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 ④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人民日报》连续发表“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宣传各地大放“卫星”,“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的口号都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事?( ) A.大跃进??? B.大炼钢铁?? ? C.人民公社化???? D.社会主义改造 3.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这里的“公共食堂”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4. 下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A.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B. 三大改造. 中共“八大” C. “大跃进”运动. 国民经济调整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5. 以下口号或标语中,生动刻画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是( ) A.吃饭不花钱,努力搞生产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6.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指( ) A.1956-1966年 B.1966-1976年 C.1965-1975年 D.1960-1970年 7. “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 内奸. 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A.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8. 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各项不相符的是( ) A.生于1949年,一取名叫建国 B.生于1951年,取名叫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叫跃进 D.生于1964年,取名叫文革 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失误,下面属于严重失误的是( ) ①三大改造 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④两弹一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 为粉碎“文化大革命”奠定群众基础的是( ) A.谭震林等老同志严词批评“文化大革命” B.周恩来主持工作时提出批“左”思潮 C.邓小平主持工作时实行全面整顿 D.四五运动 11.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曾经形成过一些错误理论观点. 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这些错误对当时的社会造成很大影响,以下表现属于其中的是( )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④农业生产合作化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2. 我们能清晰地接收到来自太空的“东方红”乐曲,随着这一报告,指挥中心宣布,我国第一颗_________发射成功。( ) A.“神舟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B.“神舟五号”宇宙飞船 C.“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D.“长征一号”捆绑式火箭 13. 下列“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发射第一枚进程导弹 ②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③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 ①③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④①②③ D. ③②①④ 14. 下列哪些科研成果极大地加强了我国国防建设. ①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②1966年我国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③“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 非选择题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有什么积极作用?又存在什么问题? (3)这个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又发动的两大运动是什么? 16. 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是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重大失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 山东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人民日报》(1958年11月) 材料四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一中“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在材料二“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发起了什么运动?其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哪一历史事件?1958年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左”的错误? (4)据材料四,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以史为鉴,说说“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材料二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致电世界各国政府首脑,阐明中国对于核武器问题的立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 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请回答: (1)你知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于何时吗? (2)根据材料一. 二,分析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对拥有核武器做出了什么承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CACCA 6-10BCDBB 11-14DCAA 二. 非选择题 15. (1)主要任务:发展社会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经济文化的需要。说明:三句话任意一点均可酌情给分。 (2)积极作用: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存在问题:忽视客观规律,容易产生不良影响。说明:“积极作用”的两句话任意一点均可酌情给分。 (3)两大运动: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16. (1)行业:重工业。 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运动:“大跃进”运动。 标志:盲目求快。 (3)事件: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4)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启示: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17. (1)1964 年 (2)为了不受人家欺负;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 (3)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