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六单元第一课: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据《环球时报》报道:2014年以来,中韩双方已连续六年成功交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今年(2019年)是第六次交接。致使这些烈士在60多年前魂断异国、埋骨他乡的战争是(???

A.?甲午中日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
2.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指(???

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国家出资建立国营经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2018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三个航天日。40多年前的这一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神舟五号???????????????????????????B.?神舟一号???????????????????????????C.?东方红1号???????????????????????????D.?神舟六号
4.如图是我国“某一时期”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示意图,这里的“某一时期”是指(???

A.?土地改革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放时期
5.2006年7月1日,“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人民为之欢呼;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6.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①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②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③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④会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在实践中得到坚持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7.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曾流行过一个口号:“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当时,有的国家领导人认为,中国将很快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出现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由于(  )?
A.?吸取了“大跃进”运动的教训?????????????????????????????B.?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D.?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曾抽样调查了农民家庭平均占有(含所有权和使用权)生产资料情况。据下表判断,此项调查的时间大致在(???

农户户均占有生产资料情况表
类别
耕地(亩)
牛(头)
犁(只)
房屋(间)
数量
19.48
0.43
0.73
4.17
A.?土地改革开始前??????????????????????????????????????????????????B.?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前
C.?人民公社化运动普遍展开后????????????????????????????????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后
9.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后,我国实行的是(?
???)
A.?地主土地所有制????????????????B.?农民土地所有制???????C.?人民土地所有制????????????????D.?国家土地所有制
10.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二、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70分)
11.“改革开放四十年,时代唱响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40年前,风起云涌,拉开了“恢弘巨幕”。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抓住了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
——摘自2018年1月15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历史。
——习近平
材料三:我国1978年以来经济发展情况
(1)文章中拉开“恢弘巨幕”的标志是什么?“杀出一条血路”指的又是什么?
(2)请运用两例史实说明“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3)阅读表格数据及资料卡,谈谈对“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理解?
12.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神奇逆转】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变化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成就瞩目】
材料三: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工业基地,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
(3)材料三表明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联系所学,列举写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哪一座桥?形成了哪一工业基地?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土地情况调查表。
阶级成分
占总人口数量
占总土地数量
地主、富农
10%
70%—80%
贫农、中农、雇农
90%
20%—30%
材料二:1952年底,3亿多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全国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362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461亿元,粮食总产量迅速增长,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1)上面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归纳上述两则材料之间的联系,并作简要说明。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二: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土地改革。
(1)材科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2)阅读材料一,说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改变这种状况所采取的指施。
(3)结合材料,简述土地改革的意义。
15.大国关系的演变对世界局势的走向有着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杜鲁门的“对苏强硬”政策分裂了罗斯福建立的联盟。……斯大林也绝不想与西方和平相处。
???????????????????????????????????????
——威廉·J·本内特《美国通史》
材料二:建国后中美关系发展轨迹
材料三:亨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使得它们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影响力。
?????????????????????????
——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苏关系的变化及其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2)请将年代尺上的历史事件补充完整,并据材料二说出中美关系发展的轨迹。
(3)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格局的特征。从时代主题角度,谈谈应如何正确处理大国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A
3.【答案】
C
4.【答案】
B
5.【答案】
C
6.【答案】
C
7.【答案】
C
8.【答案】
B
9.【答案】
B
10.【答案】
A
二、材料分析题
11.【答案】
(1)标志: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血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史实一: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史实二:实施一五计划、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或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等。
12.【答案】
(1)工业水平极其落后,尤其是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
(2)重工业。
(3)武汉长江大桥。东北工业基地。
13.【答案】
(1)土地改革。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2)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材料一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起进行了土地改革。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4.【答案】
(1)封建土地所有制。
(2)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5.【答案】
(1)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对抗。冷战开始。
(2)A:抗美援朝。B:尼克松访业。?
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正常化。
(3)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大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减少对抗,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促进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