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8.2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8.2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2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世纪60年代,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  )
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杰出人物”包括( )
A.魏源 B.曾国藩
C.洪秀全 D.林则徐
3.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犹火器(武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武器。”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近代政治派别是(? ?)
A.?顽固派??????B.?洋务派????????????????????????????????
C.?维新派????????D.?革命派
4. 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
①轮船招商局 ②开平煤矿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民用工业中不包括( )
A.湖北织布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6.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我们常称之为“近代工业”,这里“近代”的含义是( )
A.是机器生产,不是手工生产
B.受外商企业刺激
C.产生于近代
D.是半资本主义性质
7. “经过三十年洋跃进,清朝陆军洋枪数量‘甲乎天下’,海军位列‘亚洲第一’……”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天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8. 汪林茂在《层次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活动内容的实效和递进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的主观目的范围。”下列最能体现上述材料含义的是( )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福州船政局
9. 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洋务运动哪一方面的内容(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建立海军 D.派遣留学生出国
10. 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被视为“国策”,洋务运动标志着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发展工业。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是(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新式学堂
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11.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属于经济方面变化的是(?? ? )
A.?《海国图志》的编成??????????B.?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C.?京师大学堂开办?????????? D.?民族工业的发展
12.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得以初步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
A.?列强对中国输出资本???????????????????????????????????????????
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3. 19世纪末,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其目的是( )
A.顺应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B.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D.对外进行商战
14. 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下列哪一部门?(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服务行业
15. 中国近代史上,“实业救国”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制度的阻碍
B.科学技术落后
C.经营管理不善
D.社会性质决定的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1865年 设江南制造总局于上海
1866年 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
1872年 筹建中国近代第一家现代化的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1876年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1年 在天津创办北洋水师学堂
1888年 北洋舰队正式成立
(1)材料中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属于什么性质的工业?洋务派为什么创办这类性质的工业?
(2)材料中的上海机器织布局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洋务派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为什么将重点转向创办此类企业?
(3)根据材料,归纳李鸿章在国防建设上的侧重点是什么。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 1842年5月,道光帝向疆吏大臣打听:“究竟该国(英国)地方周围几许?……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新疆天山以南地区)有无旱路可通?”
材料三 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材料四 1861年,名士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1)材料一反映了乾隆皇帝怎样的“华夷”观?结合材料二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在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依据材料四与材料三回答,魏源与冯桂芬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今中外,危机与改革相伴随,直面危机,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
【巨变时代】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十年前,美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
一一(美)史兹·墨菲(亚洲史)
【强国之策】150多年前,在民族危机面前,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在进行着改革。

【同途殊归】昔同治(1862—1874)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日:“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相同困境。
(2)请简要谈谈洋务派“学习外国利器”的具体措施。结合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就福泽谕吉所言“改变政令”做出解释。
(3)中日两国一样的回应,却产生不一样的结果。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BCD 6-10ABADB 11-15DDCBD
二、非选择题
16.(1)性质:军事工业。原因:为了自强,镇压国内人民反抗和抵抗外国侵略。
(2)性质:民用企业。原因:为了求富,获取利润,同时弥补军事工业的经费不足,辅助军事工业。
(3)侧重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17. (1)天朝上国(华夏至上)。闭关锁国,愚味无知,发展 落后。鸦片战争失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由鄙夷到师夷。萌发新思潮,开眼看世界,探索救国之路,学习西方工艺、科学技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思想观念。
(3)用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科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18. (1)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都受到外国侵略;
(2)洋务运动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改变政令“指废除全国所有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后来确立君主立宪制;废除封建等级制,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3)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最终导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日本的明治维新从思想、制度、经济等各方面学习西方,相对比较全面,所以成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