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一调考试(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一调考试(9科10份)

资源简介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一年级数学(理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已知,,则 ( )
A.且 B.且 C. D.
2.已知函数 ,那么的值为 ( )
A.27 B. C. D.
3.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表面积是 ( )
A.32 B.16+ C.48 D.
4.若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
A. B. C. D.
5.已知直二面角,点,,为垂足,,,为垂足,若
,则 ( )
A. 2 B. C. D.1
6.设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时,(为常数),则=( )
A .3 B.1 C.-1 D.-3
7.设,若线段是△外接圆的直径,则点的坐标是( ).
A.(-8,6) B.(8,-6) C.(4,-6) D.(4,-3)
8.如图,M是正方体的棱的中点,给出命题
①过M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都相交;
②过M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都垂直;
③过M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直线、都相交;
④过M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直线、都平行.
其中真命题是 (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定义新运算“&”与“”:,,则函数
是(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10.若点A(2,-3)是直线和的公共点,则相异两点和所确定的直线方程为 ( )
A. B. C. D.
11.在边长为1的菱形ABCD中,∠ABC=60O,将菱形沿对角线AC折起,使折起后BD=1,则三棱锥B-ACD的体积为为 ( )
A. B. C. D.
12.已知直线,若圆上恰好存在两个点P、Q,他们到直线的距离为1,则称该圆为“完美型”圆。则下列圆中是“完美型”圆的是 (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的横线上)
13.若直线与平行,那么实数的值为__________。
14. 如果实数满足等式,那么的最大值是________。
15.如图,半径为4的球O中有一内接圆柱.当圆柱的侧面积最大时,球的表面积与该圆柱的侧面积之差是_________.
16.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为奇函数。且满足,当时,,则=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7.已知圆M经过直线与圆的交点,且圆M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求圆M的方程
18.设求的最小值。
19.在长方体中,,过、、三点的平面截去长方体的一个角后,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且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1)求棱的长;
(2)若的中点为,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20.已知函数=,2≤≤4
(1)求该函数的值域;
(2)若对于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1.如图,四棱锥中,,,侧面为等边三角形,.
(Ⅰ)证明:平面;
(Ⅱ)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2. (本小题12分)定义:若函数在某一区间D上任取两个实数、,且,都有,则称函数在区间D上具有性质L。
(1)写出一个在其定义域上具有性质L的对数函数(不要求证明)。
(2)对于函数,判断其在区间上是否具有性质L?并用所给定义证明你的结论。
(3)若函数在区间(0,1)上具有性质L,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调考试高一数学(理科)答案
一、选择题 CBBDC DBCAC AD
二、填空题
13. 0或 14. 15. 32π 16.
三、解答题
17. 解:设经过直线l与圆C的交点的圆系方程为x2+y2+2x-4y+1+(2x+y+4 )=0
则x2+y2+2(+1)+ (-4)y+4+1=0
∴圆M的圆心为M() …………………………………3分
由条件可得= …………………………………6分
解得=-11或=13 …………………………………8分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20x-15y-43=0或x2+y2+28x+9y+53=0 ……………10分
18.解:
可看作点和 到直线上的点的距离之和, …………………………………4分
作关于直线对称的点,…………………………………8分
则 …………………………………12分
19.解:(1)设,由题设,
得,即,解得.
故的长为. …………………………………6分
(2)因为在长方体中//,
所以即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或其补角).…………………………8分
在△中,计算可得,则的余弦值为。……………12分
20.解:(1)y =(( =-…………2分
令,则
…………………………4分
当时,,当或2时,
函数的值域是 …………………………6分
(2)令,可得对于恒成立。
所以对于恒成立 …………………………8分
设,
所以, …………………………10分
所以 …………………………12分
21.解:(I)取AB中点E,连结DE,则四边形BCDE为矩形,DE=CB=2,
连结SE,则
又SD=1,故,
所以为直角。 …………3分
由,
得平面SDE,所以。
SD与两条相交直线AB、SE都垂直。
所以平面SAB。 …………6分
(II)由平面SDE知,
平面平面SED。
作垂足为F,则SF平面ABCD,
作,垂足为G,则FG=DC=1。
连结SG,则,
又,
故平面SFG,平面SBC平面SFG。
作,H为垂足,则平面SBC。
,即F到平面SBC的距离为 …………………………10分
由于ED//BC,所以ED//平面SBC,E到平面SBC的距离也有
设AB与平面SBC所成的角为,
则。 …………………………………12分
22. 解:(1)(或其它底在(0,1)上的对数函数)。…………2分
(2)函数在区间上具有性质L。…………3分
证明:任取、,且

、且,,
即>0,
所以函数在区间上具有性质L。……………7分
(3)任取、,且

、且,,
要使上式大于零,必须在、上恒成立,
即,,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12分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调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单选题。(每题1分共60分)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标明的四点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a   B、b   C、c     D、d
2、当地球在ab之间公转过程中,全球昼夜变化情况正确是
A、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长于夜
B、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短于夜
C、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短于夜
D、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长于夜
3、当地球在cd之间运动时,我国会出现的节日是
  A、国庆节  B、端午节  C、七夕节  D、春节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4-7题。
4、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5、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因其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6、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7、丁地为世界著名的“春城”,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寒流影响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雨天多,云雾多,太阳有效辐射量少
8.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慢—快
B.北极圈内白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
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
9.当地轴与黄道面相交成90°,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①全球任何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均相等
②沿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存在方向偏转现象
③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
④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无四季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在60°E、30°N的地方沿经线向赤道上发射炮弹,炮弹落在该地方的
A.北偏西 B.南偏西 C.北偏东 D.南偏东
读台风“韦帕”的台风中心移动路径图,完成11-13题。
11.台风中心依次经过大陆的省区,排序正确的是
A.台湾省、福建省、浙江省、安徽省
B.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台湾省
C.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
D.浙江省、江西省、江苏省、山东省
12.有关图示地区河流的叙述,正确是
A.A河一年两汛
B.B河冬季有结冰期
C.C河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
D.D河下游在冬季是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13.9月19日2时,杭州市吹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读自然环境中某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完成2题。
14.若该图是水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表示海洋,则
A.箭头①可能表示大气降水
B.箭头①可能表示水汽输送
C.箭头②可能表示地下径流
D.箭头②可能表示地表径流
15.若该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表示岩浆岩,则
A.箭头①可能表示变质作用 B.箭头①可能表示外力作用
C.箭头②可能表示外力作用 D.箭头②可能表示岩浆活动
新华网雅加达10月23日电(记者 李晓渝)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东部西巴布亚省23日晚发生里氏6.0级地震。回答16-17题。
16.此时,在附近海域的渔船会有怎么样的震感? ( )
A.左右摇晃 B.没有感觉 C.上下颠簸 D.左右摇晃并上下颠簸
17.这次地震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澳大利亚东侧分布着大片的珊瑚礁——大堡礁。据此完成18-19题:
18.这类岩石按成因来分,属于
A.石灰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
19.近年来,这些珊瑚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了地球环境具有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性 C.独特性 D.表现复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图5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回答2题。
20、图中①表示
A.岩浆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1、图中箭头M表示
A.冷却凝固 B.重熔再生
C.变质作用 D.外力作用
每天清晨,有许多人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如果天安门广场连续三天的升旗时北京时间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以下2题。
升旗时间
第一天 5:49
第二天 5:50
第三天 5:51
22.关于这段时间里地球运动产生现象的正确叙述是 (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逐渐向南移动 B.地球的公转速度在减慢
C.南半球的昼长越来越短 D.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23.这段时间里,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我国东南仍处于雨季 B.华北地区春旱严重
C.新疆处于枯水期 D.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睛,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栩被吹塌。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然烧一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据此完成以下2题。
24、从日记里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侵袭 ⑤气旋过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25、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
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 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
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 D.增加 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
26. 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A.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B.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C.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
27.下面四幅锋面示意图中,A、B、C、D四地大致处于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的地点是(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
28.下页风向或河流流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为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一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读图5.完成29—30题。
29.与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 )
A.太阳活动 B.人类活动 C.下垫面 D.大气环流
30.有关冰期与间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冰期雪线下降 B.间冰期海面降低
C.大冰期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推移 D.间冰期物种锐减
31.读右图“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其中表示台风及沙尘暴过境前后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地区局部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2题。
32、图中各点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是
A、乙甲丙丁 B、甲乙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33、M地所吹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右图为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34~36题。
34.该山峰可能位于:
A.秦岭山脉 B.安第斯山脉南段
C.天山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35.该山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北坡:
A.热量高于南坡 B.降水多于南坡
C光照多于南坡 D.海拔低于南坡
36.关于该山峰雪线高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 B.北坡气温高降水多雪线低
C 南坡气温低降水多雪线高 D.北坡气温低降水少雪线低
37.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一时刻的天气系统图,下列气压场中,与所示天气系统相应的是( )
读右侧的箭头模式图,回答38-40题
38.若箭头为洋流系统,则:( )
A.该地区位于南半球 B.①处温度低于②处
C.③处洋流为风海流 D.②处洋流为暖流
39.若模式为热力环流,则:( )
A.②处气流的高空往往形成高气压 B.①处气流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C.②处气流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D.①处气流的近地面为低气压
40.若模式为海陆间循环,则:( )
A.②的水汽量远大于①的水汽量. B.②代表大气降水的下渗环节
C.③环节代表水汽输送 D.①箭头下方代表陆地
读“海陆分布示意图”,假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图判断41-42题。
41.①②③④四地点海面温度比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2.①②③④四地附近可能有渔场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
43.我国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 B. 风力沉积 C. 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44.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下列板块中的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 印度洋板块
45.下类岛屿中,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的是
A.冰岛 B.台湾岛 C.大不列颠岛 D. 新西兰(南北二岛)
46.右图为“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影响该山麓地区的大气环流是
A.信风
B.季风
C.西风
D.西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影响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回答47题。
47.下列地质地貌景观,最有可能在上图中甲地发育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48-49题。
48. 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A. 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 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
C. 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 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49. 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 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C. 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 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读气候资料图,回答50-51题。
50. 图中①气候类型为
A. 温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51. 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 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 ③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
D. 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
下面是“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及地面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52-53题。
52. 关于图中河谷地区地形的成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背斜顶部先受张力,后流水侵蚀而形成
B.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C. 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D. 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而形成
53. 若图中甲山为秦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河谷地区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 河谷地区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 甲山北坡自然带类型较南坡多 D. 甲山北坡的针叶林带海拔高于南坡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54题。
54. 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B.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55.据报道,在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所降的酸雨,大部分
是从西欧国家工业区的排放源传送过去的,其传送方式是
A.东北信风 B.中纬西风 C.极地东风 D.台风
右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下图回答。
5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甲、丁地气候类型相同,植被类型不同
B.乙、戊地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不同
C. 乙、丙、戊地河流都有结冰期
D.影响乙一丙一戊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约有33万立方米,目前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有4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陆上的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南海南部等气源区。我国正在实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根据材料分析回答57--58题。
57、下列关于天然气资源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可再生资源 B、属于生物资源 C、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D、属于气候资源
58、关于天然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比煤对大气的污染要小 B、天然气是目前世界最主要的能源
C、天然气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 D、天然气属于新能源
图3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读图回答16—17题。
59.关于图中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上升气流
D.30°—40°盛行西南风
60.下图中与右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二、综合题。(共4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图13是“美洲大陆略图”。美洲大陆西部有世界上最长的科迪勒拉山系,它像一堵墙壁阻隔了东西水汽交换。图上表格中是西海岸部分地区1、2月和7、8月降水资料(单位:mm)。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根据图上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可以推断, 和 的气候类型相同,该气候成因是 。
(2)阿卡普尔科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特点是 等。
(3)从图上推测,每年7、8月间,受中纬西风控制的是 、 等。
(4)图中共有__ __个板块,A处的板块界线是__ ___边界,该地的地形是__ ____。
2.读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EF表示此刻的昏线,与极圈切于E。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该图所表示的节气是__________。
(2)E在F的_____方向,AC之间的实际距离约
为_____。
(3)此刻,E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E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
(4)E、C、A三地白昼最长的是___,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
(5)若F点的经度为30°W,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北京时间是________点。新一天范围占全球的_____________。
3.读下面四幅天气系统图,分析回答:(10分)
(1)从气压状况看A是 ,该天气系统位于 (北半球或南半球);从气流状况看B属于 ,在垂直方向上气流运动方向为 。
(2)C图为 锋天气,其降水的区域位于 (锋前或锋后),该锋过境后的气压状况是 。
(3)D图为 锋天气,该锋过境时的天气是 。
(4)在ABCD影响下,一般出现晴朗天气的是 (填字母)。
4.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
(1)图中M处能否勘探到石油 ,该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为 循环,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 岩可转化为②处的 岩。
(3)图中N处是否适合修筑公路 ,理由是 。
(4)假设该地处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则此处洋流按性质划分属 ,
对沿岸的气候起到 的作用。
(5)假设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该地属于 气候。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调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答案
答案:
1-10 ABBCC ABACB 11-20 CCDAC CBCAB
21-30 AAADB AABBA 31-40 AACCB ABCDC
41-50 CDBDA CADCA 51-60 BCBAB DCADC
1、⑴ 旧金山 圣地亚哥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⑵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⑶ 温哥华 圣地亚哥
⑷ 3 生长边界 海陵
2.(1)夏至
(2)西南 3330千米
(3)12 0
(4)A A
(5)23.5°N,120°W 4:00 1/3
3.(1)高 北半球 气旋 下沉
(2)冷 锋后 升高
(3)暖锋 连续性降水
(4)A
4. (1)不能(1分)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较紧实,不容易被侵蚀,成为山岭(1分)
(2)海陆间(1分) 岩浆(1分) 沉积(1分)
(3)不适合(1分) 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等不良后果(1分)
(4)暖流(1分) 增温增湿(1分)
(5) 亚热带季风(1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调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答案
答案:
1-10 ABBCC ABACB 11-20 CCDAC CBCAB
21-30 AAADB AABBA 31-40 AACCB ABCDC
41-50 CDBDA CADCA 51-60 BCBAB DCADC
1、⑴ 旧金山 圣地亚哥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⑵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⑶ 温哥华 圣地亚哥
⑷ 3 生长边界 海陵
2.(1)夏至
(2)西南 3330千米
(3)12 0
(4)A A
(5)23.5°N,120°W 4:00 1/3
3.(1)高 北半球 气旋 下沉
(2)冷 锋后 升高
(3)暖锋 连续性降水
(4)A
4. (1)不能(1分)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较紧实,不容易被侵蚀,成为山岭(1分)
(2)海陆间(1分) 岩浆(1分) 沉积(1分)
(3)不适合(1分) 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等不良后果(1分)
(4)暖流(1分) 增温增湿(1分)
(5) 亚热带季风(1分)
图5




M
A
B
C
D
图3




A
B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一年级生物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12页,第Ⅱ卷13-16页。总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  )
A.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
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
C.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
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
2.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DNA分子等 
②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染色体中含有DNA,原核细胞拟核中含有DNA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3.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从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
B.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C.从结构上,DNA多为双螺旋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
D.鉴定DNA用吡罗红染色剂,鉴定RNA用甲基绿染色剂
4.右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细胞的细胞壁可被纤维素酶分解产生葡萄糖
B.乙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中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C.丙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
D.丁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5.下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B.图中c指细胞膜,e指细胞质
C.图中b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D.图中h释放的CO2可以提供g利用
6.下图是一种细胞在进行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请据图分析,在此前后过程中不可能发生 (  )
A.一定条件下,生物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B.抗体的分泌
C.合成血红蛋白 D.线粒体参与过程
7.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真核细胞的一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7的膜组成成分有蛋白质、脂质和大量糖类
B.6上有能形成8的膜,说明两者化学组成完全相同
C.呼吸酶的合成必须经由6,然后到8这种结构
D.图中含有磷脂的是2、3、4、5、6、8、9
8.下列模式图表示真核细胞的几种细胞器,有关细胞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③中可发生CO2→C3→C6H12O6,①中则会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
B.在细胞中联系最广泛的细胞器是④
C.胰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相比,②的含量较多
D.⑤是植物、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9.将某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细胞器甲 67 20 微量
细胞器乙 59 40 0
细胞器丙 61 0 39
A.细胞器甲可能是线粒体、叶绿体或核糖体
B.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C.细胞器丙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于羧基和氨基
D.蓝藻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甲和丙
10.如图所示为不同条件下的同种酶促反应速度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影响AB段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浓度
B.影响BC段反应速度的主要限制因子是酶量
C.温度导致了酶促反应Ⅰ和Ⅱ的速度不同
D.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1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 B.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
C.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 D.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
12. 要检验绿色植物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放出CO2,以下哪一种实验条件是必要的(  )
A.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 B.要在黑暗条件下实验
C.把植物淹没在水中 D.用一株幼小植物
13.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运输的载体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C.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所有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14.将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其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 )
A.细胞液的溶质透出细胞 B.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子进入
C.K+和NO3-进入液泡 D.水分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
15.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
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 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
C.木糖的浓度太低 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
16.右图表示处于30%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所处状态,图中a~d四处溶液浓度关系是 ( )
A.a>b>c>d B.c>b>d>a
C.c<b<d<a D.c=b>d>a
17.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中肯定含有S
B.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C.①过程都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
D.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是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18.在寒冷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
度、温度和气体,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
①适当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的不足
②尽量增加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③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④向温室内定期释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⑤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差,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A. ②④⑤ B .①③⑤ C . ①②⑤ D .③④⑤
19.用甲基绿吡罗红染液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结果发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A.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相同
B.细胞核由DNA构成,细胞质由RNA构成
C.真核细胞中,DNA不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RNA不分布在细胞核中
D.该实验的结果反映了DNA和RNA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状态
20.如下图所示,若甲表示CO2和H2O,则( )
A.Ⅰ是光合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Ⅱ是呼吸作用
B.Ⅰ是光合作用,乙是呼吸作用,Ⅱ是糖类和氧气
C.Ⅰ是化能合成作用,乙是呼吸作用,Ⅱ是葡萄糖
D.Ⅰ是化能合成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Ⅱ是呼吸作用
21.如下图,在室温下,将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同种植株和相同体积的不同溶液放在钟罩内,给予相同强度的光照。本实验是为了证明( )
A.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B.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
C.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
D.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
22.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ATP中的能量,需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  )
①光合作用 ②细胞呼吸 ③消化吸收 ④主动运输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
23.洋葱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下图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细胞中的染色体着丝点与另一极之间距离的关系( )
24.下图为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25.问题探究的一般步骤是( )
A.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
B.作出假设-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进一步探究-表达和交流
C.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
26.下面表示四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从细胞周期的时间考虑,如果从四种细胞中选择一种用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最好选用( )
A.物种甲 B.物种乙 C.物种丙 D.物种丁
27. 在植物细胞中,与染色体的运动和细胞板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A.叶绿体和线粒体 B.中心体和高尔基体
C.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D.内质网和核糖体
28.下列关于核酸的组成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含氮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直接组成核酸
B.鉴定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用一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选用的物质是核苷酸
C.韩国成功克隆出皮肤能在黑暗中发出红色的荧光猫,对荧光猫发光起决定作用的物质是DNA
D.大豆根尖细胞所含有的核酸中,含有的碱基A G U T 的核苷酸种类共有6种
29.右图表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抗体的消化作用,根据图示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蛋白酶能使抗体失活
B.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胃蛋白酶催化抗体分解断裂的肽键数目多于木瓜蛋白酶
30.右图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的局部视野,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要测量该细胞的长度,需旋转目镜
B.物镜从10换为40,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
C.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不同
D.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
31.用蔗糖浸渍冬瓜条能使冬瓜条变甜,这是因为( )
A.蔗糖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
B.蔗糖分子分解为葡萄糖分子后进入细胞
C.蔗糖分子进入细胞间隙
D.细胞脱水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进入细胞
32.细胞核是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组成,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染色质主要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C.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核孔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3.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其原因是( )
A.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能供给反应物能量
C.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D.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34.某多肽经测定分子式为C21HxOyN4S2 (无二硫键)。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亮氨酸(C6H13NO2)、丙氨酸(C3H7NO2)、半胱氨酸(C3H7NO2S),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多肽水解后形成3种氨基酸
B.该多肽中不止一个羧基
C.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为32和5
D.该多肽中有3个肽键
35.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
据上图可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②③④都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
B.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呼吸作用产生水
C.反应①②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D.上述反应均在线粒体内完成
36.下列关于溶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对细胞有营养作用,是细胞的“消化车间”
B.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病菌,具有一定防御作用
C.溶酶体是由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
D.刚宰杀的禽畜,立即把肉煮熟了吃口味好,其原因应为溶酶体破裂,释放水解酶,把大分子物质水解,如过一段时间再煮肉老而口味不好
37.下列对ADP+Pi+能量 ATP反应式中“能量”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来自细胞内蛋白质水解
B.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来自葡萄糖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用于叶绿体中水的分解
D.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对水的吸收
38.CO2供应不足最终可影响到绿色植物释放O2减少,下列叙述中最直接的原因是(  )
A.CO2不足使固定形成的三碳化合物减少
B.三碳化合物还原所消耗的ATP和[H]减少
C.ATP和[H]减少使光反应分解水减少
D.ADP、Pi减少使光反应分解水减少
39.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内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40.下图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1是指细胞膜 B.图中9是指叶绿体内膜
C.图中12是指线粒体外膜 D.图中8是指内质网膜
41.下列反应既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也能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CO2
C.ADP+Pi+能量ATP D.[H]+O2H2O
42.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30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箭毒素的药物(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立即下降,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
A.使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变为全透性 B.改变了遗传特性
C.影响ATP的生成 D.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4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抑制膜上载体的活动不影响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
B.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含有叶绿体以用于吸收光能
D.酵母菌和结核杆菌都含有DNA、RNA和核糖体
44. 下图表示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膜中的载体也能运输氨基酸
B.该膜可能是红细胞膜
C.该方式发生在被转运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时
D.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45.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46.下列有关细胞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B.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
C.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
D.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
47.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过程可以产生[H],②过程需要消耗[H]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
48.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含量加倍             
B.B~D段的小球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D.蛙的红细胞与B~C段细胞相比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49.如图是表示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曲线各段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 )
A.若E表示的是分裂末期,则e段的核DNA含量和c、d段的相同
B.若B到E是分裂期,则b段是DNA复制时期
C.若A是分裂间期,B到E是分裂期,则ab段比cf段经历的时间短
D.若A到E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则c段表示的是分裂前期
50.人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可以推测胰岛细胞中( )
A.只有胰岛基因
B.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
C.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
D.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51.(13分)图甲为唾液淀粉酶合成和分泌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某生物膜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图乙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甲 乙
(1)若图甲所示细胞为唾液腺细胞,则唾液淀粉酶是由它分泌的具有催化能力的 ,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此细胞中控制唾液淀粉酶合成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填序号)中。
在合成、运输、分泌该酶的过程中能量主要是由 (填序号)产生的。
(2)图乙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物质是___ (填物质名称)。
若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________。
(3)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______作材料,先让其在蒸馏水中吸水涨破,然后经过________处理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图乙的厚度变小,这说明该膜具有___________。
(4)人饮酒后,酒精通过__________方式吸收进入消化道上皮细胞。交警查违章时让司机呼出的气体与含有重铬酸钾的酸性液体反应,若液体变成___________色,说明司机酒后驾驶。
(5)细胞作为一个生命系统,其内部的各种结构及其功能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若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乳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丙所示,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丁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丙 丁
①图丙中的a、b、c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丁中的d、e、f曲线所指代的生物膜所属的细胞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52.(7分)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回答:
(1)A表示________阶段,进行的部位是__________,其中生成的ATP所需能量来自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阶段,进行的部位是____________中。
(2)图中C过程产生的ATP中储存的能量来自________,反应的场所是 。
53.(11分)下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
图2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2)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体单体数分别为 、 、 。
(3)下表为某生物的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DNA、染色单体、染色体在各期中的变化数据,
请分析:
①__________组为DNA的变化数据。
②__________组为染色单体的变化数据。
③__________组为染色体的变化数据。
④中期细胞内共有着丝点_______个。
54.(9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自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
有 (至少写出两个)。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
(3)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 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
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A侧液面 (“上升”、“下降”),B侧液面 (“上升”、“下降”),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如果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一年级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10 DCCCD CDACD 11-20 CBACA DCBDD
21-30 AAADD DCABC 31-40 DDDBB DBDBC
41-50 CDDBD CCBC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51. (13分,每空1分) (1)蛋白质 氨基酸 ① ②
(2)糖蛋白 O2、CO2 (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离心 流动性
(4)自由扩散 灰绿色
(5) ①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②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
52.(7分,每空1分) (1)光反应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光能 暗反应 叶绿体基质
(2)有机物分解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53.(11分,每空1分)(1)DNA分子的复制 间 着丝点分裂
(2)后 8 8 0 (3)①C ②B ③A ④8
54.(9分,每空1分) (1)有无氧气 温度、PH、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①等量 ②(两侧)液面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上升,下降
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
③ A、B两侧液面高度相同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一年级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10 DCCCD CDACD 11-20 CBACA DCBDD
21-30 AAADD DCABC 31-40 DDDBB DBDBC
41-50 CDDBD CCBC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51. (13分,每空1分) (1)蛋白质 氨基酸 ① ②
(2)糖蛋白 O2、CO2 (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离心 流动性
(4)自由扩散 灰绿色
(5) ①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②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
52.(7分,每空1分) (1)光反应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光能 暗反应 叶绿体基质
(2)有机物分解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53.(11分,每空1分)(1)DNA分子的复制 间 着丝点分裂
(2)后 8 8 0 (3)①C ②B ③A ④8
54.(9分,每空1分) (1)有无氧气 温度、PH、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①等量 ②(两侧)液面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上升,下降
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
③ A、B两侧液面高度相同

d
b
c
酶1
酶2
DNA的数目
E
D
C
B
O
A
2n
4n
时间
半透膜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
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本周出版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他向记者披露了这份“隐藏的食谱”。
  经过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文字记载,他探讨了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的重要性。据胡司德研究显示,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他说:“厨师、屠夫和侍应这类职业将一些塑造领导力所需的才能具体化了。比如,为了不让任何一种味道太重而盖过另一种,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常常所说的和谐、公正和平等。此外,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也表达了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是有史书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贤佐。他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但有一段时间,给商汤王做的饭总是太淡或太咸。问及此事,他在解释时借机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胡教授以伊尹为例,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代名厨成为一朝贤相,并以自己的厨艺启发商汤王执政的。
  与许多西方人不同,胡教授对中国饭局酒桌上的“哲学”十分了解,他说,“许多正式的晚餐或宴会,它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为主”。“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要体现宾客的身份地位;夹菜的时候也要按尊卑分先后顺序;无论是敬酒还是回敬,都要遵循来宾的贵贱等级;此外,贵宾与普通客人使用的餐具器皿也会有所不同”。胡教授介绍说,中国古代的宴会同样也是个社交场所,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中国的饭局让这位英国教授不由地联想到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他认为这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在当代社会里,如果你想与人沟通交流,最好的方式通常都是邀请他们吃饭。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带学生们参加这类正式晚宴,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吃不言、睡不语”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句古训,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食不厌精”、粗茶淡饭的饮食哲学给胡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我自己也喜爱粗茶淡饭,因为粗茶淡饭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圣贤的理念,不暴饮暴食也体现了节制有度的概念”。“此外,中国的大思想家孔子是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的典型例子。他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虽然在宫廷中常常需要出席各类酒宴,但孔子从未让自己喝醉过”。
胡教授还相信,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会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品性。他表示,“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这就是中国人现在也在提倡的‘胎教’”。
1.下列有关“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宴会上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为主,体现了一种酒桌上的“哲学”。
B.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蕴含着生存之道,并将这种生存之道生动地比喻为 “隐藏的食谱”。
C.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十分重要。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
D.“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胡教授相信这种影响包括对道德品性的影响。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胡司德认为在这些方面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
B.孔子“吃不言、睡不语”、“食不厌精”、粗茶淡饭、不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都能够体现中国的饮食哲学,胡教授也喜欢这样做。
C.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等做法能具体体现和谐、公正、平等、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D.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他借做菜的道理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成为一朝贤相。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有一段时间大臣伊尹总是有意把商汤王的饭做得太淡或太咸,目的是引起商汤的疑问,借此机会启发商汤王执政。
B.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夹菜的先后顺序、敬酒和回敬的规则、使用的餐具器皿,都与来宾的贵贱有关,胡教授认为这都体现了宴会的社会交往功能。
C.中国古代的宴会上,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体现了中国饭局的娱乐功能。
D.孔子能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在宫廷酒宴中从未让自己喝醉过,是圣贤理念的体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
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
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旧唐书房玄龄传》)
柳芳曰: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杜①不言功,王②、魏③善谏诤而房、杜让其贤,英④、卫⑤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归人主。为唐宗臣,宜哉!(《资治通鉴唐纪十五》)
注:①杜如晦。②王圭。③魏征。④李世勣 ⑤李靖。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工草隶,善属文 精妙 B. 太宗徇地渭北 曲从、偏私
C. 文约理赡 足够 D. 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 了解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 ②引以为流觞曲水
B. ①将至御座乃下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C. ①谮之于高祖 ②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D. ①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房玄龄一度因为人中伤,被李世民驱斥。后又被召回。
B. 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书法、文章具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
C. 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厚待。
D. 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8.(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⑵.“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进行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固时俗之工巧兮, 。背绳墨以追曲兮, 。(屈原《离骚》)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苏轼《赤壁赋》)
(3)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记念刘和珍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兰亭集序》)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6)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0-14小题。
高树鸣蝉
①每个季节的到来都是以某种东西为标志的。对夏天来说,是蝉。
②国人对蝉有着复杂的情结。爱之、咏之者众,伤之甚至厌之者亦不少。古往今来,描述蝉的诗文可谓不胜枚举。爱之高洁者,如“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歌之清雅者,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都是因喜蝉声境界高远、卓然遗世所致。但另一方面,蝉鸣又易使人联想到逝去的时光,司空曙的《新蝉》堪为代表:“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
③蝉声就这样来了,又是一年。蝉鸣有一种恬静之愉,无蝉,则如无酒不欢,食不甘味,夏意便少了几分酣畅与淋漓。当是时也,可以簟枕邀凉,蒲扇把风,绿茶啜口,琴书换日,摆龙门阵,逍遥走过漫长而烦躁的时光。在这样的氛围里,人是闲适而从容的,甚至可带点慵懒或倦怠——炎炎烈日,或许是老天爷赐予人们的礼物呢。消夏,尽可如斯。
④一出智取生辰纲把“公子王孙把扇摇”斥为反角,事实上,若是有条件,农夫何不想如此。人的本性总是趋同的。周美成《满庭芳》有云:午阴嘉树清圆。人静乌鸢自乐。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反映的却正是普通的人性。这首词的主题“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想来也极富韵味。
⑤蝉有时的确代表着这样的“无想”象征。
⑥忽然听见蝉鸣有些异样了。声音不再连在一起,分隔成数段,也不再嘹亮,有点怯怯的尾巴。这是秋的讯息。记忆中刚上大学那年,在校园里听到的蝉鸣,是最难忘的。黄昏,一个人走在陌生的校园,听到蝉鸣,就像电影《苔丝》见过的场景:安吉尔坐在高处,面向西方,吹奏哀怨的长笛。此时方觉得蝉声竟是如此凄婉。以前在老家从未如此。蝉鸣在一瞬间完成了质变,所有与离别、伤逝有关的情绪便统统指向蝉了,也明白了古人感怀的种种缘由:寒蝉凄切、冷蝉声残……由夏入秋,原本无辜或者可爱的蝉蒙上了悲秋的传统色彩。如同怕见飞花,此时却是怕听蝉鸣了。怕蝉扰乱了本来平静的心思,越往后,秋蝉、蟋蟀这些东西,叫一声,也要令人断肠。
⑦这样的经历多了,直至熟读了姜白石,心中才始告豁然。他说:“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寥寥几句,呼应的是他一贯的清空风格,却耐人寻味。没有过多的情绪寄托,用的是白描,高树,晚蝉,西风,类似于马致远的《天净沙》。但妙在前有“岑寂”二字,蝉鸣在耳朵里似乎听不见了,周围唯有清寂一片。
⑧无论赞美,还是愁怨,对蝉的百般情结,都化归原本的自然。蝉声终于渐稀,面对西风,那时,再不会有鸣蝉。作为长达数月的听众,我们准备好了么?一直呆在高树枝头的蝉,要说再见了。在这段有蝉的长长时光里,我们是否早已宠辱不惊,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禅”境?
⑨不能因喜转悲,来苛求这位每年拜访我们的老朋友。还是抛开太多的拟人化因素,以科学精神看待蝉好了。恰如法布尔所说,4年泥土下的黑暗,1个月阳光下的歌唱,经历了化蛹为蝶般的蝉是伟大的,它们完全值得尊敬,唱响的是对生命的礼赞。这种体悟的最佳标本应当是听夜蝉。暮云四合之时,万籁渐寂,而蝉还在沉吟。在浓密的暗夜中,对那些虫儿来自心灵的呓语也陡然觉得深刻起来,没有在同样的黑色中长时间的涅槃,何来如此持久、坚韧的声音?
⑩周围的高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叶儿无声地诉说季节的轮回。我们更应想念那些餐风饮露、择高而栖的蝉,年复一年,它们与我们同在,一起奏响着前方悠远的岁月。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文章开篇直接入题,行文扣住蝉声所包含的无限意蕴来抒发情怀,结尾与题目呼应,含义悠长。
文中异样的蝉鸣,传达的是秋的讯息,这种讯息凄婉哀怨,让人联想到离别与伤逝。
作者说“还是抛开太多的拟人化因素,以科学精神看待蝉好了”,说明我们没有必要赋予蝉太多的意蕴,只需要了解它生命的艰辛和不易。
文中“面对西风,那时,再不会有鸣蝉”这句话,表达了要和蝉说再见时,作者心中难以尽数的悲凉、落寞与惆怅。
本文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抑“人闻秋蝉之声而生愁怨,”扬“宠辱不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禅”境。
11.第⑤段说:“蝉有时的确代表着这样的‘无想’象征。”请解释剧中“无想”的含义,并指出这句话的作用。(6分)
12.蝉尽管是一种小小的生物,却在人类的无限思考中赋予了多种意蕴,总结概括作者认为蝉具有哪些意蕴。(4分)
13. 文中多处引用了古典诗句,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举例简要分析。(4分)
14.根据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对:“它们完全值得尊敬,唱响的是对生命的礼赞”的理解与感悟。(6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81分)
(一)基础知识(共9分)
1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英超第13轮的一场比赛中,纽卡斯尔在詹姆斯公园球场3比0轻松战胜了曼城,老将希勒梅开二度。
B.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C.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 ,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D.他喜欢舞文弄墨,再加上这两年的苦练,如今成了全县闻名的“笔杆子”。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B. 国家发改委.住城乡建设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水价调整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分步到位。
C.作为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他奋斗的一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D.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琴厚重的人文积淀之外,琴的审美在世界音乐中独树一帜。 , 。 ; , , 。难怪世界为之惊叹。
(1)琴没有肆意的宣泄 (2)琴与诗歌密不可分
(3)从而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4)这和国画的审美追求是统一的
(5)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 (6)都讲求韵味,讲求弦外之音,虚实相生
A.(1)(5)(2)(6)(3)(4) B.(2)(6)(4)(1)(3)(5)
C.(1)(5)(2)(3)(4)(6) D.(2)(4)(6)(1)(5)(3)
(二)语言运用(共12分)
18. 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2字(5分)
  中广网平壤12月3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在首都平壤的金日成广场,朝鲜为已故的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举行中央追悼大会。金正恩等朝鲜党政军高层人士出席,现场鸣炮志哀,朝鲜全体人民默哀3分钟。
  从朝鲜当地时间29号上午11点开始,礼炮声、汽笛声,就成为了首都平壤金日成广场方圆几里的声音主题。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等朝鲜党政军领导人以及数十万群众参加了金正日中央追悼大会。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致悼词。随后,追悼现场响起21声礼炮向金正日致以最高规格的悼念。同时在平壤的街道码头,汽笛笛声长鸣志哀,朝鲜全体人民默哀3分钟。
  中国驻朝鲜大使刘洪才参加了追悼大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方愿与朝方为巩固两党、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维护朝鲜半岛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共同努力。
22
19.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写出下联,注意对仗和平仄。(3分)
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下联:
20.阅读下面一则故事,概括故事的寓意。(4分)(原创)
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夏王听说了,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下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后羿收拾弓箭,勉强陪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
寓意:
(三)作文
21.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个6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紧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好一个漂亮的五角星!”爸爸惊讶的发现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看完上面的故事,联系你的生活,选择一个角度作文。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调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A.“宴会”应为“许多正式的晚餐或宴会”。
2.B.作者只说“自己也喜爱粗茶淡饭、不暴饮暴食”,其他没有根据。
3.C.娱乐功能应该为社会交往功能。
二、古诗文阅读
4.B.(工:擅长,善于)
5.A.( ①连词,因为 ②介词,把 B.副词,才 C.代词,他 D.介词,跟)
6.A.(被高祖李渊所驱斥)
7.翻译(10分)
(1)当有谋臣猛将,都跟他们暗中互相申好结合,各人都表示愿为太宗竭尽死力。
(2)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看他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
【参考译文】
房乔,字玄龄,是齐州临淄人。小时候就很聪明,广泛地阅读了经书、史书。工于草书和隶书,善于写文章。十八岁时,被本州推举为进士,朝廷授予羽骑尉的官职。父亲生病绵延十个月,玄龄的心思全部用在父亲的药物和膳食上,不曾脱衣服睡过一次好觉。太宗攻占渭水北边的土地,玄龄驱马到军门求见。太宗一见他,就像老朋友一样,让他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已经遇到了知己的人,偏用尽自己的全部心力,知道的没有不马上去做的。每次平定贼寇,众人争着去寻找珍宝古玩,只有玄龄先接受杰出人物,安置到幕府中。当有谋臣猛将,都跟他们暗中互相申好结合,各人都表示愿为太宗竭尽死力。玄龄在李市民秦王府中十多年,常负责管理文牍,每逢写军书奏章,停马立即可成。文字简约义理丰厚。一开始就不用草稿。高祖曾经对侍臣说:“这个人深重地了解机宜,足能委以重任。每当替我儿陈说事务,一定能了解人的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对面说话一样。”隐太子李建成因为玄龄、如晦为太宗亲近礼遇,很憎恶他们,在高祖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因此玄龄跟如晦一起被驱斥。隐太子(太子李建成的谥号)将要发动兵变时,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和如晦,叫他们穿道士的服装,暗中带进内阁商量大事。等到太宗成为太子之后,提升玄龄担任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
贞观元年,玄龄代萧瑀为中书令。太宗论功行赏,把玄龄跟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作为第一等,进爵为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贞观三年,任命他为太子少师,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代理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第二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卜射,改封魏国公,监编国史。已担任总领百司的官职以后,日夜虔诚恭敬,用尽全部的心力,不想让每一个人才失去应当处的位置。听到他人的长处,好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他对行政事务明晰练达,并且用文献经典来加以整治。他审查修订法令,意在宽容和平稳。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看他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议论的人都称赞他是良相。高宗成为太子之后,加玄龄为太子太傅,仍或主持门下省事务,监管编撰国史像原来那样。不久因撰写《高祖太宗实录》成,赐下玺书表彰,赐物一千五百段。这一年,玄龄因继母去世丁忧服丧离开职位,朝廷特地下诏在昭陵赐给他墓地。不久,他又从回本官职位。太宗亲征辽东时,命玄龄在京城留守,亲手写诏书说:“你担负萧何一样的重任,我没有后顾之忧了。”军队的兵器、战士的粮食,都交给他下令处置调发。玄龄多次上书说不可轻敌,尤应当警惕小心。不久跟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编《晋书》。
贞观二十三年,皇上驾临玉华宫,当时玄龄老病复发,皇上下诏令他睡在总留台。到他渐渐病重,玄龄追赴玉华宫,坐偏轿入殿,将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轿。太宗对他流泪,玄龄也感伤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下诏派名医救治。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变得满面凄怆。后病情加重,就凿开宫墙开门,多次派宦官问候。皇上又亲自光临,握手叙别,悲不能忍;皇太子也去跟他诀别。不久去世,享年七十。朝廷三日不上朝。
柳芳说:玄龄辅佐太宗平定天下,在宰相位去世,总共有三十二年,天下人称为贤相。可是无法形容他的伟大,德行可说是相当高深了。所以太宗平定外祸内乱,而房玄龄、杜如晦不谈自己的功劳,王圭、魏征劝谏国君,而房玄龄、杜如晦让位给他们,李世勣、李靖善于统御部众而房玄龄、杜如晦采用他们的意见,使得政治得到太平,却把善处归给国君。说他们是唐宗室大臣,是很恰当的。
8. ⑴.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3分)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同时,以乐景衬哀情:春色虽美,但词人远谪他乡,孑然一身,形容憔悴,哪有对酒赏花的心情?/触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2分;“/”前后内容,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⑵.“春去也”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答“夸张”也可)的修辞手法,“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手法2分,双关、借代、比喻答出任意两个即可;结合内容进行分析各2分,意思对即可)
【诗歌鉴赏】
春日,处州。词人到郊外春游。春寒退去,花影摇曳,莺声盈耳,大自然充满盎然生意。可是贬官到此的词人依怀萦寞,意致颓唐。他酒也少饮了,腰围也瘦了。尽管盘桓到傍晚,还是碰不到一个可与谈心的朋友,他只得渐渐合拢的暮云默默相对。想起了元祜年间在汴京游金明池的一幕。那时他与馆阁同人乘坐公车,像鹓鹭一样排成长队,好不荣光!可是新党一上台,他们便风流云散,如今还有谁在朝呢?回京的梦想破灭了,青春也逝云。他心中忧愁像满天飞舞落花,像浩淼无边的大海。此词以今日之飘零对比昔时之胜游游,层层铺叙,煞尾一语点醒,全体皆振,堪称名句。
9、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0.CE(C.作者这句话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没有必要赋予意蕴,而是又赋予了更多的一层意蕴。E.本文中不存在抑扬的手法)
11.“无想”代表着一种闲适从容或悠闲逍遥的心境。(2分)在结构上,这句话对上面两段有总结或收束的作用。在内容上,将“无想”与蝉联系在一起,增添了蝉的意蕴。(2分)
12.蝉是高洁清雅的象征;容易让人想到逝去的时光;蝉是一种恬淡从容的心境的象征;蝉增添人凄婉、离别的情绪;蝉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禅”境;蝉能体现一种生命的蜕变后的生命的快乐; (1点1分,答对4点即可得满分)
13.(4分)要点:使文章风格典雅,意蕴深厚。(1分)(答出其中的一点即可)结合具体诗句,紧扣表达效果进行分析。(3分)
14.蝉经受了漫长而艰苦的生命历程,完成了生命的蜕变,享受生命的快乐。(答案分三部分,漫长而艰苦的生命历程1分;完成了生命的蜕变1分;享受生命的快乐1分,共3分)感悟能扣住其中的任何一点阐发,言之成理即可。(3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
15.A(A.梅开二度:①再次结婚。例句:“记者昨日获悉,刚离婚不久的屠洪刚将梅开二度,并将于本月底结婚。”②再次取胜,特指一名球员在同一场比赛中连进两个球。③指再次出现发展势头。“钢铁业‘梅开二度’”(《今日东方》2003/11)B.断线风筝,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而句中“小燕”却在“打电话给妈妈”,显然自相矛盾。C,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D.“舞文弄墨”①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② 玩弄文辞;耍笔杆子。含贬义。)
16.B(A项“凝聚”和“骨干”不搭配,“产量成为品牌”搭配不当,可改为“十几年来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在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成为一个著名品牌”。C主客倒置,后半部分应改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句格言是他奋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D定状语序不当,应该为“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影响”。)
17.A
18. 朝鲜举行(1分)金正日(1分)追悼大会(1分) 中国(1分)驻朝鲜大使参加(1分)
19.参考答案: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福临大地万户纳祥
20.寓意:不要患得患失/良好的心态是事情成功的保障。
21.作文:立意参考: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角度看世界,也许世界会更美。
【例文】
换个角度看世界  
  生命的旅途中既有风和日丽,又有狂风暴雨,这需要我们用辩证的态度看待,用变通的方法处理,用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眼去发现,用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的心去体味。
——题记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这句歇后语深刻地道出了变通方法的重要性。飞蛾不懂得变通方法,最后只能落得个丧身火海的悲惨地步。  
  邰丽华,这朵无声世界的花儿,开得那样美丽,那样动人。她双耳失聪,但却没有放弃对美丽舞姿的追求,没有放弃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尽管她什么都听不到,但她却用自己的手臂勾勒出了人性之美,勾勒出了令人震撼的动人的画面。在困难面前,邰丽华摒弃了自己的缺陷,用变通的方法看待世界,所以,她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刻苦成就了艺术的殿堂。  
  换个角度看世界,你会发现:纵使繁华过后只剩一个苍凉的手势;纵使苍凉成为每一个繁华的注脚;纵使枯萎成为你生命的全部内容,你的世界依旧温暖如春,因为世界处处充满爱。  
  换个角度看世界:喜马拉雅山千百年来独自守望西藏,是因为它忘却了独居的寂寞,而记住了漫步云端的逍遥和自在。换个角度看世界:哈雷彗星花76年,也要再来地球一次,因为它忘却了赶路的痛苦,而记住了蓝色星球璀璨的美丽。  
  萤火虫——不是不知道最暗的星也比我辉煌,但我还是一点一点地飞行,尽管我只有这么一点点光。换个角度看世界,无论生活怎样荆棘坎坷,你仍旧可以笑对人生。  
  “蓓蕾一般默默地注视,夕阳一般遥遥地等待,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初读这首诗时,感觉它是苦涩的,因为花的结果是泪珠,付出的等待竟是徒劳。后来,换个角度思忖:其实,那泪珠和那等待已铭刻心底,就像珍珠的温润需要牡蛎的痛苦挣扎作代价一样。泪珠和等待也是一种代价。
【作文素材】
[1]要做到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或灾难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它需要睿智与勇气。在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67岁时,他的实验室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损失超过200万美金。大火最凶的时候,爱迪生的儿子在大火中找到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平静地看着火势,白发在寒风中飘动着……一天早上,爱迪生看着一片废墟说道:“灾难自有它的价值。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过失都被烧了个干净,我们又可以重头再来了。”67岁,眼看着自己几乎是耗费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面对这要的灾难,换了其他人都会感到命运的无情甚至绝望,而爱迪生有那种勇气,可以昂然面对灾难,他更有那种睿智,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他从灾难中看到了其存在的价值,看到了“从头再来”,看到了新的希望。
[2]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群蜜蜂放进一个敞开口的瓶子里,并将瓶底对准阳光。遗憾的是,这些蜜蜂竟没有一个能够飞出来。因为它们不懂得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只想飞向有阳光的地方,以为那样就能出来,却对稍稍黯淡的敞开的瓶口不理不睬,最终全部撞死在了瓶底。
[3]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种是大而酸的,另一种就是小而甜的。一些人拿到大的会抱怨酸,拿到甜的会抱怨小;而有些人拿到小的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的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4]一个不规则的多面体,从每一个面看,都有不同的形态。同样,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哲学上讲的看事物要一分为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有时你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便下了总结论,这往往会一错再错。因此,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你会有别样收获。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古代故事。那个老者并非有什么特别的能力,只是正确的分析事物的现象和发展过程,既看到了失马这个坏的一面,又看到了得马这好的一面,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如果他与周围人一样,只从失马这个角度一味的悲伤懊悔,只会平添痛苦;得马后又一味的欢喜,就更显得愚昧了。
一般事物有多个角度,对于一个复杂的人更需多角度考虑。从历史角度讲,评价一个人物需要多方面综合他的特点,正如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在文化大革命中犯过严重错误,大逆不道的蒋介石在军事上却是个难得的人才。换个角度评价这个人,你会从中挖掘出他的内心深处更本质的东西,帮助你更全面的认识这个人。
换个角度看问题,让你看清了事物的本质,让你全面的认识了事物,使你在角度变换中不断收获,不断进步。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调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1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e~20 S~32 Zn~65 Na~23 K~39 Cu~64 Fe~56 Mg~24 Al~27 Cl~35.5 Ca~40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1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 氧化铁 FeO B.非金属氧化物 二氧化硫 SO2
C.酸 硫酸 H2SO3 D.碱 纯碱 Na2CO3
2.可以通过单质间的化合反应,一步直接制取的化合物是( )
A. FeCl2 B.SO3 C.Na2O2 D.NO2
3.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中含有的CO2
B.用BaCl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
C.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CaCl2和NaCl固体混合物
4. 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D.氨水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说明氨溶解于水显碱性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6.已知2MOyx-+5S2-+16H+=2M2++5S↓+8H2O,则MOyx-中的x的值为( )
A.1 B.2 C.3 D.4
7.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
B.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
C.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8.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0.25mol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约为0.25×6.02×1023
B.1 mol·L -1 Mg(NO3)2溶液中含有NO3-的数目约为2×6.02×1023
C.2.24LCH4中含有的原子数约为0.5×6.02×1023
D.标准状况下,22.4 L 乙醇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9.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 加入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一定有Fe2+
D.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10.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继续通入另一气体仍无沉淀,通入的气体可能是( )
A.CO2 B.NH3 C.Cl2 D.H2S
二、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有1个或2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个2分,部分分1分,错选不得分。共40分)
11.关于下列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B.氯——有毒的元素
C.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铁——使用最早、用途最广的金属材料
12.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c(H+)=0.1 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中共消耗1.85 mol H2SO4 B.反应中共消耗97.5 g Zn
C.反应中共转移6 mol电子 D.气体中SO2与H2的体积比为4:1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中有电子转移
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C.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
到转化或吸收
D.“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的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不是碱性氧化物 ②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③电解质的电离需要通电 ④Fe(OH)3 、FeCl2、CaSiO3 都能直接用化合反应制备
⑤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它具有漂白性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①④ D.全部
15.X(盐)和Y(酸)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Z;Z跟NaOH反应又得到X(盐);Z氧化的最终产物为W,W溶于水又得到Y(酸).则X(盐)和Y(酸)是( )
A.Na2S和稀硫酸 B.Na2SO3和盐酸 C.Na2S和盐酸 D.Na2SO3和稀硫酸
16.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
①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
②铝和硫直接化合可以得到Al2S3;铁和硫直接化合也可以得到 Fe2S3
③不能用电解熔融的AlCl3来制取金属铝;也不能用电解熔融的MgCl2来制取金属镁
A.①   B.②③   C.②    D.①②③
17.某学生设计了如图的方法对A盐进行鉴定:
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中一定有Fe3+ B.C中一定有Fe3+
C.B为AgI沉淀 D.A一定为FeBr2溶液
18.将铁片加到2L0.5mol/LFeCl3溶液中,当Fe3+和Fe2+的浓度相等时,铁片的质量减少了( )
A.2.8g B.5.6g C.11.2g D.1.4g
1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FeCl2 、Fe(OH)3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B. 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
C. 常温常压下,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16g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D. 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2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Ba(OH)2溶液与过量的NaHCO3溶液混合
Ba2++2OH-+2HCO3-BaCO3↓+CO32-+H2O
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
Ca2++2ClO-+SO2+H2OCaSO3↓+2HClO
C.金属钾与水反应 2K +2 H2O2K+ +2 OH-+ H2↑
D.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H+ + OH-H2O
21.如果 1 g H2O中含有m个H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
A.18 m B.9 m C.2 m D.
2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16∶1
B.54g H2O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3NA个
C.11.2L 氯气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个
D.2L 1mol/L Na2SO4溶液中Na+离子数为2NA个
23.在下列反应中,属于离子反应并且反应过程中溶液(或气体)有颜色变化的是( )
A.BaCl2溶液和K2SO4溶液反应 B.点燃H2和Cl2的混合气体
C.NaOH和CuSO4溶液 D.Cu放入浓硝酸中
24.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用氨气做喷泉实验主要是利用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这一性质
(B)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浓HNO3与浓H2SO4在空气中长期露置,溶液质量均减轻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25.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A.铜 B.铁 C.硅 D.硫
26.某溶液中有NH4+、Mg2+、Fe2+和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
A.Mg2+ B.NH4+ C.Al3+ D.Fe2+
27.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提纯物质的是( )
28.下列反应一定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A)盐与碱的反应 (B)氧化物与水的反应
(C)酸溶液和碱溶液的中和反应 (D)金属与碱溶液的反应
29.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②工业上合成氨属于氮的固定 ③氧化铝可用来制造耐火砖和坩埚等 ④明矾可作为净水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 ⑤用于建筑的水泥属于硅酸盐材料 ⑥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能形成酸雨,酸雨的pH小于5.6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0.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 :7 B.7 :1 C.7 :8 D.8 :7
Ⅱ卷(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上。
31.(共14分)
(1)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用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实验时,不垫石棉网。
B.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迅速用NaOH溶液清洗,再用水洗。
C. 蒸馏时,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
D. 闻气体气味时,用手在容器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中。
E. 使用分液漏斗和容量瓶时,首先检查是否漏液。
(2) 最近媒体报道了多起卫生间清洗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
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根据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用
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氯气的原因: 。
(3) 已知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氢氧化铝生成。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不能使
用该方法制取A1(OH)3,理由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请你另举出一种用氯化铝溶液制取A1(OH)3的合理方法,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4)据有关报道。目前已能冶炼出纯度高达99.9999%的铁,下列关于纯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硬度比钢小,熔点比钢高 B.不能与盐酸反应
C.与不锈钢成分相同 D.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
(5)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所得分散系的分散质大小范围是 。
(6)合成氨工业生产中常用铁触媒做催化剂,其主要成分是FeO、Fe2O3。已知某铁触媒中,铁、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其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 。
32.(共6分)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有色物质(其组成元素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其摩尔质量依次减小,它们均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请写出A、B、C分别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⑴ A与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B与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C与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共8分)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写出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A为金属单质,D为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③④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②③④反应中的部分产物已略去。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 写出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 __;在②③④反应中F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填序号)__ ______。
34.(共7分)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系列实验,实验时将药品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若A为浓氨水,B为氧化钙,C中盛有AlCl3溶液,旋开活塞E,足够长时间后,观察到C中的现象为 ,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A为30%的H2O2溶液,B为二氧化锰,C中盛有酸化过
的FeCl2溶液,旋开活塞E后,C中的现象为 ,
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利用上述装置还可以验证SO2的化学性质, A为较浓硫酸,B为亚硫酸钠,则C中盛有 溶液可验证SO2的氧化性; C中盛有 溶液可验证其还原性; 而C中盛有 溶液可验证其漂白性。
35.(共5分)如图转化关系中A—H为中学常见化合物,甲、乙、丙、丁为常见单质,其中甲、丁常温为气体。已知单质乙、化合物A为黄色(或淡黄色)固体。乙经过连续与甲反应后,再与水化合,是工业上制H的反应过程。B、F两种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部分反应物或产物略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与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与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与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丙与D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时H的浓溶液与丙物质并不能看到明显的反应现象,原因是_________ ____

36.(共10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反应方程式为2NH3+3CuO
N2+3H2O+3Cu,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验氨气通常采用的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B中加入的物质是 ,其作用是 。
(3)实验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中氨的作用是_______剂。
(4)若要检验反应生成的水,可将试管D及烧杯部分改成两个相连的干燥管,第一个干燥管X内装有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干燥管Y内装有碱石灰,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调高一化学答案
1-5 B C A C D 6-10 A B A D A 11-15 AC B B C AD 16-20 D B C B C 21-25 B AB CD D D 26-30 BD C C D B
31、(14分)(1) BC (2分 多选或错选不得分。选对且只选一个得1分)
(2) Cl-+ClO-+2H+ == Cl2↑+H2O (2分)
(3) Al(OH)3+3H+== Al3+ +3H2O。(2分)
Al3++3NH3·H2O=A1(OH)3↓+3NH4+(2分)
(4) AD(2分 多选或错选不得分。选对且只选一个得1分)
(5) 1~100nm(2分) (6) 1:1 (2分)
32、(6分) ⑴ 2 Na2O2 + 2H2O=4Na ++4OH -+ O2↑
⑵ Cl2 + H2O=H++Cl -+ HClO
⑶ 3NO2 + H2O=2H++NO3 - + NO
33、(8分)(1)2Fe2++Cl2 2Fe3++2Cl- (2)2Mg+CO2 2MgO+C(点燃条件) ;
C + 4HNO3(浓) 2 H2O+CO2+ 4NO2 ③
34.(7分)(1)有白色沉淀生成,CaO+NH3·H2O==Ca(OH)2+ H2O
(2)颜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2H2O2===2H2O+ O2 (MnO2做催化剂)
(3)H2S 氯水或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 品红
35.(5分)
(1) 2Na2O2+2CO2 ===2Na2CO3+O2
Cu+2H2SO4(浓)==△== CuSO4+SO2 ↑+2H2O
2SO2+O22SO3 (△催化剂)
(2)2Al+2OH-+2H2O=2AlO2-+3H2↑
(3)铝在浓硫酸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金属的反应(或铝在浓硫酸中钝化)
36.(10分) △
(1)2NH4Cl+ Ca(OH)2 =2NH3↑+ CaCl2+2H2O (1分)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1分),试纸变蓝(1分)
(2)碱石灰(1分),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1分)
(3)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1分),还原(1分)
(4)无水硫酸铜,(1分)变蓝(1分)
防止E中的水蒸气进入干燥管X,影响水的检验(1分)
一调高一化学答案
1-5 B C A C D 6-10 A B A D A 11-15 AC B B C AD 16-20 D B C B C 21-25 B AB CD D D 26-30 BD C C D B
31、(14分)(1) BC (2分 多选或错选不得分。选对且只选一个得1分)
(2) Cl-+ClO-+2H+ == Cl2↑+H2O (2分)
(3) Al(OH)3+3H+== Al3+ +3H2O。(2分)
Al3++3NH3·H2O=A1(OH)3↓+3NH4+(2分)
(4) AD(2分 多选或错选不得分。选对且只选一个得1分)
(5) 1~100nm(2分) (6) 1:1 (2分)
32、(6分) ⑴ 2 Na2O2 + 2H2O=4Na ++4OH -+ O2↑
⑵ Cl2 + H2O=H++Cl -+ HClO
⑶ 3NO2 + H2O=2H++NO3 - + NO
33、(8分)(1)2Fe2++Cl2 2Fe3++2Cl- (2)2Mg+CO2 2MgO+C(点燃条件) ;
C + 4HNO3(浓) 2 H2O+CO2+ 4NO2 ③
34.(7分)(1)有白色沉淀生成,CaO+NH3·H2O==Ca(OH)2+ H2O
(2)颜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2H2O2===2H2O+ O2 (MnO2做催化剂)
(3)H2S 氯水或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 品红
35.(5分)
(1) 2Na2O2+2CO2 ===2Na2CO3+O2
Cu+2H2SO4(浓)==△== CuSO4+SO2 ↑+2H2O
2SO2+O22SO3 (△催化剂)
(2)2Al+2OH-+2H2O=2AlO2-+3H2↑
(3)铝在浓硫酸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金属的反应(或铝在浓硫酸中钝化)
36.(10分) △
(1)2NH4Cl+ Ca(OH)2 =2NH3↑+ CaCl2+2H2O (1分)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1分),试纸变蓝(1分)
(2)碱石灰(1分),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1分)
(3)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1分),还原(1分)
(4)无水硫酸铜,(1分)变蓝(1分)
防止E中的水蒸气进入干燥管X,影响水的检验(1分)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调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说明:答题时间110分钟,满分110分。其中1~14题为选择题,用2B铅笔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5~20题为主观题,用兰、黑色钢笔或中性笔在答卷纸上作答,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6分;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答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有错误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
B.地球尽管很大,但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视为质点
C.研究物体运动时可以选择任意其它的物体当参考系
D.研究物体运动时必须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当参考系
2、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以停下来,所以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具有较大的惯性
B.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
D.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3.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
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
4.如右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α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 )
A.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B.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C.木板的倾角α为45°时物块可能在斜面上做匀速运动
D.木板的倾角α为45°时物块的加速等于
5.2010年6月5日,在常州举行的跳水世界杯上首次参赛的中国小将张雁全和曹缘称霸男子双人10 m跳台,并帮助中国队实现该项目的九连冠.在运动员正在进行10 m跳台比赛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
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
C.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
D.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
6.一皮带传送装置如右图所示,皮带的速度v足够大,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已知滑块与皮带之间存在摩擦,当滑块放在皮带上时,弹簧的轴线恰好水平,若滑块放到皮带的瞬间,滑块的速度为零,且弹簧正好处于自由长度,则当弹簧从自由长度到第一次达最长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的情况是 ( )
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7.如下图,穿在水平直杆上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静止。现对小球沿杆方向施加恒力F0,垂直于杆方向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且F的大小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即F=kv(图中未标出)。已知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球运动过程中未从杆上脱落,且F0>μmg。下列关于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图象正确的是 ( )
8.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的木箱,箱顶部和底部用细线分别拴住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球,两球间有一根处于拉伸状态的轻弹簧,使两根细线均处于拉紧状态,如图所示.现在突然剪断下端的细线,则从剪断细线开始到弹簧恢复原长以前,箱对地面的压力变化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刚剪断细线瞬间,压力突然变大,以后箱对地面压力逐渐减小
B.刚剪断细线瞬间,压力突然变大,以后箱对地面压力逐渐增大
C.刚剪断细线瞬间,压力突然变小,以后箱对地面压力逐渐减小
D.刚剪断细线瞬间,压力突然变小,以后箱对地面压力逐渐增大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工件置于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二者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光滑导槽A、B的控制,工件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在使钢板以速度v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拉动工件(F方向与导槽平行)使其以速度v2沿导槽运动,则F的大小为( )
A.等于μmg B.大于μmg C.小于μmg D.不能确定
10. 如图所示,物块P与Q间的滑动摩擦力为5 N,Q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0 N,R为定滑轮,其质量及摩擦均可忽略不计,现用一水平拉力F作用于P上并使P、Q发生运动,则F至少为
A.5 N B.10 N C.15 N D.20 N
11. 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且F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B.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C.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D.球可能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12、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可以表示为(重力加速度为g) ( )
A.mgcosθ B. C. D.mgcosθ+Fsinθ
13、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总是相互平衡
B.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比物体对地球的作用力大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力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但不一定同时消失
1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0.1 0.2 0.3 0.4 0.5 0.6
通过计数点时的速度/(cm/s) 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
为了算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用公式a=tanα算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个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二、实验题:15、16题每空3分,共18分。
15.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在小方格纸上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后,又在轨迹上取出a、b、c、d四个点(轨迹已擦去),已知小方格纸的边长L=2.5 cm ,g取10 m/s2,请你根据小方格纸上的信息,通过分析计算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小球从a→b,b→c,c→d所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
(2)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________;
(3)从抛出点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
F/N 0.21 0.30 0.40 0.49 0.60
a/(ms-2) 0.10 0.21 0.29 0.41 0.49
16.一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小车搁置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纸带连接车尾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来测定小车的加速度a,小桶通过细线对小车施拉力F。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对小车拉力F的大小,测得小车所受拉力F和加速度a的数据如右表:
⑴ 根据测得的数据,在图中作出a-F图象。
⑵ 由图象可知,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
⑶ 若要使作出的a-F图线过坐标原点,需要调整实验装置,可采取以下措施中的( )
A.增加小车的质量
B.减小小车的质量
C.适当垫高长木板的右端
D.适当增加小桶内砝码质量
三、计算题:17~20题共36分,要求写出规范的方程、表达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只写结果,没有过程不得分。
17、(6分)高速公路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是因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大,雾天往往出现十几辆车追尾持续相撞的事故.某辆轿车在某高速公路上的正常行驶速度大小v0为120 km/h,刹车时轿车产生的最大加速度a为8 m/s2,如果某天有雾,能见度d(观察者能看见的最远的静止目标的距离)约为37 m,设司机的反应时间Δt为0.6 s,为了安全行驶,轿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18、(8分) 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和B(中央有孔),A、B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如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0夹角.已知B球的质量为3kg,求细绳对B球的拉力和A球的质量mA.
19、(10分)如图8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用绳连接的竖直空管,管长为24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以a=2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同时在M处一个大小不计的小球沿管的轴线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不计一切阻力,取g=10m/s2.求:
(1)若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10m/s,3s内小球的位移
(2)若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10m/s,小球经过多长时间从管的N端穿出
(3)若此空管静止时N端离地64m高,欲使在空管到达地面时小球必须落到管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求小球的初速度v0大小的范围.
20、(12分)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300,小木块在恒定外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前进了0.45m抵达B点时,立即撤去外力。此后小木块又前进0.15m到达C点,速度为零。已知木块与斜面动摩擦因数μ=/6,木块质量m=1kg。( g=10 m/s2)
求:
(1)木块向上经过B点时速度为多大
(2)若木块在AB段所受恒力F沿斜面向上,F多大
(3)若木块在AB段所受恒力F沿水平方向,F多大?
高一物理一调答案及评分标准
BC2、B3、A4、BD5、D6、D7、C8、A9、C10、D11、BC12、BCD13、C14、C
15、解析:(1)水平方向a、b、c、d间距相等,因此时间相等,在竖直方向上有Δy=gT2,因此
m/s=0.75 m/s,且vby=gt,t=0.075 s
答案:0.05 s (3分) 1.0 m/s (3分) 0.075 s(3分)
16、(1)如右图所示 ( 3分 )
(2)0.10 (0.08~0.12)( 3分) (3) C ( 3分 )
17.【详解】设轿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司机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1,在刹车匀减速阶段的位移为x2,则 x1=vΔt ①(1分)
-2ax2=0-v2 ②(1分) d=x1+x2 ③(1分)
联立①②③式得v=20 m/s (3分) 即轿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 m/s
18、(8分)解:对B球,受力分析如图
物体B处于平衡状态有:Tsin300=mBg (2分)T=2mBg=2×3×10=60N (1分)
对A球,受力分析如图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有:在水平方向:Tcos300=NAsin300 (2分)
在竖直方向:NAcos300=mAg+Tsin300 (2分)
由上两式解得:mA=2mB=6kg (1分)
(对A球沿切线列平衡方程可直接得T, (3分)
则 mA=2mB =6kg (2分) )
19、(10分) 解(1)规定向下为正方向, 方向竖直向下(2分)
(2)设经过时间小球从管的N端穿出
小球的位移为
空管的位移为 (3分)
(3) 设小球初速度v0,空管经时间到达地面
小球在时间下落高度为,要落入空管内必须满足的条件为
(5分)
20、(12分)解:(1)撤去外力后,小木块做匀减速运动从B运动到C,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2分)
得加速度大小为
根据运动学方程 (1分)
代入可解得 (1分)
(2)外力沿斜面向上时,设外加恒力为F则刚开始从A运动到B的加速度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1 (2分)
刚开始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有: (1分)代入数据可求得: F=10N (1分)
(3)外力水平时,沿斜面方向牛顿第二定律可得:(3分)
代入数据可求得:F=8N (1分)
A B C D
v0
a
M
N
图8
30°
A
B
C
F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调考试
高一年级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60分。)
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出身贵族。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人事 B.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
C.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D.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C.“周公……立七十一国” 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
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的男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的男丁)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兵部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天人合一 B.皇权至上 C.大一统 D.法治
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专制之黑暗所笼罩着,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C.明朝以前的专制社会并非专制社会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从反侵略角度看,这场战争的特点不包括
A.政府消极抗战和爱国官兵积极抗战相交错
B.陆战和海战相结合,决定性战役多为海战
C.官兵积极抗战和近代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相交错
D.清政府战败赔款割地和中国人民继续抗日同时并存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l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权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的本质问题是
A.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英法希望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决定用战争来扩大在华利益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情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断绝之处。如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其影响是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C.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 D.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2008年12月7日中新网报道,当地时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波兰华沙同窜访欧洲的达赖喇嘛见面,这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下列事件中有法国参与并伤害了中国人民民族感情的是
①《南京条约》开启中国屈辱历程 ②火烧圆明园
③《辛丑条约》陷中国于半殖民地深渊 ④巴黎和会上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是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美国学者本杰明·杨认为,长征途中共产党完成了“在地域和战略上的关键性转变”。这里的“战略上的关键性转变”是指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的历史性转变,它应是完成于下列哪一次会议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史学家张萌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的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这里的“奋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
2007年12月8日,在中国举行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活动前夕,日本《产经新闻》头版头条标题竟然为“大屠杀是蒋介石的虚构”。为驳斥这一观点,我们可以拿出的证明材料包括
①当年受害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②当年驻南京外国记者的报道
③侵华日军老兵的忏悔回忆录 ④当时留下的国内外新闻照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的造币厂门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满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银币。……总额是四百五十五万英磅,这五大车的白银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批“古怪银币”最有可能来自于
A.《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 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
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 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
①有些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 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 ③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 ④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孙中山分析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时说到:“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想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孙中山认识到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是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B.孙中山为探索革命道路孜孜以求,体现出他是真正的爱国民主革命家
C.“此种妥协”并非孙中山个人的悲剧,而是他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决定
D.说明孙中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民主革命胜利道路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与以往探索救国运动不同,国民大革命的最大特点是
A.高举反封建的旗帜 B.取得革命初步胜利
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推翻北洋军阀政府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那时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没有能保障广大人民的权利,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有
①西方式的政治体制脱离中国国情 ②中国国民的素质与共和制的要求相差太远
③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破坏 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存在的明显弱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这段材料表明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内
A. 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劳动果实 B. 认可封建剥削,巩固地主土地所有制
C. 根除私有制,实现土地完全公有 D. 消灭地主阶级,实现“耕者有其田”
陈毅在《吟反攻形势》中写道:“江汉飞传刘邓捷,……辽吉猎虎布火雷。”诗句反映的主要史实有
①挺进大别山 ②平津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辽沈战役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10年春节前夕,王刚同学收到他在台湾的叔祖父的一封信,信中劝他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统一作贡献。其叔祖父仍喜欢用民国纪年,该信的落款日期应为中华民国
A. 97年 B. 98年 C. 99年 D. 100年
《资政新篇》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法令和措施相比,二者的相同点是
A. 经济上都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B. 政治上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社会生活方面都提倡“自由”“平等”
D. 文化教育上都要求新编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
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曾流行这样的口号:“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该口号不能反映当时
A.个人崇拜盛行 B.强调阶级斗争
C.社会秩序混乱 D.执法公正严明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分别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 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 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 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据华商报消息,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做好农村民主理财,是保证村民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基础性工作 
②此现象体现了分权制衡理念 ③“五合章”能成功使用是民主理财小组认真负责
行使自身监督权力的结果 ④“五合章”现象违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 “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 “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D. “汪辜会谈”推动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2009年春天的伦敦,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金融峰会新闻中心的时间显示墙上,只悬挂着3个时钟,依次为“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开始于
A.鸦片战争,中国被卷入现代化漩涡
B.中华民国成立,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命运第一次转折
C.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以下各项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苏维埃政权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有人在回忆我国特区创建时说道:“反对特区的非议很多,有人还发来一本《租界的由来》的小册子,似乎办特区就会办成租界、殖民地。”对“租界”和“特区”的理解,错误的是
A. 租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外国干涉下的被迫开放
B. 特区是新中国主动开放的表现
C. 两者的目的都是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D. 两者的性质根本不同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你认为这次会议应是
A 亚非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大 D.朝核六方会谈
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①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 ②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③共同点就是指双方如何处理台湾问题 ④新的开始指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如果尼克松先生透露他要去月球,也许不会在公众中引起这样大的反响。这简直超出任何想象。”中美关系缓和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A. 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B. 推动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C. 遏止了苏联霸权主义行为 D. 发展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10月14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俄罗斯总理普京时说:“中方高度重视对俄关系,始终把发展中俄关系作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之一。”这主要是基于
A. 苏联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B. 履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共同发挥上海合作组织主导作用 D. 中国的国家利益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A. 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 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C. 掀起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D. 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旧秩序长期存在的根源是
A.殖民主义的影响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联合国的无能为力
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埃及时曾说,非洲人民对中国有“德”。我们中国人讲究“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有“德”主要是指
A. 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B. 支援中国的“一五”计划建设
C. 与中国共同奉行不结盟政策 D. 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期间,特意去山东曲阜参观,并题词“温故创新”。这一题词的深刻寓意是
A. 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 B. 日本人民特别崇拜中华文化
C. 中国的儒家文化是维系中日关系的基础
D. 反思历史,珍爱和平,促进两国关系的新发展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主题与材料对应正确的是
A.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 中美正式建交——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C.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 中日建交——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2007年8月,代号为“和平使命—2007”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在我国乌鲁木齐和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举行,这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参演国家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演习。关于上海合作组织,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①是由中国领导创立的全球性国际组织,于2001年在上海正式成立
②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
③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是该组织重要的目标之一
④该组织各国合作目前仅限于军事、政治领域,尚未涉及经济等其他领域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陶片放逐法规定:把有损公民利益者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多数通过,该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但不得动其财产。反映的民主思想不包括
A.主权在民 B.民主集中 C.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D. 权力制衡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元老院等,而我国古代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就其实质而言是
A. 地域决定政治 B.是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C. 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什么是民主》一书中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 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该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A.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B.雅典民主的范围有较大的局限
C.公民大会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 D.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十二铜表法》。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十二铜表法》是专门解决债务问题的法律条文
B.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C.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D.无限制地放纵了贵族的专横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的讲话:“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上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使国家)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896年帮助麦金利赢得大选的马克汉纳说:“要赢得选举,需要两个东西。第一个是金钱,第二个我就不记得了。”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 民主政治纯粹是金钱政治 B.美国民主政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 金钱是赢得大选的唯一条件 D.没有物质基础就没有民主政治
从政治经济结构来看,德意志帝国 (1871~1919年)呈现“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是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以下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A.德意志工业化进程加快 B.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
C.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 D.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杰斐逊曾这样写道:“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的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正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文中反映的观点是
①人民主权 ②三权分立 ③法治原则 ④天赋人权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 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 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 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法治社会的转变
D.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2009年1月20日中午12时许,美国总统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他的就职誓词提到“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材料最能说明美国总统
A. 执掌行政大权,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B. 由国会选举产生,对参众两院负责
C. 由人民选举产生,对联邦宪法负责 D. 维护宪法尊严,不允许有任何修订
2010年4月6日,英国首相布朗与内阁成员在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门口宣布将于5月6日举行大选。下列关于英国大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议会下院的解散是由英王决定的 B.布朗是多数党的领袖,国家元首
C.内阁成员与布朗是共进退的 D.布朗受到议会反对只能解散议会
“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个美元。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30个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富兰克林这番话说明他认为美国忽视了
A.白人的利益 B.黑人的利益 C.穷人的利益 D.议员的利益
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C.美国联邦制共和体制的建立 D.德意志帝国议会主权的确立
第Ⅱ 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试卷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兰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卷纸上。
二.本卷共2小题,其中第61题20分,第62题20分,共40分。
6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 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两者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请回答: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6分)
(2)据材料二说明唐朝中央行政体制的特点。(4分)
(3)请用明清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唐朝到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4分)
62、(原创题)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建立民主政治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材料二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即主权在民原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了第四个宪法修 正案。……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增加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产生了怎样深刻的影响?(6 分)
(2)依据材料二,请回答:(答案直接从文中的语句中摘录)①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②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③文中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6分)
(3)依据材料三回答:1954年宪法确立的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指出材料三中修订宪法增加了哪些新的内容?(6分)
(4)综合上述三段材料,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一调考试
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BCBCC ACBAA CDCBA DACCB DCCDB CDCDA
DCBDB CCDCB CACCC CBCBC ABBDD BBABD
二、主观题
61.
(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6分)
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6分)
(2)简评: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8分)
62.
(1)奖励军功。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依据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4分)
(2)不同点:政治上:梭伦改革包含民主政治;商鞅变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经济上:商鞅变法重农抑商;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8分)
不同影响:梭伦改革:进一步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分)
(3)能。判断改革性质的依据主要是看改革最终维护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4分)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一调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60分)
1----10 CACBC CCCAC 11----20 DCCDB CADBC 21----30 CAACA DCDBA 31-----40 CCCCB ABDAC 41-----50 DDDBC DBCCA 51---60 ABCBC ACCCB
二、主观题:共40分。
61、(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3分) 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完善三省六部制)(3分)
(2)唐朝中央实行皇权专制下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集权决策,相互制约。(4分)
(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4分)清朝设军机处。(2分)
(4)皇权不断强化,(2分)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加强。(2分)
(或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得4分)
62、(1)集体管理;民主集中(或少数服从多数);人民主权;公职选举;
(任意三点得6分)
(2)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②即主权在民原则。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6分)
(3)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4分)
(4)不断完善保障人民的权力,真正做到主权在民;在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成果的基础之上,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任意一点得2分)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一调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60分)
1----10 CACBC CCCAC 11----20 DCCDB CADBC 21----30 CAACA DCDBA 31-----40 CCCCB ABDAC 41-----50 DDDBC DBCCA 51---60 ABCBC ACCCB
二、主观题:共40分。
61、(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3分) 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完善三省六部制)(3分)
(2)唐朝中央实行皇权专制下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集权决策,相互制约。(4分)
(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4分)清朝设军机处。(2分)
(4)皇权不断强化,(2分)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加强。(2分)
(或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得4分)
62、(1)集体管理;民主集中(或少数服从多数);人民主权;公职选举;
(任意三点得6分)
(2)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②即主权在民原则。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6分)
(3)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4分)
(4)不断完善保障人民的权力,真正做到主权在民;在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成果的基础之上,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任意一点得2分)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调考试
高一年级英语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一卷(选择题 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听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一遍。
1.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move to New York
A. Because he doesn’t like to live in the small town.
B. Because he wants to find a job there.
C. Because he likes the way of life in a big city.
2.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doesn’t agree with the woman.
B. He has a better idea than the woman’s.
C. He has the same opinion as the woman.
3. How was the climate where the old couple lived
A. It was very rainy. B. It was very snowy. C. It was very warm.
4. What are they mainly talking about
A. People with AIDS. B. What HIV is. C. How people gets aids.
5. What will most probably happen if the woman supplies her bank details
A. She will get a lot of money.
B. Her money in the bank will be stolen.
C. She will take part in a special activit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共22.5分)
听下面6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做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 回答第6至8题。
6. Why is new high tech-equipment used in modern Olympic Games
A. To help athletes perform even better. B. To make competition fiercer.
C. To stop competition among the athletes.
7. People hold modern Olympic Games in order to ________.
A. improve their technology B. improve their health C. promote competition
8. 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 new technology has affected all the following BUT ______.
A. timing B. awarding C. cheating
听第7段材料, 回答第9至11题。
9. What does the man do when coming across some trouble
A. Sleeps on it. B. Solves it immediately. C. Asks for help.
10. What does ”sleep on” it mean
A. Sleeping with the problem in mind. B. Taking the problem as a pillow.
C. Sleeping without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
11. It is mentioned in the dialogue that ___________
A. scientists still can’t explain the phenomenon.
B. it is untrue that sleeping can help solve problems.
C. only the man has the ability to sleep on problems.
听第8段材料, 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the classroom. B. At home. C. In a bus.
13. What has the woman been thinking about recently
A.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 The convenience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C. The explosion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14. How many aspects did the man mention when he talked ab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One. B. Two. C. Three.
听第9段材料, 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At the radio station. B. In a studio. C. In the forest.
16. How many kinds of trees grow in one square kilometer
A. About l, 500. B. About 400. C. About 750.
17. What is the woman
A. A reporter. B. A student. C. A scientist.
听第10段材料, 回答第18至20题。
18. How long did it take Tom to find his parents by Internet
A. Only one day. B. About one year. C. 26 years.
19. When did Tom meet his mother Silvia
A. On New Year’s Day. B. On Teachers’ Day. C. On Mothers’ Day
2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we not know
A. Tom’s birth information. B. Where Tom’s father lives. C. Why Tom’s parents left him.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共二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These plants are watered___________.
A. each other day B. every other day C. every several days D. every of two days
22. The old farmer has two daughters, _______ is kind to him, _______ makes him very sad.
A. neither of whom; which B. neither of them; which
C. both of whom; which D. both of whom; that
23. Although I admire you your work on soil, I think you should apologize ___the villagers _____ the water pollution.
A. for; to; for B. to; for, for C. for; for; to D. to; to; /
24. The boss usually go to work by bike it rains.
A. except B. except for C. except when D. if
25. ---I’m going to take part in the mid-term examination next week.
---_________!
A. Congratulations B. Be careful C. Best wishes D. Good luck
26. ---- I haven’t seen Joyce for weeks!
---- As far as I know, she was caught _______ a bad car accident ______ a rainy evening.
A. in; on B. in ; in C. on ; in D. with ; on
27. I'll show you a store ______ you may buy all ______ you need.
A. where; which B. in which; that C. which; that D. that; that
28. Mr. White ______ at 8:30 for the meeting, but he didn’t show up.
A. should have arrived B. should arrive
C. should be arriving D. arrived
29. Though _____in the heavy snow for 3 hours, he finally arrived the station on time, safe and sound.
A. trapped B. trapping C. being trapped D. to trap
30. When we worked in the same office,we _______ often have coffee together.
A.would B.should C.could D.ought to
31. The children in the poor areas are starved _______ schooling.
A.with B.of C.for D.to
32. –---We don’t know who stole the book. What’s your opinion
–--Jack is considered _______ it.
A. having done B. to have done C. doing D. to do
33. The thief ___ when he was stealing a wallet from a woman.
A. happened to notice B. was taken place to notice
C. was happened to be noticed D. happened to be noticed
34. There was a time ______ this village used to be very quiet.
A. what B. which C. when D. that
35. Ladies and gentlemen, please fasten your seat belts. The plane ______.
A. takes off B. is taking off C. has taken off D. took off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I’ve been in the taxicab business for thirty-five years, and I know there is a lot about it that is not so good. Taxicab drivers have to be tough fellows to be able to work in New York. You’ve got to 36 the New York 37 eight hours a day these days, so people get the wrong 38 that they are bad.
Actually, taxi drivers are just like other people. Most of them will 39 as honest fellows. You read in the 40 almost every week where a taxi driver turns in money or jewels or bonds that people 41 in their cabs. If they weren’t honest, you wouldn’t be reading those stories in the papers.
One time in Brooklyn, I found a diamond ring in my cab(出租车). I 42 helping a lady with a lot of packages that day, so I went back to where I had 43 her. It took me almost two days to trace her down in order to return her ring to her. I didn’t 44 as much as “thank you”. Still I felt good 45 I had done what was right. I think I felt better than she did.
I was born and 46 in Ireland and lived there until I was nineteen years old. Then I came to this 47 in 1913 where I held several jobs to earn a few dollars before enlisting (参军) in World War I. After being discharged (退役), I had a family and bought my own cab. Life hasn’t been too 48 at times, but my wife takes care of our money and we have a good bit 49 for a rainy day.
When I 50 driving a cab, ParkAvenue was mostly a bunch of coal yards. Hoofer’s Brewery was right next to where the Waldorf-Astoria is now. I did pretty well, 51 in those days.
In all my years of driving a taxicab, I have 52 had any trouble with the public, not even with drunks.
I believe 53 is one of the greatest gifts there is. I know they call it a lot of fancy names these days, like integrity (正直), etc. But it doesn’t make any 54 what they call it; it’s still what makes a man a good 55 . This is my code, and I try to live by.
36. A. fight B. escape C. control D. struggle
37. A. weather B. pollution C. traffic D. condition
38. A. suggestion B. impression C. expression D. information
39. A. talk B. work C. drive D. wander
40. A. websites B. papers C. posters D. magazines
41. A. leave B. find C. give D. place
42. A. remembered B. regretted C. continued D. tried
43. A. noticed B. supported C. met D. dropped
44. A. say B. know C. speak D. get
45. A. though B. while C. unless D. because
46. A. employed B. married C. raised D. trained
47. A. college B. country C. company D. village
48. A. hard B. busy C. easy D. simple
49. A. left behind B. used up C. put away D. sorted out
50. A. started B. considered C. recalled D. learned
51. A. even B. only C. except D. maybe
52. A. never B. always C. often D. seldom
53. A. personality B. honesty C. security D. dignity
54. A. sense B. profit C. difference D. progress
55. A. servant B. customer C. businessman D. citizen(公民)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A
The cars were honking (鸣叫) on the road one morning as I was walking to the park.I walked on and soon found the cause — a little taxi that had got stuck(卡)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There was sweat(汗) on the driver's face as he tried to start the engine again and again — nothing happened."No petrol,"
I said to myself and then found myself getting angry."Why doesn't the fool move his taxi to the side " I thought, so did all the others who honked and shouted.
He got up tiredly, and the passenger in the taxi got out.He was a young man in a white shirt, who watched the driver try to push it to the side."Stupid guy!" I said."Can't he lend a helping hand "
I watched as the poor driver pushed it to the side.Cars, buses and trucks went past cursing (咒骂 ) the poor man.The young man took another taxi and went off.
The taxi driver began mending his taxi."Stupid passenger!" I said to him."He didn't help you!" The taxi driver slowly got up."Sir!" he asked, "Did you " I looked at him guiltily, then looked away, and walked away fast, asking myself, "Did I help the poor man push his taxi "
What had I been doing as the traffic jam took place How had I helped deal with the problem Did I help the poor man push his taxi I’d done my bit, with my mouth.But never had I moved to solve the problem.I was shocked with guilt as I heard him asking, "Sir! Did you "
56.Why did a traffic jam happen on the road when the author was walking to the park
A.There was too much traffic in the street.
B.Truck drivers attempted to go ahead of others.
C.A taxi driver couldn't start his engine.
D.A young man wasn't good at driving.
57.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 the passenger is that of __________.
A.anger B.respect C.sympathy D.guilt
58.Why did the author feel guilty(有罪的)
A.Because he blamed the driver wrongly.
B.Because he didn't help the driver, either.
C.Because he tried to help but failed in the end.
D.Because he didn't persuade the passenger to help.
59.From the incident, the author learnt a lesson that we should_________.
A. criticize those who don't help B. hurt the self-respect of others no more
C. think more of those who are in need D. stop talking and start to help
B
HOT MOVIE!!!
The Ant Bully
Actor: Julia Roberts — Hova(voice) Nicolas Cage—Zoc (voice)
Language: English
Run Time: 1Hour 25 Minutes
Price: Mon—Fri$30(VIP:18) $ 15 (Children under 7)
Sat.—Sun.—$40 (VIP:28) $ 20 (Children under 7)
Lucas Nickel is often bullied (欺负) by the big boy in his neighborhood. Because he cannot fight back, he takes out his anger on an anthill(蚁丘)in his front yard. He stamps(踩)it, squirts (喷射)it with his water gun, and floods it. One wizard ant, Zoc, makes Lucas as little as an ant and Lucas has to work and live in the ants’ county. During his staying with the ants, Lucas learns the value of friendship and teamwork, and finally gains the things he wants most: friendship and the courage to stand up for himself.
I really enjoyed this movie. It’s a fun movie for the whole family. I had really good laughs and enjoyed being there. —James
I went to see this film today with my 8-year-old daughter, really without knowing too much about it. My daughter and I were pleasantly surprised at how funny it was. We just couldn’t help laughing. I would recommend(推荐) this film for the whole family. —Mary
I’ve seen several movies of this kind, like Antz or Bugs Life, but this one blows them both away as having greater movie qualities. The film is so well made —some of the scenes are unbelievably beautiful. —John
I would recommend their movie to everyone. Whether you go with family or friends, I honestly think this movie has something you will really enjoy. —Sam
If a man (VIP) and his 6-year-old son go to watch the movie this weekend, they will pay ____.
A. $33 B. $45 C. $48 D.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Mary thinks both adults and children will enjoy this movie.
B. At the end of the movie, Lucas becomes the enemy of the ants.
C. Julia Roberts and Nicolas Cage played roles of Hova and Zoc.
D. James thought the movie was pretty good but Sam didn’t think so.
Who appreciates the movie in a different way from others
A. James. B. Mary. C. John. D. Sam.
C
If you have a chance to go to Finland, you will probably be surprised to find how “foolish” the Finnish people are.
Take the taxi drivers for example. Taxis in Finland are mostly high-class Benz with a fare of two US dollars a kilometer. You can go anywhere in one, tell the driver to drop you at any place, say that you have some business to attend to, and then walk off without paying your fare. The driver would not show the least sign of anxiety.
The dining rooms in all big hotels not only serve their guests, but also serve outside diners. Hotel guests have their meals free, so they naturally go to the free dining rooms to have their meals. The most they would do to show their good faith is to wave their registration card to the waiter. With such a loose check, you can easily use any old registration card to take a couple of friends to dine free of charge.
The Finnish workers are paid by the hour. They are very much on their own as soon as they have agreed with the boss on the rate(价钱). From then on they just say how many hours they have worked and they will be paid accordingly(相应地).
With so many loopholes(漏洞)in everyday life, surely Finland must be a heaven to those who love to take “petty advantages”. But the strange thing is, all the taxi passengers would always come back to pay their fare after they have attended to their business; not a single outsider has ever been found in the free hotel dining rooms. And workers always give an honest account of the exact hours they put in. As the Finns always act on good faith in everything they do, living in such a society has turned everyone into a real “gentleman”.
In a society of such high moral practice, what need is there for people to be on guard against others
63. While taking a taxi in Finland, _____.
A. a passenger pays two US dollars for a taxi ride
B. a passenger can go anywhere without having to pay the driver
C. a passenger can never be turned down by the taxi driver wherever he wants to go
D. a passenger needs to provide good faith demonstration(证明)before they leave without paying
64.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 that big hotels in Finland_____.
A. are mostly poorly managed
B. provide meals for any diners
C. provide free wine and charge for food
D. provide meal for only those who live in the hotels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he workers in Finland are paid by the hour.
B. The workers are always honest with their working hours.
C. The workers and their bosses will make an agreement in advance about the pay.
D. The bosses in Finland are too busy to check the working hours of their employees.
66. The word “those” in Paragraph 5 probably means _____.
A. people who often take taxis B. people who are dishonest
C. people who are worthy of trust D. people who often have meals in big hotels
67. It can be learned that ______________.
A. all the Finns are rich
B. Finland has been a good place for cheats(骗子 )
C. the Finnish society is of very high moral level (道德水平)
D. Finnish people are not smart enough in daily life
D
Many people hurt their backs when they try to lift heavy things from the floor. It is easy to hurt your back muscles when you pick up a heavy object. However, there is a correct way to lift things from the floor. If you pick up big or heavy objects correctly, you probably will not hurt your back.
To lift something from the floor correctly, first bend your knees and squat(蹲) down. Keep your back straight. Don’t bend over from your waist; keep your back and hips(髋) and waist(腰) in a line. If you bend over, the muscles in your lower back can become hurt very easily. If you keep your back and hips straight, the muscles are stronger, because they have much more support. The other muscles can then help the lower back muscles.
As you squat down, try to get as close to the object as possible. For example, if you are going to pick up a heavy box, squat down directly in front of it, maybe you will have to spread your knees and legs. Put one knee on each side of the box. Remember at all times to keep your back straight.
Put your hands under the object that is in front of you, between your knees.
To lift the object, you should stand up slowly. Use your muscles in order to stand up. In other words, lift with your legs, not with your back.
68. To lift a heavy object mainly depends on_____ .
A. legs B. back C. knees D. hands
69. When you lift a heavy thing,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wrong?
A. Keeping your back and hips and waist in a line.
B. Putting one knee in front of the thing.
C. Standing up slowly.
D. Putting your hands under the thing between your knees.
70. Choose the correct order in which one lifts a heavy object correctly.
a. Keep your back straight. b. Bend your knees.
c. Spread your knees and legs. d. Squat down. e. Stand up slowly.
A. a, c, b, d, e B. b, a, c, e, d C. b, d, a, c, e D. b, a, d, c, e
E
下栏是6条售房信息,请你根据上栏5位购房者的个人意愿,帮助他们找到一套合适的房源,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选项中有一项是多余选项。
___ 71. Jack just moved to a new place in Nelson. He wants to buy a house, but he hasn’t much money and his job is not well paid. So he needs a house whose price is about£50,000 and at least has two bedrooms.
___ 72. Lucy is now 65 years old. She is not very healthy and it is difficult for her to move. So she now wants to find a bungalow (平房) in Earby so that she can easily go out of the house to enjoy the sun in winter and fresh air outside in summer.
__73. Alice was very poor before, but recently she got a highly paid job and wanted to change her house into a better one. But the house should at least have four bedrooms and two reception rooms. What’s more, it should look like the house in the countryside.
___74. Peter now lives in Nelson. He dreams of having a house with at least three bedrooms. Besides, he doesn’t like high buildings.
___75. Lynne has lived in Newchurch for many years and now she wants to buy a house for a change. She wants the house to be semi-detached (半独立式) or detached. She also wants a separate garage.
Top Barn Lane, Newchurch, Lancashire, £49,950, flat on 30th floor.2 bathrooms with 3-piece suite in white, 1 reception room, 1 large lounge, 1 fully fitted kitchen,2 double bedrooms.
Queensway, Newchurch, Lancashire, £109,500, semi-detached house. 2 countryside view fronts, 2 double bedrooms, 1 modern fitted dining room, 1 detached garage opposite.
C. White Leys Close, Earby, Barnoldswick, £129,950, bungalow. 2 bathrooms, 1 reception room, 1 living room split into sitting and dining areas, doors to garden, a kitchen with a range of fitted bases. Outside of the front is a road for two cars and a garden area.
Birch Hall Lane, Earby, Barnoldswick, £180,000. 5 bedrooms, 3 bathrooms, 3 reception rooms. Traditional stone built houses next to some cottages(村舍) on one side. There is a small cycle store and a long, beautiful wildlife garden.
Craven View, Nelson, Lancashire, £185,000. Bungalow, 3 bedrooms with fitted wardrobe, 2 bathrooms, 1 reception room, 1 L-shaped living room with sitting and dining areas, fireplace around, French windows to back gardens, 1 kitchen with bright lighting.
F. Farrer Street, Nelson, Lancashire, £ 45,000. A stone built house. Although requiring a degree of refurbishment (刷新), this two bedroomed house does still offer a good deal. It includes 1 dining kitchen, two bedrooms, three-piece bathroom, gas fired central heating and the yard to the back.
第二卷(共35分)(请把答案写在答案页上)
第一节 单词拼写(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根据下列句子所给汉语意思,写出空缺处各单词的正确形式。
1. After the battle they ________(埋葬)the dead.
2. She _______ (弯腰)over the bed to see her daughter.
3. When they ____(最终)arrived it was well past midnight.
4. The ship ______(沉没) into the sea and most of its passengers drowned.
5. We can tell from the _______ (表情)on her face that she is pretty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
第二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其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Dear Sir,
Last year I buy a refrigerator in your store on Chang An road. We all like shape of the refrigerator. And recently I find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it. It begins to make noise when it turned on. At first it is low but gradually it become louder and louder. To make the matter worse, it even stops working sometimes. We all feel disappointing. I am writing you to ask for help. Would you please send a people to repair it I will at home this weekend. Please call me before you come to here. My telephone number is 6606.5531. Thanks you very much.
Customer
第三节.书面表达:(20分)
假设你是李华,作为选派的交流学生在美国某中学学习了一年,寄住在Mr. Brown家里,刚回到国内。回国后你发现自己的一本英语词典遗忘在他家,因此给他写一封信,请他帮助寄回词典。信的主要内容如下:
  * 感谢在美国期间他所提供的帮助。  * 一本英语词典忘记带回。
  * 词典是美国老师送的,非常珍贵。  * 词典很可能丢在卧室的书架上。
  * 邮资自己付。
  注意:1.词数100左右;信的开头和结尾已为你写好。
  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参考词汇:邮资—postage
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调考试
高一年级英语试卷
第 II 卷
第一节 单词拼写(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 _
第二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 \ 划掉。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其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Dear Sir,
Last year I buy a refrigerator in your store on Chang An road. We all like shape of the refrigerator. And recently I find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it. It begins to make noise when it turned on. At first it is low but gradually it become louder and louder. To make the matter worse, it even stops working sometimes. We all feel disappointing. I am writing you to ask for help. Would you please send a people to repair it I will at home this weekend. Please call me before you come to here. My telephone number is 6606.5531. Thanks you very much.
Customer
第三节:书面表达(满分20分)
Dear Mr. Brown, I have arrived safely back in Chi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 Hua
在各题规定的区域内用黑色中性笔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
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调考试高一年级英语试卷答案
Key
听力1-5 BCBCB 6-10ABBAA11-15 ACABC16-20 CA ACC
单选21-25 BA ACD 26-30 ABAAA 31-35 CBDCB
完形36-40 ACBBB 41-45 AADDD 46-50 CBCCA 51-55 AABCD
阅读56-59 CABD 60-62 CAC 63-67 CBDBC 68-70.ABC 71-75 FCDEB
单拼:1. buried 2. bent 3. finally 4. sank 5. expression
改错:Dear sir,
Last year I buy a refrigerator in your store on Chang An road. We all like∧ shape of the
bought the
refrigerator. And recently I find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it. It begins to make noise when it
But
∧turned on. At first it is low but gradually it become louder and louder. To make the matter
is(或去it) becomes
worse, it even stops working sometimes. We all feel disappointing. I am writing you to ask
disappointed
for help. Would you please send a people to repair it I will ∧ at home this weekend.Please
man/ person be/stay
call me before you come to here. My telephone number is 6606.5531. Thanks you very
Thank
much.
Customer
Li Ming
作文Dear Mr. Brown,
  I have arrived safely back in China. Thanks again for all your help and kindness during my stay in US. You really made sure I had a safe and enjoyable time. I hope you are well and that everything is fine with you.
  Unfortunately, I have a very small favor to ask. When I got back to China, I checked my bags and realized that I had left my English dictionary at your house. This was a gift to me from my American teacher and I treasure it dearly. I wonder if you would mind sending it back to me. Of course, I will happily pay for any postage.
I last saw the dictionary on the bookshelf in my bedroom. It has a red cover so it should be easy to find!
  Thanks in advance.
   Yours,
Li Hua
Yours,
Zhang Hong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一年级文科数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已知,,则 ( )
A.且 B.且 C. D.
2.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A., B.,
C., D.,
3.已知函数 ,那么的值为 ( )
A.27 B. C. D.
4.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表面积是 ( )
A.32 B.16+ C.48 D.
5.若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
A. B. C. D.
6.已知直二面角,点,,为垂足,,,为垂足,若
,则( )
A. 2 B. C. D.1
7.设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时,(为常数),则=( )
A .3 B.1 C.-1 D.-3
8.如图,M是正方体的棱的中点,给出命题
①过M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都相交;
②过M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都垂直;
③过M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直线、都相交;
④过M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直线、都平行.
其中真命题是(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 设,若线段是△外接圆的直径,则点的坐标是( ).
A.(-8,6) B.(8,-6) C.(4,-6) D.(4,-3)
10.若点A(2,-3)是直线和的公共点,则相异两点和所确定的直线方程为 ( )
A. B. C. D.
11.在边长为1的菱形ABCD中,∠ABC=60O,将菱形沿对角线AC折起,使折起后BD=1,则三棱锥B-ACD的体积为为 ( )
A. B. C. D.
12.已知直线,若圆上恰好存在两个点P、Q,他们到直线的距离为1,则称该圆为“完美型”圆。则下列圆中是“完美型”圆的是 (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的横线上)
13.若直线与平行,那么实数m的值为______。
14. 如果实数满足等式,那么的最大值是________。
15.半径为4的球O中有一内接圆柱.当圆柱的侧面积最大时,球的表面积与该圆柱的侧面积之差是_________.
16.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为奇函数。且满足,当时,,则=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7.已知圆M经过直线与圆的交点,且圆M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求圆M的方程.
18.设求的最小值.
19.在长方体中,,过、、三点的平面截去长方体的一个角后,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且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1)求棱的长;
(2)若的中点为,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20.已知函数=,2≤≤4
(1)求该函数的值域;
(2)若对于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1.如图,四棱锥中,,,侧面为等边三角形,.
(Ⅰ)证明:平面;
(Ⅱ)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2. (本小题12分)定义:若函数在某一区间D上任取两个实数、,且,都有,则称函数在区间D上具有性质L。
(1)写出一个在其定义域上具有性质L的对数函数(不要求证明)。
(2)对于函数,判断其在区间上是否具有性质L?并用所给定义证明你的结论。
(3)若函数在区间(0,1)上具有性质L,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高一年级文科数学试题答案
选择题: CDBBD CDCBC AD
填空题
13. 0或 14. 15. 32π 16.
三、解答题
17. 解:设经过直线l与圆C的交点的圆系方程为x2+y2+2x-4y+1+(2x+y+4 )=0
则x2+y2+2(+1)+ (-4)y+4+1=0
∴圆M的圆心为M() …………………………………3分
由条件可得= …………………………………6分
解得=-11或=13 …………………………………8分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20x-15y-43=0或x2+y2+28x+9y+53=0 ……………10分
18.解:
可看作点和 到直线上的点的距离之和, …………………………………4分
作关于直线对称的点,…………………………………8分
则 …………………………………12分
19.解:(1)设,由题设,
得,即,解得.
故的长为. …………………………………6分
(2)因为在长方体中//,
所以即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或其补角).…………………………8分
在△中,计算可得,则的余弦值为。……………12分
20.解:(1)y =(( =-…………2分
令,则
…………………………4分
当时,,当或2时,
函数的值域是 …………………………6分
(2)令,可得对于恒成立。
所以对于恒成立 …………………………8分
设,
所以, …………………………10分
所以 …………………………12分
21.解:(I)取AB中点E,连结DE,则四边形BCDE为矩形,DE=CB=2,
连结SE,则
又SD=1,故,
所以为直角。 …………3分
由,
得平面SDE,所以。
SD与两条相交直线AB、SE都垂直。
所以平面SAB。 …………6分
(II)由平面SDE知,
平面平面SED。
作垂足为F,则SF平面ABCD,
作,垂足为G,则FG=DC=1。
连结SG,则,
又,
故平面SFG,平面SBC平面SFG。
作,H为垂足,则平面SBC。
,即F到平面SBC的距离为 …………………………10分
由于ED//BC,所以ED//平面SBC,E到平面SBC的距离也有
设AB与平面SBC所成的角为,
则。 …………………………………12分
22. 解:(1)(或其它底在(0,1)上的对数函数)。…………2分
(2)函数在区间上具有性质L。…………3分
证明:任取、,且

、且,,
即>0,
所以函数在区间上具有性质L。……………7分
(3)任取、,且

、且,,
要使上式大于零,必须在、上恒成立,
即,,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12分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调考试
高一年级政治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计12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题签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据《汉书》记载,“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我国人民很早就懂得用煤炭作为燃料。现在,煤炭不仅是重要的动力燃料,还是化工和制焦炼铁的原料。结合人类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下列对使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种物品可能有多种使用价值 ②使用价值的开发反映了生产力的进步
③使用价值是永恒不变的 ④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 去年甲利用自有资金20万元开办了一家小企业,一年后盈利2万元,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今年甲以6%的利率借得资金10万元扩大生产。假设该企业今年的利润率(利润/资产)与去年持平,那么,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
A.6% B.10% C.12% D. 15%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在供求影响下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如图所示)。据此回答3~4题。
3.商品的市场价格是这样形成的
A.由商品的价值决定,并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B.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使用价值大的商品就贵
C.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供求关系共同决定
D.由价值规律和买卖双方讨价还价而决定
4 .在商品交换中,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
A.生产 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使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价值 价值决定价格,使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价格 使价格提高或降低,从而围绕价值波动
D.使用价值 商品用途的大小,使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个体工商业户和个人使用支票,以促进个人支票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同时,还要求银行严厉处罚支票使用过程中签发空头支票的现象。据此回答5~6题。
5.个体工商业户和个人使用支票
A.只需要在银行拥有一定存款 B.需要在银行开立支票存款账户
C.签发数额不受限制 D.可以随时支取现金
6.签发空头支票的行为会导致
A.银行的资金外流 B.持票人得不到现金或转账资金
C.持票人不能用于购物 D.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
7.2000年至2010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统计数据如图 6:

从图6可以看出我国
①进出口产品结构更加优化 ②进出口对GDP拉动作用逐渐增强
③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 ④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 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出口产品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代工费,绝大部分利润由品牌持有者获得。这说明
A.自主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提高出口利润的重要经验
B.中国企业出口盈利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
C.品牌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方式
D.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中国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
9. 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起来,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多样化的月饼消费
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
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 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
10.假定当甲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20%时,甲商品需求量变动为30单位;当甲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20%时,甲商品需求量变动为4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甲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20%、替代品价格下降20%同时出现时,那么,甲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70单位 B.减少70单位
C.增加40单位 D.减少30单位
11. J省《高速公路条例》规定,为了保障车辆正常通行,高速公路收费道口的待交费车辆排队超过200米得,应当免费放行。这一条例的实施,对高速公路经营者和消费者可能产生的积极效应有
①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服务质量,赢得市场信誉
②增加单位时间车辆通行数量,提高经济收益
③加快消费者车辆的通行速度,提高出行效率
④保持消费者车辆的通行畅通,节省过路费用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是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
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小李拥有北京大学的医药卫生EMBA的学位,在多年的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正是看中他的这一点,一私营企业家找到小李,出资1000万元与他合伙成立了一家眼科专科医院,小李任院长,他没有出一分钱的现金,但他以自己的才能持有医院的20%的股份。从分配的角度看
A.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按资本分配无法激励员工的创造性
C.管理要素也能参与收益的分配
D.收入与所受的教育成正比
14. 某家庭共有闲置资金10万元,其投资理财方案如图1所示该家庭理财方案的特点是
①采用了多种理财方式,资产组合理
②偏重于风险资产投资
③有较强的风险规避意识
④储蓄和债券投资所占比例偏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 图2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 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决定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为解决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我国某钢铁集团先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投资8个铁矿资源项目,争取2015年实现铁矿石的自给自足,并使之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该实例说明,我国扩大海外投资
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②是对外开放上升到一个新层次
③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④因原材料价格上涨面临巨大风险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较快,稳定物价和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两大目标,但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图9所示的关系。回答17——18题。
17. 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状况从B点到A点变化
的经济手段是
A. 提高个人所得说起征点
B. 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
C. 降低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
D. 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品实施限价
18. 基于图9所示的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政府在当前宏观调控中应当
A. 把握重点,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 B. 遵循规律,促进二者的协调增长
C. 立足整体,防止二者的循环往复 D. 创造条件,避免二者的相互制约
19. 二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三大产业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第一产业 27.1% 15.1% 10.2%
第二产业 41.3% 45.9% 46.8%
第三产业 31.6% 39.0% 43.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论出我国
①农业总产值逐渐减少 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
③劳动者对服务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上升 ④劳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从右图中可以看出
①粮食和轿车是互补品
②粮食和轿车是互为替代品
③需求是有弹性的
④价格变动对粮食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轿车需求量的影
响较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1.右图漫画《贫不择妻》启示我们,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应当
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优化资源配置
③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④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2.唐代诗人白居易说:“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
无极。”这句话给我们的经济学启示是(  )
A.必须承认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B.必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C.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
D.必须抑制消费,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23.我国每年都举行“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倡导商家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
启动“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  )
A.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B.制定市场规则
C.树立诚信意识 D.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24.“瓶底的数字及代码”是塑料制品标识的一部分,常见塑料材料有7种,分别用数字1~7标注。市场上有的塑料容器没有任何标识,很多塑料杯上没有任何标识,有的连生产厂商、地址、电话也没有。针对这种现象,向生产者提出建议,符合经济生活道理的有(  )
①生产者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安全
②生产者要遵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③生产者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④生产者要制定合理的产品质量标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 2011年实施的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规定,首饰、工艺品、手表、香水等18种商品为免税试点商品,旅客每人每次可以免税购物5000元,这引发了人们争相购买免税商品。免税商品受到热捧说明
A.消费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B.免税商品一般是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
C.免税商品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 D.免税商品消费都是由攀比心理引发的
26. 去年3月22日,北京某农产品批发市场卷心菜价格为1.6元/公斤,同比上涨33%;今年3月22日,这里的卷心菜价格仅为0.85元/公斤,同比下降47%。卷心菜价格的涨跌再次反映了市场调节存在的固有弊端。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市场调节盲目性的是
A. 价格涨跌—闻价而行—可能导致不择手段、两极分化
B. 利益驱动—调整生产—可能导致事后调节、经济波动
C. 有利可图—追逐利益—可能导致欺行霸市、分配不公
D. 信息不灵—一哄而上—可能导致供求失衡、资源浪费
27.如果给图1这组漫画拟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坚持共同富裕 D.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28.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 (  )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D.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29.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一论述表明 (  )
①经济发展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要做到社会成员的平均分配  ④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30.我国某款工艺品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1330元,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7元人民币。如果2010年生产该款工艺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纸币流通速度提高50%,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其它条件不变,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若该款水晶工艺品以美元标价,则其价格为 ( )
A.200.5美元 B.199.5美元 C.192美元 D.200美元
31.樱桃在还没成熟的时候,它们味道很酸,随着时间的推移,樱桃的含糖量提高了,吃起来也就可口了。专门种植樱桃的农户到了收获时节才采摘樱桃,所以超市里的樱桃都是到了成熟期才上架的。然而,生长在公园里的樱桃,却总是在尚未成熟、味道太酸的时候就被人摘下来了。如果人们能等久点再采摘,樱桃的味道会更好。可人们为什么有的等得有的等不得呢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最合理的解释是
A.所有制的性质不同,人们对财产的处置不同
B.公园里的樱桃有更高的品质
C.不同的消费理念导致了不同的消费行为
D.早于时节上市的樱桃,由于供不应求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32. 如今,“打包”的现象越来越流行。人们在餐馆就餐后,将剩菜“打包”带走是很平常的事情。这说明 (  )
A.人们的生活水平降低了 B.人们的消费观念改变了
C.人们的卫生意识增强了 D.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
33. 胡先生用自己一部分闲置资金购买了某上市公司的5 000股的股份,他在该公司中拥有的权利有 (  )
①参加公司的股东大会  ②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拥有投票表决权 
③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  ④获取股息或分享红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4. 右图是产品生命周期与销售利润曲线图。如果要阻止产品生命周期从A点到B点运动,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加产品的市场效用 ②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 
③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④开拓产品的市场范围
A. 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5.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
“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这个故事中卖骏马的人利用了消费者的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
36.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下列作为社会保障体系有益补充的是( )
①社会保险 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③慈善事业 ④商业保险
A.① ② B.③④ C.① ④ D.② ③
37. 201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举全国之力,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这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A.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B.要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有机结合
C.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国家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8. 假定某国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00元。如果生产者甲、乙生产一件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分别为1小时和4小时,那么,在一个8小时的工作日内,甲和乙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差额分别为
A.6 300元 600元 B.6 0 0
C.6 0 600元 D.6 300元 0
39. 2011年2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这一做法的依据是
A.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B.对外开放不能忽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C.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D.企业并购不利于通过竞争优化资源配置
40. 合肥市老城区现有8条道路推广使用了半导体照明(LED)灯。此灯既能不减少亮度又能节省能源百分之九十。下图所示为半导体照明(LED)的供给曲线图,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合肥市政府采取下列哪些财政措施会导致曲线从S向S1移动
①对生产企业实施增值税优惠
②央行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③对消费者实行财政补贴
④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降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卷Ⅱ(非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题纸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兰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二、非选择题(41题14分,42题14分,43题12分,共40分)
41.(14分)材料一: 2011首届中国南昌国际奢侈品展2011年11月18日至20日在南昌举行,吸引了大量展商和消费者。
材料二:《世界奢侈品报告蓝皮书》称,201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达107亿美元,占据全球份额的四分之一,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2012年,中国将坐上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头把交椅。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大部分集中在服饰、香水、珠宝、手表等,但私人度假酒店、顶级家私、艺术品投资、豪华游艇也逐渐受到中国买家的关注。
对于全球奢侈品制造商来说,中国不仅代表着每年两位数的销售增长,更意味着未来。 “中国品味”正在影响奢侈品的发展,世界奢侈品生产商很早就开始为富裕的中国消费者改变。
材料三:一位学者表示,奢侈品消费将在中国形成“排浪式”的浪潮。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有消费能力的富人阶层,他们追求品位和个性化消费;二是在首先富裕起来的阶层中,奢侈品形成一种示范效应,也让白领、小老板开始追逐,变成“排浪式”的消费浪潮;三是现在许多独生子女踏入社会,他们的消费观念已经改变,而且家庭也有实力支撑他们的这一消费观念。
奢侈品在中国成了贫富不均的代名词,但矛盾的是,它不仅是中国有钱人“为了面子”的基本装备,也是一些中低收入人群想获得别人关注和尊敬的特殊装备。
(1)结合材料二,运用消费对生产反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世界奢侈品生产商很早就开始为富裕的中国消费者改变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三:分析奢侈品消费将在中国形成“排浪式”的浪潮的主要原因?(8分)
42.(14分)材料一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链战争时代。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除了加工制造,还有六大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在现在的全球竞争格局下,这些环节中最关键最赚钱的环节,几乎都不是中国企业所控制的,中国被分到附加值最低的、浪费资源的、不得不剥削劳动的制造环节。
材料二 在浙江宁波爵溪,集聚了一整条的针织业产业链,这个不到32平方公里的象山县小镇为30个世界顶级品牌提供加工服务。这个小镇曾经聚集了500多家工厂。然而,截至2010年6月底,这里有100多家企业停产,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进一步扩大。
(1)请分析材料中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
(2)如果你被聘为长三角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顾问,请为企业发展提出几条建议。(8分)
43.(12分)表1:2011年上半年广东省分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
区域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出口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珠三角 11.8 13.9 15.7 28.5 25.6
东翼 20.4 36.1 17.4 24.1 36.6
西翼 12.9 55.5 16 21.2 36.3
山区 21.7 23.9 15.5 15.7 37.6
表2:2011年上半年广东省主要统计指标
指标 绝对量 同比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3421.12 10.2
第一产业 1061.2 3.1
第二产业 12049.61 11.9
第三产业 10310.31 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9692.55 15.9
按销售所在地分:城镇 8259.54 16.1
乡村 1433.01 14.9
(1)上述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根据问题(1)中的结论,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实现“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目标?(8分)
高一政治 参考答案 命题人:代忖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01——05:CCACB 06——10:BBACB 11——15:AAADC 16——20:CBADD
21——25:CBAAB 26——30:DDAAB 31——35:ABCAA 36——40:BCCBC
二、非选择题(41题14分,42题14分,43题12分,共40分)
41.(14分)(1)(6分)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2分)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2分)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2分)
(2)(8分)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人们收入普遍增加。(2分)
②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2分)
③我国收入差距比较大,出现贫富分化。有一部分人富起来,购买奢侈品。(2分)
④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人们争相购买奢侈品受到了炫富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的影响。(2分)
42. (14分)答案:(1)①我国产业链定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差,自主品牌少;②竞争中,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和面临破产;③人民币升值、社保、劳保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等等因素,导致大批企业陷入困境。(6分)
(2)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实现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优势;②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创立企业的自主品牌,用品牌优势取代廉价劳动力优势;④开发和拓展国内市场,改变过于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8分)
43. (12分)答案(1)①表一反映了2011年上半年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势头良好,东西两翼和山区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珠三角,珠三角在出口方面保持优势,但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明显超过经济增长率和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速成。(2分)
②表二反映了2011年上半年广东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第一、第三产业增速明显滞后,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城乡消费品零售总额差距较大。(2分)
(2)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分)
②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支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2分)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打造自主品牌,努力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分)
④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2分)
⑤统筹区域发展。珠三角与东西两翼和山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2分)
(若考生答到“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实施双转移战略、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等要点可每点酌情加2分,但不得超过本问最高分)
高一政治 参考答案 命题人:代忖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01——05:CCACB 06——10:BBACB 11——15:AAADC 16——20:CBADD
21——25:CBAAB 26——30:DDAAB 31——35:ABCAA 36——40:BCCBC
二、非选择题(41题14分,42题14分,43题12分,共40分)
41.(14分)(1)(6分)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2分)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2分)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2分)
(2)(8分)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人们收入普遍增加。(2分)
②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2分)
③我国收入差距比较大,出现贫富分化。有一部分人富起来,购买奢侈品。(2分)
④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人们争相购买奢侈品受到了炫富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的影响。(2分)
42. (14分)答案:(1)①我国产业链定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差,自主品牌少;②竞争中,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和面临破产;③人民币升值、社保、劳保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等等因素,导致大批企业陷入困境。(6分)
(2)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实现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优势;②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创立企业的自主品牌,用品牌优势取代廉价劳动力优势;④开发和拓展国内市场,改变过于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8分)
43. (12分)答案(1)①表一反映了2011年上半年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势头良好,东西两翼和山区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珠三角,珠三角在出口方面保持优势,但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明显超过经济增长率和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速成。(2分)
②表二反映了2011年上半年广东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第一、第三产业增速明显滞后,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城乡消费品零售总额差距较大。(2分)
(2)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分)
②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支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2分)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打造自主品牌,努力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分)
④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2分)
⑤统筹区域发展。珠三角与东西两翼和山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2分)
(若考生答到“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实施双转移战略、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等要点可每点酌情加2分,但不得超过本问最高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