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6.2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6.2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开展土地改革
B.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方针
C.发动“大跃进”运动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2. 李增钢、李超美出生的那一年,我国正在加紧增加钢的产量,希望“超英赶美”,他们的名字就是为了纪念这件事。这对双胞胎出生的时期是(  )
A. 建国初的土地改革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3. 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现象”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4. 20世纪50年代末,民间流传这样的一句话:“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赶人。”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大改造
5. 漫画因其生动形象而在宣传工作中有较强感染力。下面为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有关集体食堂的宣传画。这反映出当时人民公社办集体食堂的意图是(  )
A.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
B.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6. 一些历史名词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红卫兵”、“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整风运动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7.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上述材料表明毛泽东( )
A.错误分析国情 B.重视经济规律
C.被阴谋家利用 D.反对个人崇拜
8.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含冤而死,这一事件突出地反映了 ( ).
A.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群众行使了监督权
C.民主与法制在“文革”期间被严重践踏
D.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9. 有些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
10.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非非,非非是,是非不分。”这副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哪些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命集团被粉碎
B. 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 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11. 以下科技成就中,不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取得的是(  )
A.第一颗氢弹的爆炸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籼型杂交水稻
12. 刘丹的爷爷对刘丹说:“‘文革’时期虽然建设遭到破坏,但某些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选项可以作为论据的是( )
A.我国结束了依赖“洋油”的时代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我国仿制成歼-5型歼击机
D.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有些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创立的( )
A.电子工业 B.钢铁工业
C.航天工业 D.原子能工业
14. 李明同学以“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研究内容与主题不符的是( )
A.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B.“两弹”的成功研制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15. 毛泽东在1956年说:“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何时成功爆炸的( )
A.1954年 B.1964年
C.1978年 D.1984年
二、非选择题
16.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1)结合所学知识,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的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3)材料三中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可吸收那些经验教训?
(4)材料四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技术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3)材料三的名称是什么?此材料制定后,中共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4)针对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
(5)三则材料可以给我们得出什么启示?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4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向试验现场发贺电指出:“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材料二 世界主要国家研制核武器的有关资料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2)材料二说明了我国的核试验具有哪些特点?
(3)我国在核武器使用问题上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CCC 6-10DACDB 11-15CDBAB
二、非选择题
16. (1)土地改革;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左”倾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要实事求是,坚持经济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等。
17. (1)一五计划期间
(2)1956年,中共八大
(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5)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制定一定要遵守客观经济规律。
18. (1)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保卫国家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
(2)起步时间晚,试验总次数少,独立自主地进行核试验。
(3)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