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学期苍南县初中毕业升学适应性考试社会法治卷(PDF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下学期苍南县初中毕业升学适应性考试社会法治卷(PDF 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1年苍南县初中毕业升学适应性考试
社会·法治试题卷
亲爱的同学
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
意以下几点
全卷共6页,有两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你成功

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
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
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五年规划和二O
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A.十
B.十二个
C.十
D.十四
2.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
取得了全面胜利。”
A.八十
B.九十
C.九十五
D.一百
3如果对右图中的家长说一句话,最恰当的是
宝剑锋从磨砺出
B.爱人者,人恒爱之
图鹰
C.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D.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4.人脸识别技术如今已在支付转账、实名登记、解锁解密等
第3题图
场景中广泛应用。对于人脸信息收集,同学们看法不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规范人脸信息采集将阻碍相关技术的创新②个人信息被侵害时必须通过诉讼维护
自身权利③采集人脸等个人信息时要征得当事人同意④不规范的人脸信息采集可能侵犯
民的人格尊严
A.①②
5.下列对右面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①被告人郑某某已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②多次窃取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被音人郑某蓑在逃文快递
他人物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回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过中,多次窃取他人物品…此依
民共和国刑法》④拘役和罚金既是主刑又属于附加刑|照“#之规定,判达加下
被告人郑菜某犯盗窃罪,判处拘役四
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6.“不得随意丢弃国旗。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
定收回、处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作出禁止性
规定。这启示
社会·法治试题卷共6页第
①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旗尊严的基本义务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③维护
国家荣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④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
A.
B.②③
①④
D.③④
7居民陈某未戴口罩欲强行进入农贸市场,工作人员将其拦下,劝导陈某佩戴口罩后
再进入。为发泄心中不满,陈某多次向工作人员吐口水,扬言道:“戴不戴口罩是我的事
之后警方依法行政拘留陈某。这一事件使我们懂得
①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②要树立法治意识,依法行使权利③平等要求
做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④面对非正义行为,要见义“智”为
A.①②
B.①③
②④
③④
8以下是W市部分重要民生实事项
◇继续稳步推进老楼加装电梯工作,解决老年人和行动不便人员上下楼困难
◎开展无灯道路排查,完成100条无灯道路路灯建设,方便群众夜晩出行
●建立200个残疾人帮扶性就业基地,为1000名残疾学生提供助学服务。
这些项目的实施
实现同步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积
①体现了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②解决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③有
C.②③
D.③④
9下图为《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制定过程。这一过程说明了
市文明行为促进
2019年8月,北京市
2020年3月,北京市
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通过市人大常
委会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
议《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
市民针对重点治理的不文明行为是否符
余人参与网络问卷调查
条例(草案)》
实际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①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切实履行决定权,保障公民权益②公民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民
主生活③社会治理需要强化道德对法律建设的规范作用④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意志和利益
①③
C.③④
②④
10快递小哥宋学文说:“干一行爱一行,就是要不忘初心,时刻保持对工作的热
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他的行为
A彰显了律己宽人的处世准则
B.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勇担了社会责任和法定义务
D.体现了见义勇为的高尚情操
读右图,回答第11-12题
1l.图中①、②、③处应填入的内容分别是
长期难民统治和单一济
A.粮食短缺、土地荒漠化、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土地荒滇化
C.人口增长过快、土地荒漠化、粮食短缺[郾境恶化
D.粮食短缺、人口增长过快、土地荒漢化
第11题图某地发展情况
图中结构化的知识启示我们
①要保护土地这一可再生资源②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息息相关③人类活动都会
导致环境恶化④人类活动要和资源、环境相协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社会·法治试题卷共6页第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