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中共八大,因为这次会议明确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展生产力,建设先进的工业国 C.开展阶级斗争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 ) A.国际环境 B.人民的积极性 C.党的领导 D.客观经济规律 3. 阅读下面“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中浮夸风盛行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4.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5. 人民公社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C.政社合一不利于经营管理 D.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6.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7. 邓小平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错误。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8. “九一三”事件标志着( ?)?? A.“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B.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C.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D.“文化大革命”发展到高潮 9.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10. 文化大革命”为我们提供的教训是( ) ①要警惕修正主义的倾向 ②要防止个人崇拜和思想合僵化 ③应该以阶级斗争为工作中心 ④必须健全国家的民主和法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②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建成 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④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1970年发射成功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六号 D.神舟八号 13. 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导弹的时间是在( ) A.1964年6月 B.1966年10月 C.1964年10月 D.1966年6月 1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C.?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5. 科学技术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强大武器,在历史上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进步的革命力量。近现代科技成就中,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是( ) A.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陈国达创立“地洼学说” C.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D.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银河”巨型计算机 二、非选择题 16.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根据所学知识完成: (1)1953—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和变革,试述其主要内容。 (2)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举出两件具体事例。 (3)对比以上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17. 阅读材料: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共产党内产生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林彪、江青一伙野心家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五一六通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毛泽东在北京先后8次接见红卫兵和群众,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组织,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中央各部门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乃至军队,都被卷入夺权风暴中。许多地方发生武斗,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学校停课,大学不招生,全国处于极度混乱之中。1 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被迫停止了活动。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经济工作机构瘫痪,许多工矿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交通运输堵塞,市场供应紧张。国民经济破坏严重,损失约5 000亿元。1 971午,林彪反党集团被彻底粉碎。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 请回答: (1)分析材料,概括指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 (2)依据材料,概括地列举出“文化大革命”经历过程的知识要点。(要求:不能抄材料原文,表达简练 (3)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说说“文化大革命”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4)“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哪些深刻的教训?(列举两条即可)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早在1550年就第一个提出中国对世界所“具有影响的三大发明:……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 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材料三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位外国医学家。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除了发明造纸术之外,材料中提到的“三大发明”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弹一星”的成功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屠呦呦获奖的发明是什么?这一发明带来了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这些当代科学家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DCBA 6-10BDBCD 11-15DABBA 二、非选择题 16. (1)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17. (1)毛泽东对我国形势的错误判断;林彪、江青反党集团的利用和煽动。 (2)①“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②红卫兵运动。 ③夺权风暴。 ④全面内乱。(党政机关瘫痪、破坏民主与法制、国民经济恶化)⑤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6年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3)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②工厂停产,国民经济破坏严重。(回答其他方面内容,只要符合客观史实亦可) (4)如,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国情;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等。 18. (1)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2)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提高了疟疾的治愈率,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4)爱国精神;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