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2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 (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 曾国藩等人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为此,我们把他们称为( ) A.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 B.启动中国近代化的洋务派 C.兴办企业的民族资本家 D.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派 3. 下图漫画是对哪一事件的形象描述(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4.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这种思想属于( ) A.顽固派的主张 B.洋务派的主张 C.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 5. 清朝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国家坚强利炮的威力是在下列哪些事件的哪击下(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太平天国运动④甲午中日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 张之洞在创办汉阳铁厂时说:“正名办物枪炮之料,所需甚多,求之于夷,莫若求之于己,求富于己,方能自强不息,一时之费,得我万世之利也。”材料表明( ) A.汉阳铁厂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为初衷 B.洋务运动得到了清朝政府的全力支持 C.汉阳铁厂从根本上打破了外国的垄断 D.汉阳铁厂实现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振兴 7. 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口号属于在洋务运动提出的是(??? ) A.?民主科学???????????B.?爱国救亡??????????????????????????? C.?自强求富??????? ???D.?实业救国 8.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主要原因在于(?? ? ) A.?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海军????????????????????????????? B.?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 C.?洋务运动派遣了留学生??????????????????????????????????????? D.?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制度 9. 1881年9月,两江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请开办江苏利国煤铁。次年,成立“徐州利国驿煤铁矿务总局”。此举与洋务派的哪一重大活动直接相关( ) A.为“自强”,创办军事工业 B.欲"求富”,兴办民用企业 C.学习西方,兴办新式学校 D.加强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10.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清华大学 11.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后人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其“兴国之梦”体现在( ) A.提出“自强求富”,创办汉阳铁厂 B.提出“实业救国”,创办一系列企业 C.提出“救亡图存”,进行维新变法 D.提出“师夷长技”,掀起洋务运动 12. 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13. 毛泽东曾评价说:“谈起近代工业,我们不能忘了两个人,一个是搞轻工业的张謇,一个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张謇创办的近代企业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继昌隆缫丝厂 C. 轮船招商局 D. 大生纱厂 14. “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 15.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洋务运动的兴办是为了镇压“粤匪”?????????????????? B.?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创办者 C.?洋务运动未能挽救清政府危机????????????????????????????? D.?辜鸿铭肯定了曾国藩兴办的洋务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所以军事建设最多。现就洋务派的军事建设,择其要者列表于下。 年份 举措 咸丰十一年(1861) 恭亲王奕?、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水师 同治四年(1865) 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五年(1866) 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 同治九年(1870) 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光绪元年(1875) 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二年(1876) 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光绪六年(1880) 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 光绪十一年(1885) 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 光绪十四年(1888) 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动机”是中国在哪次战争战败后付诸实施的。 (2)据材料,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哪些。 (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哪一领域的落后局面?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之际,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工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20000人,总计约为39000人……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材料二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业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949 3281 77 969 23 - -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5 15 29696 100 材料三 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了京城和各省。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中国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他还认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请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与哪一运动有关?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财政收入结构有什么变化?说明这一变化与上述运动之间的关系? (3)材料三中李鸿章认为造成“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原因是什么。基于上述认识,李鸿章等洋务派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在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有许多由河流冲击而成的平原,湄公河平原就是其中之一。它地跨泰国、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家。 材料二 湄公河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 凡一国之盛衰,在乎海权之得失……19世纪以来,海权之争渐趋注于太平洋,我国于太平洋上适当列强海权竞争之要冲。我国海疆袤延七省,苟无海军控制则海权尽失,须重戎备而固海防。? ——引自孙中山相关论述 (1)湄公河平原濒临我国四大濒临海域中的________。属于________气候,这里水网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为人们提高了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________是这里主要的农作物。其南部的________海峡是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2)在比例尺为1:100000000的地图上量的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到该海峡的直线距离是3厘米,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约为________。 (3)请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例,佐证材料中“苟无海军控制则海权尽失”的观点。为“固海防”,清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努力?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ABC 6-10ACBBA 11-15BDDDC 二、非选择题 16.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方式:聘请外国技术人才、开设工厂、开办学校、派官员出国学习等; (3)军事方面。 17. (1)变化:城镇人口、城市数量增加;运动:洋务运动。 (2)变化:农业税收减少,工商业税收(工商杂税收及其他收入)增加;工商业税收所占比重超过农业税收(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答案必须体现农业税收和工商业税收的比较);关系:说明洋务运动促进了当时工商业的发展。 (3)原因:列强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 措施: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筹建了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同时兴办了轮船、铁路、电报等新式民用工业。 18. (1)南海;热带季风;水稻;马六甲 (2)3000千米 (3)①鸦片战争中,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沿海北上,威胁北京,迫使清政府妥协。②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③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