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年《新疆地方史》中考考点一、秦汉时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祖国西北边陲,陆地边境线5600多千米,总面积166万多平方千米,约战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一)汉朝统一西域西域:从汉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内的广大地区统称为西域,是我国中央政权管辖的疆域。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1)第一次公元前138、第二次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目的:联络大月氏、乌孙等,共同对付匈奴公元前129年至公元前119年,三次出兵重创匈奴,设立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意义:进一步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等地的联系,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2)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3)73年,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74年,东汉重设西域都护府,以陈睦为都护。恢复了对西域的管辖。91年,班超出任西域都护。102年,班超返回洛阳。他在西域经营30年,为东汉治理西域和东西方文明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辖西域的职权。(二)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线路: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到更远的欧洲。(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作用(意义或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汉代西域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原→西域:丝绸、漆器等物品,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西域→中原: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榴、苜蓿、多种乐器、歌舞等3.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大力开辟。从山东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黄海,可到达朝鲜、日本。更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丝绸再转运到欧洲。4、体现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明沃土上孕育发展:①新疆哈密市天山北路墓地出土的彩陶②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新疆和田玉③新疆乌鲁木齐阿拉沟古墓的出土的凤鸟纹刺绣④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5、多种宗教并存:萨满教、拜火教、佛教、袄教公元前4世纪,拜火教传入新疆;公元前1世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新疆二、隋唐时期(一)隋唐统一西域1、610年,隋朝设立伊吾郡,重启了中原地区通往新疆地区的门户。鄯善郡、且末郡和伊吾郡的设置,扩大了郡县制在新疆地区施行的范围。630年,唐朝联合漠北回纥等部消灭了东突厥汗国。漠北各部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设置西伊州,高昌、焉耆、龟兹和疏勒等归附,为唐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4、640年,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唐太宗时期)治所最初在西州,后迁至龟兹。5、647年,唐朝打败西突厥汗国,攻下焉耆、龟兹等地,收其降部。6、657年,唐朝消灭了西突厥汗国。唐朝完全统一西域。7、702年,设北庭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武则天时期)安西、北庭都护府分别统辖天山南北广大地区,既是军事指挥机关,又是行政管理机关。8、唐朝为维护交通和商道安全,在沿途设置了大量驿站、驿馆等设施,过往行人和客商经过时要有官府颁发的过所方能通行。(二)新疆地区民族民族构成的新变化1、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是隋唐时期的回纥人,活动在蒙古高原。2、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被唐玄宗册封为怀仁可汗。3、788年回纥统治者上书唐朝,自请改为“回鹘”。4、840年,回鹘汗国被灭,开始西迁。一支迁往吐鲁番盆地和今天的吉木萨尔地区,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一支迁往河西走廊,与当地诸族融合,形成裕固族;一支迁往帕米尔以西,分布在中亚至今天喀什一带,建立了喀喇汗王朝。迁往西域的回鹘人相继融合了吐鲁番盆地的汉人、塔里木盆地的的焉耆人、龟兹人、于阗人、疏勒人等,构成今天维吾尔族的主体。5、唐朝与回纥等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唐朝对历任回纥可汗的册封。册封是唐朝与回纥之间保持臣属关系的重要标志之一。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被唐玄宗册封为怀仁可汗。(第一任)回纥协助唐朝评定安史之乱(3)回纥与唐朝和亲(4)唐朝与回纥之间保持绢马互市6、中原文化在新疆地区的广泛传播(1)唐朝时期,汉语成为官方通用语言,儒家思想文化在新疆广泛传播,《诗经》《尚书》《仪礼》等儒家经典广为流传。(2)边塞诗人的代表:岑参、王昌龄、高适等。(3)唐朝十部乐中,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都是西域乐。(5)盛行于唐玄宗时代的大曲《霓裳羽衣曲》出自西域。胡旋舞是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也经新疆地区传入。(6)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求法,到达天竺(印度),游历新疆多地,后来根据玄奘口述,其弟子记录成书《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7、唐朝时期的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8、唐朝时期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设置管辖机构。三、元明时期对新疆的治理1、元代,维吾尔族先民在汉语中又称畏吾儿。2、1280年,元朝设元帅府、宣慰司、北庭都元帅府等,镇护天山南北各地。这些军政机构的设置,使得新疆地区与中原等地区的一体化程度得到显著加强。3、1406年,明朝设哈密卫,作为管理新疆地区事务的机构,自此哈密市正式成为明朝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卫所。哈密卫的建立,延续了自汉代以来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多元文化的繁荣元代贯云石《寒鸦图》元代著名农学家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3)《江格尔》、《玛纳斯》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一起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4)《江格尔》《玛纳斯》《格萨尔王传》和《十二木卡姆》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四、清朝时期(一)清朝时期加强对新疆的管辖1、17世纪,康熙皇帝三次亲征,平定葛尔丹叛乱。2、1755年。乾隆皇帝出兵伊犁,平定达瓦齐叛乱,清朝完全统一了新疆,中国西北国界得以确定。3、1759年,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回部贵族的叛乱),结束了动荡不安的局面,维护了祖国统一。4、1762年,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府(设在惠远城,今新疆霍城),管辖包括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意义:伊犁将军府的设立,加强了清政府对西北边疆的管辖,促进了新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5、左宗棠收复新疆(“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6、1851年8月,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伊塔通商章程》,获得了单方面贸易免税权、设置领事权和建立贸易圈等一系列权利。这是新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7、1864年10月,沙俄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西北部边疆44万多平方千米。8、19世纪六七十年代,浩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沙俄趁机侵占伊犁。9、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先收复迪化(今新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然后分三路向南疆挺进,收复吐鲁番,打开通向南疆的门户。10、1878年,清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1、1881年,清政府经过谈判,(谈判官:曾纪泽,左宗棠抬棺出征,给予军事支持)签订中俄《伊犁条约》,伊犁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12、1884年11月17日,新疆建省。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新疆建省的意义: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我国大一统政治理念不断深化的结果。②使新疆第一次实现了与祖国内地行政制度的完全统一,也实现了新疆天山南北行政制度的划一。从此,新疆与祖国内地的政治关系更加密切,内部也更加有机地联为一体。③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边疆安全稳定,防止外来势力觊觎、渗透和分裂,起到积极作用。④为清末中国边疆管理制度的改革树立了典范。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渥巴锡)17世纪30年代,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的蒙古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回归祖国。乾隆皇帝召见渥巴锡等众首领,封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意义:土尔扈特部不远万里回归祖国,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表现了土尔扈特部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保卫家园,维护统一1、19世界末,新疆已有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等13个主要民族定居新疆,形成维吾尔族人口为居多、多民族聚居分布的格局。新疆地区既是新疆各民族的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组成部分。2、19世纪20年代,评定张格尔叛乱。3、1855年,在新疆塔城地区发生了火烧沙俄贸易圈事件。有力打击了沙俄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捍卫了我国主权。4、1865年1月,柯尔克孜族人民打响了反击阿古柏入侵斗争的第一枪。各民族文化交流加深祁韵士所著的《西陲总统事略》《西陲要略》、椿园的《西域见闻录》等,反映了国势强盛、边疆与内地联系加强之下的豪迈雍容之情。新疆建省后,布政使王树相编纂的《新疆图志》是第一部全省通志。清末新政期间,新疆设立了新疆省立中学堂等几十所新式学堂,从内地聘任具有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师授课。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迪化起义和伊犁起义是辛亥革命的组成部分。1937年4月陈云出任中共中央第一任驻新疆代表,标志着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937年10月,八路军总部在迪化成立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滕代远为负责人。1942年,盛世才公开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3年秘密杀害陈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同志,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破裂。三区革命:1944年8月至1949年10月,新疆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三个地区维吾尔、哈萨克各族群众发起反对军阀、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武装斗争,通常被称之为三区革命。意义;三区革命是反抗封建军阀、国民党反动派、帝国主义侵略的武装斗争,与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性质、对象和目标相同,是全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一部分。三区革命推翻了国民党在三区的反动统治,打击和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新疆的统治地位,牵制了国民党10万军队,有力支援了全国特别是西北的解放战争,为新疆和平解放、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肯定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等三区革命主要领导人的历史贡献。新疆和平解放:1949年9月25日、26日,陶峙岳、包尔汗分别发布起义通电,新疆和平解放。12月17日,新疆军区和新疆人民政府宣告成立。1939年1月,著名民主人士杜重远应邀来新疆,担任新疆学院院长。1954年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施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互助认识: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我们的历史使命③统一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导致国运衰退。新时代治疆方略: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