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3 弹力 弹簧测力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了解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4)学习制作弹簧测力计,并在制作过程中逐步掌握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力作用在物体上发生形变的例子,掌握本节课弹力的概念,和产生的条件。 (2)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弹簧测力计,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以及真确使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生活实际出发,把知识与生活的现象紧密联系。学会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感受合作探究的快乐。 教学重点: 弹力的概念,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学难点: 制作弹簧测力计的过程。 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6个、弹簧6只、橡皮筋(若干)、直尺6把、橡皮泥、铁丝6根、木板(制作弹簧测力计)6套、拉力器1个。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哪位同学告诉大家? 生:(1)使物体发生形变(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师播放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中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 生:都是力使物体发生了形变。 师:思考一下,这些形变有没什么区别? 生:前两幅图中,形变后能恢复原形。后两幅。不能恢复原形。 教师给出两种形变,引导学生了解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并了解生活中的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弹力 师:同学找出桌面上那些是弹性材料那些是塑性材料。 生:橡皮筋、弹簧、尺子属于弹性材料。橡皮泥和铁丝是塑性材料。 师:请同学们拉弹簧或橡皮筋,并说出你手的感觉。 生:当拉长橡皮筋时,感受到了橡皮筋也有拉手的力。 教师给出物理中弹力的概念。 弹力:物理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力。 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师:谁能说说弹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并谈谈你的看法? 生:与弹簧的伸长量有关,刚才在拉橡皮筋的时候拉的的越长,手感觉到橡皮筋反过来拉手的力也越大。 师:教师把一根弹簧无限拉长,直至不能恢复。学生观察并思考。 生:弹性形变应该在弹性限度内,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 教师点评并总结:在弹性限度内,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 弹簧测力计 师:下面上来两位同学来比一比看谁的力气大? 学生踊跃参与,并给出比赛的结果,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师:同学们,我们看到在弹性限度内,外力作用下弹簧伸长越长,这个力就越大。我们能不能利用这样的原理去制作一个测量力的工具呢? 生:可以,但应该是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大小要成正比。 师:同学们桌面有供同学们用来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工具,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合作起来看看能不能制作出一个测力计。 在制作前教师给出事先准备的问题,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合作解决以下问题,并进行小组的交流和学习。 弹簧所受的拉力和伸长量是否成正比,怎么验证? 可以选择什么作为弹性材料? 零刻度怎么找? 分度值怎么标出? 解决以上问题后小组开始制作,教师指导。制作结束后小组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并谈谈制作过程中的疑惑和遇到的问题。通过小组的分享解决这些问题。 师: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制作的测力计进行简单的测量呢? 学生交换自制的测力计进行测量,结合以前学过的天平和温度计的真确使用说说如何正确使用测力计? 生: (1)先调零。 观察分度值和量程 。 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向平。 外力与弹簧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四、小结: 师:下面同学们谈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畅谈收获,教师做最后小结。 五、板书: 塑性材料 大小 弹性材料 弹力 弹性形变 原理 条件 测量工具 正确使用 六、作业:(PPT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