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2020学年第二学期4月月考 历史与社会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有…………………………………( ) A.元朝、明朝 B.清朝、辽 C.元朝、清朝 D.明朝、辽 2.康熙皇帝经过长城时曾做诗:“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说明清初统治者对北方少数民族采取………………………………………………………………………………( ) A.防御政策 B.怀柔政策 C.纵容政策 D.绥靖政策 3.八年级同学王朋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们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说的应该是明朝实行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 ) A.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废除丞相 D.八股取士 4.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徽剧与越剧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 ③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 ④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堪称国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 A.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B.哥白尼提出 “日心说” C.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 D.布鲁诺发展了哥白尼学说,被处以火刑 6.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 A . 君主立宪思想 B . 自由平等思想 C . 人民主权思想 D . 三权分立思想 7. 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法国著名的汉学教授儒莲称其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是……………………………………………………………………………………( ) A . 《徐霞客游记》 B . 《本草纲目》 C . 《农政全书》 D . 《天工开物》 8.下列属于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成果的是……………………………( ) A.攻占巴士底狱 B.《人权宣言》的发表 C.路易十六被押上断头台 D.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政权,实行了一系列革命措施 9.一个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了十几台织机,雇佣十几名工人织绸,这一情景最早出现的时间和地区应该是………………………………( ) A.元朝前期、北京地区 B.明朝前期、中原地区 C.明朝中期、苏州松江等地 D.清朝前期、广州等地 10.明清之际,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一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他们主张………………………………………………………………………………( ) ①个性解放 ②平等民主 ③以农为本 ④限制皇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下列明清小说中,以爱情故事为线索,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被公认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2.乾隆在位时期,清朝达到鼎盛,史称“乾隆盛世”,下列现象能符合当时史实的有…( ) ①东南沿海居民可以自由去海外经商 ②封建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③高产作物的种植大规模推广 ④工商业发展超过农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以下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但丁——《蒙娜丽莎》 B.米开朗基罗——《威尼斯商人》 C.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D.莎士比亚——《大卫》 14.下列历史事件能印证“伽利略是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这一观点的有…………( ) A.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B.提出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C.提出宇宙是无限的 D.自制天文望远镜,发现月球表面有山谷 15.文艺复兴首先兴起的国家和启蒙运动达到顶峰的国家分别是 A.英国与法国 B.西班牙与葡萄牙 C.英国与美国 D.意大利与法国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开始生物交流实验 16世纪初 马和牛被引进新大陆 1555年 中国首次玉米种植成功 16.下列表格选自美国历史学家阿迈斯托创作的鸿篇巨著《世界:一部历史》。它反映出新航路开辟……………………………………………………………………………( ) A.冲破了宗教束缚 B.促进了物种交流 C.造成了非洲长期贫穷落后 D.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17.明朝初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地域性商人群体是……………………( ) A.晋商和徽商 B.徽商和浙商 C.苏商和鲁商 D.鲁商和晋商 18.如果你有机会到宝岛台湾一游,建议你到台南市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崁城。这里敬奉着一位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他是……………………………( ) A.邓世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岳飞 19.华盛顿被誉为“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同胞心中的第一人”,下列关于他的功绩,正确的是……………………………………………………………………( ) ①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②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③担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④起草并发表《独立宣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近代自然科学能够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极大发展的原因是……( ) ①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②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基础 ③科学家们勤奋努力研究 ④科学研究得到教会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21.【国家统一 ? 热爱祖国】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1)上图所列4个史实都能说明清朝前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请按序号在下面填写完整恰当的史实。(8分)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是清朝前期的突出特征之一。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在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方面分别有什么特征 (4分) 22. 【以史为鉴 ? 面向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二: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卷281 材料三:“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二说说推行这种政策的原因。(6分) (2)材料三讽刺的是明清时期的什么社会现象?造成了怎样的影响?(4分)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上述材料带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23. 【放眼全球 ? 开放进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图1: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图2:郑和下西洋示意图 材料二:“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 材料三:哥伦布到达古巴和海地后,用玻璃碎片、用过的扑克牌换取了印第安人大量的金银等。并在那里建立据点,经过九个月的战争对当地人民进行血腥统治和疯狂掠夺。 (1)图1中B、D航线的航海家是谁?并写出对应的支持国家。(4分) (2)根据图2所示,郑和船队出航依次经过哪些大洋,写出最远到达的区域?(4分) (3)对比材料二、三,分析郑和船队与哥伦布船队的航海目的有何不同?(4分) 24.【自由平等 ? 体制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废除法律;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建立常备军;议会选举自由等。”——《……》 材料二:《1787联邦宪法》, 于1787年制定,1789年批准生效。它奠定了美国政治体制的法律基础,几经修订迄今继续生效。 该宪法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属总统,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百度百科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什么文献?制定该文献的目的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政治体制有何特点?这一理论源于哪一思想家?(2分) (3)两则材料反映了两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请从革命根源、任务、政体、意义角度分析异同点。(8分) 25.【思想解放 ? 进步源泉】思想是时代的先声,思想解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进步的源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14世纪,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进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一批知识界精英表现出对理性力量的最大信任。启蒙思想家们则认为,用类似的法则和理性来审视人类社会也是可能的……他们对现存制度,特别是对教会的抨击是极其大胆的,他们为思想解放而斗争……启蒙运动对欧洲大陆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思想?作者是哪国人?用一句话对他进行评价。(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性质是什么? (4分) (3)举例证明材料三中的“启蒙运动对欧洲大陆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2分) (4)材料二、三的两场运动有何共同作用?(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