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学科教案单元: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课题:《石头》课时:1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三课组成,《石头》与后面两课呈现并列和递进的关系,地球的物质圈层分为非生物圈和生物圈,石头、土壤等都是非生物圈的重要物质。与本课相关的课标内容要求有: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14.4地球表面覆盖着岩石;14.5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15.1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本课以观察和描述为核心,联系生活,展开四个主要活动:1.交流哪里有石头,意识到石头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2.观察石头,从多个方面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3.按一个特征标准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4.举例说出石头有哪些用途。着重在于指导学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引导学生借助气泡图开展结构性观察,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学情分析:石头是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大部分学生都有过玩石头的经历。所以应该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创建有趣的情境,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分类,对比等方法丰富对岩石的感性认识。一年级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发展有限,所以为了学生能够更有效的观察、比较、分类,教师要做到帮扶合理。结合图形卡,颜色卡,词汇卡等辅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给予学生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分享的机会,体会研究的方法,认识到石头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从多方面观察、描述石头的特征;能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科学探究:能利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体会气泡图这种科学的记录方法;会按照某一特征给石头分类;在活动中体会观察、对比、分类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活动,提升研究石头的兴趣,乐于分享发现,培养热爱自然世界的情感。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意识到石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变。重点:对石头的特征作结构性的观察。难点: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课前准备:学生:具有多种特征的石头(每组一份:每个学生自寻一块,教师准备几块)、托盘(每组一个)、放大镜(每组4个)、彩笔、气泡图卡片、颜色卡片、形状卡片、词汇卡片等。教师:PPT、互动app等。教学内容:情境引入交流:你们在哪里见到过石头?你们喜欢玩儿石头吗?是怎么玩儿的?预设:路边、河边、花坛里等等,到处都可以见到石头;喜欢玩石头,打水漂,跳房子等等。视频介绍:身边的石头。你们最喜欢的朋友熊二也很喜欢石头,他因为一块石头特别的伤心,我们去看看发生了什么。板书:石头【设计意图:】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交流,认识到石头无处不在,石头虽然普遍但是却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由有趣而又贴合学生认知的情境引入,创设熊二丢石头的情境,激发研究的兴趣。二、研究石头1、观察、描述石头的特征①示例描述微视频:熊二:我把最心爱的石头弄丢了,这块石头被光头强捡走藏进了宝箱,可是光头强却说:哼,我的宝箱里有好几块石头,我怎么知道哪个是你的?除非你能说出石头具体的样子,才能证明石头是你的。小朋友,你能根据我的描述,帮我找到这块石头吗?a这块石头比鸡蛋小。b形状像三角形。c是棕褐色的。d表面比较光滑。引导交流:你能帮助熊二找到这块石头吗?你们选的是哪块石头?验证答案。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选吗?预设:利用石头的各方面特征进行排除选择。引导小结:熊二很细心,他从各个方面仔细地描述了石头的特征。我们一起来回顾,熊二分别描述的是石头哪方面特点?板书气泡图:颜色、大小、形状、表面、斑纹。②自主观察描述引导观察:选一块你最喜欢的石头,可以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试着像熊二那样详细、准确地描述它的特点!并且记录在气泡图中。提示:可以写出来,也可以画出来;描述大小可以利用与常见物品比较的方法;可以借助教师提供的颜色卡、形状卡、词汇卡等来描述石头的特征。引导交流:学生出示石头和气泡图汇报,师生评价。生生互动:你能通过同学的描述找出他(她)最喜欢的石头是哪一块吗?师生互动:你动用了哪些感官和工具帮助观察?【设计意图:】创设熊二丢石头的情境:一方面引导学生科学地描述石头的特征,一方面认识到观察、描述石头特征的重要性。先学习从哪些方面描述,再自主进行观察描述记录,最后生生互动---通过描述找到石头。教师设计了资源卡片,由帮到扶到自主,贴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来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产生研究科学的成就感。给石头分类引导分类:各个小组的石头中有一些在某方面很相似,是来自同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你能帮石头们找到自己的家吗?你想怎么做?预设:我们把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大小相同的放在一起;把斑纹相同的放在一起……交流方法:研究一块石头时我们可以按照气泡图这样的方法,当研究一堆石头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给他门进行分类。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石头的特征的?分类标准:按照一个特征分。小组合作分类:尝试多种方法。展示交流:第一次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第二次按照什么标准分的?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你们小组的石头中什么颜色的最多?什么形状的最多?粗糙的石头有几块?……【设计意图:】由实际的问题启发思考:当我们研究一堆石头的时候,首先要给它们分分类。紧接上一个描述活动,给学生创造“比较”的机会,促进对石头的进一步认识。通过回顾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可以按照某一个特征来分类。根据情况,鼓励学生选择另一个特征,再次给石头分类。在分类过后,引导学生进行进阶思考获得新的发现,意识到分类的目的是更好地研究石头,发现科学规律。给与学生充分表达交流和辩论的机会。石头的用途交流:石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预设:学生思考回答:做成艺术品,在上面画画,放进鱼缸里等。石头的用途还有很多,我们一起走进石头的世界!微视频:石头的用途。引导小结: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石头,家、学校、公园等等到处都是石头。人们是利用石头的特征来进行加工制作的。板书:特征决定用途。【设计意图】充分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石头还有哪些用途,让学生意识到石头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引导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利用石头?认识到石头的特征决定了它的用途,如:如艺术家善于借助石头在形状、纹理上的特征来创作美丽的图案;利用石头的大小和材质进行雕刻;利用材质、结实程度进行建筑等。三、练习、拓展:1.练习(ppt)2.拓展探究:了解科学家是怎么给石头分类的?【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描述性的表述题促进学生思考,在表述中再次练习描述石头特征的方法,体会石头的特征决定石头的用途。判断题再次加深学生对石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分类标准的选择的认识。最后拓展升华,继续研究科学家的分类方法,为高年级进阶学习岩石做好铺垫。板书设计:1.石头(分类)(用途)(特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