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七单元第三课第三目俄国改革学习目标1.了解俄国两次改革,两次改革,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基本史实2.知道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的历史作用。3.认识到落后的制度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改革是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了解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作用、影响?探究农奴制改革的深远意义,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知讲解俄国农奴制改革十九世纪中叶,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因此缺乏必需的劳动力.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农奴还要向封建主服劳役和交纳一定数额的实物作为地租.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新知讲解彼得一世改革人物简介:彼得大帝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1.时间2.目的1689年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新知讲解彼得一世改革3.内容①政治上:彼得一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③经济上: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④文化、教育上: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社会生活上:他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4.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新知讲解5.影响彼得一世改革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700年—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积极影响: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消极影响:彼得是一世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6.评价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必要的自由劳动力.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俄国开始从农奴制时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在改革后逐渐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农奴生活仍没有本质提高,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2003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庆典讲话给我20年,我还给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俄)彼得大帝结合史实评价彼得一世:新知讲解彼得大帝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而且也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是召唤我们走向生活,在巨大的、但陷于沉睡中的古老俄罗斯的身体中注入生气勃勃的精神的上帝.——别林斯基新知讲解俄国农奴制改革视频: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新知讲解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①19世纪中期,俄国的工业有了发展,但由于农奴制的阻碍,仍然与西欧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英法等欧美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开始工业革命,进行殖民扩张,实力迅速上涨。而俄国却远远落后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材料: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农奴生活水平低下——市场难以扩大新知讲解政治上: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打击沙皇的专制统治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②越来越多知识分子批评时政,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农奴时常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材料:19世纪上半期俄国报纸上,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地主在毒打农奴新知讲解俄国农奴制改革③1853年为了扩大势力范围,同时转移国内矛盾,沙皇俄国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两年后,英国、法国等国家加入土耳其一方,大败俄军.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把俄国的强国形象打得粉碎,让俄国人深切感受到自己的落后,废除农奴制势在必行军事上: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充分暴露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直接原因)1.背景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新知讲解俄国农奴制改革2.时间1861年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度的特别宣言3.目的维护贵族地主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4.内容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5.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运动新知讲解俄国农奴制改革6.影响积极影响: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消极影响(局限性):改革不彻底,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7.意义进步性:解放了农奴,给了他们自由,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局限性:农奴虽然解放,但是由于贫困,因此不得不要去依附地主。①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②改革是由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实施的。③改革的前提是维护地主利益。思考:为何会出现局限性?新知讲解被解放的农民由于土地减少、支付赎金,使农民骚动由1860年的126次增至1176次.亚历山大本人也成为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再由于亚历山大对国内反对派的严厉镇压,遭到了反对派的激烈反对,1881年3月,他在首都彼得堡被炸死,可以说为改革而献身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列宁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资料2:在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之后,一个官员评价农奴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一个地主也有类似的感受,说农奴“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农奴以高出市场价的钱购买土地,说明了改革很不彻底,农奴制改革也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合法”的掠夺。所以说1861年改革保存了大量封建残余。资料2反映了改革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成为自由人,社会地位提高。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农奴以高于市场价的钱赎买土地,这说明了什么?资料2中农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探究资料1:农奴取得的份地,按照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总共不下20亿卢布。探究: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异同相同点:①起因:都受到了西欧的影响。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沙皇的专制统治,实现了富国强兵。③结果:都有利于俄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不同点:①彼得一世的改革实际上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度;是封建性质的改革。②而1861年改革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废除农奴制度,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课堂小结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会有一些落后的规章制度束缚我们前进的步伐;只有改革,不断的改革,才能摆脱束缚,获得成功。改革要顺应历史的潮流。改革要有坚强的决心和勇气。改革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俄国改革彼得一世改革背景时间、领导人目的内容意义废除农奴制原因开始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①政治②军事③经济④文教⑤社会习俗①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②局限性: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性质:目的内容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必须出钱赎买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C.?缺乏自由的劳动力????????D.?奴隶贸易非常繁盛2.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旁边,有一座宏伟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A.?查理一世???????B.?彼得一世?????C.?亚历山大二世????????D.?路易十六CC课堂练习3.“对于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A.?没有取得实际效果????????????????????B.?完全违背了封建主的利益C.?不能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D.?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4.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的重大问题,其相同的历史任务是()A.?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障碍C.?避免国家分裂???????????????????????????D.?反抗殖民压迫DB课堂练习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这样预测:“自反击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我们却一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材料二 列宁指出:“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停滞不前”?俄国是怎样改变这一局面的?(2)材料二中“转变”的实质是什么?俄国的“转变”有何局限?理解:农奴制盛行,工业发展落后。改变: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实质:走上了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局限: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七单元第三课第三目俄国改革(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B.?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D.?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C.?缺乏自由的劳动力????????D.?奴隶贸易非常繁盛3.下表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俄国(???)时间企业数工人数量产值(千卢布)18609911600795418792874200051937A.?赢得克里米亚战争??????????B.?实现国家统一??????????C.?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废除农奴制4.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旁边,有一座宏伟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A.?查理一世?????????????????????????B.?彼得一世?????????????????????????C.?亚历山大二世?????????????????????????D.?路易十六5.关于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农奴制改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前者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②后者完全解放了农奴和土地③后者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④两者都推动了俄国的进步和发展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②③6.“对于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A.?没有取得实际效果????????????????????B.?完全违背了封建主的利益C.?不能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D.?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7.列宁指出:“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导致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农奴制度的废除???B.?借鉴了西欧的技术经验????C.?沙皇专制的终结??????D.?上层建筑的近代化变革8.1845年,罗斯出生于俄国一个农奴家庭。以下是对她25岁时生活状况的记述。选出你认为最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A.?罗斯已是一个小商店的老板娘?????????????????????????????B.?由于罗斯不听话,被地主卖到另一个农庄C.?罗斯拥有一块地??????????????????????????????????????????????????D.?罗斯有一个自主婚姻的家庭9.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的重大问题,其相同的历史任务是(???)A.?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障碍C.?避免国家分裂?????????????????????????????????????????????????????D.?反抗殖民压迫二、材料分析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这样预测:“自反击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我们却一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材料二 列宁指出:“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停滞不前”?俄国是怎样改变这一局面的?(2)材料二中“转变”的实质是什么?俄国的“转变”有何局限?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奴。材料二《解放农奴宣言》规定:农奴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表明改革后俄国农奴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2.C3.D4.C5.A6.D7.C8.B9.B二、材料分析题10.(1)理解:农奴制盛行,工业发展落后。改变: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2)实质:走上了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局限: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11.(1)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2)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通过赎买获得一块份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861年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wmv 彼得一世.wmv 第七单元第三课第三目 俄国改革(练习).doc 第七单元第三课第三目 俄国改革(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