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24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大连24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资源简介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英语科试卷
题学校:鞍山一中
命题人、校对人:刘兵
第I卷(选择题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
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的时间来回答有关
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Where is Bill now
A. At the office
B. Away on vacation
C. At home in bed
Who is the woman probably talking to
A. A taxi driver at the gas station
B A clerk at the airport information desk
4. When will the woman leave Chicago a film
A Do his homework
A. At 9
B At 2 pm
C At 4 pm
5. what does the man want for break fast
Eggs and fruit
B Eggs and milk
C Bread and chees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自。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儿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
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
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6至7题
did
want his stand to be
A Near the toilets
B. Near the
C. Near the conference
7. 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man' s brochures小册子 and order forms
高一年级英语科试卷共12页第1页
A. Some of them have been destroyed
B. Some of them have been thrown away
听第7段材料,回答8至9题
8. Why is the woman unable to go to Washington
A. She has missed her train
B. There are no tickets left to Washington
C. She has lost her money and her train ticket.
9 Where did the
B. The bank
C The Gym
听第8段材料,回答10至12题
10. Why are there many reports about violence in American newspapers
B.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reading exciting ne
II.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people she has met
The
A. The
ikes shows about fighting
reams of living in the Old West
C Shows about the old West are popular with many people
听第9段材料,回答13至16题
13. What color is the scarf
A White
B. Red
C. Brown
4. How much did the woman pay
A.580
B.s160.
C.S40
5. which website does the
recommend for buying books
B. Taobao
16 What is the woman cautious about
A. Choosing appropriate websites
C The products delivery
听第10段材料,回答17至20题
17. How many people were confirmed(wi)dead in the earthquake
A.24
18 Who pulled the woman out from the crumbled(B of)building
A. An emergency t
C Specialist teams from the U.S
高一年级英语科试卷共12页第2页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科试卷
命题学校: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命题人:崔殿宝
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C12016Na23Mg24A27S-32Cl-355
Fc-56Cu64Ba-137
第I卷(选择题共53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将SO2和X气体分别通入BaC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若同时通入,有沉淀生成,则
X气体不可能是
2.下列仪器用于分离相互溶解但沸点不同溶液的是
①酒精灯②试管③蒸馏烧瓶④分液漏斗⑤冷凝管⑨蒸发皿
A.①③④
B.①②⑥
D.①③⑥
3.图示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
(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
A.过氧化钠和水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4.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不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5.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存在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So2→503→H2SO4→MgSO4
B.Fe→Fecl2→Fe(oH)2-Fe(OH)
A2O→A(OH)3NaA
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
B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NO3+NO+2H
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2H'=Ca2+H2O+CO21
D向Na2S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O3+CO2+H2O=H2SiO3+CO32
7.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
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
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入稍过量的BaC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⑤④
高一年级化学科试卷共7页第1页
8.现有两种金属的混合物共4克,与足量氯气反应后,固体增重7.1克。另取4克该念
属混台物,投入到足量盐酸中,产生2.24L(标准状况)品。则该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A.①②
C.①③
D.②④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
②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主要由其分子的物质的量决定
0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其单位是
④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⑤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②③⑤
10.某元素的单质与足量浓HVO3反应时,参加反应的单质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则反应后的产物中,该元素的价态①+1②+2
B.②.③
选择题(本题包括11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l.已知:Cu+2Fe-2Fe2+Cu2,现把相同物质的量的CuSO4、FeCl3和zn置于水
中充分反应,反应器中所得混合物除含有SO42和C1外,还含有
B.Zn、Cu2+、Fe3
C.Zn'+
2、Fe2+D.Zn2+、Cu2+、Fe、Fe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B.化工生产时将氯气通入到饱和的石灰水中可制得大量漂粉精
C.S0被氧气氧化的条件一般选择高温、高压、催化剂
D.矿青石棉的化学式为: Na: Fe SiOr(OH2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则为
Na0·3Fe0·Fe03·8si02·H
3.在科技活动晚会上,某同学向甲、乙两张白纸
喷酒两种不同的试剂,甲变成
一幅蓝色图画,乙变成一幅红色图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中的图画事先由淀粉溶液作成,后来喷洒的是碘水
B.乙中的图画事先由NaCO溶液作成,后来喷洒的是酚酞溶液
C.乙中的图画事先由酚酞作成,后来喷洒的是NaOH溶液
D.甲、乙两张纸上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高一年级化学科试卷共7页第2页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生物科试卷
题人:秦峰梅
校对人:于詰
第I卷单项选择题
(共35小题,1-20题每题1分,21-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下列的概述中,不属于细胞学说基本内容的是
A.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C.细胞来源于细胞分裂
D.病毒的生存离不开活细胞
3.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伞藻
B.黑藻
C.水绵
1.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C、H、0三种元素的是
A.脱氧核糖
B.核苷酸
C.氨基酸
D.磷脂
5.脂质不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A.构成生物膜B.调节生理代谢C.储存能量D.携带遗传信息
6.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核酸分子存储、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
五碳糖
B.磷酸
C.碱基序列
D.五碳糖磷酸骨架
8.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早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而促进细胞
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
A.调节渗透压
B.组成体内化合物C.维持正常pD.提供能量
9.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10.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妈一年级生物学科试看共7爽第1页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D.核酸合成的场所是细胞核
12.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值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断上升B.先升后降C.没有变化
先降后升
13.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
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
14.下列物质中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的是
B.葡萄糖
C.氨基酸
D.呼吸作用酶系
5.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条竹
B.细胞膜在细胞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C.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D.生物膜把细胞质分割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
16.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B.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紫色逐渐加深
C.滴加30%的蔗糖溶液会引起细胞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自动复原
D.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17.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逆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
层膜。这种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是
A.白由扩散
B.协助扩撒
C.主动运输
D.胞吞和胞吐
8.下列生理过程中需要ATP的是
A.葡萄糖一乙醇+二氧化碳
B.葡萄糖一乳酸
C.二氧化碳+水→葡萄糖
D.蛋白质→氨基酸
9.下列关于酶的论述,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所以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
B.酶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C.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酶制剂通常在最适温度下保存
20.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
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一年级生物学科试看共7页第2页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数学科试卷
命题学校:鞅山一中命题人、校对人:张墉祥柯宏旭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设全集U={-1,0.,2,4},集合CM={-1,则集合M等于
A){02
B){4
D){024
2、直线l过点(1,1)且与x-2y-1=0垂直,则直线l的方程(
2y-3=0C)2x+y-3
3、圆心在直线y=-x上,半径为3,且过点(2,1)的圆的方程可以为
B)(x-2)2+(y+2)=9
C(x-1)2+(+1)2=9D)(x+2)2+(y-2)2=9
4、函数f(x)=
+lg(3x+1)的定义域是(
D)(--,1)
5、点(4,1)到直线4x-3y=1的距离不大于3,则t的取值范围是(
B0(05D00
6、函数f(x-4)=x2+2x-5,则f(x)的取值范围是(
B)[-2,+∞)
C)[6,+∞)
7、已知点A(1,2,2)B(1,-3,1)点C在y平面上,且点C到点A,B的
距离相等,则点C的坐标可以为(
A)(0,1,-1)B)(0,-1,6)C)(0,-6)
D)(0,1,6)
数学期末试题共4页第1页
8、已知两个不同的平面a,B和两条不重合的直线m,n: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m/n,m⊥a,则n⊥a
②若m⊥a,m⊥B则a/B
③若m⊥a,m/n,ncB则a⊥B:④若m/la,a∩B=n则m//m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4个
C)2个
D)1个
9、三棱锥ABCD的所有棱长等于2,P是三棱锥ABCD内任意一点,P到三棱锥每一个
面的距离之和是一个定值,这个定值等于(
)√
D)2
函数f(x)=a+3a2-2(a>0,a≠1)在区间xe[-1,上的最大值为8,则它在
这个区间上的最小值是
11、在一个正方体ABCD-ABCD中,P为正方形
ABCD四边上的动点,O为底面正方形ABCD的中
心,M,N分别为AB,BC中点,点Q为MN上一点,线
段DQ与OP互相平分,则满足条件的Q点有(
C)1个
设a>0,a≠1函数∫(x)=log。
x|在[3,4】上是增函数,则实数a的
C)-≤a
D)-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已知函数f(x)=log3(+2),则方程(x)=4
的解x
14、右图是一个组合体的三视图,则该组合体的全面积为_打
高一数学期末试题共4页第2页期期末
年级政治试卷
流通手段
具,在现代社会日渐行
把经济
多的人民
关系

费者对其需
势②羊肉的需
④养猪规模


现同步

压力。上述

降低玩

万人通
②④
卷共6
①劳动者的竞争意识在增强
②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统
③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在增
④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②③
C.②④
7.消除不良贷款是许多商业银行需要抓好的重要工作,这主要是因为
A.消除不良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目标B.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C.不良贷款将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D.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18.调查显示,购买股票在居民的投资形式中占有相当比重,居民购买股票主要是为了
A.使企业筹集到更多的社会资金
B.对所投资的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
C.取得股息和从股票升值中获得收入D.进入股市买卖股票
19.2011年2月9日,央行年内首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此时,
居民存款储蓄得到的实际收益,该收入的分配方式属于
A.增加
按劳分配的收入
B.不确定按资本要素分配
C.减少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20.“十二五”规划强调: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
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这样做
①可以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重要的的制度保证
②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
③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④是对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1.建设和谐社会,财富这块蛋糕必须“一要做大,二要分好”。这说明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②效率第一,公平第
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④要正确处理好财富增长和分配公平的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
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下列属于财政政策的是
①加大对小型和微型企业税收扶持力度②支持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型和微型企业金融
服务③扩大中小企业转向资金规模,进一步清理取消和减免部分涉企收费
④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型和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
D.①④
2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12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列措施能够体
现这一政策基调的是
①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板
②降低金融机构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③压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D实行结构性减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4.现在,越来越多的个人在网上开店和购物,但是很少有人为网上交易缴税。按照我国
高一年级政治试卷共6页/第3页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
命题学校:大连市第八中
命题人:王翠敏校对人:万水
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大题为选
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试时间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9分,每小题3分)
西方世界有点乱,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的伦敦骚乱。骚乱首先从伦
敦开始,源于伦敦北部的托特纳姆一个29岁黑人疑为警务人员枪杀。民众借助 Twitter
facebook等社交网站和黑莓手机通信隐蔽、通信终端相对封闭、难于破译、可躲开警方
追踪等功能,彼此呼应,聚众进行打、砸、抢等严重犯罪活动。骚乱最终波及利物油
伯明翰、曼彻斯特等主要城市,各地被迫动用16000多名警力,逮捕1500余人,按照西
方媒体的说法,推特、脸谱等社交网站在这次骚乱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西方媒
体惊呼:我们被互联网“反咬”了一口
当西方国家正惴惴不安于伦敦等地的“有害信息串联”方式会不会如癌症一样,扩
大、发酵其本身存在的经济低迷、高失业率、祸利压缩等问题,最终如星星之火,终成
燎原之势的时候:当英国首相卡梅伦说出:“信息的自由流动可以用于行善,但也能被川
于作恶”的时候,当英国《金融时报》刊出“这次骚乱恰恰证明了,网络是同街道一样
的空间。如同街道会被匪徒洗劫,网络也会被不怀好意者侵袭。英国政府和警方必须在
街道上严历打击暴徒,以维护社会治安,他们也有责任在网络上清理犯罪—美化暴行
唆使人们犯罪的言论,即使在英国,也无权享有自山”的时候,“言论自山是不是应当有
边界 ”“对互联网,如推特、脸谱等的监管是否过于宽松 ”等问题引起了西方和世界
各国的讨论和关注。活生生的现实提醒美欧领导人,现在该是他们正视现实,与其他国
家携手研究互联网监管、研究如何对互联网趋利避害,避免类似情况发生的时候了,而
这种监管和趋利避害,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上的
各国政治体制、社会状况有差异
虚拟社交网站如果没有法律的有效约束会逐渐集聚能量,会成为对全人类基本秩序
构成威胁的巨大不确定性。承认各国政治体制、社会状况的差异,依法有序管理互联网
才能让“被互联网反“咬’一口”的惊呼才不再出现
伦敦骚乱,让一直受西方国家指责互联网管理严格的其他国家突然发现:互联网原
来是“中性的”!骚乱,打碎了美欧国家对互联网仅仅“是搅乱非西方国家利器”的幻觉
终结了西方利用互联网及手机技术,在本世纪发展中国家几次大规模动荡中,推波助澜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共10页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科试卷
命题学校: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命题人:于仹奇校对人:刘驰罡
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中新社华盛顿12月5日电,美国宇航局5日发布声明宣布,该局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
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若其存在生命,则其自
身应具有的条件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稳定的光照条件
C.只有一颗卫星
D.自身体积质量适中能吸附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
2.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是
B.气温异常升高
C.两极地区夜空产生极光现象
D.山体发生滑
3.某地地转偏向力为0,若北京时间15时,该地气温达一日最高值,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23°26′N,135·E)
05°E)
C.(23·26′S,135·W)
(0°,75°E)
4.当太阳直射20°N能线时,75°W经线上的甲(纬度为40°N)与乙(纬度为0°)两地:
A.日出时刻相同
B.昼长相等
C.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D.甲地日落时刻早于乙地日落时刻
5.读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表(注:升降旗时间与日出日落时间相同)三天中,太阳直
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升旗时间
降旗时
19:19
19:20
A.北半球,向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四地自转速度的正确排列是
A.线速度:丙=乙
B.角速度:丁>甲
C.角速度:丙>乙
D.线速度:甲>丁
7.当丁地出现极夜现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北半球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日影测当地的地理坐标,当竖直旗杆影子朝正北时
北京时间恰好是12点40分,日影与旗杆正好等长,下图是这一天的光照图,据此回答
高一年级地理科试卷共7页第1页
8,此时辽宁省各地区的昼夜状况是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
9.该同学所在的地理坐标为
A.(45°N,120
B.(35°N,110°E)
C.(45°N,110°E)
D,(35°N,120°E)
右图中ABF弧线是晨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读图判
断10、11题
0.A点若位于0°经线,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月22日14点
B.6月22日2点
C.12月22日14点
D.无法确定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点昼长为8小时
B.此时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位置靠近远日点
C.全球昼夜平分
D.B点位于昏线上
12.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
B.不同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C.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D.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13.下列哪个气压带控制下的天气通常是多雨
B.信风带
C.极地东风带
西风带
14.关于信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北半球为东南风②南半球为东南风
③在信风带风影响下降水一定较多
④信风带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
B.②③

下表为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答15、16题
降水m56_466774265
叫-s46-121-40
24235239236
5.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16.图中四地大陆性最强的是:
7.除南极洲外,其余各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高一年级地理科试卷共7页第2页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科试卷
命笾学校:东北育才学权命蒽人:曹振华核对人:谷长春
客观卷1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铝或不答的得0分)
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如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
某一段时问内
A,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
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C.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
D.甲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比乙的大
2.细纯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小球,让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关于小球运动到P
点的加速度方向,下列图中可能的是
3.一座高16m的建筑物屋檐处,因渗水而每隔一定时间有一个水滴落下,设第5个水滴
刚离屋檐时,第1个水滴正好落到地面,不计空气阻力,g=10m2则
A.水滴的水的间隔为、3/5s
B.第1个水汹落地时。第2个水滴的离地面的高度为9m
C.第1个水滴落地时,第3个水滴的离地面的高度为12m
D.第1个水落地时,第2、3个水滴间的距离为8m
4.如图所示,在一块长木板上放一铁块,当把长木板从水平位置绕
A端缓慢拍起的过程中,铁块所受的摩擦力
A.随倾角6的增大而减小
B.开始滑动前,随倾角B的增大面增大,滑动后,随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C.开始滑动前,随倾角6的增大而减小,滑动后,随倾角伊的增大面增大
D.开始滑动前保持不变,滑动后,随倾角B的增大面减小
高一年物理科试卷篮1页共4页
5.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I、Ⅱ
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I、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斯增大
B.I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I、Ⅲ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D.I、Ⅱ两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
6.如图所示,橡皮条0A和QA之间的夹角为0°时,结点0吊着
质量为1kg的砝码,0点恰好在圆心。现将A.A分别移到同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上的B和B点,且它们与竖直方问的夹角都
为60°,要使0点仍在心上,则所挂砝码的质量只能是
A. 0.5kg
B Ikg C.
kg
D
7.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更直于水平面,四锥向固
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如图所示
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球A的线遠度一定大于球B的线速度
B.球A的角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角速度
C.球A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向心加速度
D.球A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球B对简壁的压力
8.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p的左侧与一根压缩的轻弹簧相连,现将物体D由静
止释放,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到原长的过程中,物体p的运动情况是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
C先加速后减速
D.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物体p的速度达到最人
9.如图半径为R的圆弧形框架上A点处有一根可绕A端自由转动长为R的轻杆A0绳
在0点悬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另有一根绳一端系在0点,另一端系在圆弧形框架上的
C点。当点C由图示位置逐渐向上沿圆弧移动到B点的过程中,OC绳所受拉力的大小变
化情况是:
A.逐渐减小
B.保持不变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科试卷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命题学校:东北育才学校命题人:尹新东校对:李善梅
第Ⅰ卷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共计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
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西周国家结构上“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B.贵族兼并土地愈演愈烈
C.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D.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2.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
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昨(赐予)土命氏”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但在某
历史时期以后这一方法却戛然而止,这个时期应是
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
D.唐宋时期
3.《中国古代职宫》中说载:两宋时期50%以上的进士任官之前出身于平民,明清时期
43%的进士任官之前出身寒家庭,该则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已不复存在
C.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土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
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丝毫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5.“朱元琼……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白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
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受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部
门…”材料中的“中级官员”主要是指
A.殿阁大学士B.军机大臣C.内阁首辅D.六部尚书
6.根据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对古希腊史学家修背底德所描述的“男人就是城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政
B.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C.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利,承担社会义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卷第1页共页
7.美国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
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所喻0笨受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
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变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雅典人的利益
8.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罗马的立法者又规定,被定罪的人的财产应受
到尊重,以防止财产被人民没收。”“罗马法律规定,除了最重大的叛逆罪外,不得没收
财产。”其用意在于说明
A.财产不能被没收
财产权与犯罪与否没有任何关系
C.古罗马法重视保护财产权D.没有财产权就没有自由,财产权是自由的基础
9.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
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玉、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
抱着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址报》的标题会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卡梅
伦的上述言辞不能体现的是
A.英国政治精英受到广泛监督
B.英国首相与内阁政治上共进退
C.选民在英国政治坐活中有一定地位D.英固首相须接受下院监督
10.历史学家刘宗绪、刘作昌、唐德刚等都反对把君主制与封建残余等同,认为在特定
历史环境下君主立宪制对会发展有推动作用。不列认识不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使得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B.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使议会及内阁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
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保留了君主,是封建残余浓厚的表现
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对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建立新制度影响巨大
11.《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对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
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为警惕“专制政
治”,宪法制定者们采取的最有力的措施是
A.采取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权力运作模式B.两党对垒交替执政的政体形式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D.采取议会制共和政体
12.美国1787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点是
A.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
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B.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
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13.与英国相比,法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呈现的鲜明特点是
A.政局动荡,进程艰难
C.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B.政局稳定,和平发展
D.制定宪法
14.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下列活动或主张,符合当时世
A.推翻清王朝,建立太平天国B.兴建铁路,
展趋势的是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业,奖励技术发明
D.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