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那么这场战争是( )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伊拉克战争 2.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 A.?联合国军??????????????????????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D.?八路军 3. 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某班同学准备出一期主题资料展。以下资料可参展的有 ( )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②北伐军战士准备攻打武昌城 ? ③上甘岭战役 ?④台儿庄保卫战 ? A. ②④ B. ①④ ? C. ②③ D. ①③ 4. 以下有关抗美援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抗美援朝是为了援助朝鲜,更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 B.抗美援朝是一场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C.由于中国这个大国和朝鲜一起作战,在军事实力上大大超过美国,所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5. 1950年6月,在全国农村展开的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法律依据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 “面朝黄土背朝天”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精神上对土地的依赖。关于建国初,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 ,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 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7. 图片资料也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新生政权的重大事件是( ) A.抗美援朝 B.和平解放西藏 C.土地改革 D.肃清反革命 8. 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的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是( ) 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 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D.?废除土地私有制 9.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战争、和平解放西藏。这三大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壮大人民军队的力量 C.完成我们祖国的统一 D.中国登上世界的舞台 10. 下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抗美援朝的推动 C.西藏和平解放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11. 下面是小明同学总结的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要成果。对这些成果认识正确的是( )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①“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②我国重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③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④我国从此成为发达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13. “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这段材料强调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弊端 B.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的必要性 C.“一五”计划开展的前提 D.实行赎买政策的必要性 14. 在1956年1月的第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糖蒜不甜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表明( ) A.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三大改造后期,出现问题 D.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 15. 下图是1956年天津群众举行的一次游行庆祝活动。据此推断,该活动庆祝的是( ) 图中标语:庆祝天津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A. 土地改革完成 B. 三大改造完成 C. 抗美援朝胜利 D.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疯狂扩军备战……武装部队人数从l50万扩充到350万,每年的军费预算从l20亿美元增加到410亿美元。 材料二 以新闻和历史节目见长的美国公共电视台为纪念《朝鲜停战协定》签订50周年制作了一档特别节目,该节目的开场白强调:“战争在3年的酷暑和严寒中延续,面对不可预测的敌人,3.3万美军死亡、l0万美军受伤、7140人成为战俘、8000多人失踪……”这些数字只是美方目前愿意承认的数字,但也应该足以引起他们对这场战争的关注和反思。 请完成: (1)美国在武装侵略朝鲜的同时,对我国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2)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参战? (3)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2 (5)从美国侵略朝鲜的史实可以看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奉行的是怎样的政策?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材料二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实利益密切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1)材料一中的“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展开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这句话的理解。 (2)请你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依据材料二,你认为中国进行“抗美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该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 (3)上述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进行的重大活动,请你为这些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这三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进行的哪一次社会主义变革?这一变革是什么时候完成的? (2)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原因。这一变革的目的是什么? (3)图3“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的过程中,出现的创举是什么? 材料二 在1956年年底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不到1年的时间,这些企业就基本完成了公私合营,但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 (4)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上述社会主义变革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DCA 6-10ACBAD 11-15AABCB 二、非选择题 16. (1)美国海军入侵台湾海峡。 (2)中国面临外部侵略的威胁。 (3)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4)发扬他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5)美国推行霸权主义,随意干涉别国内政。 17. (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唇亡齿寒或户破堂危。保家卫国。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期间发生的一次“热战”,中国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新生政权。 (3)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言之有理即可) 18. (1)变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间:1956年年底。 (2)原因: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目的: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赎买政策。 (4)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三大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