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 综合探究六 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 综合探究六 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综合探究六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此格局形成的顺序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C.?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梦在哪一年实现了(????
)
A.?2001年????????????????????????????????B.?2004年??????????????????????????????C.?2008年??????????????????????????????D.?2010年
4.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这些票证能在中国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B.?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变化
C.?人们已有多种途径购买商品????????????????????????????????D.?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5.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提出的目标是(????
)
A.?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B.?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C.?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D.?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6.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2005年,这些比重分别为1.2%、5.9%和2.7%。有人认为这一变化与1992年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有关。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年(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D.?确立了浦东开发的战略部署
7.“这一年(1992年)对于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无疑的是具有发挥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有效作用。”这样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作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下表为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市场化指数的变化统计?
年份
1979年
1980年
1983年
1985年
1988年
1992年
2003年
指数
24.9%
30%
40%
50%
60%
63.2%
73.8%
关于这些变化发生原因的准确表述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9.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春雷,变成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A.?土地改革运动??????????B.?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经济特区的建立
10.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将始终坚持的基本国策是(
??)
A.?对外开放?????????????????????????B.?“一国两制”?????????????????????????C.?计划生育?????????????????????????D.?科教兴国
二、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90分)
11.近现代史上,各国都先后探索本国的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国如禽兽相接,互欲吞噬,吞食他人者是文明国,被人吞食者是落后国,日本也是禽兽中的一国,应加入吞食者行列。”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福泽谕吉《外交论》(1883年)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2012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外交舞台上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加入世贸组织;“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有近60个国家参与支持……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日本能成为“吞食者”起始于哪一次改革?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加入“吞食者”行列后,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分别给日本、中国带来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日两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道路并谈谈从中获得的启示。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皇诏书规定: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材料二:“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材料三:“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材料四:“农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1)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日本的哪一次改革?使近代日本之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写出一例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成功探索。
(3)材料三反映的是美国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
(4)材料四的内容体现了中国新时期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
(5)结合材料写出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3.歌曲和口号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好》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百度百科
材料二?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歌曲表达了当时人们怎样的情感????
(2)材料二反映了石油工人怎样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有何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画了一个圈”有什么重大影响????
14.?2020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不惑”后的再出发之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中部分历史阶段或节点
材料二:1976年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欧阳淞《关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1)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才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选择年代尺中建国前任一历史事件,说明其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2)我国在A时期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既有成功又有失误。请各例举一史实。
(3)面对材料二所述的两个“重大历史关头”,我国领导人作出了怎样的正确抉择?
15.?泰安市某中学初三二班同学以“忆辉煌、析沉沦、探复兴”为主题对中心五千年的发展之路进行了回顾式的探究学习。请你参与进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步骤一:忆辉煌——回顾中国古代取得的辉煌成就
材料一
步骤三:探复兴——回顾中国人为走向复兴进行的探索
材料二?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
(1)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西周、秦、元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
(2)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结合材料一图中A、C、D三次侵华战争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在这一过程中,B战争爆发前后,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一国家????
(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引起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指导思想,它包括哪三项内容????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是第二次变化的重要表现,请分别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
在十三大
上,我国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请简要写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含义。???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D
3.【答案】
C
4.【答案】
D
5.【答案】
A
6.【答案】
C
7.【答案】
C
8.【答案】
C
9.【答案】
C
10.【答案】
A
二、材料分析题
11.【答案】
(1)明治维新。
(2)日本:在抗日战争中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中国取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在反侵略斗争中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3)日本:1858—1945年,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和本国人民带来苦难的发展道路。
中国:1978年以来,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发展之路。
启示:善于学习先进文化,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与发展的道路等。
12.【答案】
(1)日本大化改新。日本明治维新。
(2)作用: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例子:实行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
(3)美国罗斯福新政。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改革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3.【答案】
(1)背景:新中国成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三大改造;一五计划。
情感:热爱新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激情
(2)精神:艰苦创业,拼搏奉献。
意义:激励着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提出设立经济特区。
意义: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4.【答案】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成功: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失误: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遭受的一次严重挫折。
(3)①第一个重大关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②第二个重大关头:1992年,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迈上了新的征程。
15.【答案】
(1)西周:分封制。秦:郡县制。元:行省制
(2)过程:鸦片战争(或A处战争)后,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或C处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D处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俄国;
(3)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4)五四运动。
三大改造的完成;
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