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科)

资源简介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C-12,N-14,Na-23,Al-27,Cl-35.5
Fe-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在指定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在pH=13的溶液中:Na+、Ba2+、Cl-、NO3-
B.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O-、Cl-、NO3-
C.无色溶液: Cu2+、K+、SO42-、Cl-
D.强碱性溶液:K+、Mg2+、NO3-、HCO3-
2、氧氧化钾在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做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草术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就生成了氢氧化钾。在上述反应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有(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为测定一小块铁铝合金样品中的含铝量,现先将其溶于足量盐酸中,然后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待沉淀全部转化为红褐色时过滤,洗涤。将沉淀物在空气中灼烧,最后得到红棕色粉末,经称量知其质量跟原合金的质量相等。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
A.70% B.30% C.54% D.无法计算
4、科学的实验方法为我们探索物质的世界提供了一把金钥匙。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汽油和水,可通过分液方法分离
B.因为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常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瓷坩埚中加热熔化
D.不能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SO3所含的分子数为NA
B.铁与足量氯气反应,1mol Fe失去电子数为3NA
C.1molNH4+所含质子数为10NA
D.0.5L 0.2 mol·L-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SO42-离子数目为0.2NA
6、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CO32— = CO2↑+H2O
B.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Cl 2:
MnO2+4HCl (浓)=Mn2++ Cl 2↑+2H2O+ 2C1-
C.C12与NaOH溶液反应:Cl2+2OH-=C1-+C1O-+H2O
D.实验室用硅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制取硅酸胶体:2H++SiO32-=H2SiO3 ↓
7、制备单质硅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①SiO2+2C Si + 2CO↑
②Si+2Cl2 SiCl4 ③SiCl4+2H2 Si + 4HCl
下列对上述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③为置换反应 B.①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③中SiCl4是氧化剂 D. 三个反应的反应物中的硅元素均被还原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氧化物称两性氧化物。
B.氨气溶于水主要以NH4+、OH-形式存在。
C.卤素单质中:F2只有氧化性,Cl2易液化,Br2易挥发,I2易升华。
D.NO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主要原因是NO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接近。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SO2 .
B.硫粉在在过量的纯O2中燃烧可以生成SO3
C.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2,然后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
D.Cl2、NO2、NO、SO2、NH3等气体对人体均有毒害作用。
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开发使用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从根本上防止酸雨的产生;②我国从2000年起逐渐用二氧化氯取代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因为二氧化氯杀菌、消毒能力强,持效长 ③氧化镁、氧化铝可用来制造耐火砖和坩埚等 ④明矾能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可作为净水剂 ⑤建设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⑥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故可做航标灯21世纪教育网
A.①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⑥ D.全部
11、1、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碳酸钠的俗名叫小苏打 可中和胃酸 Ⅰ错;Ⅱ 对;有
B 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呈弱碱性 可中和胃酸 Ⅰ对;Ⅱ 错;有
C SO2具有漂白性 能使溴水褪色 Ⅰ对;Ⅱ 对;有
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 漂白粉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Ⅰ对;Ⅱ 对;有
12、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
B.碳酸钠具有碱性,则硫酸钠也具有碱性
C.CO2和SiO2 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
D.酸碱盐是电解质,则硫酸钡是电解质。
13、“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小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C.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用于吸收未反应的氯气,以免污染空气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检验氯气是否被完全吸收
14、X+核外电子分别为2、8、8,则X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第0族 B、第四周期ⅠA第族
C、第三周期第ⅠA族 D、第三周期第ⅧA族
三、非选择题
15、(1)有A、B、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K2CO3、BaCl2、NaSO4。将它们分别与H2SO4作用,A产生白色沉淀,B产生无色气体,C中无明显现象。则A是________ ,B是________ , C是________ 。
(2)(4分)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①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汽车尾气中的NO,是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之一,但NO又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中间产物,另外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又有传送信息的功能。
①写出NO造成酸雨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
②在汽车尾气排放管中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另一种有害气体CO跟NO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石棉是一类建筑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有毒,化学式是Na2Fe5Si8O22(OH)2。
①化学式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②这种石棉的化学式改写成氧化物形式为_________。
16、填空(有代号的均用代号表示)
(1)下列各组物质(4分)
A、过氧化钠、氧化钙、氟化铜、氧化镁
B、氢气、臭氧、氯气、氮气
C、盐酸、硫酸、硅酸、氢氟酸
D、硫酸氢钠、硫酸钠、硫酸钾、十二水硫酸铝钾
它们的分类依据是:A ;B ;
C ;D ;
(2)下列各物品或设备(2分)
①石英钟表;②陶瓷餐具;③砖瓦;④硅太阳能电池;⑤光导纤维;⑥计算机芯片;⑦石棉;⑧玻璃
Ⅰ、所用材料为SiO2 或用到SiO2的是: ;
Ⅱ、为硅酸盐的是:
(3)下列现象中硫酸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填写在空白处(4分)
①盛有浓硫酸的烧杯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浓硫酸的
②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蔬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浓硫酸的
③在常温下,可以用铁、铝容器盛装冷的浓硫酸:浓硫酸的
④所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有气体放出:稀硫酸的
(4)把amol/L Cu S04溶液和bmol/L H2S04溶液等体积混合(设混合后体积为混合前两溶液体积之和),则混合液中H+、SO42—、Cu2+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c(H+)= ; c(Cu2+)= ; c(SO42—)=
17、某无色溶液中含有K+、Cl-、OH-、SO、SO,为检验溶液中所含的各种阴离子,限用的试剂有:盐酸、硝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溴水和酚酞试液。检验其中OH-的实验方法从略,检验其他阴离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图中试剂①~⑤溶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
(2)图中现象a、b、c表明检验出的离子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3)白色沉淀A加试剂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色溶液C加试剂③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色沉淀A若加试剂③而不加试剂②,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18、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欲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并检验产物。
① 实验现象为:黑色CuO变为红色;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为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无污染。请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碱石灰的作用是 。
(3)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
已知: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的稳定性比Cu2+差
(Cu2O+2H+= Cu + Cu2+ +2H2O )。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
云龙一中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42分)
15.(共17分)(1)BaCl2 ;K2CO3 ; Na2SO4 (3分)
(2)①2Cl2 + 2 Ca(OH)2 == Ca(ClO)2 + CaCl2 + 2H2O (2分)
②Ca(ClO)2 + CO2 + H2O == CaCO3↓+ 2 HClO (2分)
(3)①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各2分,共4分)
②2NO+2CO N2+2CO2 (2分)
(4)①+2、+3 ; ②Na2O·Fe2O3·3FeO·8SiO2·H2O (每空2分,共4分)
Ⅱ、为硅酸盐的是:①⑤
(3)①吸水性;②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③强氧化性 ;④ 酸性或H+的氧化性;
(4)c(H+)=bmol/L; c(Cu2+)=1/2amol/L ; c(SO42—)= 1/2(a+b)mol/L (每空2分)
17、(共14分)(1)Ba(NO3)2 HCl HNO3 Br2 AgNO3 (2)SO SO Cl-
(3)BaSO3+2H+===Ba2++SO2↑+H2O (4)中和OH-,防止对Cl-的检验产生干扰
(5)会使SO对SO的检验产生干扰,不能确定SO和SO是否存在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
第I卷(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is the woman probably doing
A.She is listening to the radio. B.She is reading books. C.She is watching TV.
2.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probably discuss the plan
A.Over dinner. B.After dinner. C.Before dinner.
3.What does the man plan to watch first
A.soccer game. B.An earthquake report. C.A movie.
4.Where does the woman probably come from
A.America. B.China. C.Canada..
5.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Husband and wife. B.Doctor and patient. C.Teacher and student.
第二节:(共1 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schoo1. B.In a store. C.In a hospital.
7.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food there
A.Terrible. B.Healthy. C.Delicious.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What sport does the woman like
A.Basketball. B.Badminton. C.Tennis.
9.What musical instrument does the man play
A.Guitar. B.Violin. C.Piano.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The man is a director. B.The two speakers are workmates.
C.The man is interviewing the woman.
11.What does the woman do well in
A.Dancing and singing. B.Typing and shorthand.
C.Writing and playing the piano.
12.Where does the wowan want to go
A.To the Grand Shopping Mall. B.To the Grand Theater. C.To the Grand Hotel.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Why does the woman like watching diving matches
A.Because the matches age interesting.
B.Because her parents Iike watching them.
C.Because she likes Guo Jingjing.
14.How many students arc on the diving team in the woman’s class
A.About 10. B.About 8. C.About 2.
15.Who was in Shanghai about two years ago
A.The woman’s parents. B.The woman’s sister. C. The woman’s aunt.
16.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She watched a diving match on TV yesterday.
B. She began to like diving about two years ago.
C.She is a student in a sports university.
请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7.Why are many roads closed in the north
A.Because of heavy rains. B. Because of strong winds.
C.Because of thick snows.
18.Where have fifty houses been flooded
A.In the south. B.In the north. C.In the east.
19.Whal happened in the west
A.Four people died. B.Many boats were missing.
C.Two villages were under water.
20.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ext
A.There are no storms tomorrow. B.A car was blown over last night.
C.Things are better in the east.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应用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What is your plan for the holiday, Paul
—I’ll go on a trip to Yunnan Province with my family.
—_____.
A. Have a nice time B. Good luck
C. Come back soon D. Congratulations
22. The professor _____ his thoughts before giving his lecture, so that he could make himself understood well.
A. organized B. recognized C. realized D. advertised
23. She is the most _____ one of my friends; you can just depend on her.
A. reliable B. beautiful C. fortunate D. stubborn
24. That salesman _____ me to buy his MP4, but it doesn’t work well now.
A. advised B. persuaded C. preferred D. expected
25. The _____ look on his face showed that he had enough confidence in himself.
A. surprised B. puzzled C. excited D. determined
26. One major _____ of this area is that the public transport is not convenient.
A. shortcoming B. disadvantage C. advantage D. featur
27. The sun heats the earth, ___________ is very important to living things.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where
28. He is a man with rich experience, from _______ much can be learned.
A. whom B. which C. where D. what
29. ---What do you think made Mar upset
--- ___________ her new bicycle.
A. As she lost B. Lost C. Losing D. Because of losing
30. We were ________when we heard of the news that the ship had sunk in the storm.
A. shocking B. shocked C. worried D. worrying
31.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of the university _______more than 50,000.
A. get B. gets C. reach D. reaches
32. One third of the land _______ covered with ice.
A. are B. is C. were D. have been
33. People in America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the British do.
A. which B. what C. as D. like
34. There are some    mistakes in your composition.
A. spelling B. spell C. spelled D. spelt
35. —Do you know what the letters MBA _____
—Sorry, I don’t know.
A. stand for B. stand by C. belong to D. take place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Not long ago my wife sent me to town to buy something. I walked to the store, and 36 a pound of sugar. Then I returned home. 37 my wife the paper bag containing the sugar, I said, “Here’s the 38 you want.”
My wife looked in the bag, then looked at me. “I told you,” she said slowly, “to get me a bottle of 39 .” 40 over my absentmindedness (心不在焉), I paid 41 on my family doctor. He was very kind.“Your problem,” he said, “is a 42 one and should give you no concern (关心). If you 43 you’re absentminded, you’re okay. It’s nothing to 44 about. But if you’re so far gone you don’t know you’re absentminded, you may be in 45 . “Many 46 people have been absentminded,” the doctor told me. “Thomas Edison was standing 47 one day to pay his taxes. When he arrived at the window, he found that he had forgotten his own 48 . He 49 the man next in line and asked, “Can you tell me who I am ” The man told him.”
I felt 50 and got up to leave. “Thank you, doctor.” I said, “ 51 should I pay you ” “Ten dollars 52 the check-up.” The doctor answered.“ 53 doctor, I didn’t have a check-up.” The doctor looked puzzled.“Oh, yes,” he said, “it was 54 before you, 55 absentminded of me!”
36.A.bought B.sold C.ate D.ordered
37.A.Handing B.Putting C.Paying D.Making
38.A.milk B.wine C.sugar D.drink
39.A.milk B.coat C.sugar D.food
40.A.Satisfied B.Pleased C.Gone D.Frightened
41.A.attention B.money C.a call D.a time
42.A.difficult B.simple C.good D.bad
43.A.don’t know B.know C.don’t have D.have
44.A.talk B.ask C.think D.worry
45.A.trouble B.need C.fact D.future
46.A.ordinary B.famous C.sick D.happy
47.A.here B.up C.away D.in line
48.A.purpose B.business C.name D.reason
49.A.looked at B.listened to C.turned to D.passed on
50.A.even worse B.much better C.enjoyable D.more worried
51.A.How many B.How often C.How long D.How much
52.A.in B.from C.after D.for
53.A.But B.And C.Or D.Although
54.A.me B.your wife C.the patient D.Edison
55.A.What B.How C.It D.That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A
A good memory is a great help in learning a language. Everybody learns his own language by remembering what he hears when he is a small child, and some children, like boys and girls who live abroad with their parents, seem to learn two languages almost as easily as one. In school it is not easy to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because the pupils have so little time for it, and they are busy with other subjects, too.
A man’s mind is rather like a camera, but it takes photos not only of what we see but of what we feel, hear, smell and taste. When we take a real photo with a camera, there is much to do before the photo is finished and ready to show to our friends. In the same way there is much work to be done before we can keep a picture forever in our mind.
Memory is the diary that we all carry about with us.
56. We usually begin to learn our own language by ________ it.
A. speaking B. hearing C. saying D. teaching
57. If you have a good ________ , you’ll have less difficulty in learning something.
A. teacher B. camera C. memory D. family
58. The children who live abroad with their parents can learn two languages more easily, because ______.
A. they are very clever
B. they have good teachers
C. they have more chances to use these languages
D. they have a better life
59. Memory is ________ that we write in our mind and carry about.
A. the best diary B. the best camera
C. a great help D.a beautiful picture
B
Do you like to eat out Do you like to eat quickly Do you like inexpensive food Some people go to fast-food restaurants for these reasons. In the past, people usually went to diners (小饭馆 )for these reasons, too. In fact, many people in the States still go to diners today for the same reasons.
A man named Walter Scott had the first "diner" in 1872. It wasn't really a diner. It was only a food cart. People on the street walked up to the cart to buy food. These carts served late- night workers who wanted a cup of coffee and a late-night meal. The meal was a sandwich or boiled eggs. In 1887,Samuel Jones built the first diner big enough to allow the customers to come inside. However, they did not sit down. Later, people built diners with counters and stools, and people sat down while they ate.
Before long, many diners stayed open around the clock. In other words, people were able to eat in a diner at any time. Diners changed in other way, too. The original menu of sandwiches and coffee became bigger. It included soup, favorite dishes, and a breakfast menu. In addition, diners soon became permanent buildings. They were no longer carts on wheels.
Diners today look similar to the diners of the early 1900s. They are usually building with large windows. Inside, the diners have shining counters with stools, booths, tables and chairs. People can eat all three meals in a modern diner.
Today, many people eat in fast-food restaurants such as Mc Donald's and Burger King. However, the diner remains an American tradition, and thousands of people still enjoy eating there. It was popular a century ago, and it is still popular today.
60. What kind of meal did the first "diner" serve
A. Only breakfast. B. Only lunch. C. Only supper. D. All of the above.
61. According to Paragraph 3, diners changed in .
h. two ways B. three ways C. four ways D. five ways
6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Diners existed before fast-food restaurants.
B. The menu included more food than sandwiches and coffee.
C. Burger King is a fast-food restaurant.
D. Sandwiches became bigger.
63.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that .
A. the diner is a traditional, popular place to eat in the United States
B. Samuel Jones built the first diner big enough to allow the customers to come inside
C. American diners serve many types of food 24 hours a day to their customers
D. diners are different from fast food restaurants in many ways .
C
What is language for? Some people seem to think it's for practicing grammar rules and learning lists of words—the longer the lists, the better. That's wrong. Language is for the exchange(交流) of ideas and information. It's meaningless knowing all about a language if you can't use it freely. Many students I have met know hundreds of grammar rules, but they can't speak correctly or fluently(流利地). They ar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One should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when speaking a foreign language. Native speakers make mistakes and break rules, too. Bernard Saw once wrote, “Foreigners often speak English too correctly. ” But the mistakes that native speakers make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that Chinese students make. They're English mistake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if enough native speakers break a rule, it is no longer a rule. What used to be wrong becomes right. People not only make history, they make language. But a people can only make its own language. It can't make another people's language. So Chinese students of English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grammar, but they shouldn't overdo(做过头) it. They should put communication first.
64. Language is used to _____.
A. express oneself B. practise grammar rules
C. talk with foreigners only D. learn lists of words
65. Generally, when an American or an Englishman speaks English, he ____.
A. never makes mistakes B. often makes mistakes
C. can't avoid making mistakes D. always makes mistakes
66.“Foreigners often speak English too correctly.” This sentence means that ___.
A. foreigners speak correct English
B. foreigners speak incorrect English
C. foreigners speak English according to the grammar rules
D. foreigners never make mistakes when they speak English
67. When we speak a foreign language, we should ______ .
A. speak in Chinese way B. speak by the rules
C. speak to native speakers D. no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D)
In Canada you can find dogs, cats, horses, etc. in almost every family. These are their pets. People love these pets and have them as their good friends. Before they keep them in their houses, they take them to animal hospitals to give them injections(注射) so that they won't carry disease. They have special animal food stores, though they can get animal food in almost every kind of store. Some people spend around two hundred Canadian dollars a month on animal food. When you visit people's houses, they would be very glad to show you their pets and they are very proud of them. You will also find that almost every family has a bird feeder in their garden. All kinds of birds are welcomed to come and have a good meal. They are free to come and go and nobody is allowed to kill any animal in Canada. They have a law against killing wild animals. If you killed an animal,you would be punished. If an animal happened to get run over by a car, people would be very sad about it.
People in Canada have many reasons to like animals. One of them might be:Their family ties are not as close as ours. When children grow up, they leave their parents and start their own life. Then the old will feel lonely. But pets can solve this problem. They can be good friends and never leave them alone.
68. The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________ .
A. how to keep disease from pets B. pets in Canada
C. how to take good care of pets D. life of the old in Canada
69.They give their pets injections before keeping them at their houses because ___.
A. the pets are sick B. the pets are wild
C. they want to stop them from carrying disease
D. they want them to sleep on the way home
70. This passage shows that Canadians ________ .
A. hate animals B. often kill animals
C. love animals D. don't keep pets inside houses
71. In Canada, children leave their parents when they grow up because _____ .
A. they don't love their parents any more
B. they can only find jobs far from their parents
C. their parents' houses are too small
D. they wouldn't depend on their parents any more
E
Discover
Newsmagazine of science devoted to the wonders an stories of modern science, written for the educated general reader. Published(出版) by Disney Magazine Publishing Co., Discover tells many of the same stories professionals(专业人员) read in Scientific American. A truly delightful family science magazine, each issue(每期) brings to light new and newsworthy topics to make dinnertime and water-cooler conversations interesting.
Cover Price: $59.88
Price: $19.95($1.66/issue)
You Save: $39.93(67%)
Issues: 12 issues/12 months
Self
Published by conde Nast Publications Inc., Self is a handbook devoted to women’s overall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Every issue contains usable articles such as “Style Lab”, in which wearable clothes are mixed and matched on non-models and the “Eat-right Road Map”, with tips on how to eat properly.
Cover Price: $35.86
Price: $15.00($2.5/issue)
You Save: $20.86(58%)
Issues: 10 issues/12 months
Instyle
Instyle is a guide to the lives and lifestyles of the world’s famous people. The magazine covers the choices people make about their homes, their clothes and their free time activities. With photos and articles, it opens the door to these people’s homes, families, parties and weddings, offering ideas about beauty, fitness and in general, lifestyles. Publisher: The Time Inc. Magazine Company.
Cover Price: $47.88
Price: $23.88($2.38/issue)
You Save: $24.00(50%)
Issues: 10 issues/12 months
Wired
This magazine is designed for leader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cluding top managers and professionals in the computer, business, design and education industries. Published by Conde Nast Publications Inc., Wired often carries articles on how technology changes people’s lives.
Cover Price: $59.40
Price: $10.00($1.00/issue)
You save: $49.40(83%)
Issues: 10 issues/12months
7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gazines is published monthly
A. Discover B. Self C. Instyle D. Wired
73. Which two magazines are published by the same publisher
A. Wired and Instyle B. Discover and Instyle
C. Self and Discover D. Self and Wired
74. Which magazine offers the biggest price cut
A. Instyle B. Wired C. Discover D. Self
75.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management and the use of high technology would probably choose _____.
A. Instyle B. Self C. Wired D. Discover
第II卷(共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作出判断;若无错误,在该行右边横线上画一个勾(√);若有错误(每行只有一个错误),则按下列情况改正;
  该行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
  该行缺一个词;把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
  该行错一个词:把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注意:原行没有错的不要改。
When Mary was a student, she always wanted
to be a English teacher. When she was 20 years old, 76. __________
she began teaching a small school. She laughed 77. __________
a lot with the children in her class. They liked 78. __________
her teaching. One day, one of the girl asked her, 79. __________
“How does a man’s hair become grey before his 80. _________
mustache ” “I don’t know, Helon,” Mary laughed at 81. _________
and answered. “I don’t know, too.” Said Helon, 82. _________
“But it is happened to my father.” Then a boy 83. _________
said, “I know, Helon. Men’s hair become grey first 84. _________
because it’s 16 years elder than their mustaches.” 85. __________
第二节:书面表达
假设你是李华,请你用英语写一封信,向你的美国笔友Peter简单介绍有关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情况。具体内容包括:
1.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乒乓球运动在中国开展得非常广泛,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几乎人人会打乒乓球。
2. 在中国,乒乓球台案非常普及。不管是在公园、广场,还是在工作单位,随处都摆放着乒乓球台案。
3.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非常高。自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取得世界冠军后,中国产生过无数的乒乓球世界冠军。
注意:1. 词数100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 信的开头和结尾已为你写好。
Dear Peter,
I’m very glad to know that you are a table tennis fan. So am I. ...
Yours,
Li Hua
参考答案
VI. 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Peter,
Yours,
Li Hua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科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答题时必须答在答题卡上。
【2】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各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卡)
1.以下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火星的是( )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下列各组行星中距太阳由远及近排序正确的是( )
A.金星、木星、冥王星、天王星 B.天王星、土星、火星、地球
C.水星、小行星带、土星、海王星 D.地球、小行星带、火星、木星
3.对地球影响最激烈的太阳活动是( )
A.太阳辐射 B.黑子 C.耀斑 D.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
A.两人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来
5.若在东经160°、南纬28°沿东经160°向北发射导弹,射程为300千米,落弹点将可能在( )
A.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B.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北半球热带地区
我国“神州八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07秒发射升空,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神州八号”飞船返回着陆场,圆满完成“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据此完成6~7题。
6.“神州八号”发射时,伦敦(零时区)的区时是( )
A.11月1日13时58分07秒 B.10月31日21时58分07秒
C.11月2日21时58分07秒 D.10月31日13时58分07秒
7.“神州八号”飞船在太空运行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北半球,向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8.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 )
A.20时 B.20时56分4秒 C.19时 D.19时56分4秒
9.12月22日,下列四城市正午影子最短的是( )
A.莫斯科 B.北京 C.伦敦 D.堪培拉
10.全年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 )
A.莫斯科 B.北京 C.伦敦 D.堪培拉
读图1,回答11~12题。
11.图中M处的地质构造是( )
A.山岭 B.谷地
C.背斜 D.向斜
12.图中N的地质作用是( )
A.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外力作用 D.岩浆活动
13.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2,完成14~15题。
14.图2所示最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形成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16.关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大陆东岸为寒流
D.大洋西岸为寒流
读图3“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回答17题。
17.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C.P处因寒暖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
18.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箭头表示北半球暖流的是( )
19.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
A.地转偏向力 B.近地面风带 C.大陆轮廓特征 D.海水的密度差异
20.下列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无关的是( )
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秘鱼渔场
21.下列有关大气热力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主要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增温
B.夜晚天空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时,大气逆辐射更强
C.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短波辐射
D.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结果
22.在深秋或寒冬,农民为了防御霜冻,常常燃烧植物秸秆制造烟草,该做法的目的是( )
A.让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升高
B.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
C.最主要是让秸秆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升温
D.制造烟幕减少地面辐射
23.下面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24.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运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25.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单位:百帕),表示南半球高空的是( )
26.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大致是(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与地球绕日公转的位置移动方向一致
C.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D.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方向一致
27.盛夏季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伏旱,主要是( )
A.受气旋控制 B.受反气旋控制 C.受台风控制 D.受寒潮影响
28.能使陆地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主要水循环形式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地内循环 D.地表径流
2010年第13号台风“鲇鱼”于10月23日12时55分在福建省漳浦县沿海登陆。读图4,完成29~31题。
29.以上各天气系统中,可能发展台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0.第13号台风“鲇鱼”登陆福建省漳浦时,上海吹(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31.对图中各天气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天气系统过境后,一般会出现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B.甲、乙天气系统一般与丁天气系统联系在一起,相伴而生
C.受丙天气系统的影响,我国北方秋季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D.伏旱的形成一般与丁天气系统有关
32.下列四幅图,表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是( )
33.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读图5“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图”,回答34~35题。
34.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单一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35.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推断下列景观特征与其相符的是( )
A.光照弱 B.风力大 C.冰川冻土广布 D.河流多,流量丰富
36.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长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形成这种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B.科技 C.气候 D.土壤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7、38题。
37.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砍伐植被 C.气候变化 D.农业开发
38.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
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读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9、40题。
39.该山地可能拉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40.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
A.信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读图6“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回答41~42题。
41.图示地区非常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太阳
能、风能,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石油、天然气
B.天然气、太阳能
C.太阳能、风能
D.天然气、风能
42.建图中的铁路时,需要克服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
A.大风沙暴 B.高寒缺氧
C.地震火山 D.山高谷深
阅读下列地理事象,完成43~45题。
①2011年3月底,泰国南部连日因暴雨引发山洪造成洪灾,导致严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②2011年春季,我国北方冬季麦区旱情持续,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③青藏高原无人区发生5.6级地震。
④2011年4月2日新疆焦煤团艾维尔沟煤矿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导致10人死亡。
43.四个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4.按照成因与发生过程分类,这两起自然灾害属于 灾害( )
A.气象 B.生物 C.地质 D.水文
45.这些自然灾害( )
①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异常事件
②是阻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③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④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几乎没有间接损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图7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图回答46~47题。
46.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
有( )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 ②投夫(妻)者
③购房者 ④特殊人才
⑤投父母者 ⑥投子女者
⑦郊县农民
A.①③⑦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⑦
47.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推进城市化进程 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C.解决城市交通困境 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
读图8“台湾省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完成48~49题。
48.图中反映台湾省( )
A.60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B.40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C.20岁人口比重先下降再上升
D.0~5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49.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增长速度快
B.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C.就业压力太大
D.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50.制约环境承载力(即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消费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C.自然资源
D.区域开放程度
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各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
51.(每空1分,共5分)图中斜线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1)在图9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图9中ABC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 。
(3)从昼夜半球看弧NMS叫 线。
(4)已知A点地方时为12点,则M点地方时为 点。
(5)物体从A点向正北方向作水平运动,实际的运动
方向是 。
52.(8分)读图10,回答问题。
(1)如果此图表示热力环流,B、C在近地面,A、D
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则B、C两处气压
高的是 ,受热的是 。
(2)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②是
(填气压带或风带),在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
(3)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④表示 ,B、C两地表示海洋的是 。
(4) 如果此图用于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C表示岩浆,则②表示 ,D表示 。
53.(7分)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其中A为 斜,
B为 斜。(3分)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 (流水、风力)
的 (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2分)
(3)①②③处最有可能为变质岩的是 ,最有可能为新的沉积岩的是 。(2分)
54. (8分)读图12“亚州季风图”,回答有关问题。
(1)此图为 份图(填“一月”或“七月”。)(1分)
(2)图示高压中心是 高气压,该高压中心切断
了 气压带。(2分)
(3)“F”风是 季风;“E”风是 季风。(2分)
(4)C附近为 带;D附近吹西北风的主要原因
是 ;造成A附近气压高的主要原因是 。(3分)
55.(12分)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均衡,开发与利用形式多样。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1)~(4)题。
(1)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最大的3个国家是 、 和 。(3分)
(2)根据图2判断,关于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生产量和消费量同步增长 B.我国消费的石油以进口为主
C.1995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D.20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自给有余
(3)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4分)
(4)为了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你认为可以从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方面采取哪些措施?(3分)
56.(10分)图13为我国“十二五”城市化格局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与成都相比,中心
地等级较高的是 ,
服务范围较小的是 。
(2)目前,我国城市化的
特点是:城市化水平 ,
城市化速度 。
(3)与东部地区相比,长江
中下游地区在承接产业
转移方面,有 、 、 等优势。
(4)影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气候原因有 和 。
(5)图中箭头标注的资源区域调配工程为 。
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51、(每空1分,共5分)
(1)略
(2) A>B>C 。
(3) 晨 。
(4) 6 。
(5) 东北 。
53、(每空1分,共7分)
(1) 褶皱 , 背 , 向 。 (2) 流水 , 侵蚀 。 (3) ③ , ② 。
54、(每空1分,共8分)
(1) 一月 。
(2) 亚洲 (或蒙古、西伯利亚), 副极地低 。
(4) 东北信风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海陆热力差异。
图3
图4
图5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2
图1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已知=-,,则角等于(  )
A.      B. C. D.
3.||=1,||=2,,且,则向量与的夹角为(  )
A.30°    B.60°    C.120°   D.150°
4.函数f(x)=x2+2(a-1)x+2在区间(-∞,4]上递减,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3) C.(-∞,-3] D.[3,+∞)
5.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
A.,k∈Z B.,k∈Z
C.,k∈Z D.,k∈Z
6.已知且∥,则x等于( )
A.3 B. C. D.
7.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分别为(  )
A.π,1 B.π, C.2π,1 D.2π,
8.设与是两个不共线向量,=3+2,=k+,=3-2k,若A、B、D三点共线,则k的值为(  )
A.- B.- C.- D.不存在
9.已知且,则的值为 ( )
A. 5 B. C. D. 225
10. 若函数f(x)=ax-x-a(a>0且a≠1)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a>1} B.{a|a≥2} C.{a|0<a<1} D.{a|1<a<2}
11. 将函数的图象上每点的横坐标缩小为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再把所得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函数解析式为( )
A. B. C. D.
12.在△ABC中,已知2sinAcosB=sinC,那么△ABC一定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正三角形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sin,是第二象限的角,且tan()=1,则tan的值为____ .
14.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3,则的值是 。
15.设奇函数在上是增函数,且,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16.函数的图象为C,①图象C关于直线对称;②图象C关于点对称;③函数f(x)在区间内是增函数;④由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图象C.以上结论中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 计算下列各式。
(1);
(2)。
18.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
求的值.
19.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1)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并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
(2)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其中)的周期为π,且图象上一个最低点为。
(1)求的解析式;
(2)当时,求的最值.
21.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其中.  
(1)当时,求值的集合; 
(2)求的最大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且).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使函数的值为正数的的取值范围.
云龙一中11~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数学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二、填空题(20分)
13. 7 14. 2 15. 16. ①②③
三、解答题(70分)
19.解:(1)函数y=是区间[2,6]上的减函数.
证明:设x1、x2是区间[2,6]上的任意两个实数,且x1f(x1)-f(x2)= -==.
由20,(x1-1)(x2-1)>0,于是f(x1)-f(x2)>0,即f(x1)>f(x2).
所以函数y=是区间[2,6]上的减函数.
(2)因为函数y=是区间[2,6]上的减函数,所以函数y=在区间的两个端点上分别取得最大值与最小值,即当x=2时,ymax=2;当x=6时,ymin=.
20.解: (1)由最低点为M得A=2,
由T=π得ω===2,∴f(x)=2sin(2x+φ).
由点M在图象上得2sin=-2
即sin=-1,
∴+φ=2kπ-
∴当2x+=,即x=0时,f(x)取得最小值1;
当2x+=,即x=时,f(x)取得最大值.
21.解:(1)∵

∴,即
所以x的取值的集合为
(2) ∵

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3
22.解:(1)由题意可知,

由, 解得 ,
∴ ,
∴函数的定义域是.
(2)由,得 , ①
当时,由①可得 ,解得,
又,∴;
当时,由①可得,解得,
又,∴.
综上所述: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当时,的取值范围是.一、选择题部分(共l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速度计某时刻的示数表示的是平均速度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C.汽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就是它各时刻速度的平均值
D.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2.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D.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3.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 A的上面再加一个竖直向下的作用力,则C物体受到的力共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向心力的作用才可能做圆周运动;
B.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C.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一种力或一种力的分力;
D.向心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可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5.手提一挂有重物的轻弹簧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当手突然停止运动的瞬间,重物将 :
A.停止运动
B.向上匀减速运动
C.向上匀速运动
D.向上加速运动
6.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若同时撤消其中大小分别为15N和10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此时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2m/s2 B.3m/s2 C.12m/s2 D.15m/s2
7.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则当它下落t/2时,离地的高度是:
A. B. C. D.
8.一人站在电梯内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500N。若电梯运动过程中,他看到体重计的示数为600N,则电梯的运动可能为:
A.加速向上,加速度大小为2m/s2 B.减速向上,加速度大小为2m/s2
C.加速向下,加速度大小为2m/s2 D.减速向下,加速度大小为2m/s2
9.一小钢球在足够深的油槽中从静止开始下落,若油对球的阻力随球的速度增大而增大,则钢球在下落过程中(未到底前)的运动情况是:
A.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
B.先加速后减速,最后匀速
C.速度逐渐变大,最后匀速
D.加速度逐渐减小,最后为零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放在沿平直轨道向左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1的物体。当车向左加速运动时,与物体m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m2与车厢相对静止。则 :
A.车厢的加速度为gsinθ
B.绳对物体m1的拉力为m1g/cosθ
C.底板对物体m2的支持力为(m2-m1)g
D.物体m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m2gtanθ
二、实验题(共14分)
11.(6分)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9.8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a、b、c、d如图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用、g表示),其值是_____.(取g=9.8m/s2)
12.(8分)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对打出的一条纸带进行研究,从O点开始每5个打点作为一个计数点(中间4个打点未画出),计数点分别为A、B、C、D、E,该同学已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其数值见下表。
计数点 A B C D E
速度/(m·s-1) 0.70 0.91 1.10 1.30 1.49
(1)根据以上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纸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
(适当标出横、纵坐标刻度)。
(2)根据图象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3)计数点O对应的速度为 m/s,加速度为 m/s2。
三、解答题(共44分)
13.(10分)如图所示,质量m=10kg的木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现用F=60N的水平恒力向右拉动木箱,求:
(1)木箱的加速度大小;
(2)经过5s时木箱的速度大小。
14.(10分)某种类型的飞机起飞滑行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飞机速度达到80m/s时离开地面升空。如果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时,突然接到命令停止起飞,飞行员立即制动飞机,使飞机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如果请你为该类型的飞机设计一条跑道,使飞机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仍不至滑出跑道,则设计的跑道长度至少要多长?
15.(12分)如图所示,质量mA=2kg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时,恰好能匀速下滑。现用细线系住物体A,并平行于斜面向上绕过光滑的定滑轮,另一端系住物体B,释放后物体A沿斜面以加速度a=2m/s2匀加速上滑。(sin37o=0.6,cos37o=0.8)
求:(1)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体B的质量。
16、(12分)如图,细绳一端系着质量M=0.5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另一端通过光滑小孔吊着质量m=0.3kg的物体,M的中点与圆孔距离为0.2m,并知M和水平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N,现使此平面绕中心轴线转动,问角速度在什么范围m会处于静止状态?(g取10m/s2)
高一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40分)
二、实验题(共14分)
11. (每空3分,共6分) ;1.96m/s 。
12.(8分)
(1)图略(2分)(图象正确,刻度未标的得1分;画成折线的不得分)
(2)匀加速直线(或填匀加速)(2分) (3)0.5 (2分) 2(2分)
13.(10分)
解:(1)由受力分析得F合=F-f=F-μmg .................................................................(3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 ................................................................................(2分)
解之得 a==m/s2=2m/s2 ..................................(3分)
(2)v=at=2×5m/s=10m/s ................................................................................(2分)
14.(10分)
解:设跑道至少为x米,加速过程位移为x1,减速过程位移为x2
加速过程:x1=m=800m ...............................................................(4分)
减速过程:x2=m=640m..........................................................(4分)
跑道最小长度:x=x1+x2=800m+640m=1440m .................................................(2分)
 
16、设物体M和水平面保持相对静止。
当具有最小值时,M有向圆心运动趋势,故水平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和指向圆心方向相反,且等于最大静摩擦力2N。..................(2分)
A
B
C
O
A
B
C
D
E
V/(m·s-1)
t/s
O
F
θ
A
θ
A
B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天,你织围脖了吗?”成为当今网民见面的通常问候语。“围脖”是国内网民对微博的一种亲密称呼。从2007年中国第一家带有微博色彩的饭否网“开张”到现在,微博这个全新的名词已经成为最流行的词汇。
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微博是信息日益碎片化的必然结果。相比传统博客那种需要考虑文题、组织语言修辞来叙述的长篇大论,以“短、灵、快”为特点的微博几乎不需要很高成本,无论你是用电脑还是手机,只需三言两语,就可记录下自己某刻的心情、某一瞬间的感悟,或者某条可供分享和收藏的信息,这样的即时表述显然更加迎合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奇妙的是,尽管信息已经高度碎片化,但是它们能自发组织,完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也能够记录一个普通人生活中所有的点滴,以至于整体看下来,似乎是一部由俳句组成的个人史。
在看似微不足道的100多个字的背后,微博代表的是具体和生动的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因为新鲜,所以有生命力。简单的关注、评论和转发,完成了“看”和“说”的两大核心社交功能,并以时间上的即时性,虚拟空间上的零距离,实现了即时社交的功能。
微博就像是个人面向网络的即时广播,通过群聚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形成一个自己的听众群落;用微博的方式,将个人的见解和观点发布给自己的听众,以最精练的词汇来表达最高深的观点。
在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人际交往反而成为人们最难做到的事情,“宅男”“宅女”流行,白领们两点一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有机会表达情绪,分享感受,传递信息。微博作为能实现这一诉求的便捷沟通工具,自然受到人们的关注。微博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简单地随时记录自己的感想心得,而在于由其搭建的社交平台。因此,微博更多的关注他人,响应他人,与他人建立沟通,建立起社交网络,从而提高整修社会的效率。
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建立手机和互联网应用的无缝连接,培养手机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习惯,增强手机端同互联网端的互动,从而使手机用户顺利过渡到无线互联网用户。
今后,微博的主要发展运用平台应该是以手机用户为主,微博以电脑为服务器以手机为平台,让每个手机用户不使用电脑就可以发表自己的最新信息,并和好友分享自己的快乐。
互联网最早被认识到的宝贵物质就是它的高互动性。但是很久以来,互动强度一直受制于内容制造的速度。随着网络效应的展现,微博上的人越多,创造的内容就越多,而内容的爆发,又带来互动强度和即时性的根本性提高,形成良性循环。几乎可以达到每一次刷屏都会看到新的内容、新的评论以及新的粉丝,这对于读者的黏性和吸引是不可抗拒的。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16期)
1、下列关于“微博”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微博是当下最流行的词汇,“围脖”是世界各地网民对它的一种亲密称呼。
B.信息日益碎片化、对人际交往的渴望是微博产生的社会基础。
C.“短、灵、快”的微博也可以完整报道和传播某个事件。
D.微博的全命力在于新鲜,以时间上的即时性、虚拟空间上的零距离,实现了即时社交的功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微博几乎不需要成本,利用电脑或是手机,三言两语,即可实现对信息的记录、分享和收藏。
B.微博是个人面向网络的即时广播,个人的见解和观点可以用微博的方式,发布给听众。
C.用微博记录下的一个普通人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就是一部由俳句组成的个人史。
D.微博真正的价值在于由其搭建的社交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人们得以顺畅地沟通。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培养手机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习惯,使其积极同互联网端互动,微博在此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B.今后,手机将是微博的主要发展运用平台,由此个人可以发表自己的最新信息,与朋友分享自己的乐趣。
C.微博上的人日见增多,创造的微博内容也越来越多,所以每一次刷屏都会看到新的内容、新的评论以及新的粉丝。
D.微博比较注重对他人的关注、响应,与他人建立沟通,构建社交网络,以期提高整修社会的效率。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天下未尝无魁奇智略之士,当乱离之际,虽一旅之聚,数城之地,必有策策知名者出其间,史传所书,尚可考也。郑烛之武①、弦高②从容立计,以存其国。后世至不可胜纪。在唐尤多,姑摭其小小者数人载于此。
武德初,北海贼帅綦公顺攻郡城,为郡兵所败,后得刘兰成以为谋主,才用数十百人,出奇再奋,北海即降。海州臧君相帅众五万来争,兰成以敢死士二十人夜袭之,扫空其众。
徐圆朗据海岱,或说之曰:“有刘世彻者,才略不世出,名高东夏,若迎而奉之,天下指挥可定。”圆朗使迎之。世彻至,已有众数千,圆朗使徇谯、杞,东人素闻其名,所向皆下。
高骈之将毕师铎攻骈,乞师于宣州秦彦,彦兵至,遂下扬州。师铎遣使趣彦过江,将奉以为主。或说之曰:“仆射顺众心为一方去害,宜复奉高公而佐之,总其兵权,谁敢不服?且秦司空为节度使,庐州、寿州其肯为之下乎?切恐功名成败未可知也。不若亟止秦司空勿使过江,彼若粗识安危,必未敢轻进,就使他日责我以负约,犹不失为高氏忠臣也。”师铎不以为然。明日,以告郑汉章。汉章曰:“此智士也。”求之,弗获。
王建镇成都,攻扬晟于彭州,久不下,民皆窜匿山谷,诸寨日出抄掠之。王先成往说其将王宗侃曰:“民入山谷,以俟招安,今乃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旦出淘虏,薄暮乃返,曾无守备之意,万一城中有智者为之画策,使乘虚奔突,先伏精兵于门内,望淘虏者稍远,出弓弩手炮各百人,攻寨之一面,又于三面各出耀兵,诸寨咸自备御,无暇相救,如此能无败乎?”宗侃矍然。先成为条列七事为状,以白王建,建即施行之。榜至三日,山中之民,竞出如归市,浸还故业。
观此数者,则其他姓名不传,与草木俱腐者,盖不可胜计矣。
(节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烛之武:郑国人。②弦高:郑国商人。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海州臧君相帅众五万来争 帅:将帅
B.师铎咔遣使趣彦过江 趣:催促
C.不若亟止秦司空勿使过江 亟:赶快
D.薄暮乃返 薄:迫近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天下之士有“魁奇智略”的一组是(3分) ( )
①郑烛之武、弦高从容立计,以存其国
②北海贼帅綦公顺攻郡城,为郡兵所败
③兰成以敢死士二十人夜袭之,扫空其众
④圆朗使徇谯、杞,东人素闻其名,所向皆下
⑤民皆窜匿山谷,诸寨日出抄掠之
⑥先成为条列七事为状,以白王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认为,每当社会动荡不安时,即使只有数百人聚在一起,或者在只有数城之地的范围内,也会出现能够出奇谋的高人。
B.宣州的秦彦借兵给毕师铎,帮他攻克扬州后,有人劝告秦彦说,假若想顺应民心为一方减少灾难,就应当奉高骈为主。
C.郑汉章认为献计之人是位有识之士,可是当他们再派人去寻找那个人时,那人已经无影无踪了,最终也没有找到。
D.王先成认为,老百姓逃入山谷,就是为了等候国家招安,如果去追踪掳掠他们,那么这种行径与强盗没有什么不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刘世彻者,才略不世出,名高东夏,若迎而奉之,天下指挥可定。(5分)
(2)榜至三日,山中之民,竞出如归市,浸还故业。(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移居东村作①
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上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注]①作者原注:“山中有西泉寺故基。”
8、本诗“鸟不住啼天更静”一句与王籍的“鸟鸣山更幽”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5分)
9、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曾记否, , ?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于嗟鸠兮, ,于嗟女兮, 。
(4)狗吠深巷中,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写一大题作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才子赵树理
汪曾祺
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他爱“起霸”①,也是揸②手舞脚,看过北京的武生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人。他能弹三弦,不常弹。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里字写得最好的。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他的稿子非常干净,极少涂改。他写稿大概不起草。我曾见过他的底稿,只是一些人物姓名,东一个西一个,姓名之间牵出一些细线,这便是原稿了,考虑成熟,一气呵成。赵树理衣着不讲究,但对写稿有洁癖。他痛恨人把他文章中的你字改成“妳”字(有一个时期有些人爱写“妳”字,这是一种时髦),说:“当面说话,第二人称,为会么要分性别?——‘妳’也不读‘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内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赵树理是《说说唱唱》的副主编,实际上是执行主编。他是负责发稿的。有时没有好稿,稿发不出,他就从编辑部抱一堆被审掉的稿子回屋里去看,不好,就丢在一边,弄得一都是废稿。有时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他说这种编辑方法是“绝处逢生”。陈登科的《活人塘》就是这样发现的。有次实在没有好稿,康濯就说:“老赵,你自己来一篇吧!”赵树理关上门,写出了一篇名著《登记》(即《罗汉钱》)。
赵树理吃食很随便,随便看到路边的一个饭摊,坐下来就吃。后来是胡乔木同志跟他说:“你这么乱吃,不安全,也不卫生。”他才有点选择。他爱喝酒。每天晚上要到霞公府间壁一条胡同的馄饨摊上,来二三两酒,一碟猪头肉,吃两个芝麻烧饼,喝一碗馄饨。他和老舍感情很好。每年老舍要在家里请市文联的干部两次客,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腊月二十三,老舍的生日。赵树理必到,喝酒、划拳。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老舍摸不清老赵的拳路,常常败北。
赵树理很幽默感。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他爱给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司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联读成为“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作报告,说农村的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
[注]①起霸:戏曲表演程式之一,即武将上阵前所做整盔、束甲等一套舞蹈动作。②揸:把手指伸张开。
11、下列对赵树理才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赵树理喜爱民间戏曲,唱念做打样样都会,一个人能演活一台戏。
B.赵树理的字写得好,是欧体字的底子,结体也很有个性。
C.赵树理写东西从不起稿,考虑成熟,一气呵成,稿子非常干净。
D.赵树理文学眼光独到,有时能使被弃置的好稿起死回生。
12、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6分)
13、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请举两例加以评析。(8分)
14、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该段在塑造赵树理形象上的作用。(8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祁连雪
①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威武、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垂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②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威武、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③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敻(xiòng)列天南的一脉层峦叠嶂,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寂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④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沉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在那看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八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今朝终于得偿,其欢忭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⑤旅途中我喜欢把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地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⑥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濛,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倏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岭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祇,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的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遇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⑦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诗句:“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取材于王充闾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旁征博引,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并触及了当下现实,把河西走廊的精华所在与江南相提并论。
B.神话传闻和历史积淀“压低”“涂饰”了祁连山,反映了历史带给祁连山以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
C.河西走廊的过客对祁连山的形容之所以见仁见智,是因为雪岭常被一派空濛笼罩,真相难以认清。
D.作者在游历河西走廊的同时,也以恋人、挚友般的心态去贴近祁连山,试图体验祁连山的“心史”。
E.本文既从空间的视野描述祁连山特有的自然美景,也从时间的角度传达一种绵长凝重的历史感。
12、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5分)
13、作者曾说:“雪”是《祁连雪》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任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4、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200字)(10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俄罗斯鲁巴金阅读基金主席认为:人们电视看多了,会使注意力分散,思维没有系统,对世界的理解支离破碎,想象力水平大大降低。
B.我常想,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脸朝黄土背朝天,暮鼓晨钟地辛勤劳作,几乎没有片刻的喘息,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的筋骨呢?
C.《赵氏孤儿》公映后,坊间评论不错,导演陈凯歌却对票房成绩不以为然,称这么多年的拍摄经历已经让他学会用平常心去对待任何事情。
D.北大实行校长推荐制的初衷是为了打破“唯分数”的选才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无论中学校长怎样扪心自问,还是跳不出在成绩单上打转的怪圈。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2010年中国室内设计的高峰论坛,探讨了关于当今世界室内设计,并论述了设计在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推动现代生活方式转变方面的重要意义。
B.保留传统节日是我们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有益贡献,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则是人类文化不断前进、持续丰富、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C.据了解,在中国水资源紧缺的背景下,为了应对水资源过度开发、使用低效和污染问题,国家计划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D.大多数中国人对于哈佛、耶鲁等著名的“常春藤大学”都是一个遥远的传说,但在网络时代,零距离聆听这些大学的课程却成为了可能。
17、下面一段文字空缺了五个句子,填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就像长城代表中国一样,五羊也代表着广州的形象。 。因此,广州亚运会会徽选取了“羊”的创意。
①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羊”是吉祥之物,能给人带来幸运
②“羊”“大”为“美”是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
③“羊”在中国古代文字中与“祥”相通,“吉祥”也可写作“吉羊”
④中国文字的“美”字,是由“羊”和“大”构成的
⑤中国文字中,许多与美好相联系的字和词,都与“羊”字相关
A.④①③⑤② B.①③④②⑤
C.⑤③①②④ D.①③⑤②④
18、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词语存在滥用、误用现象,请按要求进行修改。(5分)
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①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一些学者②尽管对气候变化原因持有不同的看法,③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④所以“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现⑤不禁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⑥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⑦于是开始关心,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
滥用的是 (填序号),需要删除。
误用的是 (填序号),改为
误用的是 (填序号),改为
19、请仿照画线句的修辞和句式,在横线上另外写出三个句子,组成语意完整的一段话。(6分)
对善于思考的人来说,大自然是一本“无字”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 ; ;

六、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选择一个角度,写篇文章800字以上,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有学者在评价金庸时认为,一部射雕,表面上是写武侠,骨子里却全是至情至性的文人。最称心如意的是那个旷世的黄东邪,他有一个自己的岛,外人的进入是不被允许的。这岛上桃花盛开,山石奇秀,他有箫有剑有明月有好风有爱女有一望无际的大海,因此他懒得与人往还,因为他只爱他自己的岛——那只有他那样智力的人才配居住的岛。难怪有人说,做人一定要学黄东邪,你可以顽皮,你可以偶尔犯点邪气,但你一定要有一个别人无力进入的,只属于你的美丽的岛。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甲)
2、【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A项,“微博几乎不需要成本”应为“微博几乎不需要很高成本”;B项,“微博是”应为“微博就像是”,“发布给听众”应为“发布给自己的听众”;C项,“就是一部由俳句组成的个人史”应为“似乎是一部由俳句组成的个人史”。
3、【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每一次刷屏都会看到新的内容、新的评论以及新的粉丝”错,原文是“几乎可以达到每一次刷屏都会看到新的内容、新的评论以及新的粉丝”。
6、【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不是劝告秦彦,而是劝告毕师铎。
7、(1)有个叫刘世彻的人,才智超群,举世罕见,在东夏声名卓著,如果能把他请出来并且敬若上宾,那么天下唾手可行。
(2)公告贴出去才三天,藏在山中的百姓争先恐后地出来,就如同回归市场一样,都逐渐地恢复了原来的职业。
(译出大意给2分;“竞”“浸”“故”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9、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村山景的爱赏,对远离尘世的移居生活的喜爱。(2分)①首联写避地东村,“避”字点明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远离,对田园的主动回归。②颔联表现不汲汲于物质追求,虽然生活条件简陋,但仍感满足。③颈联表现对幽静僻远的自然环境的喜爱。④尾联写远望所见,表现作者安于农耕、怡然自得的心情。(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2分,要有简要分析)
三、默写
1、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风萧萧兮易水寒
3、无食桑甚,无与士耽
4、鸡鸣桑树颠
乙 选考题
适用类文本阅读
【温馨提示】
答对即可)
13、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内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赵树理在一个寻学字眼的使用上,不盲目从俗,并郑重其事地在文稿中批字强调,凸显赵树理较真、坚持已见的性格。②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赵树理不循常规,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划拳,别具一格,意趣横生。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赵树理幽默风趣的真性情,以及他和老舍之间的深厚感情。(8分,每处举例正确1分,评析3分。意思答对即可)
14、①最后一段主要写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他在作品中描写人物,在现实在抨击时事,都以富有乡土气息的风趣语言出之。②反映出赵树理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对农民的关注和体恤,展现了有良知的作家的赤诚情怀,使其形象更加丰满。(8分,答对第一点3分,第二点5分。意思答对即可)
四、文字类文本阅读
【温馨提示】
第Ⅱ卷 表达题
15、【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重点考查成语的运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A项“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使用恰当。B项“暮鼓晨钟”比喻使人警悟的言语,也形容时光推移。望文生义。C项“不以为然”是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多含有轻视的意思。不合语境。D项“扪心自问”表示自我反省有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不合语境。
17、【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题目中给了五个分句,应按照以下顺序来说明广州亚运会会徽选取“羊”的原因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羊的看法——羊在古文字中的意义——“美”字的构成——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中国文字中与羊有关的字。理清了这个说明顺序,答案就出来了。
18、⑦删除;②放在句首;⑤改为“不仅”(不但)。(每空1分。将对的改对不扣分,将对的改错扣1分)
19、示例: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小润物无声的柔情;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每句2分,修辞1分,句式1分)(考查范围:必修1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第二卷的答题栏中)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细胞壁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膜
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不是同一物质
3、下列关于右边概念图中空白处①②③④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果脯在腌制过程中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4、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A. 叶绿素a ;胡萝卜素     B.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C. 胡萝卜素;叶绿素a     D. 胡萝卜素;叶绿素b
5、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B.装置甲在Ⅰ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
C.装置乙中应让Ⅱ先放置一会再与Ⅲ连接 D.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Ⅰ处的CO2
6、如图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①⑤③④②
B. ②④①⑤③
C. ①③②④⑤
D. ③⑤④②①
7、将红细胞转移至不同浓度(Ⅰ、Ⅱ、Ⅲ)的三种盐溶液中,
结果如右图所示。这三种溶液的浓度是 (    )
 A.Ⅱ>Ⅰ>Ⅲ   B.Ⅱ>Ⅲ>Ⅰ
C.Ⅰ<Ⅱ<Ⅲ   D.Ⅰ<Ⅲ<Ⅱ
8、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9、如果人体在一段时间内不进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并且体重不变,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主要转变成
A.电能 B.渗透能
C.机械能 D.热能
10、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A.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B.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C.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
11、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光合作用不继续增强,反而下降。主要原因是
A.夏季光照太强,叶绿素分解 B. 水分蒸腾散失太多,植物气孔关闭
C.夏季气温太高,酶活性降低 D.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少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广岛生活的人癌症发病率很高,主要的致癌因子是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煤焦油
13、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加快 B.在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C.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14、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量比为1:2:2时,该细胞处于
A.中期或后期 B.后期或末期 C.前期或后期 D.前期或中期
15、细胞膜的成分中起支架作用和细胞识别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淀粉和纤维素 B.纤维素和果胶   C.磷脂和糖蛋白 D.蛋白质和磷脂
16、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依次分别为
A.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磷脂、核酸
C.蛋白质、糖类、核酸        D.蛋白质、核酸、磷脂
17、不同膜结构之间互相转化,以“出芽”方式进行的是( )
A.核膜和内质网膜 B.高尔基体膜和核膜
C.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18、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很多。下列选项中,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小的是
A.叶绿体色素的含量 B.五碳化合物的含量
C.氮气的含量 D.二氧化碳的含量
19、下列生命活动中,与蛋白质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
 A.红细胞运输O2 和CO2    B.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C.降低血糖浓度         D.决定生物性状,调节新陈代谢
20、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不同生物体内元素种类完全相同  B.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元素都是大量元素
 C.不同生物中各种化合物含量基本相同   D.同一生物中各种器官中元素含量相同
21、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 )
A.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人工去核的细胞一般不能存活很长时间
22、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下图是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以视野(1)到视野(2)是,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③一①一② C.⑤一④一③一② D.⑤一④一①一②
23、放在30%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
A.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C.洋葱表皮细胞 D.鸭跖草叶肉细胞
24、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是
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含量加倍             
B.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D.B~D段的小鼠肝脏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25、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
C.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26、在细胞周期中,要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2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
28、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相似点是
A.都以太阳能为能源
B.都需要环境中的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
C.都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D.二者都可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
29. 根据下图,指出能正确表达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概念的一段是
a 分裂期 b 分裂间期 c 分裂期 d
A.a~b B.a~c C.b~c D.b~d
30.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以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绿藻细胞内有氧呼吸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D.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水的阶段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和内膜上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必修1)
考场号 座位号 分数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请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在题目中的横线上。
31、(6分)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 ,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
32、(13分)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其中生成的ATP所含化学能来自____________,写出生成ATP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ATP将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产生的ATP中储存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______________,这里产生的CO2是在____________阶段形成的,产生的水是在___________阶段形成的,此过程的反应式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8分)右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
(1) 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 。
(2) 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 ] 。
(3) 结构5为__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中的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____________形成有关。
(4)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特有结构是[ ]____________。
(5) 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
(6) 甲状腺细胞中碘的浓度远比血浆中高,这说明甲状腺细胞吸收碘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
34、(13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两个实验:
实验1:探究某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实验2:证明血浆中存在葡萄糖。
现提供: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的健康人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
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实验均需要增加的一种试剂是 ,实验原理是

⑵实验2比实验1复杂,原因是 。
⑶实验1预测:
①试管中无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 。
②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⑷实验2的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
①步骤1:取5ml ,用离心机离心,获得上清液;
步骤2:取 至试管中,加入 ,水浴加热。
②现象: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必修1)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
31、(6分)每空1分
(1)三肽 (2)肽键 ②④⑤(填错或不全不给分) (3)脱水缩合 36
(4)
32、(13分)每空1分
(1)光反应阶段 光(或太阳光) ADP+Pi+能量—酶→ATP 暗反应阶段
(2)暗反应阶段 叶绿体基质
(3)有氧呼吸 糖类的分解 各项生命活动 第二 第三
C6H12O6+6O2+6H2O—酶→CO2+H2O+能量 (2分)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需要的。)
1、公元前782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笑。”下列最能说明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
A.西周的分封制已遭到破坏
B.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2、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3、“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备受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推崇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4、清朝专制主义制度空前强化的表现是 ( )
A.设三省六部 B.设立军机处 C.废除丞相 D.设内阁
5、“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割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新疆有—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7、“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C.英、美支持国民政府对日本进行抵制
D.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国民政府统治
8、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此话说明( )
A.义和团运动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B.中国人民取得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C.迫使日本放弃侵占辽东半岛
D.帝国主义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9、太平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说明大平天国的时代特点是 ( )
A.实行同外国平等往来的外交政策
B.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
C.提出向西方学习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
D.是中国古代农民革命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
10、推动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 ( )
A.《资政新篇》 B.《共同纲领》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武昌起义 D.国民革命
12、“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中国化命运”是指 ( )
A.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B.开展土地革命,团结最广大的农民阶级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完成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任务
13、毛泽东说:“一个有纪律,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判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三件武器是: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强的人民军队 ③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④走经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是 ( )
A.民主政治建设向制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B.确立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
C.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
D.以依法治国为基本治国方针的确立
15、香港、澳门的平稳回归和回归后的稳定发展主要是得益于 ( )
A.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B.海峡两岸关系缓和并实现了“三通”
C.“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国际局势的缓和
16、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流行“列宁装”,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当时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 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7、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当时外交突破的关键是 (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国是核大国之一
18、21世纪初,中国倡导建立的安全先行、互利协作的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是 ( )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
C.欧洲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
19、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 ( )
A.创立了中央集权制 B.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法制的渊源
C.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D.促使雅典城邦的最终形成
20、“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材料中的“法律”是指 ( )
A.罗马法 B.自然法 C.陶片放逐法 D.十二铜表法
21、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可见女王在英国的地位是( )
A.专制君主 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 D.领导内阁
22、“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为此独立后的美国( )
A.制定了1787年宪法,建立了联邦制政府
B.以三权分立的原则来构建行政机构
C.赋予总统最高行政权并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D.赋予人民以最广泛的民主自由的权利
2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15条规定:“由皇帝任命帝国的宰相”;第18条规定:“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及结束。”材料说明德国政治体制的实质是 ( )
A.君主立宪制政体 B.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C.以议会立宪为名,行君主专制之实 D.实行责任内阁制
24、一本“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专政”的书,竟创造了一个时代。这本书是 ( )
A.《<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B.《资本论》
C.《共产党宣言》 D.《国富论》
25、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主要表现在 ( )
A.废除了旧的军队、警察、法庭,建立新的国家机构
B.规定公社职员的最高年薪一律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
C.实行了一系列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政策
D.接管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26、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一国实践”是指 ( )
A.法国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7、二战后初期鉴于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为了稳住资本主义的阵脚,美国实施了 (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冷战”政策 D.成立“北约”
28、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并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其标志是 ( )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亚非国际会议的召开
C.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D.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29、1973年被定为“欧洲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非改变不可”的原因是 ( )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发展威胁着美国 D.欧洲共同体成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30、1999年美国撒开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后又相继发动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1993年欧盟成立,经济强国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俄罗斯在普京时期政治局面趋于稳定,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上事实说明 ( )
A.国际格局多极化已经形成
B.当今国际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
C.形成了“单极——多极”国际格局
D.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答题卡
座位号:
第I 卷 选择题答题卡(每小题2分共60分)
1[A][B][C][D] 9[A][B][C][D] 17[A][B][C][D] 24[A][B][C][D]
2[A][B][C][D] 10[A][B][C][D] 18[A][B][C][D] 25[A][B][C][D]
3[A][B][C][D] 11[A][B][C][D] 19[A][B][C][D] 26[A][B][C][D]
4[A][B][C][D] 12[A][B][C][D] 20[A] [B][C][D] 27[A][B][C][D]
5[A][B][C][D] 13[A][B][C][D] 21[A][B][C][D] 28[A][B][C][D]
6[A][B][C][D] 14[A][B][C][D] 22[A][B][C][D] 29[A][B][C][D]
7[A][B][C][D] 15[A][B][C][D] 23[A][B][C][D] 30[A][B][C][D]
8[A][B][C][D] 16[A][B][C][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秦始皇以其卓越的领袖才能和超人的胆略智慧,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公元前221年秦王蠃政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国家——秦。当朝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便将传说里的三皇中的“皇”与五帝中的“帝”合称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百代皆行秦政法”,被称为“千古一帝”。
材料二: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不差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领代表团回大陆,他们参观了兵马俑,谈到了秦始皇当年率领秦国军队,先后灭掉六国统一中国,具有重大意义。他们也谈到了今天中国的统一问题,大陆和台湾都应当努力为完成统一作出重要贡献。
请回答:
(1)秦始皇在政治制度创建方面的重要贡献是什么 (4分)
(2)用明清相关史实来证明材料二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
(3)分析材料一、二,说明秦始皇开创的这一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分)
(4)综合以上材料,应当怎样评价秦始皇开创的这一政治制度?(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笫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欧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到罗马法的影响。20世纪初罗马法的影响经过日本,延伸到了中国。
材料二: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材料四: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时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2分)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政治原则?该原则是通过哪个国家的哪个法律文献加以确立的?(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和性质是什么?(4分)
(4)分析材料四说明“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2分)
(5)综合以上材料来论证罗马法的永恒价值是什么?(2分)
33、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历史上“巨人”的握手,往往引发“震动”。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1924年~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划破了浓重的黑暗……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
材料二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了被称为“迎春之旅”的访问活动,中日领导人再次握手,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针对中日关系问题指出:“……而今的日中关系正在迎来第二个春天……但是我认为……还必须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省,以及带着顾及被害者感情的谦虚,只有认真看待过去并且勇敢而明智地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的错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两次握手分别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当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2分)
(3)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理解“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5分)
(4)材料三中福田康夫指出当今中日关系迎来第二个春天,那么现代中日关系史的“第一个春天”应该是什么事件?出现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
32、(13分)
(1)影响: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2分)
(2)君主立宪制。(1分)英国《权利法案》。(2分)
(3)三权分立和主权在民;(2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2分)
(4)“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建设。(2分)
(5)罗马法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2分)
走向正常化。(2分)
(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第I 卷和第II卷,满分100分,第I 卷48分,第II卷52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0年3月4日,记者从商务部获悉,为进一步帮助智利开展抗震救灾,中国政府决定在已提供100万美元紧急现汇援助的基础上,再向智利提供价值2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紧急救灾物资,并派包机运至智利首都。这批救援物资 ( )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这不具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2、某地2011年2月份的猪肉价格达19.0元/公斤。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与下列选项中货币执行的职能一致的是 ( )
A.付购物定金360元 B.用360元买一件上衣
C.交房租360元 D.一件上衣标价360元
3、2011年2月16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5855元。2010年11月26日,1美元兑人民币6.6553元。由上述材料可以得出 ( )
①相对美元来说,人民币在升值 ②相对于人民币来说,美元汇率下跌
③相对美元来说,人民币贬值 ④相对人民币来说,美元汇率在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储存条件等因素影响,从2011年1月1日起,茅台酒上调出厂价,平均上调幅度为20%。这说明茅台酒的价格 ( )
A.由茅台酒的质量高低决定
B.由茅台酒的存放时间决定
C.由茅台酒的供求关系决定
D.由茅台酒生产和储存所包含的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5、某企业率先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倍,这意味着企业在同一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 。 ( )
A.增加2倍 不变 增加2倍
B.增加2倍 减少1/2 不变
C.增加2倍 增加2倍 减少1/2
D.增加2倍 增加2倍 不变
6、温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消费信贷,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
A.协调消费、投资、出口三者的关系
B.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
C.倡导保护环境,坚持绿色消费
D.促进我国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7、随着3G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对无线宽带上网,手机电视以及视频通话等新业务跃跃欲试。这表明 ( )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生产与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D.消费促进生产的发展
8、2010年9月4日,中国企业500强在安徽合肥发布,中石化以1.39万亿元营业收入连续6年居榜首。除了中国石化外,前十的500强企业,如国家电网、中石油、中国移动等企业全部为超大型国有企业。这表明 ( )
①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②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最大
③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9、某公司自主进行“速效救心丸对人类基因整体表达情况的影响”科研项目研究,并应用于生产,取得巨大经济效益。这主要表明,企业只有 ( )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B.诚信经营,才能树立良好信誉和形象
C.保持一定营利能力,才能开发技术、扩大规模
D.抓住机遇,才能加快发展
10、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存款利率上调,通常会带来 ( )
①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
②生活消费支出相对下降
③银行贷款规模缩小
④居民投资方向的改变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风险性是居民投资、理财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性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 )
①金融债券 ②企业债券 ③国债 ④股票
A.①③②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①③
12、王某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某国有企业工作,月薪1500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王某辞职花钱购买了一辆出租车,从事旅客运输,月收入3000多元。后来,王某用手中积累的资金炒股,获得收入150万元。王某的这些收入体现的分配方式依次是 ( )
A.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13、国务院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全国月人均增加120元左右。这表明国家致力于 ( )
A.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再分配领域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
C.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D.整顿分配的秩序,完善按劳分配制度
14、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使国家能调动足够的资金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由此可见 ( )
A.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B.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C.增加财政收入是充分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
D.发挥财政作用的前提是财政收支的平衡
15、载至2010年1月7日,我国已累计完成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5351万人。此次疫苗的生产、接种费用将由政府埋单,此项财政支出主要来源于税收收入。这说明 ( )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税收是国家职能实现的物质基础
③在我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④财政有利于实现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近几年来,一些从事养殖业的经营者,为了促进家禽迅速生长发育,经常使用化学合成的饮料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会在动物体内残留,进而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经营者的这种做法 ( )
①违背了市场交易诚实守信原则
②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
③能促进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④能为社会制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尽管有关部门年年都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活动,但市场上仍然存在制假售假现象。这说明市场调节具有 ( )
A.盲目性 B.自发性 C.滞后性 D.竞争性
18、2010年3月18日,国资委要求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必须退出房地产业务。这说明 ( )
A.中央企业不能从事房地产业务
B.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经济发展
C.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D.国家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19、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下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②全面建设小康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
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科学发展观理解正确的是 ( )
①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②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宗旨在于更好地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正确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完全实现了经济融合
B.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C.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来控制世界经济的行为
D.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不受限制,在全球范围内由流流动的趋势
22、美国福特公司的莱曼汽车,设计在德国,而制动装置生产在韩国,在美国生产燃油泵,在加拿大生产自动驱动器,在澳大利亚生产发电机……一部车从设计到装配竟涉及几个国家。这反映了 ( )
A.生产的全球化 B.市场的全球化
C.资本的全球化 D.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全球化
23、下列关于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B.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C.加入世贸组织,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D.加入世贸组织不会给我国带来经济风险
24、阿联酋迪拜政府在对外开放中过度依赖外资,从而引发迪拜债务危机。这启示我们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 原则 ( )
A.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B.内资为主、外资为辅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公平竞争、公平贸易
第II卷
(本卷共50分,共4题)
25、材料 十多年来,家住济南市的刘大妈的篮子不经意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往日冬季当家的萝卜、白菜、土豆少了,鸡、鸭、鱼、肉、虾和各种新鲜蔬菜多了。自从市场上有了绿色食品,刘大妈就成了它的忠实追随者,绿色消费已成为当今时尚。家里背投电视、变频空调、高档洗衣机、电脑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双休日,刘大妈一家经常到体育馆和健身房进行锻炼,用她的话说,就是花钱买健康。而利用DVD娱乐休闲、网络购物、参加网络远程教育等,也是刘大妈一家生活的重要内容。刘大妈整天乐呵呵的,“新时代、新生活”已成为她的口头禅。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原理”谈谈刘大妈的生活变化。(8分)
(2)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是怎样在刘大妈的生活中体现的?(6分)
26、材料一 2006~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情况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1759 13786 15781 17175 1910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3587 4140 4761 5153 5919[来源: http://wx.jtyjy.com/]
材料二 对于收入分配问题,中共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一系列会议,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会议强调应大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止收入分配差距悬殊,实现社会公平。(10分)
27、材料 2010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下决心压缩一般性支出,厉行节约;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坚决防止借“十二五”时期开局盲目铺摊子、上项目。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更好地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的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财政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哪些重要作用?(12分)
28、材料 在市场经济下,只讲适应市场,生产者就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往往跟不上市场的变化……某种农产品价格高,大家知道后就回去调整种植结构。结果是你多种,我也多种,到最后,都卖不出去,都跌价。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同步性震荡”现象。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市场同步性震荡”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6分)
(2)怎样才能克服经济生活中的“市场同步性震荡”的怪圈?(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二、非选择题(4题,共52分)
25、(1)①生产与消费都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②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具有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④刘大妈消费内容和消费水平以及消费方式的变化,都是生产发展的结果,同时,刘大妈的消费对拉动经济、促进生产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26、(1)2006~2010年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差距较大并有扩大的趋势。
27、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再分配,在教育、医疗、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上,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支持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的建设,保障社会经济生活正常运行和发展。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政府通过合理的财政政策,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2010年我国要继续扩大内需,因而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拉动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