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1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虎门销烟严重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B.?鸦片战争可以牟取暴利,英国要维持鸦片贸易 C.?企图通过侵略中国从而控制远东各国?????????????????? D.?英国工业发展处于扩张阶段,企图打开中国市场 2.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南京条约》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 ) A.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B.大量赔款 C.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协商税款 4.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5.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曾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毒日”;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天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6. 李华同学在学习了火烧圆明园的史实后,对该事件进行了评价与反思,得出的以下结论中不恰当的是( ) A.圆明园的珍奇异宝成为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诱因 B.火烧圆明园是列强侵华的暴行,更是中华民族屈辱的标志 C.给后人留下的教训是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不会被欺凌 D.不仅给中国文明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7. 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很失望,因为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英方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为此,英国( ) A.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在北京划定使馆界 C.成立了“洋枪队” D.在中国开设工厂 8. 某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以下属于“最初的一步”的是?(?? ? ) A.?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C.?赔偿白银四亿五千万两??????????????????????????????????????? D.?准许外国军队保护使馆界 9. 自清朝以来,《中国地图》的形状颇似一只昂首的雄鸡,但在中国近代由于哪一个国家的大肆侵占,使雄鸡的鸡头和鸡尾变小了(? ?? ) A.?英国??????????B.?日本 ???????????????????????????????????? C.?美国???????????D.?俄国 10. 下图承载的历史事件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该历史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安庆陷落 C.天京事变 D.定都天京 11.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12. 日本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又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是( ) ①征服朝鲜 ②侵略中国 ③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 ④帮助朝鲜国家实现独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北京城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 小明同学在阅读历史书时,看到中国近代史某一条约的内容: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据此推断,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 某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材料中的“洋夷”指( ) A.英国殖民者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侵略者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5—1838年中英贸易中国鸦片进口量估计(单位:箱)。 年份 1795—1799 1805—1809 1825—1829 1830—1834 1835—1838 年平均数 4 124 4 281 12 578 20 331 35 445 (1)表格反映了18世纪末以后,英国向中国走私的鸦片数量越来越多。这一现象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材料二 在繁华的美国纽约市区有一个“林则徐广场”,广场中心耸立着高大的林则徐铜像(见下图)。此外,在美国纽约还有一条街被命名为“林则徐街”。 (2)材料二表明敢于对鸦片说“不”的林则徐,也赢得了美国人民由衷的尊敬。这从侧面说明了什么?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海海战后,北洋舰队实力尚存,但李鸿章严令舰队龟缩在威海卫,“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材料二 2012年9月23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海军,开始服役。海外媒体纷纷发表评论:中日对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之际,“辽宁”号航母改变中国海军结构,改变了中日力量对比,强化远海能力,是中国强大实力的体现。 (1)材料一中的黄海海战属于列强哪次侵略战争的一部分?在此战争中,率领致远舰英勇抗击日军的民族英雄是谁? (2)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阅读材料二,说说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建立的新式海军。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材料二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三 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道:“……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1)材料一中的“本大臣”指的是谁?对“本大臣”应如何评价。 (2)结合材料二,谈谈鸦片对中华民族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3)材料三中“光辉的一幕”指的哪一历史事件?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在“拒绝毒品”方面,作为中学生的你准备怎样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ACDA 6-10AAADC 11-15CADDC 二、非选择题 16. (1)经济上,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清政府的财政;政治上,导致清政府更加腐败;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人的身心上,鸦片严重摧残吸食者。总之,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2)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禁烟运动是正义的事业。 17. (1)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 (2)《马关条约》。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南洋、北洋和福建海军。 18. (1)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危害中国人民的健康;使很多人家破人亡;导致大量白银外流;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导致国家财政困难;加剧了政治腐败;等等。 (3)虎门销烟。 (4)要充分认识到毒品的危害(积极宣传毒品的危害);自己坚决不接触毒品;发现家人等有接触毒品行为的,要主动帮助他们远离毒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