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资源简介

2019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班级: 姓名: 考号: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又叫 凸透镜 ,中间 厚 ,边缘 薄 ,它具放大物体、会聚光线、成像的作用。(√)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大小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越小;范围小了,看的就越(清楚) 。
3、 冰 也能制成放大镜。(√)我们不能用放大镜看 太阳 ,会灼伤眼睛。(√)
4、最早的凸透镜是透明 水晶 做的,最早的显微镜是 金属 做的。(√)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把他看到的(微小生物)画了下来。
5、电脑、电视屏幕上的画面实际上是由(红)、(绿)、(蓝)3种颜色构成。(√)
6、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两边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举例子】比如眼镜、装有水的烧杯/烧瓶、水滴/露珠、望远镜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7、【理解】画出放大镜下看到的食盐、味精的晶体。

立方体 状 柱 状
9、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 放大 的功能。(√)
10、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 折射 而弯曲。(√)
11、【昆虫的奥秘】
苍蝇、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蟋蟀的耳朵在 足的(内侧) 。(√)
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 扁平的(细毛)。(√)
苍蝇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行走,这和它 脚 的构造有关。(√)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6)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连线、作图】
昆虫触角 触角形状 联想记忆 画图
蝴蝶 棒状 就像敲鼓的棒槌
蝗虫、蟋蟀 丝状 就像剥豌豆的丝
蚕蛾/雄蛾/飞蛾 羽毛状 就像羽毛一样
天牛 鞭状 就像麻绳做的鞭子
蚂蚁 膝状 就像我们大腿上的膝盖
(1)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 规则几何外形 的固体,人们把这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 晶体 。
(2)晶体不一定是透明的,但它一定 有规则、有形状 。(√)
(3)自然界(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4)冰、雪花是(水)结出来的晶体,属于结晶。但 水 不是晶体。(√)
14、青苔在显微镜下看像一片丛林。(√)
15、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简易显微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
16、【排序】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17、【连线、选择】
肉眼 放大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看到小昆虫等 观察晶体、触角、种子、指纹、考古、验珠宝 观察细胞 观察细菌、病毒、花粉
例如:SARS病毒、大肠杆菌、手足口病

观察微生物
19、【填图】
20、电子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为(200万倍),(扫描隧道显微镜)是目前最先进的显微镜。(√)
21、【分类】常见的晶体有: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维生素C,雪花,金刚石(钻石),冰,、黄铜矿、水晶、云母、石英、长石、小苏打等。
22、【分类】常见的非晶体有:①玻璃、②蜡烛、③珍珠、④琥珀、⑥橡胶、⑦松香、⑧沥青、⑨松脂、⑩水、11.木头、12.砖头、13.塑料
23、【显微镜的操作:实验、选择、判断】
(1)①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放大了的(倒像) 。
②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是 正好相反 的。(√)
③例如:要使玻片右上角的图像移到视野中央,移到玻片的方向应该是(左下角 )。
【实验改错、选择】
小红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碰到了两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
①从目镜里往下看,看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错误: 反光镜没有调整。
改正:调节反光镜,直到能从目镜里看到一个亮的光圈。
②玻片标本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是从目镜里看却只能看到亮圈,看不到洋葱表皮细胞。
错误: 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改正: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起或降下,直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当显微镜视野中黑乎乎什么也看不见时, 应该调节(反光镜 ) 。
当显微镜视野中物像不十分清晰时, 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 ) 。
(3) 物体必须制成 玻片标本 ,才能看到它的精细结构。(√)
(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5) 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物镜)。【提示:怕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6)靠近眼镜的是(目镜),靠近载物台的是(物镜)。我们用 左眼 观察玻片标本。
(7) 目镜和物镜用的是 凸透镜 ,反光镜用的是 凹面镜 。
(8)【计算】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总倍数。如果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12×,物镜上标40×,那么,这台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480倍。
(9)先调 粗 准焦螺旋,再调细准焦螺旋。(√)
(10)先调 低倍 物镜,再调高倍物镜。(√)
24、【选择】叶表皮的气孔——呼吸作用 叶绿体——光合作用
25、 鱼缸里的水变绿是 微生物(绿藻)繁殖 的结果。
26、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同一)生物的细胞也是有(差别)的。(√)
27、微生物是 分裂繁殖 的。所以微生物是很容易繁殖的。(√)
28、蘑菇、木耳属于(真菌),所以也是微生物。(√)
29、鸡蛋、鱼卵是细胞。(√)/ 克隆(羊) 是人类研究微小世界最新的成果。(√)
30、【作图】画出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1)洋葱表皮细胞就像
一个个 像小房间 ,
(2)中间的小黑点是 细胞核 。
(3)细胞中含有 大液泡 。
31、【草蛉、蚜虫的知识】
(1)蚜虫的天敌——草蛉、七星瓢虫 (2)11星瓢虫是害虫。(√)
(3)蚜虫的食物——吸食(汁液 ) (4) 蚜虫的观察——10倍放大镜
(5)蚜虫的大小——(针眼般)大小 (6)肉眼观察蚜虫——密密麻麻的一片
32、 细胞 是生物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有功能单位。(√)
33、列文虎克在 一滴水、井水、雨水、河水、桶装矿泉水中 都能找到(微生物)。(√)
34、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35、【实验、排序】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按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将实验操作顺序的序号填在前面的空括号里。
【排序技巧】显微镜的使用顺序: 取镜→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
说明: 上片:放置玻片标本 。 调焦:调镜筒高低 。
(6)【调焦】从目镜往下看,反方向转动调节旋钮,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
(3)【对光】调节反光镜 ,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视野就是光圈)。
(5)【调焦】转动调节旋钮 ,降低镜筒,使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2)*【安放】(如果已经安放好了目镜和物镜)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 转到镜筒下。
(7)【观察】慢慢移动载玻片 ,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1)【取镜】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 摆放的平坦的桌面上。
(4)【上片】转动调节旋钮将镜筒抬起,使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实验操作】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玻片标本。
(1)用滴管在干净载玻片中间滴一滴 清水 ,
(2)把洋葱鳞茎切成两半,掰下其中一块,用小刀在表皮上画 # 字。
(3)用镊子取这个字中间表皮,并把它 平展 放置在干净载玻片中间的水滴中央。
(4)用盖玻片 倾斜 盖到标本上面。
(5)从标本边缘第一滴稀释的 碘酒 ,我会倾斜拨片,用吸水纸从另一端吸掉多余的 水分 。
37、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 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38、3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40、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41、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团藻等。
42、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43、 伤寒、鼠疫、霍乱 等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44、微生物对我们人类 有益也有害 。世界到处都有微生物。(√)
44、【举例】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答:(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45、【连线】镊子—─夹取实验材料 培养皿—─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滴管—─吸取少量液体 载玻片—─放置切片标本
碘酒—─染色 烧杯—─盛放液体
裁纸刀—─切割洋葱 吸水纸—─吸取多余水分

46、【连线】 列文虎克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罗伯特·胡克 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 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培根 制成最早的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2、物质有: 风、光、水、空气、电、火、声音、人、二氧化碳、氧气、细胞 等。(√)
3、【气体的特性】
气体 用途性质 缺点
二氧化碳 无色、透明,能灭火,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冰川融化
氯气 消毒/杀毒 /
臭氧 过滤紫外线,保护地球 /
4、【实验观察】观察白糖加热的变化:
加热前 初步加热 加热过程中 加热后
什么变化 /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形状 颗粒状,固态物质 液体 糊状(还产生气泡) 糊状
颜色 白色透明 白色 褐色 黑色
气味 微微甜香味 / 焦味 焦味

5、【实验观察】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把玻璃片盖上,用手摸玻璃杯,有什么感觉? 凉凉的感觉。
用燃烧的细木条伸入杯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根据这个信息,你可以推断这是什么气体?
答 :燃烧的细木条会熄灭。我们可以推断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能灭火,比空气重。 【巧记:小苏打+白醋=大量气泡+凉凉的感觉】
6、在 白糖加热 的过程中, 白糖熔化 是(物理变化);(白糖碳化)是 化学变化 。
7、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蜡烛熔化)是 物理变化 ;蜡烛汽化是(化学变化)。
8、米饭里的主要成分是 淀粉 。
9、【分类】含淀粉的食物有: 米饭、玉米、香蕉、红薯、土豆、面食、种子、根茎类、胡萝卜等。
10、【分类】不含淀粉的食物有: 肉类、糖类、蛋类、奶类、白萝卜、苹果、西瓜、花菜、白菜,洋葱、西红柿、橘子等。
11、米饭为什么越嚼越甜?答:因为米饭里含有淀粉,咀嚼时,由于唾液的作用,产生淀粉酶,生成麦芽糖,就感觉甜了。【巧记:淀粉+唾液=麦芽糖(甜味)】
12、某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然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13、如果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一定也伴随有物理变化。 (√)
例1:蜡烛燃烧,先融化成蜡烛油属于物理变化,发光发热是化学变化。
例2:白糖加热,先融化成液态的糖是物理变化,变成黑色物质是化学变化。
14、(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变甜味,发生(化学变化)。米饭中的淀粉和唾液中的淀粉酶混合产生了 麦芽糖 。
15、(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或(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马铃薯遇到碘酒变蓝色,因此马铃薯中含有淀粉。 【巧记:淀粉+碘酒=紫蓝色(或者深蓝色)】
16、【实验观察】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硫酸铜溶液是(天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最明显的现象是 产生沉淀物 和 溶液变色 。 接触到硫酸铜溶液的铁钉表面,会出现 红色 物质,这种红色物质是 铜 。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会 变浅 。 【巧记:硫酸铜溶液+铁钉=变浅+红色铜】
17、【判断】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 ①改变颜色 。如米饭和碘酒; ②发光发热 ;如蜡烛燃烧;
③产生气体 ;如小苏打和白醋; ④产生沉淀物 。如硫酸铜与铁钉。
18、名词解释与区分
物理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分类、选择、判断】
物质的变化 看到的实验现象 有没有产生新物质 属于什么变化?
冰融化成水/水蒸发了/热水变冷/烧开水 水的形态改变了,水还是水 没有 物理变化
铁生锈 有红斑 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化学变化
酒精挥发 酒精还是酒精 没有 化学变化
空气液化 空气变成了液态空气,还是空气 没有 物理变化
米变成饭/面粉变成馒头 被煮熟了 饭不能变回成米,馒头不可以变回成面粉 化学变化
海水晒盐 盐被提炼出来了,盐还是盐 没有 物理变化
食物腐败/发霉/变馊 闻到了怪味 产生了霉菌 化学变化
灯泡发光 发光发热 没有 物理变化
爆炸/燃烧/蜡烛燃烧/燃放烟花 燃烧起来了 产生了二氧化碳 化学变化
蜡烛油融化 蜡烛油还是蜡烛油 没有 物理变化
沙子和豆子混合 沙子还是沙子,豆子还是豆子 没有 物理变化
固体白糖加热变成了液体白糖 白糖变成了液体白糖,还是白糖 没有 物理变化
白糖烧焦了 变成了褐色、黑色的糊状物质,并闻到了焦味 变成了浆糊、焦炭 化学变化
吃米饭有甜味 吃出了甜味来 变成了麦芽糖 化学变化
淀粉遇碘酒变蓝色 看见了紫蓝色 产生了碘元素 化学变化
小苏打与白醋混合 产生了气泡,有凉凉的感觉, 小苏打变成了碳酸钠,白醋变成了水 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硫酸铜溶液颜色变浅,铁钉表面产生了红色物质 产生了沉淀物,红色的铜 化学变化
呼吸、消化 \ 变成了营养物质、废物 化学变化
橙汁饮料 配料和水融合了 没有 物理变化
柠檬汽水 产生了气泡 产生了二氧化碳 化学变化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变浑浊了 产生了沉淀 化学变化
水泥的制造 变硬、变牢固了 *产生了水泥晶体 既有物理,又有化学,但主要是化学变化
石灰岩遇盐酸 冒泡 产生了新物质 化学变化
削好的苹果会变色 变颜色了 产生了色素 化学变化
气球爆裂/瓷器摔破了/打铁/泡茶/木材加工/玉石加工/晒衣服/溶解/铁丝弯折/压扁易拉罐/折纸/泥塑/面塑/糖水 还是原来的东西 没有 物理变化



19、(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0、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21、铁生锈的原因是(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22、铁和铁锈的对比
颜色 空隙 光泽 手感 敲击 导电 磁性
铁 灰白色 无空隙 有 光滑 有韧性 能 能被吸引
铁锈 红褐色 有小孔 没有 粗糙 较脆 不能 不能吸引
23、【实验操作】小红不小心把铁粉、木屑、沙子和食盐混合在一起了,你能帮他重新分离开吗?请写出步骤。
(1) 用磁铁吸出铁粉 ;
(2) 加水,放入水中浮起来的是木屑,沉在底部的是沙子;
(3) 将水加热,让水分蒸发,剩下的就是食盐。
24、铁在 盐水 中生锈速度最快。
25、怎样防止和减缓铁生锈:把铁与水、空气隔绝是最好办法。【举例】如涂油漆,电镀,制成合金等。
26、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类: 物理变化 和 化学变化 。(√)
27、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28、【实验设计】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湿度或水分)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湿度或水分)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容易生锈。(√)
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铁钉(相同)、水、菜油(可以隔绝空气)。
实验方法:(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 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一枚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
(3)每天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在空气中和水中的铁钉都生锈了,水中的锈的更多。菜油盘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结论: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分)的共同作用。在水中生锈的速度更快。
原因分析:水能使铁发生化学变化,产生铁锈这种新的物质,空气中含有一定的水分,所以在空气种铁也能生锈,但是速度缓慢。
27、【连线】 水结冰 颜色变化
火柴燃烧 产生气体
在米饭上滴碘酒 形态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发光发热
第三单元 宇宙
(月球)是地球的 (卫)星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变化是 月球(公转) 导致的。
月相变化的规律:
上半月:由 缺 到 圆 ,亮面在 右 (西)/下半月:由 圆 到 缺 。亮面在 左 (东)。
3、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连线、选择】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 月球正面温度达到(120℃),背面温度达到(-180℃)。
4、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个月),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5、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
6、(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陨石“撞击说”)是目前公认的观点。
7、环形山 有大有小 ,(有深有浅)。(√)
8、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和(消亡)。(√)
9、恒星都在不停的(高速)运动。(√)
10、【星球知识】自己能发光的星叫(恒星),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行星),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卫星):
① 太阳 是恒星, ② 地球 是行星,
③ 月球 是卫星, ④人类亲自登上过的星球,只有 月球 。
⑤ 火星 最接近地球的生活环境。
11、【日食和月食对比】
天文现象 画 图 发生时间 代表节日 类 型 成 因
日食
初一 春节 日全食
日偏食
日环食 月球中间出日食
月食
十五十六 中秋节
元宵节 月全食
月偏食
没有月环食! 地球中间出月食
12、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围绕它运动一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的。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巧记】
13、【排序】大小顺序:①宇宙 >②总星系 >③银河系 >④太阳系 >⑤太阳 >⑥地球 >⑦月球
14、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从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排第三位】、火星、木星、土星【有大光圈】、天王星【有小光圈】、海王星)。【巧记: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15、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就称为(星座)。
16、八大行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均匀的。(√)
17、要是在其他星球上看北斗七星,七颗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
18、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其实离我们 有远有近 。(√)
19、星座是一些距离各不相同,彼此 没有联系 的恒星在天上排列的图像。(√)
20、北极星是颗 不太亮 的星,但我们可以借助北斗七星找到它。(√)
21、【连线】
公转周期最长的行星 北极星——小熊座
水 星 公转周期最短的行星 北斗星——大熊座
海王星 直径最大的行星 牛郎星——天鹰座
木 星 直径最小的行星 织女星——天琴座
金 星 自转周期最长的行星 天津四——天鹅座
自转周期最短的行星 最红的星→心宿二——天蝎座
22、宇宙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23、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24、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O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25、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 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长度距离)单位。(选择和判断)
26、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超过(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举例】如: 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 等(√),目前人类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
27、 中国 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出现在(三国时代)。
28、【举例】你知道的航空技(太空技术)术有:火箭,太空站,宇宙飞船,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
29、【连线、选择】人类第一艘登上月球的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
我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5号
地球的卫星——月球 光年——长度距离单位
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阿姆斯特朗
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
望远镜的发明者——伽利略
贝克兰——发明合成塑料
天文学家的“第三只眼睛”——天文望远镜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1、【选择】
环境问题 原因 最根本办法
垃圾问题 每天产生垃圾量比较多 减少垃圾的数量
淡水资源短缺 人口迅速增长
环境污染
全球气候变暖 节约用水
水源污染 人类活动 防止水污染
大气/空气污染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
任意焚烧等 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
白色(塑料)污染 大量使用塑料制品 使用可降解塑料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 建立自然保护区
水土流失/森林面积减少/土地沙(荒)漠化 大量砍伐森林,过度放牧 植树造林,绿化荒山
地球变暖(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增加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臭氧层空洞 (氟利昂)电器和(哈龙)杀虫剂的使用 补天行动


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3*、【举例】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土地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言之有理即可。)
4*、【举例】焚烧垃圾:(言之有理即可)
优点:(1)占地小;…… 缺点:(1)污染空气;……
5、(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7、【了解】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8、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9、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3种:(汞)、(铅)(镉)。
10、(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1、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12、【分类】厨余垃圾:剩饭剩菜,骨头,蛋壳,果皮,菜叶,
13、【分类】可回收垃圾:金属类,塑料类,纸类,玻璃类,布料类,木头,
14、【分类】有毒(害)垃圾:废电池、旧日光灯、医疗垃圾、过期药品
15、【分类】不可回收(其它)垃圾: 渣土、砖块、破瓮破缸、瓦片
16、垃圾的处理:
垃圾的种类 所包括的垃圾 处理方式
厨余垃圾 碎菜叶、蛋壳等 堆肥法、喂鸡喂猪等
可回收垃圾 塑料瓶、玻璃等 重新使用、回收
有毒有害垃圾 电池、医疗垃圾等 谨慎处理、集中处理
其它垃圾 砖、瓦等 填埋等

17、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目前 60% 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 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18、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19、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 水库,湖泊或河流 ,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20、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祛)获得净化:
物理方法 生物方法 化学方法
沉淀、过滤 细菌群分解污物 氯杀毒
21、【举例】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1)用纸袋和布袋(2)提菜篮子上菜市……(言之有理即可)
22、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23、 建立自然保护区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举例】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24、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根本方法。
25、【举例】垃圾的危害:①影响环境美观;②污染空气、水;③……(言之有理即可。)
26、处理垃圾的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其中填埋是现阶段我国采用的主要方式。
27、【举例】露天堆放垃圾会造成什么问题?
答:①破坏景观;②引起疾病……(言之有理即可)
减少垃圾数量 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如要(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29、【举例】请你说说塑料袋的重复使用方法?
答:①套垃圾桶……(言之有理即可)
30、【举例】请你说说旧报纸的重复使用方法?
答:①贴墙壁……(言之有理即可)
31、【实验分析】
(1)这个实验模拟的是 垃圾填埋 ,瓶子中的细石子代表
土壤 ,清水代表 地下水 ,浸过墨水的纸巾代表 垃圾 ,
往上面喷水代表 雨水 。
(2)慢慢地往下喷水后,瓶子底部的水 会染上墨水的颜色 ,
这个现象说明了 填埋垃圾会污染土地和地下水 。
*【了解,不怎么考】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填埋场,还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答:①散发恶臭,污染空气;
②滋生蚊蝇,引发疾病;
③土地污染,影响农业生产。(意思差不多,言之有理即可。)
32、1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面积上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1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
33、【举例】我国的珍稀植物有:香果树,鹅掌楸,珙桐……
34、【动脑】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写出几条环保标语。
答:①节约用水从我做起。②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35、 【连线】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缺水
过度放牧 气候变暖
过量开发地下水 臭氧层破坏
大气污染 土地荒漠化
36、【选择、搭配】
“地球的盔甲”/地球生命的守护神——臭氧
世界最高峰/地球第三极——珠穆朗玛峰
《人类环境宣言》——“只有一个地球”
《京都议定书》——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生态破坏的头号杀手——土地沙(荒)漠化
37、【昆虫触角的形状】
蟋蟀 膝状
蝗虫 棒状
蚂蚁 羽毛状
蝴蝶 鞭状
雄蛾 丝状
天牛
38、【放大镜和显微镜的选择】
指纹、头发、珠宝
味精的晶体
河水中的微生物 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
蝴蝶的触角
植物叶子的细胞 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
植物的种子
看不见的细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