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H、O、C、N、S、Si、Na、Fe、Cu、Cl、Ca、Ag、Al、I、K、P),要求会写、会读、会用 2.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知道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2学情分析 1.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各物质是由各种元素组成 2.已掌握常见的各种元素 3重点难点 重点:会写、会读、会用常见的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符号的意义与元素周期表的运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 一、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H、O、C、N、S、Si、Na、Fe、Cu、Cl、Ca、Ag、Al、I、K、P),要求会写、会读、会用. 2.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知道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教学重点】 会写、会读、会用常见的元素符号. 【教学难点】 元素符号的意义与元素周期表的运用. 二、教学设计 【复习】 按要求给下列物质分类:水、二氧化碳、氧气、五氧化二磷、氯酸钾、氮气、金刚石.其中哪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并说说这些物质的元素组成. 【新课引入】 师? 从前面测验题可见,各种物质及组成元素用中文字来表示比较麻烦,而且像“氯酸钾、金刚石”这些物质的元素组成用文字很难看出其元素组成,怎么办? 我们知道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因此为了应用和交流的方便,国际上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元素和各种物质.今天我们学习表示元素的符号.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元素符号 (一)含义:每种元素国际用一种统一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叫元素符号. 通常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例:C、O、H等. 思考:钙元素和铜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相同,钙元素和铜元素应是什么? 总结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第一个字母须大写,第二个字母须小写. 例:H、Ca、Cu、Mg等. 【活动】填写表2-5中的元素符号. (二)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元素符号一般表示:①一种元素;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元素符号“N”表示氮元素,也表示一个氮原子. 教师提问:“2N”表示什么?(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假设) 生:“2N”表示2个氮原子(再次强调元素不能讲个数) 教师提问: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Cl、2H. 生:Cl表示:氯元素和1个氯原子;2H表示2个氢原子. 知识点2? 元素周期表 (一)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人们已知的元素有110多种,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科学家把它们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这样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投影]元素周期表 教师提问:请大家数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几个横行?几个纵列? 生:有7个横行、18个纵列. 师? 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列或几个纵列称作一个族. 元素周期表中按横行(周期)读:从左到右,一格接一格,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 元素周期表中按纵列(族)读:这些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 【读图】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二)探究:寻找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性 1.提出问题:元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这种联系有规律吗?它与“元素周期表”这个名称有没有关系? 2.建立假设: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可能表现在元素的性质上,也可能表现在元素的种类上. 3.设计方案: 每2人一小组,研究课本上的元素周期表: (1)在同一周期中,金属、非金属、稀有元素分别在什么位置? (2)在同一族中:某一族(如第ⅡA族、第ⅦA族)以什么元素为主? 4.记录考察结果: (1)在同一周期中: 金属元素在什么位置?(每一周期左边) 非金属元素在什么位置?(每一周期右边) 稀有元素在什么位置?(每一周期最右边) 教师提问:你认为各种类型的元素在每周期中的排布有什么规律? 生:同一周期中,从金属元素开始,过渡到非金属元素,最后到稀有元素. (2)在同一族中: 第ⅡA族——以金属元素为主; 第ⅦA族——以非金属元素为主; 教师提问:你认为同一族元素在性质上有什么规律? 生:同一族元素,它们或都是金属元素或都是非金属元素,或都是稀有元素,因此同一族元素在性质上都非常相似. 5.检验假设: ①在周期表中,核电荷为13的元素应为金属元素,元素名称是铝.根据你对该元素组成的物质的认识,这一假设是否成立?生活中常用到它的哪些性质?. 对照元素周期表,这一假设成立,核电荷数为13的元素为金属元素铝,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到它的性质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Na、K属于同一族的元素,查阅有关资料,它们性质上是否具有相似之处? Na、K是第ⅠA族元素,它们的金属单质都是银白色、质软、密度比水小的金属,熔点低,极易与水、氧气等物质反应,它们的性质极为相似,只不过K比Na性质更活泼.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学习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方法,建立一个模型(元素周期表),解决一类问题(找出各种元素之间相似和差异的规律并发现许多新元素),提升一种思想(杂乱无序的万物中存在着一种基本规律).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三、教学反思 元素符号的记忆及书写要求提早开始、分散布置,先记部分元素符号.课堂上再补充完整,教学生一些方法——“汉语拼音法”“形象记忆法”“对比记忆法”“韵语记忆法”等. 四、教学板书 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 一、元素符号 1.含义及书写规则.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表示元素的1个原子. 二、元素周期表 周期、族、每格包含的信息、排列规律. 横行(周期):从左到右,质子数(核电荷数)逐渐增加. 纵列(族):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