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义务教育课程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小调集萃山 东 民 歌沂 蒙 山: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是指以蒙山沂水为地域标志的革命老区——沂蒙山地区,这里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创作背景:歌曲诞生于抗战时期的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为配合八路军打击反动地方武装“黄沙会”而创作,后经改编成了今天传唱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歌颂沂蒙山区风光的 《沂蒙山小调》。︵ 12 34 | 54 32 | 1 — ||︵1=C 2/4啊啊哎好香看好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是怎样的?具有粗犷的气质、醇厚的情感、诙谐的格调、爽朗的热情,体现了山东人民朴实、憨厚的性格。1、歌词中的“那个”有没有实际意义?2、歌词中有哪些“儿化音”?3、歌曲中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演唱有什么特点?没有,只是民歌中的衬词地儿、子儿一字多音——拖腔学海拾贝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就像下一条鱼的嘴咬着上一条鱼的尾巴似的,类似于“顶真”的修辞方法,比如大家学过的《木兰诗》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鱼咬尾根据《沂蒙山小调》的旋律即兴填词,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乡,歌唱自己的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人人(那个)都说哎,咱--好哎--(那个)山哎,好风光哎--(那个)高山哎,多怡人哎--(那个)园哎,天下扬哎下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