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8.3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8.3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3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戊成变法的序幕。“公车 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事件的直接触动有关( )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 下列观点能够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思想理论支持的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天不变,道亦不变
C.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D.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3.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
A.?《万国公报》的创办??????????
B.?公车上书???????????????
?C.?维新团体的形成????????????????
D.?强学会的成立
4. 报刊是了解社会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严复等人主持,号召变法图强,当时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的是(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知新报》 D.《万国公报》
5. 在一群读书人的呼吁下,“不甘作亡国之君”力行变革的清帝是( ?? ?)
A.?宣统帝????????B.?光绪帝????????????????????????????????
C.?咸丰帝????????D.?道光帝
6. 下图为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创办的刊物《中外纪闻》。该刊物的创办人应是( )
A.陈独秀 B.林则徐、魏源
C.孙中山 D.康有为、梁启超
7. “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材料中的“朕”应是( )
A. 道光帝 B. 咸丰帝
C. 同治帝 D. 光绪帝
8. 1898年,紫禁城内发生政变,慈禧太后再度出面执政,到处搜捕被视为乱党的改革者,原本被裁撤的政府部门和各类官职也重新恢复,军政大权则由太后信任的权贵控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造成此事件发生的原因(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公车上书
9.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0. 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指(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1. 近代中国为救亡图存,不断探求复兴之路。其中“废八股,设学堂”,是那一次运动中提出(?? )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12. 戊戌变法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这场改革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有(  )

①邓世昌 ② 康有为

③ 梁启超 ④ 谭嗣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 中国古代教育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束缚了教育的发展,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教育开始吸收西方先进理念。下列说法中能体现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有(  )
①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②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③开办新式学堂 ④废除科举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4. “《申报》每期只销六百份,四个月后,该报在上海已日销三千份。……至1877年,每日销量已达八九千份。”材料主要反映了《申报》(  )
A.市场竞争激烈 B.销售技术高超
C.内容丰富多彩 D.影响逐渐扩大
15. 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
A.龙门书局 B.商务印书馆
C.人民教育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代有位皇帝下了一道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1)下这道密诏的是清代哪一位皇帝?
(2)密诏中的“变法”是指什么?
(3) “皇太后”是指何人?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顽固派教训康有为说: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应辩道: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之地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非变不可!
材料二 康有为求学之初,就特别留心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各种经世之学。他到过香港、上海,看见西洋人地方行政整齐,觉得这种行政必有文化思想的背景和渊泉。
材料三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随之兴起的学会,为广开民智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近代中国几乎必然地会转化为政治力量;维新人士还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早了胡适20年,可以说,后来的许多进步主张,在戊戍维新的时候都已露出了端倪。
(1)材料中的“祖宗之法”主要指什么?维新派为改变“祖宗之法”所做的努力有哪些?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主张变“祖宗之法”的原因。
(3)据材料三,谈谈你如何理解维新运动在社会上的“思想启蒙”作用。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洋务运动为起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变化,也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在近代史上,交通通讯工具开始在近代中国出现。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应用,有线电报的传入,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新闻报纸、出版机构开始出现,中国社会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
(1)火车、轮船的传入和应用,给近代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2)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3)电报、照相和电影的传入,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4)最著名的“新闻报纸”是什么?当时最著名的出版机构是什么?
(5)“社会习俗”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举出一点即可)
(6)从近代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中,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BBB 6-10DDBBC 11-15CCDDB
二、非选择题
16. (1)光绪帝。
(2)戊戌变法。
(3)慈禧太后。
17. (l)封建专制制度。符合题意的其它答案也可)公车上书;创办报刊;提出和宣传变法理论;成立强学会;实施百日维新。(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它答案也可)
(2)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的失败;封建专制制度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康有为所受的教育和经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它答案也可)
(3)维新时期的学堂、学会,成为后来中国革命和改革的人才及智力摇篮;维新时期的一些思想文化主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萌芽。(符合题意的其它答案也可)
18. (1)方便了全国各地人们的交往,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1880年以后。
(3)电报: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信息的传递;照相和电影: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资料。
(4)《申报》;商务印书馆
(5)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希望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6)我们应该与时俱进,革新落后的思想与观念,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其它内容也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