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金属材料 铝、铜及其化合物[课标解读] 1.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了解化学与金属材料的关系。 2.掌握金属铝、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铝、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5.了解其他过渡元素和两性元素。 合金与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知识梳理1.合金(1)概念: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2)性能: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或机械性能。①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低;②硬度和强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注意: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形成合金,若一种金属的熔点大于另一种金属的沸点,则二者不能形成合金。如Cu与Na,Fe与Na等不能形成合金。2.常见的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的工业分类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及其合金(2)常见合金材料③铝及铝合金[辨易错](1)合金是一种混合物,任何金属均可熔合为合金。( )(2)合金是一类金属材料,不含非金属元素。( )(3)钢的熔点比铁的低。( )(4)人类历史上使用铝的时间比铁晚,原因是铝的冶炼成本高。( )[答案] (1)× (2)× (3)√ (4)×3.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①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②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存在游离态。(2)金属冶炼的实质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得电子被还原为金属单质的过程:Mn++ne-===M。(3)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4)常见冶炼方法(对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①电解法——K~AlNa:2NaCl(熔融)2Na+Cl2↑;Mg:MgCl2(熔融)Mg+Cl2↑;Al:2Al2O3(熔融)4Al+3O2↑。②热还原法——Zn~Cu高炉炼铁:3CO+Fe2O32Fe+3CO2;铝热反应制铬:2Al+Cr2O32Cr+Al2O3;焦炭还原铜:C+2CuO2Cu+CO2↑。③热分解法——Hg、AgHg:2HgO2Hg+O2↑;Ag:2Ag2O4Ag+O2↑。4.复合材料[辨易错](1)任何金属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存在。( )(2)任何金属在常温下均为固态。( )(3)电解NaCl溶液可以得到Na和Cl2。( )(4)热还原法可以冶炼Fe、Cu、Zn等金属。( )[答案] (1)× (2)× (3)× (4)√知识应用1.工业上冶炼铝为什么用电解熔融Al2O3而不用电解熔融AlCl3?冶炼镁为什么用电解熔融MgCl2而不用电解熔融MgO?[答案] AlCl3为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导电,故不能用电解AlCl3的方法冶炼铝。尽管MgO属于离子化合物,但其熔点高,熔融时耗费更多能源,增加生产成本,而MgCl2的熔点较低,更易熔融,故工业冶炼镁使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2.热还原法用到的还原剂有焦炭、CO和H2,试从所得产物纯度及对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哪种还原剂更好?[答案] 最好的还原剂是H2;原因是焦炭会使产品的纯度降低,CO会污染环境。?命题点 金属材料与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充分体现了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含铜、锡、铅等元素B.青铜的机械性能优良,硬度和熔点均高于纯铜C.铜器皿表面的铜绿可用明矾溶液清洗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B [青铜是以铜为主的合金,还含有锡、铅等元素,A项正确;合金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硬度大、熔点低,B项错误;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明矾[KAl(SO4)2·12H2O]中的Al3+水解使其溶液显酸性,可清洗铜锈,C项正确;“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涉及的反应是Cu2++Fe===Cu+Fe2+,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项正确。]2.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骼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C.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D.钛及其合金熔点高,可用作保险丝D [熔点低可以作保险丝,熔点高不可作保险丝。]3.胡粉[主要成分是2PbCO3·Pb(OH)2]具有败毒抗癌、杀虫疗疮的功效,东汉炼丹理论家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中记载:“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胡粉不溶于水B.胡粉可与盐酸或硝酸反应C.“火”中含有炭、COD.“色坏还为铅”的原理是PbO被氧化为PbD [PbO可能被C或CO还原为Pb,D项错误。]4.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应用于金属冶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金属钠的反应中,Na+被还原B.冶炼镁、铝采用电解法C.用磁铁矿炼铁的反应中,1molFe3O4被CO还原成Fe,转移9mol电子D.铝热法还原铁的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能使铁熔化C [1molFe3O4被还原成Fe,转移电子1×3×(-0)=8mol。]5.下列是部分矿物资源铝土矿(主要含有氧化铝、氧化铁)和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的利用及产品生产流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杂过程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的变化可以如下:Al2O3―→[Al(OH)4]-―→Al(OH)3―→Al2O3B.Al和Cu(精)均在电解槽的阴极获得C.粗铜炼制过程中反应2CuFeS2+O2Cu2S+2FeS+SO2,每转移1.2mol电子,则有0.2mol硫被氧化D.若电解法分别制铝和铜的过程中转移电子数相等,理论上获得的铝和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D [制铝过程中Al~3e-,制铜过程Cu~2e-,当转移电子数相等时,铝和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1)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它的成分金属的熔点。(2)常温下,多数合金是固体,但钠钾合金是液体。(3)成分金属与合金的物理性质相比有所改变,但合金中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仍然不变。(4)金属越活泼,一般发现或使用的越晚。(5)有些活动性很强的金属也可以用还原法来冶炼,如Na+KClK↑+NaCl、2RbCl+MgMgCl2+2Rb↑等,在此主要运用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利用K、Rb沸点低,汽化离开反应体系,使化学反应得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6)活泼金属用电解法冶炼时,不能用其化合物的水溶液进行电解。 铜及其化合物知识梳理1.铜的主要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化学方程式:2Cu+O2+H2O+CO2===Cu2(OH)2CO3。②化学方程式:2Cu+SCu2S。③与氧化性酸反应a.与浓硫酸共热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b.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Cu2++2NO↑+4H2O;c.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4H++2NO===Cu2++2NO2↑+2H2O。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a.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Ag+===2Ag+Cu2+;b.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Fe3+===2Fe2++Cu2+。2.铜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1)氧化物(2)氢氧化铜——蓝色难溶物,是一种弱碱。(3)铜盐①Cu2(OH)2CO3Cu2(OH)2CO3的名称为碱式碳酸铜,呈绿色,是铜锈的主要成分,受热易分解的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H2O+CO2↑。②CuSO4a.CuSO4·5H2O为蓝色晶体,俗称蓝矾或胆矾。受热或遇浓硫酸,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b.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生成CuSO4·5H2O),可作为水或水蒸气的检验试剂。③铜盐的毒性铜盐溶液有毒,主要是因为铜离子能与蛋白质作用,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因此人们利用这一性质用胆矾、熟石灰、水配成了波尔多液,用来杀灭植物的病菌。[辨易错](1)铁、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均易形成金属氧化物。( )(2)无水CuSO4既可检验水蒸气的存在又可作干燥剂。( )(3)Cu2O和CuO在稀硫酸中反应原理相同。( )(4)铜盐和“84”消毒液的杀菌消毒原理相同。( )[答案] (1)× (2)× (3)× (4)×知识应用某研究小组用废铜粉制取胆矾,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方案:(1)CuCuSO4硫酸铜溶液CuSO4·5H2O(2)CuCuO硫酸铜溶液CuSO4·5H2O(3)对三个方案进行评价,你认为最好的是哪个方案?为什么?[答案] 方案(1):产生污染性气体,且消耗硫酸较多。方案(2):消耗能量较多,且步骤复杂。方案(3):不产生污染性气体,原料利用率高,节约能源。因此方案(3)更经济合理。?命题点1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实验探究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有关Cu、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稀硝酸被Cu还原为NO2B.实验③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说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C.实验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既可以和稀硝酸反应,也可以和稀硫酸反应C [A项,稀硝酸与Cu反应的产物为NO,在试管口与O2反应生成NO2,错误;B项,实验③中滴加稀硫酸,溶液中有NO,发生3Cu+8H++2NO===3Cu2++2NO↑+4H2O,错误;D项,由B项知实验③中铜溶解仍然是NO在酸性条件下氧化Cu,Cu不与稀硫酸反应,错误。]2.已知CuO经高温灼烧生成Cu2O,Cu2O与H+发生:Cu2O+2H+===Cu+Cu2++H2O。将经高温灼烧后的CuO样品投入足量的热的稀硝酸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溶液变为蓝色,同时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样品全部生成了Cu2OB.溶液中最终可能有紫红色固体出现C.这种实验的结果无法说明CuO分解的程度D.如果溶液变成蓝色,最终没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CuO没有分解C [Cu2O可以被稀硝酸氧化为Cu2+,不会生成Cu,A、B、D错误。]3.氯化亚铜(CuCl)可用作催化剂、杀菌剂、媒染剂、脱色剂等。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夹持仪器略),通过热分解CuCl2·2H2O(易水解)制备氯化亚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通入N2,再点燃酒精灯,制备实验结束,持续通入N2至装置甲冷却至室温B.装置乙中的试剂Y为浓硫酸C.装置丙中的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装置丁中的NaOH溶液吸收尾气,只发生一个化学反应B [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Cl2·2H2O)2CuCl+Cl2↑+4H2O。为抑制CuCl2·2H2O水解,开始和反应过程中需通入HCl,制备实验结束,再通入N2将装置中残留的HCl排出,A项错误;装置乙中盛放浓硫酸,防止丙中水蒸气进入装置甲中,B项正确;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退色,C项错误;NaOH溶液吸收通入的HCl和生成的Cl2,发生2个化学反应,D项错误。](1)Cu与稀硫酸不反应,但在通入O2的条件下,Cu可在稀硫酸中逐渐溶解:2Cu+O2+2H2SO4===2CuSO4+2H2O。(2)无水CuSO4只能作为检验水的试剂,不能作为水蒸气的吸收试剂而用于除杂。(3)+1价铜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和Cu2+,利用这一原理可区别Cu和Cu2O。向红色物质中加入稀硫酸(但注意不能用硝酸检验),若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则该红色物质为Cu2O,否则为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命题点2 涉及Fe、Cu等金属的化工流程试题分析4.CuCl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催化剂,并用于颜料、防腐等工业。工业上由废铜料(含Fe、Al及SiO2杂质),生产CuCl的工艺流程如下:物质开始沉淀时的pH沉淀完全时的pHFe(OH)32.73.7Cu(OH)25.66.7Al(OH)33.84.7已知:CuCl溶于NaCl的浓溶液可生成CuCl,CuCl的溶液用水稀释后可生成CuCl沉淀。(1)煅烧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操作Ⅰ为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加入的物质X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A.CuO B.Cu(OH)2C.NaOH溶液D.CaCO3(3)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4)往滤液Ⅱ中加入食盐并通入SO2可生成Cu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工业上常用CuSO4来制备CuCl,在提纯后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加热生成CuCl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解析] (1)铜在废铜料中主要以铜单质的形式存在,从流程图知CuCl需从溶液中提取,故煅烧的目的是将铜转化为溶于酸的氧化物。(2)调节溶液的pH时,应保证Fe3+、Al3+完全沉淀,而Cu2+不能沉淀,溶液的pH应在4.7≤pH<5.6,加入物质X的目的是消耗H+调节溶液的pH,但不能引入新杂质。(3)溶液的pH在4.7≤pH<5.6时,Fe3+和Al3+完全转化为相应的氢氧化物沉淀,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Fe(OH)3和Al(OH)3。(4)根据题给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再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2O+2Cu2++SO2+4Cl-===2CuCl+SO+4H+。(5)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即可。[答案] (1)使铜转化为可溶于酸的氧化物(2)4.7≤pH<5.6 ABC(3)Fe(OH)3和Al(OH)3(4)2H2O+2Cu2++SO2+4Cl-===2CuCl+SO+4H+(5)2Cu2++SO+2Cl-+H2O===2CuCl↓+SO+2H+(1)废铜利用的一般流程模板(2)废品(含Fe2O3、CuO、FeO、SiO2)制备Fe2O3和FeSO4·7H2O的一般流程模板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梳理1.铝的存在与主要性质(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氧、硅。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2)铝的主要化学性质③Al与碱液(NaOH):2Al+2NaOH+6H2O===2Na[Al(OH)4]+3H2↑。④Al与CuSO4溶液:2Al+3CuSO4===3Cu+Al2(SO4)3。⑤铝热反应a.铝热反应的实验装置及试剂作用:b.原理:利用Al的还原性较强,高温下把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c.引发操作:加入少量KClO3,插上Mg条并点燃。d.应用:冶炼难熔金属,如Cr、Mn、V、W、Cu、Fe等;金属焊接,如野外焊接钢轨等。2.工业电解熔融Al2O3制备Al(1)电极反应(2)总反应方程式2Al2O3(熔融)4Al+3O2↑。注意:电解Al2O3时Na3AlF6的作用是作助熔剂。[辨易错](1)除去氧化膜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易氧化形成氧化膜保护铝。( )(2)铝制容器可以用于盛装浓硫酸和浓硝酸,说明铝不与二者反应。( )(3)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4)利用铝热反应可以制备Fe、Mg、Cu、Cr、Ni等。( )[答案] (1)√ (2)× (3)× (4)×3.铝的重要化合物(1)铝的氧化物(Al2O3)——两性氧化物①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熔、沸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②化学性质(写离子方程式)③用途:耐火材料,工业冶炼铝。(2)铝的氢氧化物[Al(OH)3]——两性氢氧化物白色胶状固体,难溶于水,有较强的吸附性。写出上图标号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Al(OH)3+3H+===Al3++3H2O。②Al(OH)3+OH-===[Al(OH)4]-。③2Al(OH)3Al2O3+3H2O。(3)铝盐——明矾①化学式为KAl(SO4)2·12H2O,为复盐。②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3++2SO。③应用:净水,净水原理为明矾电离出的Al3+在水中水解生成Al(OH)3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而沉淀,使水净化,其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胶体)+3H+。(4)四羟基合铝酸盐——四羟基合铝酸钠①向Na[Al(OH)4]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反应现象为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又逐渐溶解至消失,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为[Al(OH)4]-+H+===Al(OH)3↓+H2O,Al(OH)3+3H+===Al3++3H2O。②向Na[Al(OH)4]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H)4]-+CO2===2Al(OH)3↓+CO+H2O。(5)Al(OH)3的实验室制法①向铝盐中加入足量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②向四羟基合铝酸盐中通入足量CO2,离子方程式为[Al(OH)4]-+CO2===Al(OH)3↓+HCO。[深思考]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所有符合下面转化关系的物质,把铝及化合物的化学式写在横线上。(1)a________、e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2)a________、e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答案] (1)Na[Al(OH)4] HCl AlCl3 Al(OH)3(2)AlCl3 NaOH Na[Al(OH)4] Al(OH)3(合理即可)知识应用铝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提取Al2O3的两种方案:方案1:方案2:(1)方案1中沉淀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方案1中的②③步转化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案2中的沉淀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4)方案2中的②③步转化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SiO2 Fe(OH)3(2)②Fe3++3OH-===Fe(OH)3↓、Al3++4OH-===[Al(OH)4]- ③[Al(OH)4]-+CO2===Al(OH)3↓+HCO(3)Fe2O3 H2SiO3(4)②SiO+2H+===H2SiO3↓、[Al(OH)4]-+4H+===Al3++4H2O③Al3++3NH3·3H2O===Al(OH)3↓+3NH?命题点1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C.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D.MgO中混有少量Al2O3: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OB [加入氨水Fe3+、Al3+均生成沉淀,B项不正确。]2.铝盐是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AlCl3溶液的配制方法:取AlCl3固体少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AlCl3溶液制取AlCl3·6H2O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泡沫灭火器工作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筒(铁筒)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_。(4)[Al(OH)4]-与HCO在溶液中不能共存,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明矾的净水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如果溶液pH过低,净水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答案] (1)溶于盛有浓盐酸的烧杯中(2)加入盐酸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3)Al3++3HCO===Al(OH)3↓+3CO2↑ NaHCO3溶液(4)[Al(OH)4]-+HCO===Al(OH)3↓+CO+H2O(5)Al3++3H2OAl(OH)3(胶体)+3H+ 降低?命题点2 Al(OH)3的制备与铝土矿提取铝3.用稀硫酸、NaOH溶液和金属铝为原料制取Al(OH)3。甲、乙、丙三位学生的制备途径分别是甲:AlAl2(SO4)3Al(OH)3乙:AlNa[Al(OH)4]Al(OH)3丙:若要得到等量的Al(OH)3,则( )A.三者消耗的原料相同B.甲消耗的原料的总物质的量最多C.乙消耗的原料的总物质的量最少D.丙消耗的原料的总物质的量最多B [要制备1molAl(OH)3,三方案所需物质的量关系甲:AlAl2(SO4)3Al(OH)3;乙:AlNa[Al(OH)4]Al(OH)3;丙:以铝、酸、碱为原料制Al(OH)3的最佳方案4.某铝土矿中主要含有Al2O3、Al(OH)3、AlO(OH),还含有Fe2O3等杂质。利用拜耳法生产铝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粉碎后的铝土矿碱浸时应在高温下进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lO(OH)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稀释、结晶过程中,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Al(OH)3晶核的目的是促进Al(OH)3的析出。上述“稀释、结晶”工艺,也可用通入足量的________气体的方法来代替。(4)浓缩所得的NaOH溶液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该杂质可通过苛化反应除去,写出苛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生产流程能实现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循环利用。[答案] (1)加快反应速率(2)AlO(OH)+NaOH+H2O===Na[Al(OH)4](3)降低碱性,促使[Al(OH)4]-水解生成Al(OH)3沉淀 CO2(4)Na2CO3+Ca(OH)2===CaCO3↓+2NaOH(5)NaOH 两性金属?Zn、Be、Ga?根据两性金属Al的性质推导其他两性金属的性质,进而理解应用。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1.Zn、Be、Ga与H+、OH-的反应(1)(2)2.ZnO、BeO、Ga2O3与H+、OH-的反应(1)(2)3.Zn(OH)2、Be(OH)2、Ga(OH)3与H+、OH-的反应(1)(2)注意:[Al(OH)4]-也可以表示为AlO,故其他两性金属也可类似表示。1.铝、铍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已知反应:BeCl2+Na2BeO2+2H2O===2NaCl+2Be(OH)2↓能完全进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B.因BeCl2水溶液的导电性强,故BeCl2是离子化合物C.常温下Na2BeO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为BeOD.常温下BeCl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是BeCl2A [铝、铍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e(OH)2与Al(OH)3性质相似,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A正确;某些共价化合物水溶液的导电性也较强,B错误;Na2BeO2溶液蒸干灼烧后得到Na2BeO2,C错误;常温下BeCl2溶液的pH<7,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是BeO,D错误。]2.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溶液,又能溶于强碱溶液,但是Al(OH)3不溶于氨水,而Zn(OH)2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可以鉴别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Al2(SO4)3和NaOH ②Al2(SO4)3和氨水③ZnSO4和NaOH ④ZnSO4和氨水[答案] ①③④ 重要的过渡金属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除了考查教材中涉及的Al、Fe、Cu、Na金属外,还涉及一些重要应用的过渡金属如V、Cr、Mn、Ti等,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拓展迁移能力。同时很好的体现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1.钒及其化合物(1)钒单质具有耐酸性,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可溶于氢氟酸、硝酸和王水。(2)钒的氧化物钒的常见化合价为+2、+3、+4、+5,对应氧化物分别为VO、V2O3、VO2和V2O4、V2O5。钒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化学式VOV2O3VO2、V2O4V2O5物质类别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反应方程式VO+2H+===V2++H2OV2O3+6H+===2V3++3H2OVO2+2H+===VO2++H2O2VO2+OH-===HV2OV2O5+2H+===2VO+H2OV2O5+6OH-===2VO+3H2O(3)氢氧化钒化学式V(OH)2V(OH)3制备V2++2OH-===V(OH)2↓V3++3OH-===V(OH)3↓(绿色)性质(碱)V(OH)2+2H+===V2++2H2O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V(OH)3+3H+===V3++3H2O在空气中易被氧化(4)钒盐①五价钒盐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以VO形式存在,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偏矾酸盐(VO)、焦矾酸盐(V2O)、多钒酸盐等。②四价矾盐在酸性溶液中主要以VO2+形式存在,如VOSO4。2.铬及其化合物(1)铬单质:最硬的金属,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在空气中、水中不生锈。(2)铬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Cr2O3和Cr(OH)3具有两性,其转化关系如下: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Cr3++3OH-===Cr(OH)3↓②Cr(OH)3+OH-===[Cr(OH)4]-③[Cr(OH)4]-+H+===Cr(OH)3↓+H2O④Cr(OH)3+3H+===Cr3++3H2O(3)铬盐铬元素的常见价态有+2、+3、+6。①Cr(Ⅱ):在酸性溶液中,Cr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②Cr(Ⅲ):Cr3+在酸性条件下是稳定的,但在碱性条件下能被氧化成CrO,2Cr3++3H2O2+10OH-===2CrO+8H2O。在碱性溶液中,亚铬酸盐(CrO)可以被H2O2或Na2O2氧化成铬酸盐:2CrO+3H2O2+2OH-===2CrO+4H2O2CrO+3Na2O2+2H2O===2CrO+6Na++4OH-③Cr(Ⅵ):在水溶液中Cr2O和CrO存在下列平衡:2CrO+2H+Cr2O+H2O(黄色) (橙红色)在酸性溶液中,Cr2O具有强氧化性,但在碱性溶液中Cr2O的氧化性要弱得多。3.锰及其化合物锰元素常见价态:+2、+4、+6、+7。(1)Mn(Ⅳ)MnO2不溶于水、硝酸,是两性氧化物。①在酸性介质中具有强氧化性,如MnO2+4HCl(浓)MnCl2+Cl2↑+2H2O;遇易燃物可燃烧。②遇强氧化剂表现还原性,如3MnO2+3K2CO3+KClO33K2MnO4+KCl+3CO2↑③可用作催化剂,如2KClO32KCl+3O2↑2H2O22H2O+O2↑(2)Mn(Ⅵ)①MnO能存在于强碱性溶液中,在酸性、中性环境中均发生歧化。即MnO―→MnO+MnO2②MnO为绿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S2-、HCl等。(3)Mn(Ⅶ)KMnO4热稳定性差,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4KMnO4+2H2O4MnO2↓+3O2↑+4KOH①在酸性介质中,MnO具有强氧化性,本身被还原为Mn2+。②在碱性、中性或微弱酸性溶液中,MnO氧化性减弱,还原产物为MnO2。③在强碱性溶液中,MnO还原产物为MnO。4.钛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Ti:常温时与酸不反应,但可与HF反应(Ti+6HF===H2TiF6+2H2↑),也可与热的浓盐酸反应[2Ti+6HCl(浓)2TiCl3+3H2↑]。(2)TiO2:不溶于水和稀酸,可溶解在HF溶液及热的浓硫酸中;可与Cl2反应,TiO2+2Cl2===TiCl4+O2;与碱溶液缓慢反应,TiO2+2NaOH===Na2TiO3+H2O;在高温下与Cl2、C发生反应,TiO2+2C+2Cl2TiCl4+2CO。(3)TiCl4:暴露在空气中会冒出白烟,TiCl4+3H2O===H2TiO3↓+4HCl;Mg作还原剂时可制备金属钛,2Mg+TiCl42MgCl2+Ti。1.某电镀废料的主要成分为Cr(OH)3(含有Al2O3、ZnO、CuO、NiO等杂质)。以该废料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水浸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Na2CrO4和少量的Na[Al(OH)4]、Na2ZnO2等物质;②2CrO+2H+Cr2O+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提高水浸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条即可)。(2)焙烧过程中,氧化剂为________,51.5gCr(OH)3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为________mol。(3)“一系列操作”包括加入稀硫酸、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等。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重铬酸钠转化为重铬酸钾的方法是:在浓重铬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采取降温结晶法析出重铬酸钾。由此推知,相同条件下,重铬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重铬酸钠的溶解度。[解析] [答案] (1)加热、搅拌 (2)O2 1.5(3)促进铬酸钠转化为重铬酸钠 (4)小于2.金属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从废钒(主要成分为V2O5、Fe2O3、SiO2等)中回收V2O5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步骤②、③中的转化过程可简化为:Rn+(水层)+nHA(有机层)RAn(有机层)+nH+(水层)(式中Rn+表示VO2+或Fe3+,HA表示有机萃取剂)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酸浸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滤渣的成分为________。(2)萃取时应加入适量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沉钒所得NH4VO3为离子化合物,NH的电子式为________。(5)V2O5是两性氧化物,在强酸性溶液中以VO形式存在,V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I-氧化为I2,本身被还原为VO+,则V2O5与氢碘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由浸出液的成分可知V2O5→VO2+,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V2O5+K2SO3+2H2SO4===K2SO4+2VOSO4+2H2O,在酸浸时V2O5、Fe2O3均溶解,而SiO2不溶,故滤渣的成分为SiO2。(2)由Rn+(水层)+nHA(有机层)RAn(有机层)+nH+(水层)可知,加入碱,c(H+)减小,平衡右移,有利于R进入有机层,提高萃取率。(3)由反应后的溶液成分可知VO2+→VO、KClO3→Cl-,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6VO2++3H2O===Cl-+6VO+6H+。(5)由题目分析知V2O5和氢碘酸反应中V2O5→VO+、I-→I2,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V2O5+4I-+6H+===2I2+2VO++3H2O。[答案] (1)V2O5+K2SO3+2H2SO4===K2SO4+2VOSO4+2H2O SiO2(2)使平衡右移,提高萃取率(3)6VO2++ClO+3H2O===Cl-+6VO+6H+(4)(5)V2O5+4I-+6H+===2VO++2I2+3H2O[真题验收]1.(2020·全国卷Ⅲ,T7)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C [Cu(OH)2和CuCO3在高温时均易分解,在潮湿的空气中会有微量溶解,因此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A项正确;孔雀石和蓝铜矿颜料中的Cu元素均为+2价,处于Cu元素的最高价态,因此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B项正确;Cu(OH)2和CuCO3均能与酸发生反应,C项错误;Cu(OH)2中Cu的质量分数约为65.3%,CuCO3中Cu的质量分数约为51.6%,因此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D项正确。]2.(2020·江苏高考,T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铝的金属活泼性强,可用于制作铝金属制品B.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作电解冶炼铝的原料C.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D.明矾溶于水并水解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D [铝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用于制作铝金属制品,与铝的活泼性无关,A项错误;电解氧化铝冶炼铝是因为氧化铝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与熔点高无关,B项错误;氢氧化铝能与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发生反应,与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无关,C项错误;明矾中的Al3+可以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起到净水作用,D项正确。]3.(2020·全国卷Ⅰ,T26)钒具有广泛用途。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SiO2、Fe3O4。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钒矿制备NH4VO3。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金属离子Fe3+Fe2+Al3+Mn2+开始沉淀pH1.97.03.08.1完全沉淀pH3.29.04.710.1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氧化”需要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酸浸氧化”中,VO+和VO2+被氧化成VO,同时还有________离子被氧化。写出VO+转化为V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和沉淀”中,钒水解并沉淀为V2O5·xH2O,随滤液②可除去金属离子K+、Mg2+、Na+、________,以及部分的________。(4)“沉淀转溶”中,V2O5·xH2O转化为钒酸盐溶解。滤渣③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5)“调pH”中有沉淀生成,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沉钒”中析出NH4VO3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NH4Cl,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酸浸氧化”中温度较低时,酸浸和氧化反应速率较慢,加热的目的是加快酸浸和氧化反应速率。(2)从原料看,“酸浸氧化”中四氧化三铁溶于稀硫酸,发生反应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加入的二氧化锰除氧化VO+和VO2+外,还氧化Fe2+。VO+转化为V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VO++MnO2+2H+===VO+Mn2++H2O。(3)根据表格中数据知,pH在3.0~3.1时,铁离子接近沉淀完全,少量铁离子随滤液②除去,Al3+部分沉淀,大量铝离子随滤液②除去,K+、Mg2+、Na+、Mn2+随滤液②除去。(4)在pH>13的强碱性溶液中,V2O5·xH2O转化为钒酸盐而溶解,Al(OH)3转化为Na[Al(OH)4]而溶解,Fe(OH)3不溶,故滤渣③的主要成分是Fe(OH)3。(5)pH=8.5时铝元素沉淀,故“调pH”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H)4]+HCl===Al(OH)3↓+NaCl+H2O。(6)“沉钒”时要使NH4VO3尽可能析出完全,利用同离子效应,加入过量NH4Cl可达到此目的。[答案] (1)加快酸浸和氧化反应速率(促进氧化完全)(2)Fe2+ VO++MnO2+2H+===VO+Mn2++H2O(3)Mn2+ Al3+和Fe3+(4)Fe(OH)3(5)Na[Al(OH)4]+HCl===Al(OH)3↓+NaCl+H2O(6)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NH4VO3尽可能析出完全[新题预测]金属钛(Ti)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时耐酸碱腐蚀而被广泛用作高新科技材料。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同时获得副产品甲的工业生产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钛酸亚铁(用R表示)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C2Fe+2TiO2+CO2↑,钛酸亚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钛酸亚铁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之一是TiOSO4,反应中无气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生产流程中加入铁屑的目的是________。此时溶液Ⅰ中含有Fe2+、TiO2+和少量Mg2+等阳离子,常温下,其对应氢氧化物的Ksp如表所示。氢氧化物Fe(OH)2TiO(OH)2Mg(OH)2Ksp/(mol3·L-3)8.0×10-161.0×10-291.8×10-11若将含有Fe2+、TiO2+和Mg2+的溶液加水稀释,立即析出大量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除去所得金属钛中少量Mg,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解析] (1)由2R+C2Fe+2TiO2+CO2↑,根据原子守恒,可推知钛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TiO3。钛酸亚铁和浓硫酸反应,生成TiOSO4,无气体生成,元素Ti的化合价不变,说明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则产物中还有FeSO4,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TiO3+2H2SO4(浓)===TiOSO4+FeSO4+2H2O。(2)钛铁矿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之一是FeSO4,加入铁屑,可防止Fe2+被氧化。根据题表提供的Ksp数据知,三种物质组成类型相同且TiO(OH)2的溶度积常数最小,则加水稀释,立即析出的白色沉淀为TiO(OH)2。[答案] (1)FeTiO3 FeTiO3+2H2SO4(浓)===TiOSO4+FeSO4+2H2O (2)防止Fe2+被氧化 TiO2++2H2O===TiO(OH)2↓+2H+(或TiO2++2H2O===H2TiO3↓+2H+) (3)稀盐酸PAGE-24-第1节 碳、硅与无机非金属材料[课标解读] 1.了解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2.了解硅的工业制备。 3.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及用途。 碳、硅及其氧化物知识梳理1.碳、硅单质的存在形式、结构、物理性质和用途碳硅存在形式游离态和化合态化合态单质的结构金刚石:立体网状结构;石墨:层状结构;C60:足球形分子晶体硅:与金刚石类似的空间网状结构物理性质金刚石:熔点很高、硬度很大;石墨:硬度较小、电的良导体晶体硅为灰黑色固体,有金属光泽、熔点高、硬度大、有脆性用途金刚石用于制造切割刀具,石墨用于制造电极、铅笔芯。C60可作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晶体硅用作半导体材料、硅芯片和硅太阳能电池注意:硅为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2.碳、硅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1)碳的化学性质(2)硅的化学性质①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2H2↑。②与NaOH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③与O2反应:Si+O2SiO2。④与Cl2反应生成SiCl4。[辨易错](1)金刚石、石墨、C60为碳的同位素。( )(2)金刚石的熔点比C60的高,金刚石与石墨的沸点相同。( )(3)根据2C+SiO2Si+2CO↑可知C的还原性强于Si。( )(4)碳、硅均可与浓硝酸反应。( )[答案] (1)× (2)√ (3)× (4)×3.碳、硅的氧化物(1)一氧化碳的性质及应用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能使人中毒。中毒的原因是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相结合,使人因缺氧而中毒。②化学性质及应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a.可燃性:2CO+O22CO2,可作燃料。b.还原性:CO还原Fe2O3的反应为3CO+Fe2O32Fe+3CO2,可用于冶炼金属。(2)CO2与SiO2性质的比较①共性均属于酸性氧化物,均能与碱、金属氧化物反应,写出二者与NaOH溶液(足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2OH-===CO+H2O、SiO2+2OH-===SiO+H2O;二者与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CaCO3、SiO2+CaOCaSiO3。②SiO2的两个特性a.SiO2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4HF===SiF4↑+2H2O。b.SiO2与Na2CO3、CaCO3的反应——工业制玻璃SiO2+Na2CO3Na2SiO3+CO2↑;SiO2+CaCO3CaSiO3+CO2↑。(3)SiO2与CO2的用途①CO2:制饮料、碳酸盐,作灭火剂,干冰用作制冷剂,也可用于人工降雨。②SiO2:光导纤维、制光学仪器、电子部件,水晶可制作饰品。(4)CO2的实验室制法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或稀硝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CO3+2H+===Ca2++CO2↑+H2O。注意:①用大理石制CO2时,不能用稀硫酸,因为生成的CaSO4微溶,覆盖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②可以用启普发生器作发生装置制CO2。③除去CO2中的HCl可以用饱和NaHCO3溶液。[辨易错](1)CO2、SiO2与NaOH溶液反应均只能生成正盐。( )(2)SiO2与NaOH、HF均反应,故SiO2为两性氧化物。( )(3)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生成H2SiO3沉淀,可说明非金属性C>Si。( )(4)SiO2是酸性氧化物,与H2O反应生成H2SiO3。( )[答案] (1)× (2)× (3)√ (4)×知识应用1.利用石英和碳为主要原料,设计制备纯硅的主要化学过程,并写出每步化学方程式。[答案] 石英(SiO2)粗硅SiCl4Si(纯)SiO2+2CSi+2CO↑Si+Cl2SiCl4SiCl4+2H2Si+4HCl2.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1)保存烧碱溶液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氢氟酸可用于在玻璃器皿上雕刻花纹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煤气的制备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2NaOH+SiO2===Na2SiO3+H2O(2)4HF+SiO2===SiF4↑+2H2O(3)C+H2O(g)CO+H2?命题点1 碳、硅及其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碳、硅单质均可以按上述关系进行转化B.若a、b、c分别为Si、SiO2、H2SiO3,则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C.在标准状况下,将3.36LCO2气体通入200mL1.00mol·L-1NaOH溶液中,溶液中溶质有2种D.用二氧化硅制取单质硅的反应中硅元素被氧化C [A项,SiO2与H2O不反应;B项,SiO2不能直接转化为H2SiO3,H2SiO3也不能直接转化为Si;D项,SiO2与C反应制取Si,硅元素被还原。]2.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故不能与酸反应B.二氧化硅制成的光导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光缆C.二氧化硅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但能与碳酸钠固体在高温时发生反应D.对于2C+SiO2Si+2C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质量比为1∶2C [A项,SiO2与氢氟酸反应;B项,光导纤维传导光不导电;D项,反应中氧化剂(SiO2)与还原剂(C)的物质的量比为1∶2,质量比为60∶24。]3.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是制造硅抛光片、太阳能电池及高纯硅芯片的主要原料。已知第三代工业制取多晶硅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Z分别为H2、Cl2B.制取粗硅的过程中焦炭与石英会发生副反应生成碳化硅,在该副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SiHCl3极易水解,其完全水解的产物为H2SiO3、H2、HCl,据此推测SiHCl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D.Y与SiHCl3制备多晶硅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B项中的反应为3C+SiO2SiC+2CO↑,氧化剂与还原剂均为C,二者之比为1∶2。](1)数轴法判断CO2与强碱(OH-)反应的产物当n(OH-)∶n(CO2)的值不同时产物如下:(2)硅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理解①一般情况,碱性氧化物+酸―→盐+水,SiO2是酸性氧化物,却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SiO2+4HF===SiF4↑+2H2O。但SiO2不是两性氧化物。②一般情况,较强酸+较弱酸盐―→较弱酸+较强酸盐。虽然酸性:H2CO3>H2SiO3,却能发生反应:Na2CO3+SiO2Na2SiO3+CO2↑。其原理为难挥发性物质制备易挥发性物质。③一般情况,非常活泼金属(Na、K等)才能够置换出水中的氢,但却能发生反应:C+H2O(g)CO+H2。④一般情况,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CO2+H2OH2CO3,但SiO2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⑤Si的还原性强于C,但C能还原SiO2生成Si,且氧化产物为CO:2C+SiO2Si+2CO↑,其原因是产物CO为气体,它的放出降低了生成物浓度,促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命题点2 CO、CO2的检验实验探究4.确定混合气体(CO、CO2)中含有CO气体的实验设计方法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下列指定装置的作用。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C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确定混合气体中含有CO气体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装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改进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注意:CO的检验一般是用氧化剂氧化为CO2,检验CO2的生成进而说明含CO,但要注意原气体中CO2的干扰。[答案] (1)A: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气体 B:检验混合气体中CO2是否除尽 E:除去尾气中的CO2气体 F:除去尾气中的CO气体,防止污染环境(2)CO+CuOCu+CO2(3)B中无明显现象,C中的物质由黑色变成红色,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在装置C、D之间加一防倒吸装置检验CO2中CO是否存在的思维模板各装置的作用是:A——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B——检验混合气体中CO2是否除尽C——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D——CO还原CuO:CO+CuOCu+CO2E——安全瓶,防倒吸F——验证CO的氧化产物CO2G——除去尾气中的CO,防止污染环境确定混合气体中含有CO的实验现象是:D中的物质由黑色变成光亮的红色,B中无明显现象,F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硅酸、硅酸盐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梳理1.硅酸与硅酸盐(1)硅酸①硅酸是一种比H2CO3酸性还弱的难溶性酸。硅酸受热分解生成SiO2。②硅酸可用于制硅胶,硅胶可用作实验室和袋装食品的干燥剂,也可用作催化剂载体。(2)硅酸盐由硅、氧和金属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①硅酸盐的组成表示方法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如硅酸钠(Na2SiO3)可表示为Na2O·SiO2,长石(K2Al2Si6O16)可表示为K2O·Al2O3·6SiO2。②硅酸钠(Na2SiO3)——俗称泡花碱a.白色、可溶于水的粉末状固体,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有黏性,水溶液显碱性。b.与较强的酸反应生成硅酸:如Na2Si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Na2SiO3+H2SO4===H2SiO3↓+Na2SO4;与SO2水溶液反应:Na2SiO3+SO2+H2O===H2SiO3↓+Na2SO3。c.用途:黏合剂、耐火阻燃材料。[辨易错](1)硅酸是一种难溶性酸,与碱液不反应。( )(2)硅胶是硅酸溶于水后形成的胶体。( )(3)Na2SiO3可表示为Na2O·SiO2,故Na2SiO3是由Na2O与SiO2混合而成。( )(4)硅酸钠溶液、强碱溶液不贮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答案] (1)× (2)× (3)× (4)√2.无机非金属材料(1)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生产原料黏土、石灰石纯碱、石灰石、石英砂黏土主要设备水泥回转窑玻璃窑陶瓷窑生产条件高温主要成分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Na2SiO3,CaSiO3,SiO2硅酸盐注意: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是混合物,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可吹成各种形状的制品。不是晶体,称为玻璃态物质。(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①高温结构陶瓷:如氮化硅陶瓷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较强的抗化学侵蚀性和电绝缘性等。再如碳化硅(SiC)俗称金刚砂,SiC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可用作耐高温结构材料和耐高温半导体材料。②生物陶瓷:对机体无排异反应,不会引起代谢作用异常。③压电陶瓷:具有压电效应。④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SiO2,导光、制作光缆。⑤碳纳米材料:主要包括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富勒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系列笼形分子的总称。石墨烯是只有一个碳原子直径厚度的单层石墨,具有独特的电阻率低、热导率高的特点和很高的强度。[辨易错](1)硅酸盐材料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光导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水泥、玻璃、陶瓷的生产原料均有石灰石。( )(3)光导纤维与石墨均易导电。( )(4)合成纤维、塑料、石墨烯均为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 (1)√ (2)× (3)× (4)×知识应用(1)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但光导纤维遇强碱会造成信号中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熔化纯碱时不能选用普通坩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氮化硅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为________,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SiO2+2NaOH===Na2SiO3+H2O(2)Na2CO3+SiO2Na2SiO3+CO2↑(3)Si3N4 熔点高,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等?命题点1 硅酸、硅酸盐和无机非金属材料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iO2能与HF反应,因此可用HF刻蚀玻璃B.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制备硅酸凝胶C.氮化硅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化学式为Si3N4D.石英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成电能D [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石英的主要成分为SiO2,D项不正确。]2.青石棉是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其化学式为Na2Fe5Si8O22(OH)2。青石棉用稀硝酸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石棉是一种硅酸盐产品B.青石棉中含有一定量的石英晶体C.青石棉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Na2O·3FeO·Fe2O3·8SiO2·H2OD.1mol青石棉能使1molHNO3被还原B [硅酸盐指的是硅、氧与其他化学元素(主要是铝、铁、钙、镁、钾、钠等)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故青石棉是一种硅酸盐产品;虽然青石棉可用氧化物形式来表示,但不代表含有一定量的石英晶体;1molNa2O·3FeO·Fe2O3·8SiO2·H2O跟足量硝酸反应时,失去3mol电子,而还原产物只有NO,故能使1molHNO3被还原。]3.我国在航天、军事、天文等领域的发展备受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天眼”的“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歼—20”飞机上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C.“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C [A项,钢铁为金属材料,错误;B项,碳纤维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错误;D项,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应是硅晶体,错误。](1)化学材料的一般分类(2)硅酸盐氧化物形式的表示模板①氧化物的一般书写顺序: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②氧化物前系数的配置原则:除氧元素外,其他元素按配置前后原子个数守恒原则配置系数,且不同氧化物间以“·”隔开。③当系数配置出现分数时一般应化为整数。如正长石:KAlSi3O8,将K2O·Al2O3·3SiO2,写成K2O·Al2O3·6SiO2,但原子个数比不变。?命题点2 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及应用4.已知A是灰黑色的、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单质。根据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写出B、C两物质的名称:B________、C________。(2)写出D→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B→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由题意知:A为Si,B为Na2SiO3,C为H2SiO3,D为SiO2。[答案] (1)硅酸钠 硅酸 (2)SiO2+2NaOH===Na2SiO3+H2O (3)SiO+H2O+CO2===CO+H2SiO3↓ (4)SiO2+4HF===SiF4↑+2H2O硅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常见转化关系 草酸及其盐草酸是重要的二元羧酸,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近几年高考试题常用载体,通过对草酸及其盐性质的考查,体现“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1.草酸的性质草酸的化学式为H2C2O4,草酸晶体的化学式为H2C2O4·2H2O。(1)弱酸性:草酸为二元弱酸,酸性比醋酸的酸性强,电离方程式为H2C2O4H++HC2O,HC2OH++C2O。(2)还原性:H2C2O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3)不稳定性:草酸晶体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2H2OCO↑+CO2↑+3H2O。2.草酸盐的性质(1)(NH4)2C2O4溶于水,加热分解,由氨水和草酸溶液反应生成。(2)CaC2O4不溶于水、醋酸,溶于盐酸、稀硝酸,灼烧时生成碳酸钙或氧化钙。(3)MgC2O4、FeC2O4不溶于水,可由对应的可溶性金属盐与草酸铵反应而得到,加热分解可得到对应金属氧化物。3.草酸的用途络合剂、沉淀剂、还原剂、漂白剂和媒染剂及除锈剂等。(2020·启东模拟)钛酸钡被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工业制取方法如图所示,先获得不溶性草酸氧钛钡晶体[BaTiO(C2O4)2·4H2O],煅烧后可获得钛酸钡粉体。(1)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入H2C2O4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循环使用的物质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草酸氧钛钡晶体是否洗涤干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3)煅烧草酸氧钛钡晶体得到BaTiO3粉体的同时,生成高温下的气态产物有CO、________。[解析] (2)BaCl2、TiCl4与H2C2O4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BaTiO(C2O4)2·4H2O(草酸氧钛钡晶体)和HCl,化学方程式为BaCl2+TiCl4+2H2C2O4+5H2O===BaTiO(C2O4)2·4H2O↓+6HCl。制取方法中用盐酸溶解BaCO3,所以反应生成的HCl可循环利用。验证草酸氧钛钡晶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滴入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晶体已经洗涤干净。(3)根据草酸氧钛钡晶体的化学式可知,碳元素化合价为+3,所以煅烧草酸氧钛钡晶体生成BaTiO3和CO的同时,还会生成CO2和H2O(g)。[答案] (1)BaCO3+2H+===Ba2++CO2↑+H2O(2)BaCl2+TiCl4+2H2C2O4+5H2O===BaTiO(C2O4)2·4H2O↓+6HCl HCl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滴入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晶体已经洗涤干净 (3)CO2和H2O(g)[真题验收]1.(2020·山东学业水平等级考试,T4)下列关于C、Si及其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 )A.键能C—C>Si—Si、C—H>Si—H,因此C2H6稳定性大于Si2H6B.立方型SiC是与金刚石成键、结构均相似的共价晶体,因此具有很高的硬度C.SiH4中Si的化合价为+4,CH4中C的化合价为-4,因此SiH4还原性小于CH4D.Si原子间难形成双键而C原子间可以,是因为Si的原子半径大于C,难形成p?pπ键C [化合物中键能越大,该物质越稳定,由于键能C—C>Si—Si、C—H>Si—H,故可判断稳定性:C2H6>Si2H6,A项正确;SiC与金刚石均为立体网状的共价晶体,二者成键和结构均相似,均具有很高的硬度,B项正确;根据非金属性:C>Si,可知还原性:SiH4>CH4,C项错误;由于原子半径:Si>C,Si原子间难形成p?pπ键,故决定了Si原子间很难形成双键,D项正确。]2.(2020·浙江7月选考,T24)Ca3SiO5是硅酸盐水泥的重要成分之一,其相关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发生反应:Ca3SiO5+4NH4ClCaSiO3+2CaCl2+4NH3↑+2H2OB.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C.能与SO2反应生成新盐D.与足量盐酸作用,所得固体产物主要为SiO2D [加热时氯化铵分解生成HCl和氨气,HCl与Ca3SiO5反应得到硅酸钙、氯化钙和水,A项正确;水泥吸水会变硬,需密封保存,B项正确;Ca3SiO5能与二氧化硫反应得到亚硫酸钙,C项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Ca3SiO5与足量盐酸反应得不到二氧化硅,D项错误。]3.(2019·全国卷Ⅰ)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A [氧化铁的颜色为红棕色,不是青色,A项错误;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B、C、D项正确。]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1)(2019·全国卷Ⅲ)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2)(2019·全国卷Ⅲ)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3)(2016·全国卷Ⅲ)HF与SiO2反应实际应用是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4)(2015·全国卷Ⅱ)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5)(2014·全国卷Ⅰ)如图:①中为浓硝酸,②中为Na2CO3,③中为Na2SiO3溶液,可证明酸性:硝酸>碳酸>硅酸(6)(2020·浙江7月选考)SiO2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答案] (2)(5)5.(1)(2019·全国卷Ⅱ,节选,有改动)在回转炉中重晶石(BaSO4)被过量焦炭还原为可溶性硫化钡,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转炉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生产上可通过水蒸气变换反应将其转化为CO2和一种清洁能源气体,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8·全国卷Ⅲ,节选)SiHCl3在常温常压下为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遇潮气时发烟生成(HSiO)2O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BaSO4+4CBaS+4CO↑ CO+H2O(g)CO2+H2(2)2SiHCl3+3H2O===(HSiO)2O+6HCl[新题预测]某兴趣小组欲对草酸晶体(H2C2O4·2H2O)的分解产物进行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得到草酸晶体的具体性质如表:熔点沸点热稳定性其他101~102℃150~160℃升华100.1℃分解出水,175℃分解成气体与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aC2O4)(1)对于175℃时的分解产物提出以下三种猜想:①CO2和H2O;②CO和H2O;③CO、CO2和H2O。无需实验验证便可判断猜想________一定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分解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以下装置来验证其产物(可重复使用)。①各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分解产生的气体→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②B装置的作用有两种,其一是通过_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___________,其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通过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3)草酸晶体受热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H2C2O4中碳元素的平均化合价为+3,反应中H、O元素的化合价均没变化,CO2中C显+4价,CO中C显+2价,无论生成哪种物质都会发生化合价变化,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分解产物中CO和CO2必须都有,所以①、②两种猜想一定不成立。(2)①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H2O、CO、CO2,同时还混有草酸蒸气,所以验证其分解的产物,要考虑干扰因素,选择正确的验证方法和合理的验证顺序,结合提供的装置及其中所盛装的药品,H2O是通过无水硫酸铜来检验的,而且应当最先检验,CO2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的,但要注意草酸蒸气同样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要先除草酸蒸气(可以用冷凝的方法除去),检验CO的方法是使干燥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看到黑色的固体变红且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可确定CO存在,则各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分解产生的气体→B→E→D→A→C→E→F。[答案] (1)①、② ①、②两种猜想均违背了得失电子守恒(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①E D A E F②白色粉末变蓝 分解产物中有H2O 使升华的草酸蒸气冷凝而除去,排除对CO2的检验的干扰 ③C中的黑色固体变红且后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H2C2O4·2H2OCO2↑+CO↑+3H2O↑PAGE-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1节碳硅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案鲁科版.doc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2节金属材料铝铜及其化合物学案鲁科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