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第二节 欧洲西部 一、教材内容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基于这一理念,本课时通过学习“欧洲西部”这一案例,让学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二、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1).认识欧洲西部地区的位置、范围;能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都。 ? 2).理解欧洲西部经济发达的特征。 ? 3).学会运用地图、统计图及相关资料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特征,理解欧洲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的原因。 ?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表和相关资料,分析欧洲西部经济发达的特征。 ? 2)通过读图分析本区的位置、地形和气候,总结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的优越条件,明确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有重要影响的规律。 ?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欧洲西部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1.欧洲西部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特点及原因。 ?2.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与发展畜牧业的关系。 难点; 通过分析欧洲畜牧业的发展条件,明确本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的重要影响。 ? 四、学习者特征,学生已经学习过东南亚、中东等区域的地理知识,应该对如何学习区域地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此本节课还是先让让学生了解系统的区域地理知识,再讲授经济特点,引用已掌握的自然环境来学习,这样大部分学生都容易接受。 。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通过讲授与问题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了启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 六、现代信息技术资源(PPT、视频、动画、一体机、无线WiFi、移动终端、微课、二维码、网络在线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合作探究学习 信息技术的应用 情境 导入 用媒体展示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关于欧洲西部,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展示欧洲西部政区图 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 观看图片欧洲西部名牌产品和工业中心分布 展示欧洲西部在世界中的位置地图 请学生看一看地图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欧洲人爱吃牛羊肉? 。用《欧洲西部地形图》,《欧洲西部气候图》,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负责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角度分析对欧洲西部气候的影响,另一组负责从地形角度分析对欧洲西部气候的影响。 分析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气候特征与传统畜牧业的关系 小结 观察图片 思考学生观察说明 现在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瑞典、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和首都。 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 找出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西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归纳: 欧洲西部地区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特征 合作自主学习 综合概括 观擦 a、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b、说出欧洲西部主要的气候类型?成因。 讨论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气候特征与传统畜牧业的关系 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 自然环境影响、生产高度机械化 欧洲人的传统食物结构与这里发达的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英国,畜牧业产值占全部农业产值的70%以上,法国和德国的农业产值中,畜牧业比重也略高于种植业 创设情境 读图能力 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分析能力 合作自主学习 综合概括 分析 能力 设计意图及学科思想 利用气候类型图,查找主要的气候类型,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图,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再分析其特点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发展畜牧业的有利影响也就很明显了。 利用图例判断欧洲西部的地形类型和地势的变化,从而判断南北高、中间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深入。通过设问引导学生逆向思维,使学生对欧洲西部地形对气候影响的印象更加深刻。 教学流程;位置、特点、地形、气候、畜牧业发达 合作学习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欧洲人爱吃牛羊肉? 。用《欧洲西部地形图》,《欧洲西部气候图》,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负责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角度分析对欧洲西部气候的影响,另一组负责从地形角度分析对欧洲西部气候的影响。 合作自主学习 合作自主学习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于让学生认识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了解掌握欧洲西部工农业的特点,将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增强合作和团结精神,体现了新教材中以学生活动贯穿教学的思路,符合新课标当中提出的“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1、初中的地理教学要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应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在教学中多结合生活,采取情景教学。 2、课堂活动的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要紧凑有序,利于调控。 3、开展学生活动应适当,不要为了活动而搞活动,应该让学生活动成为教学的手段,把教学内容融入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来落实相关的知识点。 4、课堂问题设计要明确,要能起到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思考的作用 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