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2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 ) A.挽救民族危亡 B.创办近代军工企业 C.开办民办工业 D.维护封建统治 3. 近代提出的“师夷长技”主要是学习西方的(? ? ) A.?军事技术????????B.?政治制度??????????????????????????? C.?教育制度???????D.?文化制度 4. “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能够印证“始而言技”的史实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5. 以下是洋务派开办的企业,其中属于民用工业的企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轮船招商局 6. 1875年洋务派开始创办新式海军,到1894年分别建成了福建、南洋和北洋三支水师,共有船舰六七十艘。这表明近代中国( ) A.举办洋务已经取得一致共识 B.军事实力已经匹敌欧美 C.海防建设取得一定规模 D.海军建设旨在保护海外贸易 7. 19世纪60年代以来,清政府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富强起来 B.?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C.?19世纪70年代开始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D.?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使洋务官员获利颇丰 B.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9. 洋务派为实现“求富”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创办军事工业????B.?开办民用企业?????? C.?兴办新式学堂????D.?派遣留学生 10.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其活动不包括( ???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创办一批新式学堂?????????? D.?筹建中国近代海 11. “有希望革新这古老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中国近代,“同文馆”最早出现于(?? ?) A.?19世纪60年代??????????????B.?19世纪末???????????????????????? C.?19世纪初????????????????????????D.?民国初年 12. 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筹办的与文化教育有关的事情是( ) A.京师同文馆的创办 B.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 C.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 D.北洋舰队的筹建 13.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14. 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下列史实与上海有关的有( ) ①中国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 ②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地 ③最早官办新式学堂诞生地 ④洋务派最大军工企业的诞生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材料评价的是( ) A.洋务运动作用 B.戊戌变法作用 C.辛亥革命作用 D.实业救国作用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 材料二 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 3年内,外轮损失1 300多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0多万匹。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请你写出这次运动的两个代表人物。 (2)材料二反映了这一运动的哪项内容?其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轮船招商局”与该运动的哪-口号有关?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该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诉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教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 窃惟天地自然之利,乃民生日用之资,·泰西各国以矿学为本图,遂能争雄竞胜。英之立国在海中三岛,物产非甚丰盈,而岁出煤铁甚旺,富强遂甲天下。中国金、银、煤、铁各矿胜于西洋各国,只以风气未开,菁华阑而不发,利源之涸日甚一日……勘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南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商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事,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引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1)请举出洋务派的几位代表人物。 (2)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3)从材料一、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4)材料二中奏准开办什么洋务企业?怎样看待洋务派的“求富”之路? (5)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何作用? 18. 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DADD 6-10CABBB 11-15AAABA 二、非选择题 16. (1)洋务运动。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任答两个即可) (2)兴办新式学校。为洋务运动培养人才。 (3)“求富”。对外国资本的人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7.(1)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2) “剿发捻,勤远略”,即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外侮 (3)购买洋船洋炮,开矿。 (4)开平矿务局;洋务派的“求富”是为“自强”服务的,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5)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御作用 18. (1)自强;(或维护清朝统治);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民用企业为军事企业的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缓解清朝的财政紧张状况。 (3)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4)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