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良法从何而来?自古以来,中华历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是一种"良法善治"。宋人王安石说∶"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良法概念始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思考:良法从何而来?良法的实现,最终取决于立法环节,只有科学、民主的立法才能促使良法的出台导入新课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第三框科学立法——《民法典》(婚姻家庭篇)逻辑框架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与原则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目标主体基础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科学立法全民守法前提关键防线基础议题科学立法巩固法治根基什么是科学立法?总议题议题一怎样推进科学立法?议题二1什么是科学立法?议题一——《民法典》是不是良法?观看视频,提取视频的关键信息,你认为《民法典》(婚姻家庭篇)是不是一部良法?导入新课民法典:聚焦婚姻家庭探究与分享视频关键信息提取2015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启动,历时五年。2020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平等"与"保护"精神贯穿始终。《民法典》针对时代和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气象,提出了新的条文。原《婚姻法》规定的患有三种不宜或暂缓结婚疾病的,现在有结婚的权利,前提是告知对方,由对方选择是否结婚。不告知的,对方可申请撤销婚姻我国结婚登记采取双轨制,是世界上结婚最自由的国家。设立"离婚冷静期",尊重离婚自由,也是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权利。尊重客观规律。顺应时代要求。保障人民权利符合国情符合历史传统符合逻辑程序一、科学立法的内涵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合理的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立法要符合我国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要明确划分不同的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1)(3)(2)(4)从以下四方面理解记忆尊重规律保障人民基本国情逻辑程序1.什么是科学立法?结合材料,说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涉港国安立法的决定,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内涵的。一、科学立法的内涵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会议认为,近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家安全风险凸显,“港独”、分裂国家、暴力恐怖活动等各类违法活动严重危害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一些外国和境外势力公然干预香港事务,利用香港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授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就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定相关法律。小试牛刀:①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体现我国国家性质,顺应时代要求。④科学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③要符合国情和实际探究与分享《民法典》是谁通过的?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可以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而全国人大常委会则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我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22岁、女20岁,且实行一夫一妻制。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国有些地方男20岁、女18岁也可以结婚,甚至可以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还是合法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什么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是合法的呢?请看视频《西藏的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制》为什么西藏有些地区可以实行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有法律依据吗?导入新课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制探究与分享西藏有些地区可以实行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的法律依据1981年4月18日西藏自治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4年6月9日西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结合西藏自治区各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的实际情况,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有关条款作如下变通∶第一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女不得早于十八周岁。第二条废除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封建婚姻,对执行本条例之前形成的上述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予维持。第三条对各少数民族传统的婚嫁仪式,在不妨害婚姻自由原则的前提下,应予尊重。“西藏有些地区可以实行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是谁制定通过的?制定地方性法规我国有立法机权的国家机关还有哪些?可以制定什么类型的法律?一、科学立法的内涵2.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国务院相关部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制定部门规章制定地方性法规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地方政府法规2怎样推进科学立法?议题二——从《民法典》的编撰过程体会怎样科学立法《民法典》编纂历经哪些过程,这对推进科学立法有何启示?导入新课打开《民法典》草案,诠释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探究与分享《民法典》编纂历经过程,给我们怎样科学立法的启示●按照法定职权、依照法定、程序做到依法立法。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启动专家编纂草案12届全国人大通过民法总则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广泛向社会征求意见13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分布施行●要发扬民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编纂过程:启示:●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二、推进科学立法1.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二、推进科学立法2.充分发扬民主①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②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二、推进科学立法3.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①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②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废除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封建婚姻,对执行本条例之前形成的上述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予维持。二、推进科学立法科学立法就是要实事求是,不能拍脑袋做决策,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要完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民主立法就是要多听方方面面的意见,多吸取社会智慧,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依法立法是指立法应当严格依照宪法法律设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确保每项立法都经得起合宪性审查,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依法立法要求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限,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保留的事项,依法严格进行授权立法,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法律化。三者有机统一于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共同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比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编筹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民法典编篆工作。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要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今年两会期间,根据各方面意见,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10余处。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专家指出∶民法典的编纂是我国科学立法的典范。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一、推进科学立法小试牛刀: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发扬了民主;坚持民主立法全国人大坚持了依法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确保了民法典的正确方向;②全国人大依据法定程序编篡民法典,坚持了依法立法;③民法典的编篡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发扬了民主,坚持民主立法;④民法典的编算符合国情和实际,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一、推进科学立法小试牛刀:【答案】本课小结5依法立法科学立法科学立法内涵怎样科学立法权利与义务统一、权力与责任合理配置含义有立法机的立法机关民主立法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9.1科学立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核心,探究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第九课围绕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的问题,重在从微观上说明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主要探究了人大科学立法的内涵、要求,政府严格执法的内涵、要求,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内涵、要求,公民全民守法的要求。第一框"科学立法",阐述了建设法治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系统阐释了建设法治社会的具体要求和重要意义,与前两框一起构成了法治中国的体系,明确了建设法治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党和国家统筹【教学目标】了解科学立法的内涵。理解科学立法的标准。理解怎样坚持科学立法。【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知道我国法律制定的严谨性,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科学精神:明白法律制定的流程,知道立法的科学立法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3.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意识,在科学的法律体系下健康成长。4.公共参与:通过相关资料和所学知识,对科学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软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科学立法的内涵。【教学难点】理解科学立法的标准,理解怎样坚持科学立法【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良法从何而来?自古以来,中华历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是一种"良法善治"。宋人王安石说∶"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良法概念始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思考:良法从何而来?学生讨论回答:师总结:良法的实现,最终取决于立法环节,只有科学、民主的立法才能促使良法的出台。新课讲授:议题一:什么是科学立法?——《民法典》是不是良法?探究活动一:观看视频《民法典:聚焦婚姻家庭》探究问题:观看视频,提取视频的关键信息,你认为《民法典》(婚姻家庭篇)是不是一部良法?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视频关键信息提取什么是科学立法?(1)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2)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立法要符合我国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合理地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要明确划分不同的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小试牛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会议认为,近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家安全风险凸显,“港独”、分裂国家、暴力恐怖活动等各类违法活动严重危害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一些外国和境外势力公然干预香港事务,利用香港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授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就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定相关法律。结合材料,说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涉港国安立法的决定,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内涵的。答案:探究活动二:《民法典》是谁通过的?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可以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而全国人大常委会则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探究问题:《民法典》是谁通过的?学生讨论回答: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继续探究: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我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22岁、女20岁,且实行一夫一妻制。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国有些地方男20岁、女18岁也可以结婚,甚至可以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还是合法的!探究问题:为什么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是合法的呢?教师活动:看完视频你就知道为什么了,请看视频《西藏的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制》继续探究:观看系列图片《西藏的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制》探究问题:为什么西藏有些地区可以实行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有法律依据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西藏有些地区可以实行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的法律依据1981年4月18日西藏自治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4年6月9日西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结合西藏自治区各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的实际情况,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有关条款作如下变通∶第一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女不得早于十八周岁。第二条废除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封建婚姻,对执行本条例之前形成的上述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予维持。第三条对各少数民族传统的婚嫁仪式,在不妨害婚姻自由原则的前提下,应予尊重。继续探究问题:上述规定属于地方性法规,这些地方性法规是谁制定通过的?我国有立法机权的国家机关还有哪些?可以制定什么类型的法律?学生讨论回答:西藏自治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等等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2.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议题二:怎样推进科学立法?——从《民法典》的编撰过程体会怎样科学立法探究活动三:观看视频《打开民法典草案,诠释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探究问题:《民法典》编纂历经哪些过程,这对推进科学立法有何启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民法典》编纂历经过程,给我们怎样科学立法的启示推进科学立法1.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充分发扬民主①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②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①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②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比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小试牛刀:编筹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民法典编撰工作。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要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今年两会期间,根据各方面意见,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10余处。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专家指出∶民法典的编纂是我国科学立法的典范。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答案: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确保了民法典的正确方向;②全国人大依据法定程序编纂民法典,坚持了依法立法;③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发扬了民主,坚持民主立法;④民法典的编算符合国情和实际,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本课小结: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1科学立法.pptx 9.1科学立法教学设计.doc [新闻直播间]打开民法典草案 诠释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_CCTV节目官网-CCTV-13_央视网(cctv.com).mp4 《生活提示》 20200521 民法典:聚焦婚姻家庭_CCTV节目官网-CCTV-1_央视网(cctv.com)3.mp4 为什么西藏还有一妻多夫制?很多人感到诧异,网友:我也想去_好看视频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