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目标检测卷+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目标检测卷+答案

资源简介

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目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C
B
D
A
D
A
C
B
C
A
C
A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A
C
B
A
B
C
D
C
C
B
D
B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2分)
(1)明太祖(或朱元璋)(2分);
①废除地方行省制,设三司;②创内阁;③设锦衣卫。(任写2点,4分)
(2)军机处(2分);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封建君主集权(或加强了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了皇权,提高了办事效率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3)皇权不断强化。(意思相近即可,2分)
27.(16分)
(1)满族(女真族);(2分)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等。(2分)
(2)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台湾府(一点2分,共6分)
(3)
农业:①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②培育了大量农业新品种;③引进外来新品种。
手工业:①棉纺织业发达;②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占据主导地位;③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商业:①工商业城市逐渐兴起;②形成商帮;③海外贸易活跃。
(农业、手工业、商业各写一点,6分)
28.(12分)
(1)闭关锁国政策。(2分)
(2)
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自认为无需同外国通商);
②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狂妄自大;(4分)
表现:实行严厉的海禁,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擅自出海贸易;或者关闭其他通商港口,只留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等(任写一点得2分)
(3)
正(积极):一定程度上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2分)
反(消极):①限制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任意1点,得2分)
②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
③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落后于西方。
29.(1)文艺复兴;但丁《神曲》(人物、作品都要列举,人物一位,作品一部。或达·芬奇《最
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米开朗基罗《大卫》《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等,莎士比亚《威
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6
分)
(2)天赋人权(或平等、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伏尔泰(4
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目标检测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有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是(
)
A.明、清
B.金、元
C.元、清
D.西夏、清
2.“开辟井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幅对联所说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文天祥  
D.林则徐
3.中国文学史
(?http:?/??/?www.21cnjy.com?)上有一部作品,被称为古典小说的高峰。书中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这一作品是(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C.《西游记》
D.《红楼梦》
4.他是近代物理学的一位奠基者,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物理学中的力学单位以他的姓氏命名。此人是(
)21·世
A.牛顿
B.哥白尼
C.托勒密
D.布鲁诺
5.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6.下列内容不属于明清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
A.考生可以针砭时弊,谈古论今
B.考生的答案不允许有个人见解
C.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D.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
7.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一本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中国著作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
A.《农政全书》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8.某一思想家认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这一思想家是(
)
A.哥白尼
??B.孟德斯鸠??C.达芬奇???
D.卢梭
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同学们纷纷投稿。其中无法通过小组长审核的是(
)
A.漫话“焚书坑儒”
B.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张骞与丝绸之路
D.清朝“文字狱”之我见
10.大胆批判“君权神授”,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思想家是(
)
A.黄宗羲
B.李贽
?
C.王夫之
?
D.顾炎武
11.下列人物与其历史贡献组合正确的是(
)
A.罗伯斯庇尔——开启了“科学革命的开端”
B.富尔顿——提出“日心说”
C.卢梭——人民主权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D.迪亚士——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12.“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于途者,盖皆本也。”这反映了明清之际
(
)
A.主张工商皆本???????
B.倡导为学应务实?
C.批判君主专制???????
D.主张重农抑商
13.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各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文学艺术成就。古典小说创作高峰出现在(
)
A.西汉
B.两宋时期
C.隋朝
D.明清时期
14.历史告诉我们,新真理通常是以异端开始的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是西欧中世纪以
来社会的主宰力量,他们把一切新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l4—l6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邪
说”是(
)
A.人文思想
B.理性之光
C.民主共和
D.空想社会主义
15.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是说人的心胸要宽广。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代废除存在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是在什么时候(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6.有一种形象的说法是“明修长城清修庙”。其中“清修庙”隐含着清朝统治者(
)
A.讨好西方列强的心态
B.处理民族事务的政策
C.害怕农民的心理
D.大兴土木的喜好
17.1684
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
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
贡献的是(
)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
18.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
A.焚书坑儒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19.以下是四位同学分别概括的1368---1840年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我国历史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并存
20.
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
)
A.浅议科举考试与八股文
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清朝经济繁荣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
21.下列经济现象中,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是(
)
A.农产品投入市场
B.小城镇的兴起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D.商人买田置地
22.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流传“苏湖熟,天下足”
②江南地区有不少人从事纺织行业
③农业仍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④中国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
(?http:?/??/?www.21cnjy.com?)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批判了(
)
A.焚书坑儒
B.明朝八股取士
C.独尊儒术
D.清代的文字狱
24.“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民族团结
B.和平交往
C.社会变革
D.反抗侵略
25
下面四幅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势力消长的示意图,哪一幅是最准确的(
)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大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二: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右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材料一中的“帝”是指哪个皇帝?除了材料一所示措施,他统治时期体现皇权膨胀的措施还有哪些?列举两例。(6分)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有什么作用?(4分)
(3)根据以上材料,概述明清时期皇权变化的趋势。(2分)
27.阅读表格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明清那些事儿,有辉煌,有凄惨,有温情;明清那些事儿,让我们起敬,让我们心痛,让我们回味。
话说明清那些事儿
屹立世界东方
(1)清朝是哪一民族建立的?写出此民族的一位杰出首领。(4分)
多民族的统一
(2)清政府在西藏、新疆、台湾设置的机构或官职分别是什么?(6分)
经济的繁盛
(3)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明清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的取得巨大进步的表现?(各举一例,6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粤海关志》
材料二:清朝大学士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美”的?我们中国什么都是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
材料一揭示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
(2)结合两则材料分析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4分),并说说这种政策的具体表现。(2分)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实行这种政策所产生后果的认识。(请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说明)(4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

16
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
被发现的时代。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
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
人时代。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脚上带着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
这就是自由人。
(1)材料一中提到的“人”被发现的时代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列举当时的一位“巨人”
及其代表作品一部。(6
分)
(2)材料二的内容体现的是什么思想主张?
该思想主张由谁提出?(4
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