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生活需要法律 课件(46张PPT)+4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生活需要法律 课件(46张PPT)+4视频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七年级
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9.1
生活需要法律
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感悟到法律的存在?
返京后拒绝隔离,澳籍华人女子撒泼!民警霸气警告:遵守中国法律
我来思考:
(1)
假如这位澳籍华人女子感染了新冠病毒且没有按规定居家隔离,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2)
我国法律要求这位女子居家隔离,这样的法律规定是否会保护我们的生活?
探究新知
板块一:生活需要法律
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抗疫工作,如果没有法律……
不仅仅是抗击疫情。在面对这些社会关系的矛盾和纠纷时,如果没有法律……
1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翔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我要
上学
我要购物
我要安全出行
我要安全食品
哪些法律在保护着我们
拓展延伸: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中国新闻周刊》: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一生各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
民法典颁布后的首案判决:
2021年1月4日,民法典施行后的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法院判决民法典首例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纠纷,一儿童高空抛下矿泉水瓶,致使一名老人受到惊吓摔倒受伤,家长被判赔9万余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民法典从纸面走进现实,对社会行为的指引效果也将逐步显现。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问题:
(1)
依法治国真的和我们的生活遥不可及吗?
(2)
除了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法律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嵌入我们生活中的法律?
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你听说过下列报道吗?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面对这种情形,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山东省常务副省长:发国难财的人要罚得他倾家荡产!
2
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我来思考: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思考生活:
(1)生活中哪些是“可以做的事”、“必须做的事”、“禁止做的事”?
(2)这些“可以做的事”、“必须做的事”、“禁止做的事”用法律术语应如何称谓?
课堂探究:权利义务
相伴一生
李华参军前是个勤奋学习的学生,2019年复员后到电厂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又被评为县人大代表。他每月寄800元钱给乡下年迈的父母,并自觉交纳个人收入调节税。
思考:
材料中的李华享有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2.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去上学。
1.刚出生时,父母要为我申办户口,还可以为我申办身份证。
3.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
4.一般情况下,年满16周岁,才能就业。
5.年满18周岁,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6.年满18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战,依法服兵役。
7.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
8.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
把下列内容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说说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
A.劳动法
B.宪法、选举法
C.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D.户口登记条例、居民身份证法
E.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
F.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
G.宪法、兵役法
H.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
3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知识汇总:
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需要法律来调整。
2
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3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板块二:法治的脚步
猜一猜:
(1)原始社会有没有法律?
(2)为什么要制定法律?
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
生产资料公有
氏族成员平等、互助
习惯符合全体成员利益
原始社会,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私有制的发展
阶级:奴隶主与奴隶
国家的出现
法的产生
1
法律的产生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相关链接
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产生了古代第一个王朝——夏,以及维护夏朝统治的法律制度。据文献记载,夏朝的法律称为“禹刑”。
在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个高2.25米的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神殿里。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成文法典。
禹刑的具体内容已经无从考证,汉代以后的典籍说夏朝的刑条很多,东汉郑玄说:“夏刑,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已经有了“五刑“。
公元前1792年,汉谟拉比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帝国,为加强国家统治,编制了一部法典,即《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同时,法典在财产、债务、婚姻家庭、法院组织和诉讼等方面都有比较详备的规定。
《汉谟拉比法典》的突出特点和规定说明了什么?
2
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阶级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统治阶级
奴隶主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被统治阶级
奴隶阶级
农民阶级
无产阶级
知识拓展:人类社会中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猜猜看: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要全力救治患者,尽快查明病毒感染和传播原因,加强病例监测,规范处置流程。
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这样的规定和法律,在维护着哪些人的利益?
分享与交流:
法律产生之后,人类就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举例说明
人治:人高于法,权大于法
法治:法高于人,法大于权
法治强调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
政府
法院
社会成员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接受社会的监督,建设法治政府。
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充分履行职能,推进法治建设。
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社会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或职责。
结合图片及上述材料,试总结法治的含义
3
法治的含义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奉法者强则国强
近几年我国GDP总量
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增长6.9%
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743585亿元,比上年增长6.7%
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为820754亿元,比上年增长6.8%
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
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
2020年,2020年中国GDP首超百万亿!
“全球唯一正增长”!(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结合视频和数字,你是如何理解“奉法者强则国强”的?
4
坚持法治的意义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知识汇总:
1
法律的产生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2
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
法治的含义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4
坚持法治的意义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课堂小结
生活需要法律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法治的脚步
社会关系需要法律来调整
法律嵌入生活之中,渗透到方方面面
法律与我们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1
法律的产生
3
法治的含义
2
法律的本质
4
法治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