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3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可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 A.拒和 B.迁都 C.革命 D.变法 2. 1895年春,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某条约”指的是( ) A.?《望厦条约》??????????????????B.?《北京条约》?????????????????? C.?《黄埔条约》??????????????????D.?《马关条约》 3.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至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国民革命运动 4.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变法思潮继续发展,其传播的载体有(?? ? ) ①强学会??? ②《时务报》 ③《国闻报》??? ④《海国图志》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5. 下列措施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 A.发展农工商业 B.训练新式陆海军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6. 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 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 A.维新变法思想 B.仁政与法治思想 C.“扶清灭洋”思想 D.“自强”“求富”思想 7.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 )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传播新思想 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筹建海军 8.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 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成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9. 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众传媒的的先驱——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 A.《海国图志》 B.《新青年》 C.《申报》 D.《人民日报》 10. 近代化就是经济上实现工业化,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我国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11. 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学校有( ) A.?北洋西学堂????????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D.?同文馆 12. “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由此表明,科举制废除的直接影响是( ) A.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根基 B.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发展 C.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13. 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 A. 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 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 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D. 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 14. 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双子星座”的是(??? ) A.?《申报》、商务印书馆??????????????????????????????????????? B.?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 C.?《申报》、京师大学堂??????????????????????????????????????? D.?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 15.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D.?学思想—学技术—学制度 二、非选择题 16. 识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刊物是何时出版发行的?主要宣传什么思想主张? (2)这些刊物产生了什么影响? 17. 为了纪念戊戌变法运动,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了戊戌变法人物图片展,分类展出了与戊戌变法有关的人物图片。识读下列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请你替博物馆工作人员完成以上三幅图片的分类工作。(请在类别右边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图片序号) ①主张变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支持变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对变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时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以其为首的顽固派手中)。 (2)如果你是博物馆的解说员,请你主要说明:在主张变法的人物多次上书痛陈变法重要性的情况下,图一人物有何举动? (3)小虎和妈妈一起参观了这次图片展,他指着图二对妈妈说:“她可是戊戌变法失败的罪魁祸首。”你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说吗? (4)参观了图片展后,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戊成变法的看法。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a)]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至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 [图(b)]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生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商国是。[图(c)]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1)图(a)所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何影响? (2)指出图(b)中两位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3)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4)图(c)反映的是谁英勇就义的情景?为什么他说自己 “死得其所”?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5)这场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DCAD 6-10ABBCD 11-15CBBDA 二、非选择题 16.(1)戊戌变法时期(维新变法)。变法图强;君主立宪;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思想。 (2)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扩大了维新派的政治影响)。 17. (1)①图三②图一③图二 (2)光绪帝接见康有为,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1898年6月 到9月,光绪帝按照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3)由于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1898年9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逮捕并杀害谭嗣同等六人,戊戌变法失败了。 (4)维新派的变法旨在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传播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在当时是符 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但是,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维新派与顽固派之间 的实力差距大,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言之有理即可) 18. (1)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康有为和光绪帝。 (3)戊戌政变。谭嗣同。 (4)他为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他说自己“死得其所”。我们应该学习他为了民族的振兴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 (5)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