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见面考试试题(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见面考试试题(9份)

资源简介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5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1、动物细胞的主要部分有细胞核、细胞质与细胞膜。细胞内的细胞器内质网表面附着的颗粒名称及功能是( )
A .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储藏有关 B .线粒体;细胞能量的来源
C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D .中心粒;与细胞分裂有关
2、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B .心肌细胞比唾液腺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C .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D .生命活力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3、下图表示将小白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成杂交细胞的过程,图中的小球和小三角表示各自膜上的蛋白质,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膜( )
A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具有选择透过性
C .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 .由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组成
4、下列细胞或细胞结构中能合成多糖的有( )
① 叶绿体 ② 肝细胞 ③ 蓝藻 ④ 核糖体 ⑤ 线粒体 ⑥ 高尔基体
A . ② ③ ④ B . ① ③ ⑤ C . ① ② ③ ④ D . ① ② ③ ⑥
5、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
A .氧气、甘油 B .脂肪酸、水 C .葡萄糖、水 D .钾离子、氨基酸
6、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B .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C .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D .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7、下列关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作用实验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作用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B .淀粉能在淀粉酶的催化下水解成还原糖
C .蔗糖能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成还原性葡萄糖和果糖
D.淀粉酶能否催化淀粉和蔗糖的水解,是通过有无还原糖特定的颜色反应而证明的
8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授粉的番茄花蕾,能获得无籽的番茄,其原因( )
A.生长素促进了子房发育成果实 B.生长素抑制了番茄种子的发育
C.生长素抑制番茄的受精 D.生长素使子房发育快、种子发育慢
9、根据反应式 ATP ADP + Pi 十能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B .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
C .物质是不可逆的,能量是可逆的 D .两者均不可选
10、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人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
A .细胞内有些酶活动性降低 B .细胞内色素减少
C .细胞内水分减少 D .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广岛生活的人癌变发病率很高,原因是受_______因素的影响( )
A .物理致癌因子 B .化学致癌因子 C .病毒致癌因子 D .煤焦油
12、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 )
A .无丝分裂 B .有丝分裂
C .减数分裂 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13、在寒冷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温度和气体,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
① 建造温室大棚时使用蓝紫色的塑料薄膜,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② 适当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的不足 ③ 尽量增加空气温度,以补充冬季阳光的不足 ④ 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⑤ 向温室内定期释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⑥ 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差,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A .② ④ ⑥ B .① ② ④ C . ② ⑤ ⑥ D .③ ④ ⑥
14、一种蛋白质是由两条肽链构成的,共含有 100 个氨基酸,若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是 120 ,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是( )
A.12000 B.10236 C.10218 D.13764
15、下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几个示意图,据图分析,以下错误的说法是( )
A .乙期与丙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相等 B.丁期的母细胞有 4 条染色体
C .甲期的细胞内有 4 条染色体 D.丙期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
16、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不同,导致了它们有丝分裂的不同,这是因为植物细胞( )
A .有叶绿体和细胞壁 B .有细胞壁和液泡
C .有细胞壁和无中心体 D .有叶绿体和液泡
17、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 b 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原因是( )
A .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B .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C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D .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18、一般来说,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器有( )
① 线粒体 ② 核糖体 ③ 高尔基体 ④ 中心体 ⑤ 内质网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③ ④ ⑤ D.① ③ ⑤
19.下图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 )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
20.白化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如果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这个儿子如果与患有白化病的女人结婚,婚后生育出患有白化病女孩的几率为( )
A.1/2 B.1/4 C.1/6 D.1/12
21.下列关于红绿色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B.色盲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
C.色盲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 D.只要母亲患病,儿子就全部患病
22.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Ⅲ8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Ⅲ10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是Ⅰ1由传来的 D.Ⅲ8和Ⅲ9婚配,后代子女发病率为1/4
23.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一定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是: ( )
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 B.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
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 D.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
24.在生物实验室内模拟生物体DNA复制所必需的条件是( )
①酶类  ②游离四种脱氧核苷酸  ③ATP  ④DNA分子  ⑤mRNA  ⑥tRNA 
⑦适宜的温度  ⑧适宜的PH值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⑦⑧ D.①②③④⑦⑧
25.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 )
A.330 B.660 C.990 D.1 320
26.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
C.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 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
27.对于中心法则,经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存在着逆转录现象,它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从 ( )
A.蛋白质→RNA B.RNA→DNA C.DNA→RNA D.DNA→DNA
28.在首次感染时期,记忆细胞是由( )产生的
A、造血干细胞 B、效应B、T细胞 C、B、T细胞 D、吞噬细胞
29.下列生化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
A.葡萄糖的无氧分解 B.色盲基因的转录 C.水的光解 D.消化酶的合成
30.蒜黄和韭黄是在缺乏光照的环境下培育的蔬菜,对形成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
A.环境因素限制了基因的表达 B.两种均为基因突变
C.叶子中缺乏形成叶绿素的基因 D.黑暗中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31.将大肠杆菌放在15N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后,大肠杆菌DNA中所有的氮均为15N。然后将
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DNA,转放到14N培养基中,连续培养三代,在第三代大肠杆菌DNA总量
中带有15N标记的DNA占: ( )
A.12.5% B.25% C.5% D.75%
32.某基因中含有78对碱基,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链在形成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及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和羧基数目依次是( )
A.25、25、77、77 B.77、77、1、1 C.51、51、1、1 D.25、25、1、1
33.蚕的丝腺细胞能产生大量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丝蛋白,这些细胞不产生血液中的蛋白
质,因此推测丝腺细胞 : ( )
A.只有丝蛋白基因 B.有丝蛋白和血蛋白基因
C.比合子的基因少 D.有丝蛋白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蛋白基因
34.如右图若要对此果蝇进行染色体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的测定,那么需要
测定的染色体是 ( )
A.Ⅱ、Ⅲ、 Ⅳ、Y B.Ⅰ、Ⅲ、Ⅳ、X
C.Ⅱ、Ⅲ、Ⅳ、X、Y D.Ⅱ、Ⅱ、Ⅲ、Ⅲ、Ⅳ、Ⅳ、X、Y
35.下列关于育种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多倍体较二倍体茎杆粗大,果实种子大 B.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
C.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 D.利用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6.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B.杂交育种是利用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的原理
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D.“多莉羊”的诞生是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
37.单倍体的概念是( )
A.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B.由花粉单独培育成的个体
C.由卵细胞进行孤雌生殖发育成的个体
D.不论细胞本身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只要是细胞中含有正常体细胞的一半染色体数的个体
38.基因型为Ff植株,通过一粒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长成的植株基因型是( )
A.Ff或ff B.FF和ff     C.Ff D.FF或ff
3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是( )
A 葡萄糖 B 血红蛋白 C 二氧化碳和氧 D 氨基酸
40.下列哪种情况下尿液会增加( )
①剧烈运动时 ②天气转冷时 ③患糖尿病时 ④注射一定量20%葡萄糖溶液时 ⑤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时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41、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有关问题:(9)
( 1 ) A 代表____________分子; B 代表_______________ ; D 代表________________。
( 2 )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________膜。
( 3 )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 B 的厚度变小,这说明 B 具有________________。
( 4 )在 a 一 e 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转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 _; 葡萄糖从肠腔进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 6 )如果此为神经细胞膜,则当其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 Na +的流动过程是编号
________________。
42.基因型是AaBb的二倍体生物,在进行有丝分裂时,某时期图解如下图中甲图,请分析回答:(9)
(1)图甲是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 期。有 个染色体组.
(2)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有染色体 条,DNA分子 条;图甲所示细胞中有染色单体 条。
(3)图甲中若①上有基因A,则②上有基因 ,原因是 ;若③上有基因B,则④上有基因 。
(4)请在图乙中画出一个细胞周期中DNA的变化曲线
43.图8-12是某遗传病的系谱图(受基因A、a控制),据图回答:(9)
图8-12
(1)该病是由_______染色体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2)Ⅳ15的基因型是_______或_______,它是杂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
(3)Ⅲ11为纯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
(4)Ⅲ代中12、13、14都正常,那么Ⅱ7最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
(5)Ⅲ 代中,11和13是_______,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若结婚生育,该遗传病发病率上升为_______。
44.(7分)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 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4)如果图中①细胞为B淋巴细胞,则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 ,抗体存在于上图中的 部位(填标号),B淋巴细胞参与人体特异性免疫中的 免疫。
45、右图是某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6)
(1)该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
其功能是合成 的场所。
(2)图中[ ] 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在细胞分裂时该物质螺旋变粗,此时称之为 。
(3)该细胞中 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当 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将会
发生失水或者吸水。
高二年级生物见面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41、(9分)
(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
(2)选择透过性
(3)流动性
(4)b 、c、 d
(5)b a
(6)a
42、(9分)
(1)后期 4
(2)4 4 0
(3)A 是同一条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形成
(4)
43、(9分)
(1)常 隐
(2)AA Aa 2∕3
(3)0
(4)堂兄妹
(5)1∕4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6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交卷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天体系统等级由低级向高级排列正确的是 (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C.地月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
D.地月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2.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火星属于远日行星
B.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C.太阳系和银河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D.太阳系的主体是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图示区域位于 (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4.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5.从天文含义上看四季,夏季是一年中 ( )
A.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B.降水最多的季节
C.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D.黑夜较短的季节,降水最少的季节
6.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 )
A.北纬200 B.赤道上 C.北回归线上 D.南回归线上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 B.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的昼长
C.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 D.③地的昼长一定大于④地的昼长
8.a图所示时刻时,北京时间是 (   )
A.5时 B.17时 C.4时44分 D.16时44分
9.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通过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B.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地表形态
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只进行物质交换不进行能量传输
D.变质岩不能转化成沉积岩
10.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下列中的 ( )
A.石灰岩、玄武岩 B.页岩、石灰岩
C.板岩、大理岩 D.花岗岩、页岩
11.下列地区,对流层厚度最薄的是 ( )
A. 10°N B.20°S C.60°N D.80°S
12.如图2—57,只考虑昼夜和云量状况,下列地区气温排列正确的是( )
图2—57
A.a>b>c>d B.b>c>d>a C.c>d>a>b D.d>c>b>a
13.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B.高压控制下气温都很高
C.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易成云致雨 D.所有气压带都由冷热不均引起的
14.关于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
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
C.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D.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很大
15.下列渔场中,不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是 ( )
A.北海渔场 B.秘鲁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北海道渔场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完成16~18题。
16.④气候类型的显著特征是 (  )
A.全年温和湿润 B.冬季温暖多雨,夏季高温干燥
C.一年干湿两季分明 D.终年炎热干燥
17.⑤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
A.盛行西风带控制下 B.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
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
18.③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带性植被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季雨林
19.下列四幅图,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 )
20.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
A.秘鲁沿岸更加干旱 B.秘鲁渔场上空鸟更多
C.印尼热带雨林易发生火灾 D.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
21.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
A. 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 B. 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C. 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D. 沿经线方向的分异
22.分布于大陆东部,又分布于大陆西部,且有不同气候类型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3.下列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
A. 石柱、峰林、溶蚀洼地 B. 峰丛、落水洞、溶蚀洼地
C. 石柱、石钟乳、地下河 D. 孤峰、溶洞、落水洞
24.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地形复杂多样       B.南北温差大
C.冬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D.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
25.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
A.喜马拉雅山雪线高度降低 B.温带地区粮食产量上升
C.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延伸 D.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26.下列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
A.焦炭 B.棉花 C.雷电 D.石油
27.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 )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等政策
C.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28.关于城市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宗教和自然资源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大
B.军事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在加大
C.交通从古到今对城市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弱
D.旅游和科技成为影响一些城市区位新的主要因素
29.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
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 )
A.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 B.零售店、电影院、厂房、办公室
C.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D.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
30.下列城市中,全是专门作为政治中心而新建的首都城市是 ( )
A.开罗、华盛顿 B.堪培拉、东京
C.巴西利亚、伊斯兰堡 D.巴黎、伦敦
31.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 ( )
①在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区域条件的改善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 ③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的增长中心 ④每个城市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服务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2.河流之所以对城市的城址选择有深远影响,是因其具有 ( )
A.供水和运输功能 B.人口聚居的地带
C.提供灌溉水源的能力 D.风景优美的特点
33.城市起源的基本前提是 ( )
A.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B.农业生产中出现剩余产品
C.商业生产的加快和商品交换 D.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完善
34.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出现在 ( )
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下游、恒河流域和黄河流域
B.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罗河下游和中美洲
C.刚果河流域、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D.尼罗河下游、亚马孙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密西西比河流域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回答35—37题:
35.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种植园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
36.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 )
A.黄河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太湖平原
37.该农业的好处是 ( )
A.可以少占耕地 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厂商在选择工厂区位时,运输费用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回答38—39题:
38.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 )
A.制糖厂 B.造船厂 C.瓶装饮料厂 D.高级时装厂
39.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 )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 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
40.下列关于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因素是影响铁路区位的决定性因素
B.上海港是一个海港兼作河港
C.航空港和城市的距离越近越好
D.若干条交通干线在重要的客、货流集散地衔接,形成了各种交通运输设施的综合体叫综合交通枢纽
41.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
A.交通网过稀,市内通达性差 B.交通网过密,占用大量耕地
C.交通线路拥堵,交通环境污染 D.交通流量不稳定,时大时小
42.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所属区与三个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 (  )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43.关于区域发展成长阶段叙述,正确的是 (  )
A.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
B.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C.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由点到面发展
D.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的微弱
44.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的是 ( )
A.1983年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推动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B.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
C.1994年中国政府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
D.2002年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战略
45.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其主要表现是 ( )
①它是我国人口承载量最大的地区 ②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③环境遭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 ④各自然地理要素过渡地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6.关于鲁尔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鲁尔区是在当地丰富的煤、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鲁尔区地理位置优越,西北临北海
C.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只是不能直通海洋
D.20世纪60年代后,鲁尔区衰落两大工业部门是煤炭和钢铁
47.东线调水工程对沿线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
A.有利于沿线水生生物的生长
B.沿线地下水位抬升,可解决用水紧张问题
C.工程沿线可能使土壤盐碱化更加严重
D.有利于沿线城市污水的排放
48.东北地区自然条件的特征正确的是 ( )
①西部是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有优质的草场
②中部和西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的1/3
③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
④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9.为解决珠江三角洲的能源紧张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
①建设核电站 ②大力开发潮汐能
③减少对香港、澳门的能源供应 ④西电东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0.有关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状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流域面积大
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自西南向东北递减
C.长江流域水资源及水能资源丰富
D.长江流域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 非选择题(本题有6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51.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出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 。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风,D点盛行 风,我国的天气以 为主要特征。
(4)D地7月盛行 风,其形成过程是 。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 外,还有 等。
52.读“南水北调工程图”及“某输水平线纵断面示意图”,回答:(10分)
(1)南水北调改善了我国水资源的 分布不均。它是通过对水循
中的 环节施加一定的影响而实现的。
(2)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三部分,上图所示输水干线
为 工程的主体;b河是 。
(3)分析上述输水干线接受水的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①
② ③
(4)三种调水方案中,最先实施的是 线方案,原因是
(5)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最大的障碍是  (  )
A秦岭山脉 B昆仑山脉 C 巴颜喀拉山脉 D祁连山
53.图3为某日地球半球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7分)
(1)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___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A、B两点中,正值日落的这一点是______。该点的昼长为 。
(3)这一天,上海、北京、沈阳、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 。
(4)此时,图中东西半球昼夜范围的比较是: ( )
  A.无法比较        B.西半球的白昼范围较大
  C.东西半球昼夜范围相等  D.东半球的白昼范围较大
(5)此时,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长江流域进入汛期   B.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炎热少雨
  C.非洲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为干季 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自东向西流
54.读“世界主要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9分)
(1)写出农业区中数字代表的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① ②     ③ ④
(2)①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其代表性的国家是 。
(3)④地区是一种________ 密集型农业,这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工业区中字母C所代表的世界重要工业地域的名称:______________,此类工业多为_______指向型。
55.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AB线是3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 半球,洋流丁是 风吹送下形成的,名称是 ,洋流乙按成因属于        。
(2)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 半球,洋流甲按性质属于 流,若此海域在太平洋,洋流甲的名称是 。
56.读“我国某城市示意图”,回答问题:(7分)
(1)图中城市为________,其优势区位是________。
(2)图中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在我国,与该城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的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
(3)________是古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因此,________对城址选择影响很大。
考试答案
地 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51.(1)蒙古高压(亚洲高压) (2)冬季大陆温度低 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 东北 寒冷干燥
(4)西南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2.(1)空间 地表径流 (2)东线 黄河(3)人口多,耕地面积广,经济较发达,需水量大 ;水资源总量少;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污染严重 ;(4)东 利用京杭运河作为输水线路,降低了投资成本 (5)C
53.(1)12 22 23°26′S,70°E
(2)A点 8小时 (3)海口 上海 北京 沈阳 (4)D (5)A
54.(1)混合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水稻种植业
(2)澳大利亚 (3) 劳动 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
(4) 美国“硅谷” 技术
55. (1)南  东南信  南赤道暖流  风海流 
(2)北  寒  千岛寒流?
56. (1)重庆 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
(2)沿河设城 宜宾 武汉 (3)河运 河流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5个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其它地方一律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11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2节,满分30分 )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the woman’s country now
A. Hot. B. Warm C. Cold
2. Where does the man want to go
A. A cinema. B. A bookstore. C. A library.
3. How does Jenny look now
A. Happy. B. Sad C. Excited.
4. How much gas the boy got altogether
A. $20. B. $30. C. $50.
5.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park. B. At school. C. At hom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time is it now
A. 9:00. B. 9:10 C. 9:30.
7. How will the man go to the meeting
A. By bus B. By car. C. By taxi.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What is the woman looking for
A. A roommate. B. An apartment. C. A downtown place.
9. What is NOT included in the sitting room
A. A refrigerator. B. A table. C. A TV set.
10. What’s the price per person per week
A.$15. B. $80. C. $95.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Why does the man buy a gift for Jenny and Ted
A. Because they are getting married.
B. Because they moved into their new apartment.
C. Because they need a table and some chairs.
12. How old is the woman this year
A. 40yaers old. B. 49yaers old. C. 50yaers old.
13. What color does Jenny dislike
A. Red. B. White C. Black.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题。
14. How does the girl keep in touch with her Chinese friend
A. By calling her. B. By sending e-mails. C. By writing letters.
15. Where does the man want to go and pay a visit
A. Beijing. B. Shanghai. C. Guangzhou.
16. How will they afford the fees
A. By asking their parents for money.
B. By doing part-time job to make money.
C. Ty borrowing money from their friends.
17. When does Professor Wang’s lecture begin
A. At 3:00. B. At 3:30. C. At 3:45.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How many friends did the speaker go to the Salt Lake City with
A. 1. B.2. C.3.
19. What did the speaker visit first
A. A temple. B. A mall. C. A church.
20. What does the speaker think of his trip on the whole
A. Surprising. B. Wonderful. C. disappointing.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Please give the ticket to ___ you think is the most suitable in my office.
A. who B. whom C. whoever D whomever
22. Tom is one of the best students in the school and there is no _______that he will get the first prize in the competition.
A. problem B. wonder C. doubt D. need
23. Either the students or the teacher ______ the disabled old man much help since his wife died from a traffic accident.
A. has offered B. have offered C. are offering D. is offering
24. They would not allow him _______ climbing Mount Everest.
A. to risk to B. to risk going C. risking going D. risk going
25. —How dangerous drunk driving is!
—Yes. We should try to persuade our families and friends ______after drinking.
A. never to drive B. to not drive C. never driving D. into driving
26. That little boy can pick up a tune immediately on the violin, he really has a _____for music.
A. power B. energy C. intelligence D. gift
27. Do you think ______ they advertised in the newspaper is of any practical use to job hunters
A. what B. when C. that D. which
28. We ______ for one hour and a half and it is about time we ______ a rest.
A. trained; take B. have trained; took
C. are training; will take D. had trained; to take
29. We have to work hard; ______ we’ll lose the chance.
A. therefore B. however C. otherwise D. besides
30. —It’s hard work but if you ______ you will succeed in the end.
—Ok. I’ll try my best.
A. pass on B. move on C. live on D. hang on
31.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______ another chance ______ it again.
A. be given; to try B. give; trying C. giving; trying D. having, to try
32. —Did John go to Professor Li’s lecture last Saturday
—No. He ______ have attended it, but he had to look after his sick mother
A. could B. must C. should D. can
33. A dinner party will be held _____ the athletes who have won medals in the competition.
A. in memory of B. in honor of C. in need of D. in search of
34. —Have you heard that the rich businessman donated much money to our town
—Yes. A new hospital _____with the money.
A. is found B. has been found C. is being founded D. has founded
35. Between the two teaching-buildings ______ a tall tree, which gives us much shade in hot summer days
A. are B. lie C. stand D. stands
二、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Charlie and Jackie joined a wholesale company together just after graduation. They both worked very hard.
After several years, the boss made Jackie sales manager but Charlie__36_ a salesman. One day, Charlie could not _37__ it any more. He handed in his resignation letter (辞职信) to the boss and complained that the boss did not __38__ hardworking employees, but only raised those who tried to please him. He thought it was really _39___.
The boss knew that Charlie had spared no __40__ for the company all these years, but in order to help Charlie to realize the _41_ between him and Jackie, the boss asked Charlie to do the _42_, “Go and find out if there is anyone selling watermelons in the market.” Charlie went, returned and __43__ said, “Yes.” The boss asked, “How much per kg ” Charlie went back to the market to ask and returned to __44__, $12 per kg.”
The boss told Charlie that he would ask Jackie the __45__ question. Jackie went, returned and said, “Boss, only one person selling watermelons. $12 per kg , $100 for 10 kg. He has a __46_ of 340 melons. On the table are 58 melons, and every melon weighs about 15 kg, __47__ from the South two days ago. They are fresh, red and of good_48__.”
Charlie was __49__ and he realiz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mself and Jackie. He decided not to __50__ but to learn from Jackie.
My dear friends, you know, a more __51__ person is more observant, thinks more and understands in __52__. For the same matter, he sees several years ahead, __53_ you see only tomorr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year and a day is 365 times, so how could you __54__
Think: how far have you seen ahead in your life How __55__ are you
36. A. made B. became C. remained D. kept
37. A. stand B. do C. get D. put
38. A. enjoy B. meet C. repay D. value
39. A. unusual B. unfair C. careless D. selfless
40. A. rest B. trouble C. effect D. effort
41. A. competition B. relationship C. difference D. distance
42. A. following B. finding C. shopping D. searching
43 A. still B. again C. even D. only
44 A. offer B. answer C. remind D. repeat
45 A. difficult B. familiar C. same D. simple
46. A. total B. lot C. pile D. number
47. A. taken B. come C. bought D. heard
48. A. value B. quality C. condition D. shape
49. A. struck B. moved C. puzzled D. shaped
50. A. stay B. stop C. work D. leave
51. A. important B. intelligent C. successful D. hardworking
52. A. time B. depth C. need D. common
53. A. while B. though C. unless D. since
54. A. see B. think C. know D. win
55. A. hopeful B. thoughtful C. helpful D. meaningful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A
A good teacher works in quite a different way. His audience takes an active part in his play:they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they obey orders, and if they don’t understand something, they say so. The teacher therefore has to meet the needs of his audience, which is his class. He cannot learn his part by heart, but must invent it as he goes along.
I have known many teachers who were fine actors in class but were unable to take part in a stage-play because they could not keep strictly to what another had written.
56. What is the text about
A. How to become a good teacher.
B. What a good teacher should do outside the classroom.
C. What teachers and actors could learn from each other
D. The similarities (相似处)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a teacher’s work and an actor’s.
57. A good teacher ____.
A. knows how to hold the interest of his students B. must have a good voice
C. knows how to act on the stage D. stands or sits still while teaching
58. In what way is a teacher’s work different from an actor’s
A. The teacher must learn everything by heart.
B. He knows how to control his voice better than an actor.
C. He has to deal with unexpected situations.
D. He has to use more facial expressions.
59.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students in class and a theatre audience is that ____.
A. students can move around in the classroom
B. students must keep silent while theatre audience needn’t
C. no memory work is needed for the students
D. the students must take part in their teachers’ plays
B
 Most people want to be happy, but few know how to find happiness. Money and success alone do not bring lasting(永恒的、永久的) happiness. Aristotle (亚里士多德), a Greek thinker, said, “Happiness depends upon ourselves.” In other words, we make our own happiness. Here are a few suggestions to help you be happier.
The first secret of happiness is to enjoy the simple things in life. Too often, we spend so much time 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for example, getting into college or getting a good job —that we fail to enjoy the present. You should enjoy life’s simple pleasures, such as reading a good book, listening to your favorite music, or spending time with close friends. People who have several close friends often live happier and healthier lives.
Another secret to living a happy life is to be active, and have hobbies where you forget your problems and time. Many people experience this dancing, or playing a sport, such as swimming. You can forget about your problems, and only think about the activity. Finally, many people find happiness in helping others. Studies show that people feel good when they spend their time helping others. If you want to feel happier, do good things for someone. You can help a friend with his or her studies, go shopping to buy food for an elderly person, or simply help out around the house by washing the dishes.
60. The best title(标题)of the passage is ________.
A. Money Makes You Happy
B. The Secrets of Happiness
C. Ideas for Helping Other People to Be Happy
D. Good Friends Make You Happy
61. The second paragraph tells us that ________.
A. the more friends you have, the happier you will be
B. we shouldn’t think about our future
C. happiness is to enjoy the simple things in life.
D. some people fail to live a happy life
62. The passage gives us ________ pieces of advice on happiness.
A. one B. two C. three D. four
6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Reading a good book. B. Traveling to a foreign country.
C. Playing a sport. D. Spending time with close friends.
C
To learn English well you must learn about yourself. You must discover what your own special needs are in English. You should pick out what makes English different from your own language and concentrate on those parts. And above all, you should pick out your own personal weaknesses in English, pick out your own special problems, find out what mistakes you most often make and make a list of them.
It will be best if, in your preparation, you can practise doing the various sorts of work you will be asked to do in examination. You should then make a careful note of any mistakes you make more than once. Count up how many times you make each mistake, and the mistake you make most often should be at the top of your list, the next most common in second place, and so on.
For example, if your own language is Japanese, you may find the problem of articles comes at the top of your list. If you speak German, you may find using some of the conjunctions is your biggest problem. If your mother tongue is French, you find you are always having trouble with some of prepositions. And if Italian is your language, you may constantly forget to use a suitable pronoun when you should.
But these are only examples of mistakes typical of certain languages. They may or may not
be your particular personal mistakes. As I say, these personal on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to discover.
64. To learn English well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______.
A. learn about yourself as much as possible
B. discover your own special needs in the language
C.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r own language and English
D. pick out your own personal weaknesses in English
65. The writer advises the readers to ______ .
A. spend as much time on English as possible
B. take examinations of various sorts
C. find out their own problems in doing selected exercises
D. keep a notebook with the important languages points in it
66. The first item on the list should be the mistake you make ______ .
A. more than once B. many times C. most often D. very often
D
The other day at a supermarket, I saw a naughty child of about six crying loudly, falling to the floor and refusing to move. All the while the troubled mother was trying to persuade him to behave well but failed. A little smack(打)on his bottom would have worked ,I thought.
Teenagers also cause discipline(纪律)problems. As a teacher I had a 16-year-old student who had fallen in love with a waiter at a fast-food restaurant. In fact, she had left home to stay with him. So we decided to put her in the school hostel .She refused. When she heard her mother begging her to stay in the school hostel, she turned around and said: “Why don’t you stay in the school hostel if you like it so much ”
My hands were going to slap her for being so rude but the poor mother continued to cajole her, hoping the gentle persuasion would work wonders. It did not. Later I heard that she had run away from home again.
The list goes on and on. Could it be that today’s parents are so softer and believe that they must not rod(棍棒惩罚)their children for fear of the bad results Or do they really believe that the children will get rid of the bad habits and behave well as they grow older I beg to disagree. I believe it is the parents’ duty to discipline the children even at a young age.
My children who are now adults will prove the fact that I used the rod when I thought it necessary. Later when they went abroad, they told their university friends how they were disciplined. Their friends were shocked and said that I could be charged with child abuse. However, my daughter showed great respect for me when she told them that she would not be where she was today if not for my strict discipline.
6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author would probably________.
A. beat the children every day B. treat the children in a soft way
C. leave the children as they are D. punish the children when necessary
68. The underlined word cajole” (in para.3)means_______.
A. persuade B .scold C. forgive D. punish
69. In the author’s opinion, how should parents make their children grow up well
A. rod their children B .punish their children
C. discipline their children D.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ir children if necessary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he naughty boy’s mother hit him
B. The teacher’s daughter lived with her mother
C. The daughter was thankful for her mother’ strict discipline
D. The author was charged with child abuse by the daughter’s friends
第二节:七选五(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When I was 16 years old,a boy gave me an important gift. __71__
It was the early autumn of my first year at a junior high school, and my old school was very far away.__72__I was very lonely, and afraid to make friends with anyone.
Every time I heard the other students talking and laughing, I felt very heart broken. I couldn’t talk with anyone about my problems. And I didn’t want my parents to worry about me.
Then the other day, my classmates talked happily with their friends ,but I sat at my desk unhappily as usual.__73__I didn’t know who he was. He passed me and then turned back. He looked at me, with a smile on his face.
Suddenly, I felt the touch of something bright and friendly. It made me feel happy, lively and warm.
__74__I started to talk with other students and made friends. Day by day, I became closer to everyone in my class. The boy with the lucky smile has become my best friend now!
One day, I asked him why he smiled, but he couldn’t remember smiling at me! 75 I believe that the world is what you think it is. If you think it lonely, you might always be alone. So smile at the world and it will smile back.
At that moment, a boy entered the classroom.
He is living in Australia now and he loves i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all the dark days have gone.
It was a smile.
That smile changed my life.
It’s practically impossible to make friends here.
As a result, no one knew who I was.
第 II卷(共35分)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10分)
假如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要求你在错误的地方增加、删除或修改某个单词。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 ︿), 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 \)划掉。
修改: 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 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十处, 多者(从第11处起) 不计分。
Last weekend we went mountain-climbing.Even the heavy rain in the morning could not prevent us go.Setting off very early, we went along an extreme narrow road, all in high spirits.On every side of the road were green fields and some farm house.We could hear the sound of the rain and our footsteps mixing with our laughter.At noon we reached top of the mountain.That surprised us most was the beauty of the scenes there.After having a short rest and sharing with the food we had brought, we started going down.It rained even harder.We are wet to the skin, and we still sang and laughed happily.
76____________ 77____________ 78____________ 79____________ 80____________
81____________ 82____________ 83____________ 84____________ 85____________
第二节 写作(满分25分)
假如你校“英语爱好俱乐部”将对“良好饮食习惯”这一话题进行讨论。请根据下列提示,用英语写一篇发言稿。内容要点包括以下方面:
1.部分同学的饮食习惯:不吃早餐、爱吃零食、偏食,饮食过量;
2.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多样化,饮食定时定量;
3.个人的看法:有助于身体健康
注意:1.发言稿必须包括所有内容要点,可适当发挥;
2.发言稿开头与结尾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3.词数:100左右。
4.参考词汇:1)饮食习惯eating habits
2)零食snake
3)偏食be particular about food
4)对…有害do harm to
5)饮食多样化have various healthy diets
6)定时定量regularly
7)保持健康keep fit/healthy
Dear friends,
As we all know, we are what we eat. Therefore, it’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form healthy eating habits.
参考答案
五、短文改错
Last weekend we went mountain-climbing.Even the heavy rain in the morning could not
prevent us go.Setting off very early, we went along an extreme narrow road, all in high spirits.
76. going 77. extremely
On every side of the road were green fields and some farm house.We could hear the sound of
78. each/ either 79. houses
the rain and our footsteps mixing with our laughter.At noon we reached ︿ top of the
80. mixed 81. the
mountain.That surprised us most was the beauty of the scenes there.After having a short rest
82. What
and sharing with the food we had brought, we started going down.It rained even harder.We
83. 删除with
are wet to the skin, and we still sang and laughed happily.
84. were 85. but
六.书面表达(One possible version)
As we all know, we are what we eat. Therefore, it’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form healthy eating habits. However, bad eating habits are still very common among us students. Some of us often go to school without breakfast;some like to have snacks; some others are particular about food; and still some eat or drink too much. All these bad habits will surly do harm to our health.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1个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泊车(bó) 称心(chèn) 唱主角(jiǎo) 弹丸之地(dàn)
B.苍穹(qióng) 掺和(cān) 单行本(xíng) 不偏不倚(yǐ)
C.梦魇(yǎn) 本埠(bù) 黑魆魆(xū) 燕颔虎颈(hàn)
D.祝祷(dǎo) 鞭笞(chī) 便利店(biàn) 名噪一时(cào)
2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谭嗣同愿作为变法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位确实少了些刚烈。
B.这可是你答应的,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要反悔。
C.在这次军事演习中,战士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显示了自己的优势。
D.我们要牢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古语,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不要忽视别人的意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
B.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
C.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D.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它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安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____________,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____________,但他的五尺之躯却难以见容当权派。____________,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①不平则鸣,有感而发 ②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③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④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⑤无论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⑥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①文化的起源可以很容易地用必要性来解释。技术、科学甚至艺术都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防卫性措施,用以改善自己存活、或是增加舒适的机会。鲨鱼发展了更尖利的牙齿,羚羊发展了跑得更快的腿,我们则制造了武器和汽车。有些鸟用鲜艳的羽毛或精致的鸟巢来进行竞争,吸引异性;我们则通过时髦的衣服、昂贵的房子和优雅的举止来展示我们的愿望。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说,需要是发明之母。
③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创造性的文化的其他原因,至少对于某些人在某些时期来说,他们在许多方面都比古代基于竞争和获得物质财富优势的原因更为重要。在某个专业内的工作可以因其自身而使人具有成就感。为一首诗找到合适的词,找到一种细胞活动的秘密,用更少的钱造出更好的微型集成电路块的方法,这些活动本身就使人着迷,哪怕没人知道你的活动,哪怕没有因此而得到奖励。许多成功的创造发明者都滔滔不绝地讲到这种内在的奖励。如果他们感觉不到这种快乐,外部奖励决不足以鼓动他们把自己的努力扩展到前人未探索过的领域。
④如果说,学科中的专家通常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学生或年轻的操作者却一般不会具有这种情绪。尤其在科学领域,初学者只看到这种工作的艰苦之处。老师很少花时间去试图揭示搞数学或科学的乐趣和美;学生们只知道这些学科受到严格的决定论统治而不是专家们体验的自由和冒险。毫不奇怪,很难鼓动年轻人去掌握文化中那些看起来冷冰冰,令人敬而远之的部分。结果,这些领域的知识可能会受到消蚀,而创造性则越来越罕见。
⑤因此,强化创造性的一种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把尽可能多的涌流的体验带进各种专业。建造文化——做一个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工作者——是一种非常令人兴奋的事。然而,发现的喜悦却常常没法传到年轻人身上,于是他们就转向了消极的娱乐。但消费的文化根本不能与创造的文化相比。如果我们能把所有成功的创造发明者感受到兴奋体验传给下一代,创造性无疑就会繁荣兴旺。
5.根据文意,下面对“涌流的体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文化领域的出色表现 B.获得物质奖励的体验
C.因工作而获得的成就感 D.娱乐消费带来的兴奋
6.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类制造武器和汽车的原因与鲨鱼发展更尖利的牙齿的目的是不一致的。
B.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像我们的祖先那样具有跑得快、会杀死狼等能力了。
C.为一首诗找到合适的词这样的活动能使人着迷,却不能使人得到奖励。
D.在科学领域,初学者一般不能从自己的工作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和美。
7.在作者看来,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类创造文化的原因( )
A.人类用以改善自己的存活或是增加舒适机会的需要。
B.娱乐、消费带来兴奋感。
C.能够带来财富、尊敬、钦佩和权力等物质上的优势。
D.人们在工作中因自身而具有成就感。
三、阅读文言文段,回答8-10题。(9分,每小题3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①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②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③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注】①二宫:指后宫的太后和皇后。
②手实法:宋神宗时所建立的令民自报田地财产的办法。
③媒蘖:比喻借端诬罔构陷,酿成其罪。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惊喜,欲擢冠多士 冠:为……第一名,为……首名
B.会上元,敕府市浙灯 市:购买
C.廷知法害民,罢之 罢:罢免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 诣:到……去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苏轼关爱百姓的一组是( )
①此事至小,体则甚大 ②轼上书论其不便
③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④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⑤徙知湖州,上表以谢 ⑥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③⑥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到了他加冠礼的年龄,已能博通经史;嘉佑二年,《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十分惊喜,特录他中乙科,并发出感叹:“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B.韩琦认为苏轼有才能,必成大器,但需要慢慢培养;如果立即任用他,那么天下的士人未必认为恰当,恰恰增加了他的麻烦。
C.苏轼徐州任职时,黄河决堤,他先将逃出城外的富人赶回城中,以此稳定民心,并与手下日夜奋战,最终保全了徐州。
D.在湖州时,苏轼因写诗而被李定等人指责是诽谤朝廷,由此被贬黄州。到黄州后,他在东坡修筑房舍,自号“东坡居士”。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0分)
11.根据上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诗歌一、二两联。(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1分)
(1) ,犹抱琵琶半遮面。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庄生晓梦迷蝴蝶, 。
(4)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5分)
流水和高山
赵丽宏
①面对着流水和高山,我想起了人类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音乐家,他们是贝多芬和莫扎特。
②记得很多年前,在一些愁苦的日子里,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遍又一遍倾听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听这些优美的钢琴曲,如同沿着一条迂回在幽谷中的溪涧散步,清凉晶莹的流水洗濯着我的疲惫的双脚,驱散了我心头的烦恼。
③莫扎持的音乐如同清澈的流水,在起伏的大地上流淌,这流水时而平缓时而湍急, 然而它们永远不会失去控制,始终保持着优美的节奏,它们在风景如画的旅途上奔流,绿阴在它们的脚下蔓延,花朵在它们的身边开放,百鸟在它们的涛声中和鸣,有时,也有凄凉的风在水面吹拂,!枯叶像金黄的蝴蝶,在风中飘舞……
④曾经听到一些自称喜爱音乐的人宣称:不喜欢莫扎特。仿佛喜欢莫扎特,就是一种浅薄。这样的看法使我吃惊。创造美,竟然可以成为一种罪过,岂不荒唐。我听过莫扎特生前创作的最后几部作品,他的第四十交响曲,他的《安魂曲》。这些在贫病交迫的境况中写成的音乐,把忧伤和困惑隐藏在优美迷人的旋律中,听这些旋律,只能使人对生命产生依恋,只能对生活产生憧憬。一个艺术家,面对着穷困和死神,依然为世界唱着美丽的歌,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把这样的境界称之为“浅薄”,那才是十足的浅薄。
⑤听贝多芬的交响曲,很少有人不被他的激情所振奋。即便是那些对音乐没有多少了解的人,也能在他气势磅礴的旋律中感受到生机勃勃的力量,感受到一种居高临下,俯瞰大地的气概。就像读杜甫的《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音乐家把心中的音符倾吐在乐谱上时,灵魂中涌动着多少澎湃的激情 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我很自然地联想起那些高耸入云的山峰,它们以宽广深沉的大地为基础,以辽阔的天空为背景。它们像自由不羁的苍鹰俯瞰着大地,目光里出现的是大自然的雄浑和苍凉,是人世间的沧桑和悲剧。只有那些博大的灵魂,才可能描绘这样气势浩大的景象。
⑥然而,贝多芬的山峰决不是荒山。他的山峰上有蓊郁的森林,也有清溪流泉。他的钢琴奏鸣曲《月光》,便是倒映着清朗月色的高山湖泊,他的那些优美的钢琴三重奏,便是清澈的山河,在幽谷中蜿蜒流淌……当音乐跌宕起落,震天撼地时,他的山峰便成了洪峰汹涌的峡谷,轰然喷发的火山。
⑦听莫扎特的音乐,你可以坐下来,静静地欣赏,犹如面对着水色潋滟、风光旖旎的湖水,你会情不自禁地陶醉在他的音乐中,让想象之翼作彩色的翔舞。
⑧听贝多芬的音乐,令人激动,令人坐立不安。在那些跌宕起落的旋律中,你仿佛急步走在崎岖的山道上,路边万千气象,让你目不暇接。你也很可能产生这样的担忧:前面,全不会突然出现一个悬崖,会不会一失足跌落进万丈深渊
⑨这样的境界,都是诗意盎然的人生境界。
⑩是的,莫扎特和贝多芬,常常使我想起中国的李白和杜甫。李杜之间的友情一如两山流水,绵延不绝。莫扎特和贝多芬也是同一时代的两位大师。对贝多芬来说,莫扎特是长者,是前辈,在艺术上,贝多芬对莫扎特满怀敬意,称他是“大师中的大师”。而莫扎特生前听到尚未出道的贝多芬的曲子后,也曾真诚地预言说:“有一天,他会名扬天下。”较之李白和杜甫,莫扎特和贝多芬之间的交流也许更少,两人之间大概也谈不上有什么友谊,但是作为音乐家,他们的心是相通的。在莫扎特《天神交响曲》震撼天地的旋律中,贝多芬大概终于忘记他所有的成见,因情感共鸣而手舞足蹈了……
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时代早已远去。欣赏音乐的现代人恐怕不会去计较作曲家当时的身扮,也不会去追索他对当时的皇帝持什么态度,更不在乎他当时穿的是“宫廷侍从的紧腿裤”。还是“激进共和主义者的散腿裤”。重要的是音乐本身,如果音乐家在作品中阐述了他对美的特殊理解,倾诉了他美妙的真情,那么,他的音乐就会长久地拨动听者的心弦。因为他留下的旋律,是人类的心声,是美好感情的结晶,它们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世事的更迁而变色。
高山巍巍,流水潺潺。能在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中徜徉于美妙的高山流水,真是人类的福分。(节选自赵丽宏《流水和高山》,有删改)
14.从全文看,文章标题为什么取名为“流水和高山” 请概括作答。(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文中说:“然而,贝多芬的山峰决不是荒山。他的山峰上有蓊郁的森林,也有清溪流泉。”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境界,都是诗意盎然的人生境界”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文中看,莫扎特和贝多芬在音乐上有哪些相同处和不同处 请分条作答.(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中用了多种手法表现贝多芬的音乐魅力,请任选一种并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运用(15分)
18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4分)
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找到开阔和豁达;欣赏蓝天,自然会在蓝天的辽阔中拓宽视野和胸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下面是选自《光明日报》的4条消息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7分)
外交部发言人:谷歌若撤出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
澳联邦通讯部长表示网络不能独立于法律之外
瑞士坚决严打(网络)“黄毒”信息
互联网凝聚慈善力量网民掀起抗旱捐助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来。(4分)
温家宝说,要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重点搞好“三河三湖”(淮河、海海、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三峡库区、松花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工程建设。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和重点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综合防治农业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继续实施自然生态保护工程。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执法检查,健全环境保护的监测体系、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①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
七、写作。(60分)
21、以“静”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自定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 C A项"唱主角"的"角"读jué;B项"掺和"的"掺"读chān;D项"名噪一时"的"噪"读zào
2 A
3 D A项缺少主语,B项宾语残缺,在“输送氧气”后补上“的能力”,C项是句式杂糅,在“柠檬中含有”后面加“的”。
4 B
5.C(第三段中有“在某个专业内的工作可以因其自身而使人具有成就感”。)
6.D(A、原因和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必要性B“我们再也不像我们的祖先那样主要依据体力或简单的技巧来进行竞争。跑得快、会杀死狼、打死一头雄鹿的能力已经非常不重要。”“跑得快”“杀死狼”等能力不是需要,只是不如祖先时代那样重要了。 C“为一首诗找到合适的词,找到一种细胞活动的秘密,用更少的钱造出更好的微型集成电路块的方法,这些活动本身就使人着迷,哪怕没人知道你的活动,哪怕没有因此而得到奖励。”文本中只是作了一个假设,而不是强调“不能”得到奖励。)
13略
14.①“流水和高山”是文章的缘起,引发了作者的思绪。②“流水和高山”能形象地表现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特点。③“流水和高山”象征莫扎特和贝多芬在音乐上心灵相通。④“流水和高山”形象地表现出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15.(1)贝多芬的音乐内涵丰富,风格多样。既有气势雄浑的乐章,也有优美温婉的旋律。(意思相近即可)
(2)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强调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都是富有诗意的,高度肯定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魅力(或“突出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能丰富人生感受”)
16.相同处:①都在作品中倾诉了对美的理解,倾诉了美妙的真情;②都表现了诗意盎然的艺术境界,能拨动听众的心弦。
不同处:①莫扎特的音乐旋律优美,意境丰富;贝多芬的音乐气势磅礴,雄浑苍凉。②莫扎特把忧伤和痛苦隐藏在优美迷人的旋律中;贝多芬则直面痛苦,宣泄出澎湃的激情。③莫扎特的音乐让人沉醉,使人平静(或“对生命产生依恋,对生活产生憧憬”);贝多芬的音乐让人激动,促人振奋(或“令人激动,令人坐立不安”);
17参考角度:①借助巧妙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再现其作品意境;②妙用对比,通过莫扎特的比较突出其音乐魅力;③妙用比喻(通感),形象地表现其音乐魅力;④侧面烘托,借助听众的感受渲染其音乐魅力。
18答案:欣赏雄鹰,自然会在雄鹰的矫健中获得坚强和勇敢;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著与希望。
当今时代,网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其传播的“黄毒”信息等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它还引发国际争端,成为利益集团博弈的工具,因此,用法律的手段监管网络,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20①环境友好 ②生态保护 ③清洁生产 ④执法检查
21作文分析
在今天这个十分喧闹烦杂的世界里,这个题目有着相当广阔和自由的发挥空间,无论是文学想象,还是理性阐述,都可写得引人入胜。静,有幽静、娴静、肃静、安静、清静、澄静、宁静之分,也有环境之静与心境之静之别。古人说“万物静中得”,离开了“静”,读书治学、观察思考、修身养性都难有所得。现代社会,人们的心境往往因外物的诱惑和欲望的炽热而变得躁动不安。一个人如能做到身心皆静,做到静坐、静思、静观、静走,便能解读人生、触摸人生。只有真真切切走进安静境界,才算是做了自己人生的真正主人。
一个浮躁的人,绝不会产生静思,也就谈不上感悟和发现;一个有文化有智慧的人,若是少有静思的时候,也不会有创见和灵感。
不去自鸣自喧的人,才是雅士;不为名利争吵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没有时间多嘴多舌、忙于空谈者,才是智人。所以,静是大雅大德大智。
有人貌似闲散无事,但内心却整日里被各种私欲所占有;有人虽很忙碌,但心思单纯,内心幽静。我们推崇和欣赏的是内心宁静淡泊的人,这才是“静”的高品位。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隐士。到二十岁时,就博通经史,天天写文章多少千字。读《庄子》时,感慨地说:“我从前有的看法,未能说出,当初看到这部书,说到我心里了。”嘉佑二年,加入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矫正文风,见到苏轼的《刑赏忠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本人的门客曾巩所作,便放在第二;又以《年龄》经义策问获得第一,殿试中乙科。后来以推举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该躲避这个人,给他出人头地的机遇。” 听到的人开始哗然不服,时间久了就佩服此语。
  治平二年,入朝主持登闻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依照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宰相韩琦说:“苏轼的能力,远大出色,未来自然应当担负天下大任。要在朝廷造就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信服他,都想要朝廷应用他,然后召来加以使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忽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好使他受牵累。”
  熙宁四年,适逢元宵节,下令要开封府购买浙江的灯,而且命令降低价格。苏轼上疏说:“陛下难道爱灯吗 这不过是讨得皇太后和皇后的欢笑罢了。但百姓不能每家都买,都认为以不急用的耳目玩好,夺去他们衣食所必用的钱财。这件事极小,而关系很大,希望追还成命。”天子下诏停办这件事。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苏轼上书论新法不利。王安石更是大怒,叫御史谢景温论奏他的差错。苏轼就恳求到外地任职,做了杭州通判。
  当时新的法令纷纷公布,苏轼在任时,常常想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得以安定。改任密州知州。司农寺实施自报财产的手实法,不立刻履行的以违反诏令论罪。苏轼对提举官说:“处人违背诏令之罪,如果出自朝廷,谁敢不遵从 现在出于司农寺,这是擅自制订法令。”提举官吃惊地说:“你慢一点推行新法。”没过多久,朝廷知道这方法有害于百姓,便废止了它。
  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会集于徐州城下,水上涨如不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损坏,富饶的百姓争着出城避水。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 我在这里,水一定不能冲塌城墙。”(于是)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去,对卒长说:“河水将冲坏城墙,事件紧迫,你们虽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卒长说:考生注意:本科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共33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为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将冬季的燃煤取暖改为用天然气做燃料,这主要是( )
A.减少SO2气体的排放 B.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防止温室效应 D.降低对臭氧层的破坏
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二氧化碳 B.蔗糖 C.铜 D.硝酸钾
3.下图为容量瓶瓶颈的一部分,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定容到刻度线时,液面的位置正确的是( )
下列物质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O2和O3 B.CO和CO2 C.12C和13C D. CH4和C2H6
5.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下列物质中,属于醇类的是( )
A.CH3OCH3 B.CH3CHO C. CH3COOH D. CH3CH2OH
7.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大量气泡的是( )
8.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其pH小于7的是( )
A.Na2CO3 B.NH3 C.NaCl D.NaHSO4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g氢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1mol氢气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C.1mol氢气的质量是2g/mol
D.H2的摩尔质量是2g·mol-1
10.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的是( )
A.甲烷 乙烯 B.乙烷 丙烷 C.乙烷 乙烯 D.乙烯 苯
11.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
A.C12+H2O = HCl+HClO B.2H2O 2H2 ↑+O2↑
C.2Na+2H2O = 2NaOH+H2↑ D.2F2+2H2O = 4HF + O2↑
12.在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中,其离子方程式可用H+ + OH- =H2O表示的是( )
A.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 B.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
C.氯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铜和硫酸溶液
13.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Fe3+、NO3-、OH- B.H+、SO42-、CO32-
C.Mg2+、NH4+、SO42- D.Ag+、NO3-、Cl-
14.铝不易被腐蚀,其主要原因是( )
A.铝是一种轻金属 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弱
C.铝具有较高熔点 D.铝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下列反应类型中,能够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结构的是( )
A.加成反应 B.酯化反应 C.取代反应 D.化合反应
16.铁丝与氧气或水蒸气反应的共同产物是( )
A.FeO B.Fe3O4 C. Fe2O3 D.Fe2O3和Fe3O4
17.石英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A.Na2SiO3 B.A12O3 C.SiO2 D.Si
18.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恰好完全中和时,两者一定相等的是( )
A.质量 B.溶液的体积
C.物质的量浓度 D. H+和OH-的物质的量
19.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
A.无水硫酸铜 B.胆矾 C.浓硫酸 D.金属钠
20.下列关于Cl-和C1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l-和C12均有毒 B.Cl-和C12结构不同,所以性质也不同
C.Cl-和C12均为黄绿色 D.Cl-和C12均能与金属单质反应
21.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KCl、FeCl3、AICl3三种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
A.NaOH B.HCl C.H2SO4 D.BaCl2
22.下列物质与水反应会放出氧气的是( )
A.Na2O B.Na2O2 C.K D.NO2
23.两种元素可以组成AB2型化合物,它们的原子序数是( )
A.3和9 B.6和8
C.10和14 D.8和12
24.下列粒子中的电子数目不为10的是( )
A.NH4+ B.OH— C.H2S D.CH4
25.1 mol某气态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mo1 CO2和2mol H2O,此烃的化学式是( )
A.C2H4 B.C2H2 C.C2H6 D.C2H6O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7个小题,每空1分,共46分)
26.(7分)A、B、C、D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 的核外无电子,A和C
可以形成AC型化合物,AC分子中质子总数为18,B元素的氢氧化物具有两性,B3+
和D- 的核外电子排布均与氖相同,试回答:
(1)上述A、B、C、D四种元素的符号分别是 、 、 、 ;
(2)写出AC化合物的电子式 ;
(3)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
(4)B单质与AC的稀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7.(5分)(1)浓硝酸常常显黄色,是因为 ;
(2)浓硝酸能与铜发生反应是因为浓硝酸具有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 稀硝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
(4)在浓硫酸的存在下,浓硝酸与苯发生反应生成硝基苯,这一反应属于 反应。(填写反应类型)
28.(5分) 某温度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反应物为 生成物为
(2)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末,用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 ,
(4)当反应进行了3 min,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填是或否)
29.(8分)下列六种物质:A.汽油;B.蔗糖;C.苯;D.酒精;E.甲醛;F乙烯;G.煤油。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请填写序号)
(1)汽车等机动车辆燃料用得最多的是 ;
(2)水解后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3)用于配制医用消毒剂的是 ;
(4)可用于果实催熟的是 ;
(5)用于配制福尔马林溶液的是 ;
(6)是重要化工原料,且广泛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染料、香料等,也常用作有机溶剂的是 。
(7)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是 。
(8)飞机燃料用的是 。
30.(6分)按下列题目要求,完成各实验内容需选用试剂的名称:
(1)除去乙烷中的少量乙烯: ;
(2)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 ;
(3)除去NaHCO3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
(4)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铜离子: ;
(5)除去二氧化硅中的少量碳酸钙: ;
(6)检验某有机溶液中是否含有醛基: 。
31.(5分)根据下图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 ,Y 。
⑵ 写出反应①、②的离子方程式:① ,② 。
⑶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判断B、C、F、X氧化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为(写化学式): 。
32.(10分)X、Y、Z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1)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 Y
Z 试剂甲 ,试剂乙 。
(2)写出上述各步反应①~⑤的离子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四、计算题(共4分)
33.(4分)Fe和CuSO4溶液反应,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1L,生成的铜的质量为32g。求:
(1)反应消耗的Fe的质量;
(2)反应后溶液中Fe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A
B
C


D
E溶液
F:深红棕色液体
D
X
Y沉淀
蓝色溶液

G:钾盐溶液
E晶体
蒸发
AgNO3
淀粉溶液
黑色粉末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9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有的有多个正确选项)
1.牛顿是一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在科学上最卓越的贡献之一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建了经典力学。下列有关牛顿的说法符合史实是有( )
A.牛顿通过对太阳系的研究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上
B.牛顿通过地面的重力的研究和月球的运动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牛顿应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牛顿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算出海王星的运行轨道,发现了海王星
2.某同学设想驾驶一辆由火箭作动力的陆地太空两用汽车,沿赤道行驶并且汽车相对于地球的速度可以任意增加.不计空气阻力,当汽车速度增加到某一值时,汽车将离开地球成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航天汽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6400 km,g=10 m/s2 ) ( )
A.汽车在地面上速度增加时,它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B.此“航天汽车”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1 h
C.在此“航天汽车”上弹簧测力计无法测量力的大小
D.当汽车离开地球的瞬间速度达到7.9km/s
3.甲、乙两船在同一条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宽为H,河水流速为v0,划船速度均为v,出发时两船相距为233H,甲、乙两船船头均与河岸成60°角,如图所示,已知乙船恰好能垂直到达对岸A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同 B.v=2v0
C.两船可能在未到达对岸前相遇 D.甲船也在A点靠岸
4.关于物体运动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或受力情况的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与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B.月球绕地球运动时受到地球的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一定要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仅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也可能做直线运动
5.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在预定轨道飞行45圈,历时68小时后,经过制动飞行、自由滑行(飞船保持无动力的飞行状态)、再入大气层、着陆四个阶段成功返回。在国庆大阅兵时,在“神舟飞天”彩车上,航天英雄翟志刚将在彩车通过天安门广场中心区时“再现”从“太空舱”探出身子并挥动五星红旗。当飞船在太空中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飞船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周期和万有引力常量,就可以算出飞船质量.
B.当宇航员从船舱中慢慢“走”出并离开飞船,飞船因质量减小,所受万有引力减小,则飞船速率减小.
C.在自由滑行阶段,飞船的动能逐渐增大,引力势能逐渐减小,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D.在再入大气层阶段,飞船的动能逐渐增大,引力势能逐渐减小,但机械能不变
6.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a处以速度va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a恰好落在斜面底端P处;今在P点正上方与a等高的b处以速度vb水平抛出另一小球,经过时间tb恰好落在斜面的中点处.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Va=Vb B.Va=Vb
C.ta=tb D.ta=tb
7.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目前“北斗一号”已经成功运行,正在建设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将由5颗高轨道静止卫星和30颗中低轨道非静止卫星组成.则下列“北斗二号”的卫星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轨道卫星即同步卫星,它相对地球静止,所以它处于平衡状态
B.静止轨道卫星周期为一天,且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
C.高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7.9km/s,中低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7.9km/s
D.高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中低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8. 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受方向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t=4s时停下,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块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全过程中拉力做的功等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B.全过程拉力做的功等于零
C.t=1s到t=3s这段时间内拉力的功率保持不变,该功率为整个过程的最大值
D.t=1s到t=3s这段时间内拉力不做功
9.在奥运比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若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完成跳水动作后,竖直进入水中时受到水的阻力和浮力作用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的动能减少了Fh B.他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C.他的机械能增加mgh 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h
10.如图a、b所示,是一辆质量m=6×103kg的公共汽车在t=0和t=4s末两个时刻的两张照片。当t=0时,汽车刚启动(汽车的运动可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图c是车内横杆上悬挂的拉手环(相对汽车静止)经放大后的图像,测得θ=15°.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有( )
A.4s内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B.4s末汽车牵引力的功率
C.汽车所受到的平均阻力 D.汽车的长度
11. 5.质量为m的汽车,其发动机额定功率为P.当它开上一个倾角为θ的斜坡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为车重力的k倍,则车的最大速度为 ( )
12.两质量相同的小球A、B,分别用轻绳悬在等高的O1、O2点,A球的悬线比B球的悬线长把两球的悬线均拉到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则小球经最低点时(取悬线水平时所在的平面为零势能面),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
B.A球对绳的拉力大于B球对绳的拉力
C.A球的向心加速度大于B球的向心加速度
D.A球的机械能等于B球的机械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3.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地面h高处无初速度下落,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始终为球中的0.1倍。设小球与地面碰撞时无能量损失,则小球在停止运动前通过的总路程为________,发生的位移为_______。
14.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在高为h的跳台上以速度,1跳起,落人水时的速度为U2,
则跳水运动员跳起时做的功为 ,人水前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
15.(8分)某中学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 ( ) 。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
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4次实验的纸带(如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 m/s。
(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作出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三、计算题(本题共 4小题,共3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6分)一质量为10kg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10s内沿半径为20m的圆周运动了100m,求:(1)该物体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2)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向心力。
17.(10分)一台起重机匀加速地将质量m=1.0×103kg的货物由静止竖直吊起,在2.0s末货物的速度达到v=4.0m/s。求:
(1)货物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起重机对货物的拉力大小;
(3)在2秒内,起重机对货物所做的功与功率。
18.(10分)2008年9月25日,我国继“神舟”五号、六号载人飞船后又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如果把“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绕地球运行看作是同一轨道上的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测得自己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距地面的高度为H,且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恒量为G。你能计算出下面哪些物理量?能计算的量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不能计算的量说明理由。
(1)地球的质量 ;
(2)飞船线速度的大小;
(3)飞船所需的向心力。
19.(12分)如图所示,摩托车运动员做特技表演时,以v0=9.0m/s的初速度冲向高台,然后从高台水平飞出。若摩托车冲向高台的过程中牵引力的平均功率P=4.0kW,冲到高台顶端所用时间t=3.0s,人和车的总质量m=1.5×102kg,高台顶端距地面的高度h=7.2m,摩托车落地点到高台顶端的水平距离x=10.8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摩托车从高台顶端飞出到落地所用时间;
(2)摩托车落地时速度的大小;
(3)摩托车冲上高台的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
物理参考答案
四、本题共 4小题,共3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解:
(1) 1分
2分
1分
(2) 2分
17.解:(1)代入数据可得a=2.0m/s2。 2分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代入数据可得:
F=1.2×104N 2分
(3)货物上升的高度为
起重机对货物所做的功为
2分
起重机对货物做功的功率为
2分
18.(1)能求出地球的质量M
方法一: = mg ,
M = 4分
方法二: = ,
M = 4分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2)能求出飞船线速度的大小V
V=
V = 4分
( 方法二 和 = mg 解得V= R )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4分
(3)不能算出飞船所需的向心力
因飞船质量未知 4分
19.解:(1)设摩托车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为t1,则有
解得 t1=1.2s 4分
(2)摩托车做平抛运动的水平速度
落地时摩托车在竖直方向的速度
=12m/s
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
4分
(3)设摩托车冲上高台的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摩托车冲向高台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 J 4分
O1
O2
A
B
橡皮筋
小车
打点计时器
3.95
4.00
4.00
4.00
3.80
3.50
第4次
cm
W
v
O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9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1、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获得了上海炫动卡通卫视2008年度收视排行的年度特别奖,同名动画电影也取得了高达8500万的票房。这主要说明,为人民提供的文化产品应当( )
A.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B.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制作
C.满足人们娱乐的需求
D.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目前,手机上网泛滥,特别是一些手机黄色网站、游戏给青少年学生造成严重危害。我校在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开展“学生在校园禁用手机”活动,对我校学生健康成长和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据此回答2-3题:
2、手机网络出现这种不良文化现象的原因是( )
A.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
B.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D.文化市场上出现了专门从事文化产品制作的群体
3、针对上述现象 ( )
①有关部门应当依法管理、正确引导 ②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抛弃经济利益 ③全社会应当积极为青少年创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 ④中小学生应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腐朽和落后文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有人说:“互联网上有点杂草在所难免,但不能有毒草”。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网络文化都是我们倡导的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
B.应该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C.应借鉴外来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D.应倡导经典文化,抵制和拒绝流行文化
5、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解《论语》,她立足于唯用的角度,通过经典文学给现代人以宇宙观、人生观、处世之道、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启迪,受到国内大众的欢迎。这告诉我们( )
A.大众传媒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大众所喜爱的文化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文化
C.电视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创新文化可以使文化更贴近群众
6、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文化部推出多台优秀剧目,涵盖了京剧、昆曲、话剧、地方戏曲、儿童剧、歌舞剧、音乐剧等艺术门类,体现了近年来舞台艺术领域的丰硕成果。这些活动 ( )
A.把提倡多样化放在首位
B.坚持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会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文化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D.会使经典文化更具生命力
7、面对复杂的文化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分析。下列现象属于腐朽文化的是
①“游戏人生”“今朝有酒今朝醉” ②有殖民色彩的“洋店名”
③宣传暴力色情的文化 ④讲排场、挥霍性消费
⑤婚事要大操大办 ⑥“法轮功”邪教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
8、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迎合某些人,大量传播格调不高、内容低俗的文化产品和信息。低俗文化泛滥
①是市场机制自发性的体现 ②是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必然结果
③说明国家必须加强对文化消费的引导 ④急需文化行政部门的直接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是
①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指针
②判明各种文化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③推动各种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④引领社会思潮的旗帜、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武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尊重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多样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  )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 ③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据此回答第12~13题:
1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  )
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重要内容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③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  )
A.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B.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
C.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D.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4、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明确要继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确保人人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不让一个孩子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
A.发展教育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B.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C.教育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D.教育的发展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15、某机构对200名20岁以下青少年的偶像祟拜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崇拜对象的统计结果如下表( )
对象 科学家 时代英雄 娱乐明星 体育明星 自己 反面人物 无偶像 其他
人数 30 18 79 44 3 4 9 13
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
A.尊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支持人们的自主选择
B.尊重人们思想活动的差异性,包容各种思想行为
C.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思想
D.反对以某种思想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
16、2009年4月至9月,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在全国举行,经过群众推荐、审术忪示和群众投票,评委评选等程序,并评出55位全国道德模范,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①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②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③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④能够提升人们的思想觉悟,充实精神生活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一位单位负责人说:“如果一个应聘者仅仅是学习成绩好,自身修养却不够,品德较差,缺乏团队精神,我们都不予考虑。”这是要求应聘者要
A.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 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C. 正确处理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D. 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18、为将儒家礼仪中的优秀传统思想融入公交服务中,某市公交公司编印《公交论语》供职工学习,并精选《论语》经典名句挂在公交车厢内,打造公交车厢文化,以提高服务质量、陶冶市民修养、提升城市文明。假如以此为主题写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
A. 文化影响道德修养建设 B.传统文化在公交车厢中创新
C. 道德影响文化修养建设 D.和睦相处能提升文化竞争力
19、夸美纽斯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这说明
A.知识比道德更重要
B.加强知识与道德修养是无止境的
C.知识与道德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D.知识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道德修养
20、网民津津乐道的“人肉搜索”自诞生以来,一直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为净化网络风气,防止“人肉搜索”演变为“网络暴力”,必须把 作为道德选择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 )
A.中华民族精神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D.集体主义
21、在某些地方有一种怪现象,搞公益事业,比如修桥修路、修建学校,许多人不积极;但一到修庙、修祠堂,人们就比较踊跃。因此,在一些农村,最漂亮的不是学校,而是庙宇。做斋、求神拜佛、抬神游行等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这种现象( )
①有利于丰富当地的文化景观,拓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②会污染当地的文化环境
③是我国封建文化根深蒂固的表现 ④是腐朽文化的表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22、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一代文化先驱,正是吸纳和借助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科学思想,才建构了他们的现代文化思想,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这启示我们 ( )
A.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兼容并收,海纳百川 B.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弃古学西
C.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吸纳和借助西方文化 D.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大胆革新
23、“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 ( )
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C.世界的文化将取代各国的民族文化 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24、大学生的成才问题备受各界关注。要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是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成人、成才、成功”,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之所以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是因为 ( )
A.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B.加强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C.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D.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
25、精神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主流的是
①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意识 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③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 ④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面向世界学习各国的优秀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1、2分别反映了怎样的不良文化现象?(2分)
(2)这两类文化现象有何不同?如何解决上述漫画所反映的问题?(8分)
27、(16分)2005年度的中国电视荧屏,《超级女声》异军突起,从一个地方电视台的如娱乐节目,迅速演变成为一种众说纷纭的文化现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档让中国普通女孩子在电视屏幕上“想唱就唱”的节目,不仅开了国内“平民选秀”节目的先河,而且吸引了4亿多观众,有10多万人参赛,约54万人参与投票,仅短信收入就达3000多万元人民币。
(1)透过“超级女声”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怎样的特点?(2分)
(2)只有通俗的、流行的文化产品才能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这种观点是否正确?(6分)
(3)请你就如何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谈几点看法。(8分)
28、(12分)2008年10月11日,免费对外开放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在周末出现游客“井喷”。“鸟巢”在被20万多游客“挤爆”的同时,遭受了不文明行为伤害,在场馆周边的人行道上却停满了车辆,有的车甚至还占用了盲道。尽管交管部门一再通过媒体提醒,鸟巢周边不设停车场,请游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但是开车来的人还是不少。多数游客在游玩时不注意保护奥林匹克中心区的环境,甚至一些走累的游客坐在场馆旁边鸟巢造型的灯罩上。使这些安装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旁广场的“鸟巢”照明灯伤痕累累。在鸟巢周围的角落,散落了一些零食包装袋等垃圾。
请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
(1)材料反映什么文化现象?(2分)
(2)针对这种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29、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把人们带上信息高速公路,也能成为毁坏社会文明和腐蚀青少年心灵的鸦片。从“艳照门”事件、“百度竞价排名”风波到“死亡博客”引发的“网络暴力第一案”,互联网的暴力和低俗倾向再次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关注。整治互联网,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6月19日 新华网载文指出,自 2009年1月5日 国务院七部委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以来,行动深入推进,阶段性成效明显:先后曝光了十批低俗网站,关闭了5000多家非法网站。但目前整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网站更多源于利益驱动,致使低俗信息屡禁不止。下一步,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
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国务院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合理性。(12分)
参考答案
27.(1)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及大众化的特点。(2分)
(2)①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应该是具有多种类型和风格的文化产品,包括经典和流行的、高雅的和通俗的等。(2分)
②无论什么风格的文化产品或活动,只要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而不能仅仅以是否通俗、流行为标准。(2分)
③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2分)
(3)①必须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2分)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分)③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2分)④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2分)
28、(1)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呈现出多样化,日益丰富,但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相对落后,一部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文化修养较低。(2分)
(2)①党和政府要通过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6分)
②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4分)
29、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会产生深刻的影响。(2分)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有不同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低俗文化会败坏社会文明、腐蚀人的心灵。国务院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有利于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4分)
③随着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网民迅速增加,网络传媒迅速发展,它给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如它“能把人们带上信息高速公路”;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如网络低俗之风不断蔓延。网络文化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6分)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2个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点P是函数的图像C的一个对称中心,若点P到图像C的对称轴的距离的最小值是,则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B. C. D.
2. 设,角的终边经过点,那么的值等于 ( )
A. B. - C. D. -
3.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是在坐标平面内的射影,O为坐标原点,则等于( )
A. B. C. D.
4. 若圆上任意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都在该圆上,则该圆的半径为( )
A . B. C. 3 D. 9
5.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
A .63 B.127 C.255 D.126
6. 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B.
C. D.
7.若l为一条直线,为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面三个命题:
(1) (2)// (3)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
A. 0个 B.1个 C.2个 D.3个
8.若AC<0,BC<0则直线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9..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为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1,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 B . C . D. 1
10. 若直线与两坐标轴交点为、,则以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 ( )
A. B.
C. D.
11. 有以下四个结论 lg(lg10)=0 若10=lgx,则x=10 lg(lne)=0 若e=lnx,则, 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12、在 中,为 内一点,若,则是的( )
A. 重心 B.垂心 C.外心 D.内心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3.化简:+-=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4. 840与1785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_______.
15.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函数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个小题,共70分)
17. ( 1)已知,求的值
( 2)化简
18 . 从集合{0,1,2,3}中任取3个不同的元素,分别作为直线方程Ax+By+C=0中的A、B、C,求所得的直线恰好经过原点的概率.
19 . (1)已知定点,动点在直线上运动,当线段最短时,求的坐标.
(2) 圆与两平行线相切,圆心在直线,求这个圆的方程.
20.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值域是,
(1) 求的值; (2)说明该函数的图像是如何通过变换得来的.
21. 如图所示,//
(1) //
(2) 求AD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
22. 平面内给定三个向量,求
(1)求;
(2) 求满足的实数;
(3)若//,求实数.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3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墨子·非命》一书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紝……”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一特征?( )
A、精耕细作 B、铁犁牛耕 C、自给自足 D、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脱离
2.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其中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古代水利工程是:( )
A.井渠 B.灵渠 C.郑国渠 D.都江堰
3.精美的手工器物需要高超的技术、雄厚的财力和众多的人力,据此推断唐三彩可能出自:( )A.家庭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田庄手工业
4. 下列有关中国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瓷业到西汉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C、商朝工匠就已经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D、清代发明了珐琅彩,效果如同油画
5中国古代统治者在各方面对商业实行了严格管理,能反映商业在时间上取得突破的是:( )
A.草市尉的设置 B.“金钱珠宝,视为泥沙” C.“夜市卖菱藕” D.住宅区的商业街
6.汉文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以,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这表明( )
A.汉文帝重农抑商的思想 B.汉文帝不喜欢黄金珠玉
C.汉文帝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汉文帝要舍本逐末
7.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8.下列诗句中符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9.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10.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1.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男孩找出父亲用来包箱子的铁皮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三大改造运动中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12.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 ②根本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③以行政审批配置资源为主 ④注意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 1900年,蔡元培写了一则征婚启事:“1.女子须不缠足者;……4.男死后,女可再嫁5.夫妇如不相合可离婚。”这反映出近代中国出现的社会新习俗有 ①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③妇女解放,男女平等 ④提倡天足,反对缠足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断发易服”、“禁止缠足”主张开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鸦片战争
15.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讲述了公元1872年,主人公福克与人打赌,用80天环游地球的故事。在当时,现实中的凡尔纳要环游地球,可以使用的交通工具有( ) ①火车 ②轮船 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迪亚士 D.达伽马
17.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矛头直指:(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法国
18.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主要来自:( )
A.圈地运动以后失去土地的农民 B.非洲的黑奴
C.手工工场的手工业者 D.城市里的失业市民
19.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哪一条最能表现他们的感情?( )
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
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 D.“哥仑布给我们带来贫困”
20. 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一枝独秀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春色满园,其不能说明( )
A.英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在形成
C.出现一霸多强局面 D.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2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
A.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C.资本家加强了对生产价格和市场的控制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
22.城市的兴起能从某个角度反映社会的发展。英国城市利物浦意为“黑奴储存场所”,你认为这座城市兴起于:( )
A.新航路开辟后 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23.罗斯福新政被称为“3r”改革,即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其中反映relief方面的内容是:( )
A.整顿银行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政策 D.兴办公共工程
24.克林顿上台后,实施的经济政策是:( )
A.政府全面统管经济 B.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C.多市场、少政府 D.赤字政策
25.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共同之处是:( )
A.自由竞争 B.计划经济 C.国有化政策 D.政府干预
26.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春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
A.农民无偿永久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27.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 )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C、都保持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国情
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的标志是:( )
A.《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D.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29. 法属留尼旺岛是全球最早使用欧元的地方,维多利亚市长以75欧分在市场上买了一公斤荔枝,完成了欧元正式流通后的第一笔交易。那么这一事件最早可能发生于( )
A.1995年 B.1999年 C.2002年 D.2005年
30.2008年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时,“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全球合作”、“共克时艰”等词语常出现在政治家的重要讲话中。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大背景是:( )
A.经济全球化 B.世界格局多极化 C.区域经济一体化 D.两极格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12分)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
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l一1911 300 5600 31 510
1911一1919 600 13000 75 1625
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2分)
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2分)
(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3)读材料三,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1933年,美国)……作为一个国家 , 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二 (1921年,苏俄)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 , 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材料三 (1992 年,中国)……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请回答:
(1) 材料一这段话是谁提出的 (1分)当时这个国家面临什么问题 (2分)
他是如何解决的 (2分)
(2) 材料二这段话是谁说的 (1分)这个错误指的是什么?(2分)
面对这个错误,他是如何作出政策调整的 (2分)
33阅读以下材料(13分)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考试答案
31(12分)(1)男耕女织,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2分)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
体。(2分)
(2)1895——1900年: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2分)1912——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的推动。(2分)(答出“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也可分别给1分)
(3)主要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2分)标志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2分)
32(1) 罗斯福 (1分);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 (2分);
实行罗斯福新政 (2分);
(2) 列宁 (1分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分)
实行新经济政策 (2分 );
(3)邓小平(1分)
中共十四大(2分);
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或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 (2分)
33.(1 )市场的扩大 (1分)
(2)英国 (1分) 率先完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2分) 圈地运动( 2分)
(3) 瓦特 (1分) 火车(1分) 汽船(1分)
(4)自由主义(2分) 亚当斯密( 2分)
材料三这段话是谁说的?(1分)
哪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经济体制转变的最根本转变是什么 (2分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