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复习课30 中国的地域差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区 课标要求 {7DF18680-E054-41AD-8BC1-D1AEF772440D}1.运用地图叙述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范围。 2.比较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实说明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01 知识重点 西北地区 位置与范围 农牧业 自然特征 西北 地 区 矿产资源 唐诗中的西北地区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黄河远上白去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维《使至塞上》 ---王之焕《凉州词》 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省份:内蒙古、新、宁、甘 距离海洋较远 01|地理位置与范围 位置 大 兴 安 岭 长 城 昆 仑 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1 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古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 范围 2 新 疆 内 蒙 古 甘 肃 乌鲁木齐 呼和浩特 兰州 宁夏 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和甘肃(兰州)、宁夏(银川)的一部分。 02|地形特征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 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内蒙古高原 阿尔泰山 准噶尔盆地 天山山脉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 主要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 主要的盆地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其他的地形单元 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2 自然特征 主要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 ●开阔坦荡,起伏和缓 ●西部沙漠戈壁广布 ●东部中部肥美草原 塔里木盆地 ●最大的内陆盆大 ●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 ●沙漠边缘绿洲分布 准噶尔盆地 ●降水略多 ●牧场广布,畜牧业发达 荒漠草原 年降水量50-200mm 荒漠 年降水量<50mm 年降水量200-400mm 草原 干旱 03|气候特征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自然特征—气候 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光照强,多大风。 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海陆位置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 地形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距海遥远 湿润气流难进入 西北地区 高原、山地重重阻挡 干旱 中国年降水量图 降水量逐渐减少 森林 草原 荒漠 草原 荒漠 西北地区降水与植被 04|河流特征 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 塔里木河 额尔齐斯河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自然特征—河流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河流特征 高原山地为主 干旱少雨 河流稀少 季节性河流 如何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 05|畜牧业发达 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草原牧场:地形平坦开阔、气候较为温暖湿润,草质好 高山牧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农牧业 西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牧区 (1)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丰美,多为定居放牧;内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 (2)天山牧场相对高差较大,牧民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的牧场。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地放牧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试从气候的角度,对下列现象加以解释。 B C D 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在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形成灌溉农业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05|灌溉农业区 A 西北地区的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议一议,这些地区绿洲较多的原因是什么?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有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也是城市和人口的主要分布地区。 吐鲁番葡萄 新疆哈密瓜 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晴天多,日照强,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上,人们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农业,使这些地方成了粮棉瓜果之乡。 绿洲农业 在宁夏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上,人 们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自古以来, 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 灌溉农业 06|自然资源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甚为丰富(特别是油气资源) 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甚为丰富 克拉玛依的石油 南疆的石油 金昌的镍(niè) 霍林河的褐煤 石嘴山的无烟煤(优质煤) 鄂尔多斯的能源矿产 伊敏河的褐煤(劣质煤) 白云鄂博的稀土 矿产资源 青藏地区 位置与范围 农牧业 自然特征 青 藏 地 区 矿产资源 交通 民族 横断山脉以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 01|地理位置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喜马拉雅山 青藏地区 横断山脉以西 喜马拉雅山脉以北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以南 位置 1 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主要包括藏、青、川或蜀的西部 范围 2 02|地形与河流 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由于海拔高,许 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世界屋脊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巴颜喀拉山 唐古拉山 冈底斯山 …… 自然特征—地形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巴颜喀拉山 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世界屋脊”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柴达木盆地 ●海拔最高 ●矿产资源丰富 ●“聚宝盆” 珠穆朗玛峰 青海省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怒江 雅鲁藏布江 青海省 2 自然特征—河流 由于青藏地区海拔高,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夏季冰雪融化水由高原上向下流淌,为河湖提供水源,使青藏高原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中华水塔 青海湖 中国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03|气候特征 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1 高山高原气候为主 气候类型 高原山地气候 2 海拔高,高寒特征显著 气候特征 青海省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怒江 雅鲁藏布江 中华水塔 青海省 3 自然特征—河流 04|农业生产 高原畜牧业 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1 西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牧区 畜牧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河谷地带,海拔较低、风力较小、发展河谷农业 2 河谷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 湟水谷地 青稞 |禾本科植物 高原的馈赠 | 糌粑团团 美酒飘香 (1)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造成那曲和南京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纬度 海拔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那曲 (西藏) 31°12′N 4808米 -12.6℃ 9.0℃ 南京 (江苏) 32°00′N 8米 2.4℃ 27.8℃ 那曲的海拔高度远高于南京,因此1月和7月平均气温均低于南京。那曲纬度比南京低,而且相似,因此两地的气温差异与纬度关系不大。 海拔高 高寒气候 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气温低 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议一议,本区青稞和小麦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光照强,日照充 足,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物。 1 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2 05|高原天路—青藏铁路 在中国有一种路叫“天路” 它们沿途海拔极高,仿佛可以与天相接 此路只应天上有 起止点: 东起西宁,西到拉萨。 青藏铁路修建中遇到的难题: 高寒缺氧、高原冻土 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以桥带路”的原因: 解决冻土难题,为野生动物保留迁徙通道。 意义: 青藏铁路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显著改善了青海、西藏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有利于巩固国防,加强了民族团结。 本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多信奉藏传佛教 (喇嘛教)。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06|人口民族 思维导图 以干旱为主的西北地区: 以高寒为主的青藏地区: 02 背诵要点 1.“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 2.西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 , 主要 地形类型: 。 3.西北地区汉族占2/3,主要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 4.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原因: . 。 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在 以下,并呈现出 减少的趋势。 5.西北地区以 为主,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 6.西北地区河流稀少,大多是内流河, 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外流河) 7.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包括新疆牧区(优良畜种: ) 和内蒙古牧区 ( )。 夏季风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高原和盆地 干旱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又有山脉 由东向西 400mm 温带大陆性气候 塔里木河 额尔齐斯河 新疆细毛羊 三河马、三河牛 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8.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甚为丰富。包括 等, 9.西北地区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 10.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 (注意方向!!!)大致呈现出 由 的变化,原因: 。 11. 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的 , 分布着较多的 。 12.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业: (属于灌溉农业),其水源主要来自: 。 13.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措施: 。 煤、石油、稀土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自东向西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自东向西距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绿洲 绿洲农业 边缘 高山冰雪融水 土地荒漠化 合理放牧,划区轮牧, 建立人工草场 13.青藏地区的主体是 ,除此之外,还包括 。 14.青藏地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 恒河、印度河都发源于这里。原因: 。 15.青藏地区的珍稀动物: 等。 16.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 。 17.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 。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 , ( ),原因: . 。 18.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等。 19.青藏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是该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 主要牲畜:最具代表性的牲畜— (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等。 20.青藏地区青稞和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的自然原因?八下P18活动题 。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第一阶梯) 藏羚羊、雪豹、野驴 海拔高,冰雪融水多,冰川广布 高寒 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③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青稞、豌豆、小麦、油菜 畜牧业 牦牛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长 河谷地带 ①地势较低,气温高②水源充足 21.青藏地区的 的主要聚集区,主食是 ,多信奉 (喇嘛 教),布达拉宫是佛教圣地,拉萨市的标志。 22.青藏铁路东起 ,西至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 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23.聚宝盆— ,位于第一级阶梯,海拔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 富,钾盐储量世界前列。 24.青藏地区的清洁能源: 等。 藏族 糌粑 藏传佛教 西宁 拉萨 柴达木盆地 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03 中考冲刺 读下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据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A.甲—北方地区 B.乙—南方地区 C.丙—西北地区 D.丁—青藏地区 2.丙区域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 A.肥沃的冲积平原 B.山间盆地 C.水源较充足的绿洲地区 D.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3.下列描述属于乙区域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D.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4.符合对青藏地区描述的是: A.四序有花常见雨 B.旱地麦浪泛金黄 C.大漠黄沙驼铃响 D.青稞美酒飘哈达 A D B D 5.我国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 A.高山冰雪融水 B.夏季降水 C.湖泊水 D.河流水 6.青藏地区丰富而又洁净的能源指的是: A.铀矿、石油 B.地热、太阳能 C.煤、水能 D.水能、天然气 7.下列关于四个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B.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C.北方地区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D.南方地区气候湿润,水运发达 8.具备下图(左)中所显示的地理特征的区域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9.贝贝暑假骑自行车沿图示(上右)线路旅行,在旅程中可能看到的景观有: A.风吹草低见牛羊 ?????B.山环水绕 C.小桥流水人家 D.春风又绿江南岸 A B D C A 10.我国青藏高原与西北地区的相似之处是: A.热量充足 B.水资源丰富 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 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①处是: A.冷湿 B.高寒 C.湿热 D.干旱 12.图中②处是: A.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B.河流多分布在400 mm等降水量线以东地区 C.都是季节性河流 D.河网密布,多外流河 13.甘肃“紫轩葡萄酒”的广告词: “让传奇在39°N沙粒土壤中诞生”。39°N沙粒土壤能诞生传奇,指该地(河西走廊中部)在酿酒葡萄种植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优势气候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四季如春,降水充沛 C.沙粒土壤富含矿物质 D.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 C D A A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沼泽密布,细草如毯,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下图示意三江源地区山河分布,读图回答14~16题。 14?.三江源地区成为“野生动物天堂”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严寒,缺少天敌 B.气候温和,森林茂密 C.高原湿 ??????地,人迹罕至 D.地形平坦,草原辽阔 15.“中华水塔”水量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16.下列描述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 A.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B.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C.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D.山高谷深,一山四季 C C A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适宜喜温凉的青稞、豌豆等作物的生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7~19题。 17.最能体现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A.冷湿 B.高寒 C.干旱 D.湿热 18.该地区的青稞、豌豆等作物主要分布在: A.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B.三江源地区 C.柴达木盆地 D.藏北高原 19.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下列原因与此无关的是: A.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 B.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 C.气温低,病虫害少 D.光热不足,生长速度慢 B A D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读兰新铁路部分路线图,完成20~22题。 20.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进行铁路线选址时, 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 B.聚落 C.地形 D.气候 21.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址不 尽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工程量过大 C.易受山洪侵袭 D.距离城镇较远 22.一直到现在,兰新铁路也没有改变该区域的城镇分布,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城镇分布受制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工业分布 D.矿产分布 C D B 23.“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汉藏民族之间茶马互换的贸易通道,主要包括滇藏线、川藏线。读“茶马古道部分线路图”,回答问题。 (1)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8~25℃之间。冬春季抗寒性差,低于5℃时,茶树停止生长;夏季生长期忌干热,高于40℃时容易死亡。据材料说明云南省茶树生长的优势气候条件 。 (2)说明滇藏线云南段茶马古道基本沿山间谷地分布的主要因: 。 (3)茶马古道沿途的横断山区生物物种丰富,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处物种多样的原因: 。 (4)下图为青藏高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关系图,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取最适合的项目,将序号填到方框中的甲、乙两处。 ①气温低 ②光热充足 ③太阳能丰富 ④昼夜温差大 ⑤河谷农业 ⑥畜牧业 (1)该省区夏季比较凉爽,冬季比较温和 (2)山间谷地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风速较小,水资源丰富,地形较平坦; (3)横断山区地势高低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形成“一山有四季”的景观 (4)甲填① 乙填⑥ 24.研学之旅——暑假期间,某中学学生沿着青甘大环线开展了研学活动,沿途欣赏到许多美丽景观。依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下面是一位同学记录的片段,请补充完整。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旅程 研学记录 行前准备 考虑到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的特殊性,要提前准备① 、② 等物品 第一站 从青海省的行政中心③ (城市)出发,到达我国最大的湖泊④ 湖 第二站 行驶中发现该区域牛羊很多,看到了被称为“高原之舟”的⑤ ,沿途经过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⑥ ,到达敦煌莫高窟 第三站 继续前进,到达中国万里长城西起点嘉峪关,沿着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⑦ 山脉,最后回到青海省的行政中心 (1)氧气袋 太阳镜、防晒霜、羽绒服 西宁 青海 牦牛 柴达木盆地 祁连; (2)图中所示山脉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 地区和 地区的分界线。 (3)同学们在第1站记录的中午气温为18℃,在第3站记录的中午气温为32℃,请解释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 (4)同学们在第3站品尝到了当地香甜多汁的瓜果,请分析该区域瓜果甜的原因: 。 (2)青藏 西北;(3)第一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4)夏季气温高,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2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B区域与D区域的分界线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图Ⅰ中的甲工业基地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3)图Ⅱ所示气候类型分布在 (填字母)区,其特点是 。 (4)A区域的糖料作物是 ,C、D两区域农业以 为主。 (5)图中①是 山脉,D区域的 ??????自然环境特征是 。 (1)400;(2)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3)B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4)甘蔗 畜牧业;(5)昆仑 干旱 26.区域开发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因地制宜,精准扶贫。读图,回答问题。 (1)德国一位教授根据中国区域景观差异将各区域分别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金色中国”、“蓝色中国”,其中“银色中国”代表 地区,“蓝色中国”则代表 。 (2)某户外俱乐部开展“穿越中国”骑行活动,哈尔滨出发,终点拉萨。读图,找出该线路穿越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地区(填名称)。 俱乐部成员以下列标题概括沿途城市特点:①北国春城-汽车之城;②日光之城-西藏首府;③中原商埠-铁路枢纽;④丝路起点-多朝古都。请根据穿越的先后顺序,给上述城市排序 (填序号)。 (1)青藏 中国的海洋 (2)北方地区和青藏 ①③④② (3)我国山区面积广,低山丘陵集中分布在 地区。四川西南大凉山勒尔村72户村民居住在海拔千米之上的悬崖(图中A处),与外界联系需要攀爬藤梯,称为“悬崖上的村庄”,贫困落后。对于如何脱贫,可可和乐乐观点不同,根据保护生态,因地制宜原则,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 可可:投入巨资,砍伐森林,修建盘山公路,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乐乐:整体移民,原居住地开发旅游与特色农业,增加就业机会。 (3)南方 乐乐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青藏高原每年6月到9月相对温暖少风,是冬虫夏草,雪莲花等珍贵野生药材的收获期,同时也是旅游旺季。西藏的那曲每年8月初举行5至15天不等的赛马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材料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大豆和油菜主产区”分布示意略图。 (1)《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描写的 地理区域是 ;《敕勒川》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地理区域是 。(用图中的数码填空) (2)大豆主产区与油菜主产区气候等共同特征是 ;两者中,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是 主产区。 (3)说明那曲赛马节选择八月举办的原因: 。 (1)③;①; (2)夏季高温多雨;大豆 (3)①那曲在8月份气温适宜,温暖少风,多晴天,阳光明媚;②牧场广布,牧草肥美,马儿膘肥体壮。③那曲有秀美的高原风光,如雪山草原,有独特的藏民族风情。④赛马节期间是旅游旺季,游客众多。 28.请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兰新高铁穿越了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铁,也是我国首条在高海拔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全长1776 km。 材料2: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该区域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 (1)兰新高铁从兰州出发,穿越祁连山脉,途经青海省省会城市____,到达位于____盆地南缘的乌鲁木齐。 (1)西宁 准噶尔 (2)把下列有关西北地区内容的字母按因果关系填在下列关联图中。 A.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B.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碍 C.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D.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3)“京津冀略图”中A是_________山脉,B是______海。 (2)D C (3)太行 渤 (4)西北地区和京津冀地区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请结合京津冀略图中信息,分析其经济发展不同于西北地区的优势条件有哪些?(一条即可) (5)京津冀部分城市近些年出现了“烟尘与雾霾齐飞,钢厂与民宅一色”的现象。请你为该区域解决雾霾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4)港口、铁路等交通发达;位置优越;市场广阔;科技发达等。 (5)减少燃烧秸秆;减少工厂废物排放;钢厂搬迁;汽车限行;绿色出行等。(言之有理即可) 29.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B、C、D表示地理区域,其中诗句“烈日炎炎水难觅,平沙万里无人烟”描述的现象位于 地区;“雪山连绵入天际,时在七月遇高寒”描述的现象位于 地区。(填字母) (2)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往往成为地理区域的界线。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地理分界线是:① (山脉),② (河流)。 (1)C D (2)秦岭 淮河 (3)竹笋多分布于温暖湿润、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区,清华大学颜教授经常说,竹笋是她家乡常见的食材。颜教授家乡最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填字母和名称)。 (4)长沙市某中学的周丽同学准备今年中考结束后和家人一道前往青海湖进行为期两周的自驾游。周丽和家人旅游目的地所在的地理区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 气候。写出为应对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周丽同学一家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 。 (3)B南方 (4)高山高原 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防晒物品、防寒衣物等 Thank you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