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年人教部编版社会?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答题纸姓名: 班级: 座位号: 贴条形码区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2B铅笔填涂右面的缺考标记考生禁填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注意事项填涂样例正确填涂一、选择题(本题有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大题,共60分)21.(10分)(1)(4分)(2)(2分)(3)(4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2.(10分)(1)(2分)(2)(4分)(3)(4分)23.(10分)(1)(4分)(2)(4分)(3)(2分)24.(10分)(1)(6分)(2)(4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1.(1)25.(10分)(1)(4分)(2)(4分)(3)(2分)26.(10分)(1)(2分)(2)(2分)(3)(6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021年社会·道法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1、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1题得2分,共40分)12345678910CDACADBCCD11121314151617181920CCBBCCBDA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题10分,共60分)21.(1)抗击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侵扰并取得胜利。(2分)郑成功。(2分)(2)康熙帝以武力抗击沙俄人侵者,组织了雅克萨之战。(2分)(3)抗击外敌入侵。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4分)22.(1)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2分)(2)考试只许在儒家的“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必须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用八股文(八股取士)。(任写一点即可,2分)弊端:钳制了思想,扼杀了人才,不利于文化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2分)(3)清朝实行文字狱。(2分)共同意图:通过加强思想控制来强化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2分)23.(1)文艺复兴运动。(2分)意大利工商业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分)(2)理性主义。(2分)示例一:伏尔泰,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然权利,倡导君主立宪制。示例二: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权分立”学说。示例三:卢梭,认为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提出“人民主权的理论”。(任写一点即可,2分)(3)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坚持真理;不怕牺牲(言之有理即可,2分)24.(1)哥伦布。(2分)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传统的东行陆路受阻;(2分)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2分)(2)积极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英国等国在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等。(一点即可,2分)消极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欧洲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给其他大洲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了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贫穷和落后。(2分)25.(1)①人民代表大会②监察委员会③国家的审判机关;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4分)(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2分)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2分)(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分)26.(1)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分)(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分)(3)小西积极参加法治宣传活动,启示我们应学习宪法,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2分)小敏把解决校门口交通拥堵的建议发到县长信箱,启示我们要理解和认同宪法的价值,自觉根据宪法的要求参与国家政治生活;(2分)小红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启示我们要积极践行宪法,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坚决维护宪法权威。(2分)22021年人教部编版社会?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1题得2分,共40分)(目录丞相制度的确立……丞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1.探究性学习是提升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右图节选自某同学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其主题是()A.文化专制不断加强B.地方权利不断削弱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丞相制度不断完善2.“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绩。把剑光寒倭寇胆。”词中赞扬的是哪位英雄人物()A.郑和B.岳飞C.郑成功D.戚继光3.《乾隆御制诗》有言:“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由此分析这一时期实行的政策是()A.闭关锁国B.重文轻武C.重农抑商D.文字狱4.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和平民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下列观点中能体现这股思潮的有()①各从所好,各骋所长②农为天下本务③天人感应,君权神授④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乾隆、嘉庆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代()A.思想专制加强B.传统文化衰落C.大兴文字狱D.儒家地位提高6.明清时期,北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列现象中符合当时情形的有()①四大徽班陆续进京,北京的戏楼盛况空前②商业繁荣,街道两旁有很多当铺和工匠开的各式店铺③街上不时有锣鼓喧天的舞龙、高跷等娱乐活动供路人欣赏④人们十分崇尚节俭,在生活中对拜金逐利的现象嗤之以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7.通过描写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封建家族的衰败历程来揭示中国近代前夜的危机和封建社会没落的文学作品是()A.《水浒传》B.《红楼梦》C.三国志通俗演义D.《西游记》8.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以下代表人物及其贡献搭配一致的是()A.哥白尼——日心说B.米开朗基罗——神曲C.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D.但丁——《最后的晚餐》9.从13世纪晚期到16世纪,欧洲出现了对古典文明的再发现,淡最令人感兴趣的成就都是创新的。因此,当时主要是“兴”,而不是“复兴”。其中的“兴”是指()A.对古典文化的全面传承B.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C.人文主义思潮逐渐流行D.专制主义被民主取代10.右图所示内容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发现了美洲新大陆B.促进了西班牙的强大C.印证了东方是财富中心D.促进了洲际贸易的发展11.某中学举行宪法宣传活动,下列可作为宣传标语的是(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④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2020年3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表明( )A.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B.我国是世界上人权状况最好的国家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D.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扶贫济困13.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 )A.行使国家最高监督权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C.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D.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14.对右图理解正确的是( )①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②打击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合法权益④有利于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5.《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民法典》对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紧急自卫权、继承权、人身权利等公民的基本权利做了详细和深度的规定,可见( )①民法典规定的内容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②宪法是根本法,规定和制约了民法典内容③民法典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④民法典是基本法,细化并延伸宪法的内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以下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师生的一段对话。老师:小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立法依据是什么?小明:是宪法。以上师生对话的内容体现了()A.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严于其他法律C.宪法具有最髙的法律效力D.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17.温州市怀溪镇组织委员张某在集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医学观察点未尽管理责任,放任其中四名留观人员集中活动,直至被督查发现,造成重大安全风险。2020年1月30日,张某收到诫勉处理。这说明()①法定职责必须为②法无授权不可为③行使权力可以不用承担责任④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18.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今年两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年审查、督促制定机关纠正与宪法法律规定和精神相抵触、不符合、不适应的规范性文件506件,维护了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这表明( )A.全国人大行使了决定权B.我国严格修宪程序,保障决策科学化C.国家监察委行使了监察权D.我国加强宪法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19.2020年12月1日至7日是我国第二个“宪法宣传周”,各地围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宪法意识,我们青少年要( )①学习宪法,了解宪法主要内容,领会宪法精神②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③践行宪法,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维护宪法的权威④执行宪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教育部强调指出,要在青少年中加强宪法教育,推动宪法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因为( )①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②每个公民都应该认真学习宪法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各种活动准则④在青少年中加强宪法教育是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题10分,共60分)21.【巩固与统一】(10分)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搜集到了以下图片和材料,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感悟。材料一图一戚继光图二荷兰军队投降图图三沙俄侵略者侵入我国黑龙江材料二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1)图一人物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与图二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的民族英雄是谁?(4分)(2)17世纪中期,面对图三的情境,康熙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抵抗侵略?(2分)(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外一个观点。(4分)22.【控制与集权】(10分)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王定保《唐言》材料二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廖燕《明太祖论》材料三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朝代创立的哪一制度?(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它的弊端。(4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以上三则材料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共同意图?(4分)【觉醒与启蒙】(10分)思想解放是伟大社会实践的先导,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社会变革都与思想解放有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1)材料一中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指14一17世纪欧洲的哪场运动?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材料二18世纪,西欧的先进思想家们认为,迄今为止的人们仍处于漫长的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2)材料二中用以驱散黑暗的“理性之光”指什么?举一例说明当时先进思想家“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4分)材料三“你们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判决书更害伯。”临刑前,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了解我的价值。”(3)材料三中的人物留给后人哪些值得学习的精神?(2分)24.【探索与发现】(10分)自古以来,人类不断突破自身生活的区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和王后)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但不走寻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引自《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共产党宣言》材料三15世纪结束时,……葡萄牙人开始了对亚洲的渗透,西班牙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渗透。在其后250年间,整个西半球和亚洲的重要部分都被置于欧洲的统治和控制之下。(1)材料一中的“我”是谁?为何“不走寻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6分)(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分)25.【民主与法治】(10分)材料一:(1)在以上思维导图①②③处填入相应的内容。图示体现了我国宪法的哪一原则?(4分)材料二: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李克强总理在谈到政府权力时说“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强调国家行政机关和拥有职权的公务人员都要秉承“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准则。(2)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怎样秉承“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这一准则?(4分)材料三《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写入宪法总纲第一条第二款。(3)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写入宪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怎样的性质?(2分)26.【监督与实施】(10分)(1)请解读材料一漫画的寓意。(2分)(2)材料二中其他法律法规都要进行合宪性审查说明了什么?(2分)(3)结合材料三,说说同学们的做法对青少年增强宪法意识的启示。(6分)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年人教部编版社会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一问卷.docx 2021年人教部编版社会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doc 2021年人教部编版社会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答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