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我国( ?) A.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实施“一五”计划 D.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2. 中共八大在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是 ( ) A.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C.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确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 3. 1958年出现“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的根本原因是( ) A.凤阳人不善经营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凤阳地理位置偏僻 4. 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 “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6.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 B.邓小平被诬陷为“四五”运动的总后台 C.1967年“二月逆流” D.1968年刘少奇被诬陷和迫害致死 7. 某剧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对方见他披着军装,就说:“我们是北航红旗的‘揪彭战斗队’,你知道吗?我们的司令就是中央‘文革’支部的韩爱晶,我们要找彭德怀。”材料中的“我们”指的是( ) A. 走资派 B. 造反派 C. 中立派 D.元老派 8. “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这里的“内乱”是指(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9. “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 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的是( ) A.“九一三事件” B.“四五运动” C.二月逆流 D.五四运动 11. 下列哪些科技成就集中代表了我国20世纪60.70年代达到的先进水平?( ) ①原子弹 ②导弹和氢弹 ③“东方红一号”卫星 ④“神舟五号”飞船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12. 通过卫星转播,我们能坐在电视机旁欣赏到万里之外球星的精彩表演。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嫦娥一号” D.“长征一号” 13. 我国是世界上能造核武器.自行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五个国家,标志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 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1966年,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进行 D.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4. 建国以来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骄人成就,取得上述成就与“两弹一星”精神分不开,而这种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精神 B.科技创新精神 C.团结统一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 15. 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二.非选择题 16.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1)结合所学知识,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的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3)材料三中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可吸收那些经验教训? (4)材料四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 ——叶剑英1967年中南海怀仁堂会议的讲话 材料二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酒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1976年天安门诗抄 请完成: (1)材料一中的“你们”指的是谁?这一事件后来被污蔑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雄杰”指的是谁?为悼念“雄杰”而爆发的群众性运动是什么? (3)以上两段材料中铿锵有力的词句,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思想感情? 18. 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是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重大失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材料三 山东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人民日报》(1958年11月) 材料四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一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 (3)材料三反映哪一历史事件?1958年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左”的错误? (4)据材料四,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以史为鉴,说说“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DCDB 6-10DBDBB 11-15BADBA 二.非选择题 16. (1)土地改革;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左”倾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要实事求是,坚持经济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等。 17. (1)林彪.江青一伙。“二月逆流”。 (2)周恩来。四五运动。 (3)坚持真理,敢于斗争,关心国家.民族命运。 18.(1)①重工业。②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①“大跃进”运动。 ②教训: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经济规律等。 (3)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4)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启示: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