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家长如何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教案
【教学目的】
让家长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和主要表现,了解一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的方法,从而使家长更好的陪伴孩子快乐的度过青春期。
【教学重点、难点】
家长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A3白纸数张;签字笔。
【教学过程】
导入语:
欢迎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来到今天的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成长的老师,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引导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责任,也是我们教师最关注的话题。今天我们坐在一起就是因为有共同的愿望——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今天要谈论的主题是家长如何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一、青春期心理特点及表现
1.观点认同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和偶然出现的因素。
大理石要被雕塑成像,家庭因素被排在了第一位,可见家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作为家庭中的雕塑家,您觉得这个角色好当吗?作为雕塑家这个角色得心应手吗?
请各位家长根据自己的体验各抒己见。
结论:
孩子绝对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和附属物,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独立个体,伴随着孩子们生理、心理的发育成长,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行为。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不要忽略了真正的主体——孩子。
2.说出您的烦恼
您的孩子上初中后,您觉得孩子有什么变化吗?在哪些方面让您觉得有些烦恼?
教师根据家长的发言总结归纳:初中孩子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叛逆、逆反(寻求独立 )
②自卑(自我形象危机)
③害怕孤独(人际交往危机,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敏感、多疑)
④情感困惑(“初中生恋爱”)
⑤学习障碍
⑥思维受认知不足阻碍(对很多基本常识的不理解)
您知道孩子变化的原因吗?
孩子进入初中后,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孩子已经进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青春期。青春期是指人体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关键时期。我国青少年的青春期年龄,一般是在13、14岁~17、18岁这段时间(也有早的),中学生正处于这一时期。让我们来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和表现,然后共同寻求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3.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及表现:
初中生既有生理上的巨变也有心理上的巨变,由于第二性征的出现、生殖系统的发育,导致了孩子心理上的成熟,这里主我们要谈谈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
★独立性增强。孩子们不再被动地听从父母的教诲和安排,不愿意家长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
★情感两极化严重。他们既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激动不已,也会为小小的失意而抑郁消沉。他们情绪多变,经常出现莫名的烦恼、焦虑。好被激惹,因为不点事就爱动手打架,同学之间生气后几天不说话…….
★心理上“锁”。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学会掩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出现心理“闭锁”的特点。过去爱说爱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他们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很少和父母交谈,甚至拒绝父母的关爱。
★心理向成熟过渡。
★行为易冲动。
青春期的心理就是在这样的问题、矛盾和冲突中形成并慢慢趋于成熟的,是一个自然过程。我们应该怎样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措施来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呢?
二、家长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的方法
案例一(幻灯显示)
家庭中这样的场景也时有发生,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而不是把责任都归咎于孩子。
父母是否经常说这样的话:“快看书去”、“还不快写作业”。 “你光知道玩,也不用功学习。”“你天天到学校去干什么啊?怎么一考试就考这么点分?”“玩起来你倒是挺来劲的,怎么一说学习你就这个熊样?你的精神头哪去了?”“看你家孩子考试考的多好,看我家孩子考的啥也不是,都愁死我了!”这题多简单,你怎么就不会呢,你一天天都学啥呢?从今天开始每天必须学到11点,否则永远不许玩电脑。
您觉得家长的言语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请家长在题板上写一写并交流感受。
家长的言行有时候不换位思考,不尊重孩子,言语中不给孩子留希望,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常否定孩子,急躁不讲究方法,缺少策略。
听到家长的话孩子的反应是怎样的呢?置之不理,像没听见,该咋样还咋样;耍脾气,摔东西;大声的与父母反驳;冷战以示反抗;表面顺从,实则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
孩子的反应说明什么呢?孩子对家长的言语都已经麻木了,内心比较反感,亲子关系也比较紧张,沟通不畅,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孩子的内心感受,没有换位思考。家长很着急,但方法不得当,结果得不偿失。
家长如何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一)调整亲子关系,改变对孩子的态度。
(二)尊重并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少指责。
(三)以朋友的方式相待。变说教为身教,变命令为商量,变否定为肯定,变唠叨为关爱,变管制为放手,变主角为配角。
(四)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变化。
其实陪伴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费思量、动智慧,三思而后行。
案例二(幻灯显示)
您觉得这位母亲的做法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鉴?
请家长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教师展示一则漫画,说明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我们收获的结果是不同的。
家长实践:针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结合您的家庭教育实际,您有什么好办法或心得体会请简要写出来一起分享!(配音乐)
家长交流经验。
教师观点阐释。
碰撞小测验
①在家庭教育中,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
A.民主平等型 B.权威型 C.自由放任型
D.粗暴型 E.呵护型 F.其他
②填空题
孩子成长中,您对孩子最大的期望是____________
课前在学生中做了一组同样的测验,请各位家长把您的答案与自己孩子的答案做一下对比。
结论: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父母不断自省、不断成长的过程。
如果说教育是一种自省,那么青春期亲子教育更是一种人类的自省,向外影响你的孩子,向内提升你自己。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的旅途中,孩子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在实现孩子的圆满之前,你首先必须圆满你自己;同样的道理,你在圆满自身的过程中,您的孩子也会随之圆满。
亲子交流
在座家长的孩子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展示。
请各位家长把您最想对孩子说的话写下来。(配乐)
不经意间的沟通和交流,或许可以为我们各自的心灵开一扇窗,我们作为教师愿意成为您和孩子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结束语: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蓬勃生长的小树,有顽强的生命力,要给它充足的阳光、空气、营养和水分,这就是理解;但他们精力旺盛,充满梦想和愿望,可能长出歪斜的枝杈,所以,要及时修剪多余的枝杈,保持树干的笔直和树冠的丰满,这就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每一位父母只要比孩子“高明一点点”,就可以做一个智慧的好园丁。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家庭的参天大树,共同成就我们的茂密森林!
实践作业:
给孩子写一封信,把您在青春期的经历和见解告诉孩子。
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里做客。
借鉴和分享:
释放自己的情绪 ( file: / / / H:\\徐静\\新建文件夹\\释放自己的情绪.flv" \t "_parent ).flv
电影《小孩不笨》
科教纪录片《保姆91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6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