两个要素来说明。2.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____ 。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 。3.赤道附近的地区,气候具有终年________的特征,这种气候叫作_________气候。4.从气候类型来看,地中海沿岸是________ ,青藏高原是_________。5.”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描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一年到头也很热,却极少下雨“,描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6.阅读图3.23,边读图边填表(活动3),答案见下表。(记住)(1)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 寒带气候(2)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3)温度带 名称 分布规律 气候特点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自主探究二:阅读课本66--69页《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填写下列问题。1、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 和 ,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造成全球变喛的原因是人类大量排放 ,造成该气体大量排放的原因是 和 。达标检测:1.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2.下列气候类型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边缘的是( )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寒带气候3.我国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高原山地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4.读图分析:(1)此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 )A.热带 B.温带 C.寒带(2)此图反映的气温和降水的关系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低温少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冷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