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他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和(??? ) A.?个人主义精神????????????????B.?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艰苦朴素精神????????????????D.?妥协退让精神 2. 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的是 ( )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罗盛教 D. 杨根思 3. 下图是美国陆军上将.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情景。这个协定签订于( ? ) A. 1951年7月 B. 1952年7月 C. 1953年7月 D. 1954年7月 4. “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该材料表明( ) A.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可以与美国对抗的强大国家 B.朝鲜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C.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D.中国已成为侵略性极强的国家 5.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列依次为( )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②“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③“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 6. 1952年底,我国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他们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7. 在土地改革中,我国广大农民对获得的土地拥有的最重要的权利是( )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经营权 D.管理权 8. 解放初期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B.?肃清了反革命????????????? C.?掌握了经济命脉?????????????D.?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9.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 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的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 汽车. 拖拉机. 发电设备. 冶金设备. 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 ) A.推进了城市文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通过缩减对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来发展工业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践行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10. 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下图是西藏人民欢庆青藏公路通车的场面,青藏公路修建成功是在(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以后 D.文革时期 11.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上内容出自(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3.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C.土地改革完成后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14. 如图作为实物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 )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B.农业社会主义大变革 C.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D.现代就业制度的变革 15. 下表反映了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它领土决无掠夺的野心,现在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得特别权利或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政府亦不拟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战的途径。 ——杜鲁门1950年月5日声明 材料二 对朝鲜的攻击已无可怀疑地说明,共产主义已不限于使用颠覆手段征服独立国家……共产党部队的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而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因此,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 ——杜鲁门1950年6月27日声明 材料三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950年周恩来对美国的警告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二中,美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2)材料二中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的借口是什么? (3)1950年中国采取了什么重大军事行动?到什么时候结束?结果如何?有什么意义? 17.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属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也还得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二 《社会主义好》是一首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诞生的革命歌曲。歌曲旋律奋发激昂,高度颂扬了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人民新中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同时唱出了全国人民坚决跟定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然而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历经曲折与坎坷。 材料三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 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 —— 中共十七大报告 请回答: (1)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了一次长达十年的严重失误。这次失误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中“历史性变化”的起点是什么?在农村的改革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对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三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材料四 (1)材料一. 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状况? (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分布在哪里?试举两例说明。 (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这有什么意义? (4)请依据材料四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介绍一下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BACBA 6-10CADCA 11-15BDDAA 二. 非选择题 16. (1)材料一表示对台湾没有野心,不想使美军卷入中国国共两党的斗争。材料二表示美军已侵入台湾,公然干涉中国的内政。其背景是朝鲜战争的爆发. (2)借口是中国军队攻击朝鲜并将入侵台湾。 (3)抗美援朝。1953年结束。结果以美国的失败而告终。这一胜利不仅粉碎了美国吞并朝鲜进而颠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狂妄计划,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还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国家和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 17. (1)进行土地改革;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对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 (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内乱或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 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制造的政治动乱。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4)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18. (1)状况: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2)分布:东北地区。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等。(答出任意两项即可) (3)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