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8.3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8.3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3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强学会成立 B.创立《时务报》
C.公车上书 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
2. 为宣传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了( )
A.《万国公报》 B.《民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
3.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材料选自( )
A.康有为的上书
B.曾国藩的奏折
C.林则徐的文稿
D.李鸿章的奏折
4. “书上数日不报,各公车再联十八省同上一书。广东举人康长素(康有为)者,素有时名,尝以著书被谤议于时,主其事,草疏万八千余字,集众千三百余人,力言目前战守之方,他日自强之道。”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开启了救亡图存探索的序幕
B.提出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C.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标志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5.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推动了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
A.废除了科举制度
B.创办了京师大学堂
C.裁撤了冗官冗员
D.改革考试方式内容
6. 宋琦非常喜欢看历史小说,可他碰到了一个难题:各种小说对戊戌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说法不一。请你帮他选择一个符合史实的说法( )
A.1898年6月“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B.公车上书
C.严复译著《天演论》的出版
D.《马关条约》的签订
7.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赵老刚说:“我在总理衙门当过差。”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人是(  )
A.王老德 B.李老金
C.张老木 D.赵老刚
8.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在天津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是(??? )

A????????????????? B??????? ???????????C?????????? ?????????D.
9. 在维新变法中慷慨就义,为变法献身的是(?? ? )
A.?谭嗣同?????????B.?康有为????????????????????????????????
C.?梁启超??????????D.?光绪帝
10.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清华大学 B.京师大学堂
C.太学 D.国子监
11. 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报,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报纸是(? )
A.?《中外纪闻》???B.?《国闻报》???
C.?《民报》??? D.?《申报》
12. 清政府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  )
A.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
B.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
C.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
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13. 某校学生就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如你也参与了,你会认为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
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社会经济??????????????????
C.?推动政治改革??????????????????D.?促进思想启蒙
14. 下列报纸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的是(  )

A   B   C   D
15.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项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考虑……”
材料二 三权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白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材料三 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队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
(1)李鸿章说他“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哪一事件?
(2)这一事件对中国有哪些积极作用?
(3)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代表了哪两个派别?
(4)他们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窃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赔饷,此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发愤痛心者也。然辱国之事小,外国皆觊觎,则瓜分之患大;割地之事小,边民皆不自保,则瓦解之患大。社稷之危未有若今日者。”
——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
材料二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材料一中“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指的是什么?
(2)康有为是怎样看待中国当时的处境的?
(3)康有为上书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起到了作用?为什么?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朝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活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材料二 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很多的史学家认为:“在向西方学习上,洋务派学习西方长技,使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变化只是停留在“器物层次”,不变的是体制;维新变法也变了,变的是触及到了体制,要求变革封建专制制度,不单是皮毛。”
材料三 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巩固朝廷。”
(1)材料一中“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朝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活动”, 这个实践活动是指什么事件?其代表人物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皮毛”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3)材料二中,中国维新派触及到了体制,要求变革封建专制制度。拉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 请简单说明变法失败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CAACB 6-10AAAA B 11-15DADBD
二、非选择题
16. (1)洋务运动
(2)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
(4)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
17. (1)《马关条约》的签订。 
(2)康有为认为当时中国处于被列强瓜分的处境。 
(3)目的:请求光绪帝实行变法。起到了作用。康有为的上书打动了光绪帝,光绪帝表示不做“亡国之君”,不久,光绪帝下诏,宣布开始变法。
18. (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2)皮毛:只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大量西方机器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总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公车上书。触及到了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了抵制和反对,而光绪帝又没有实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