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章 第1节 压强 教 学 目 标 1.知道压力及其三要素。 2.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会用公式p=进行相关计算。 4.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压强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一头削尖的铅笔、四角小桌、沙子,钩码,气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课题 视频:睡钉床 观看视频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课题。 新课 教学 一 压力 一: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请画出茶杯对桌面,图钉对墙面,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和茶杯,木块,图钉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作图 学生活动 检查学生对了示意图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二 影响 压力 作用 效果 因素 一.实验1. 1.用手掌和一手指一起挤压气球,保持气球静止。 (1)气球左右两边受力相同吗?气球左右两边形变相同吗? (2)再用力大点又有什么发现?教师 实验2: 提出问题 1.两个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 2.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同? 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提供的器材有:小桌、海绵、钩码。 方案设计: 1.采用什么方法? 2.如何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3.如何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 教师活动 思考回答 根据力的平衡,两个压力相同。 手指压气球,气球形变大,加大力度压气球,气球形变更大 思考回答 1.根据力的平衡,两个手指受力相同。 2.尖的一端手指觉得更疼。 尖的一端手指凹陷的更多。 学生思考,并猜想: 压力的作用效果影响因素: 1.压力的大小; 2.压力作用面积大小。 1.控制变量法。 2.在桌子上加钩码,桌子正放和反放。 3.桌子陷入沙子的深度。 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锻炼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二 影响 压力 作用 效果 因素 指导学生实验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学生分组实验,完成表格记录 归纳实验结论: 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不相同。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述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新课 教学 三 压强 引入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二、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 提出问题 根据压强的公式,压强的单位应该是什么? 为了纪念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特别是压强知识上的贡献,我们把N/m2用一个专用名称代替:帕斯卡。 2.压强的单位: 帕斯卡,简称:帕 符号:Pa。 1 Pa表示物体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教师活动 聆听 做笔记 思考回答 压力的单位是N。 面积的单位是m2。 所以压强的单位应该是N/m2。 学生活动 掌握科学的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完整学习有关压强的知识。 使学生对物理单位大小有基本的认识。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三 压强 引导学生完成计算,纠正计算过程中错误(过程略) 小试牛刀: (1)已知坦克的质量G=6.0×105N,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m2 求坦克对地面的压强 (2)图钉所受的压力F2=20N,图钉尖的面积S2=5×10-8 m2 求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 计算压强 检查学生对压强的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纠正计算过程中错误 新课 教学 四 增大 减小 压强 方法 小游戏: 如何增大与减小你对地面的压强? 归纳总结增大减小压强方法. 想想议议:下列四幅图中,哪些地方要增大压强?哪些地方要减小压强?它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教师活动 按老师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以增大和减小你对地面的压强. 拖拉机铲韧,篆刻刀做得锋利,破窗锤锤头做的尖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拖拉机用履带承接,铁轨铺在枕木上增大受理面积,减小压强. 学生活动 考察学生对压强知识的实际应用,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学以致用. 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拉近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四 增大 减小 压强 方法 回答为何垂落石碎,人却安然无恙? 锤尖突起,减小受力面积,压强增大,石头被敲碎. 钉床上密密麻麻的钉子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人安然无恙. 前呼后应 课堂 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而形成压强的概念,并讨论了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事例。 使学生对整节课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