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 氧气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燃烧和灭火 4.了解实验室制氧气 二、知识点默写 氧气是一种 、 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常温下,1L水能溶解氧气约 ,所以水族箱氧气一般不足,需要额外供氧。 硫是 色的固体粉末,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 色火焰,硫在 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 气味的气体,文字式表示为: 。 铁是 色的金属,铁丝在 中剧烈燃烧、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 色的固体。实验中要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些水或 ,原因是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而 瓶底。文字式表示为: 。 木炭是 色的固体木炭在 中剧烈燃烧,发出 光,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 的无色气体。文字表达式为: 。 红磷是暗红色的固体,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 ,放出热量。文字表达式为: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 出现,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二氧化碳+ 。 燃烧是 的剧烈化学反应, 氧化特点是不发光,但要发热。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 和 。 灭火,就是要至少消除发生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之一,常用的灭火器有三种类型: 灭火器、 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以用氧炔焰来 和切割金属,液氢在 中燃烧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来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例题解析 考点一 燃烧的条件判断 [例题1]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解析]A.布手帕是可燃物,能够燃烧,故A错误; B.酒精能够燃烧,说明空气充足,故B错误; C.布手帕的着火点固定不变,不会因为酒精的浸湿而降低,故C错误; 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因此手帕没有燃烧,故D正确。 [答案]D 考点二 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例题2]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蜡烛熄灭后瓶内没有氧气????????????????????????????????????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解析]A.蜡烛燃烧前瓶内为空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故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氧气浓度小于16%时,蜡烛就熄灭了,故B正确; CD.蜡烛熄灭后,瓶内的氧气浓度小于16%,肯定有氧气存在,故C、D错误。 [答案]B 四、巩固练习 1.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不同相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2.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氮气,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氧气,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3.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氢氧化镁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它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镁,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镁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氢氧化镁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氢氧化镁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氧化镁不易燃烧,是因为它的着火点较高 4.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加空气进入量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5.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发生火灾时,要保持镇定,先了解火源的准确位置 B.?在逃离火灾现场途中,要关上大门,以降低火势及烟雾蔓延的速度 C.?若没办法离开现场,要用湿毛巾等物品塞住门和窗户的缝隙,以免浓烟渗入 D.?室内起火时,应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7.将1根小木棒放到酒精灯焰心位置约3s,然后迅速拿出,观察发现如图所示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两边烧焦部分着火点较低????????????????????????????????????B.?中间未烧焦部分燃烧最充分 C.?酒精灯火焰焰心的温度最高????????????????????????????????D.?物体在酒精灯外焰处升温最快 8.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9.2019年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B.?????????????????? C.??????????????????D.? 10.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用嘴一吹即灭,是因为吹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B.?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C.?如图甲,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D.?由图乙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11.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坦南特进一步研究确认金刚石仅由碳元素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燃烧过程放出热量????????????????????????????????????B.?金刚石属于化合物 C.?金刚石具有可燃性??????????????????????????????D.?聚集日光可以使温度达到金刚石的着火点 12.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雾 C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有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A.?A???????????????????????????????????????????B.?B?????????????????????????????????C.?C???????????????????????????????????????????D.?D 13.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出现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现象。这种物质是(??? ) A.?木炭??????????????????????????????????????B.?铁丝?????????????????????????????? C.?红磷??????????????????????????????????????D.?硫 1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D.?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所得溶液呈紫红色 15.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3)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 16.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触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空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如图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 知识点默写 无色无味 不易 30ml 黄 淡蓝 纯氧 刺激性 硫+氧气二氧化硫 银白 纯氧 火星四射 黑 细沙 炸裂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黑 氧气 白 浑浊 碳+氧气二氧化碳 白烟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水珠 无色 水 发热发光 缓慢 可燃物 空气 温度 泡沫 干粉 液态 焊接 液氧 巩固练习 1. C 2. D 3. A 4. C 5. A 6. D 7. D 8. C 9. D 10. D 11. B 12. D 13. B 14. A 15. (1)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2)碳+氧气 二氧化碳 (3)硫+氧气二氧化硫 16. (1)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 (2)①② (3)禁止烟火(合理即可) 巩固练习解析 1. C 【解析】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就要保证氧气的浓度相同而改变铁丝的粗细,故B、D错误,而C正确; 同一瓶氧气,先后放入两根铁丝,那么后者燃烧时的氧气浓度肯定小于前者,故A错误。 2. D 【解析】A.实验过程①中b通氮气,不燃烧;过程②中b通氧气,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实验过程②中a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所以不会发生燃烧,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将空气排净,再点燃酒精灯,才能验证氮气不支持燃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D错误符合题意。 3. A 【解析】A.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不会降低,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氢氧化镁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氢氧化镁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氧化镁不易燃烧,是因为它的着火点较高,故D正确不合题意。 4. C 【解析】煤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多,扇来的冷空气不能使煤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反而带来了大量新鲜空气,加大了氧气供应,所以越扇越旺;而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灭,故C正确,而A、B、D错误。 5. A 【解析】A.机制炭的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不会因为酒精的燃烧而降低,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从而达到机制炭的着火点,将其引燃,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燃烧更充分,故D正确不合题意。 6. D 【解析】A.发生火灾时,要保持镇定,先了解火源的准确位置,确定逃离方向,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逃离火灾现场途中,要关上大门,以降低火势及烟雾蔓延的速度,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若没办法离开现场,要用湿毛巾等物品塞住门和窗户的缝隙,以免浓烟渗入,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室内起火时,绝对不能乘坐电梯逃离,以免电路故障引起电梯滞留空中,严重威胁生命安全,故D错误符合题意。 7. D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小木棒的中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两边却被烧焦。同样的一根木棒,它的着火点是相同的,在酒精灯火焰中间的木棒没有被烧焦,说明火焰中心温度最低;两边的木棒被烧焦,说明酒精灯的外焰处温度最高,燃烧最充分,故D正确,而A、B、C错误。 8. C 【解析】A.纸张是可燃物,能够燃烧,故A错误;? B.燃气能够燃烧,说明空气充足,故B错误;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故C正确; D.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不会因为风吹而降低,故D错误。 9. D 【解析】A.是禁止烟火标志,故A不合题意; B.是禁止携带火种标志,故B不合题意; C. 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C不合题意; D. ?是禁止吸烟标志,故D符合题意。 10. D 【解析】A.蜡烛用嘴一吹即灭,是因为蜡烛燃烧发出的热量少,嘴吹来的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A错误; B.将固体燃料粉碎或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再燃烧,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故B错误; C.火柴头斜向下时,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达到着火点,故C错误; D由图乙的现象可知,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所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D正确。 11. B 【解析】A.金刚石燃烧过程放出热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金刚石只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金刚石具有可燃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聚集日光可以使温度达到金刚石的着火点,故D正确不合题意。 12. D 【解析】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A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出现黄白色火焰,释放热量,并产生大量白烟,故B错误;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错误; D.碳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有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故D正确。 13. B 【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A不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故B符合题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出现黄白色火焰,释放热量,并产生大量白烟,故C不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不合题意。 14. A 【解析】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符合题意;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不符合题意; C、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不符合题意; D、 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所得溶液呈紫红色 ,不符合题意; 15. (1)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2)碳+氧气 二氧化碳 (3)硫+氧气 二氧化硫 【解析】(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即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即木炭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碳+氧气?二氧化碳 ; (3)硫在空气中燃烧,即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硫+氧气?二氧化硫 。 16. (1)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 (2)①② (3)禁止烟火(合理即可) 【解析】(1)鼓入空气后,面粉会漂浮在空气中,从而增大面粉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2)①金属筒不加盖时,不是有限空间,不会爆炸;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不会产生热量,不会爆炸; 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引燃与空气的混合物也会燃烧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发生爆炸。 (3)面粉厂空气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固体粉尘,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会爆炸,所以要禁止烟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