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中共八大,因为这次会议明确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展生产力,建设先进的工业国
C.开展阶级斗争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 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④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③
3. 某一时期《人民日报》的社论称:“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 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出现这一建设热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充分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B. 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良性互动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建设的盲目性
D.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人民工作热情似火
4. 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 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不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政策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人民公社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C.政社合一不利于经营管理
D.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7. 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票据所见证的历史时期是(  )
A.土地改革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8. 名字中包含着历史,如文革. 计划. 援朝. 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这些人中年龄最小的应是(  )
A.计划 B.文革
C.援朝 D.跃进
9. “有雄才,有伟略,有奇勋,实在有德;无后裔,无偏心,无享受,真正无私”这副挽联写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逝世的哪一位人物? (  )
A. 周恩来 B. 刘少奇
C. 朱德 D. 毛泽东
10. “神州欲变,风雨已迷天。昏星岸月,红日当空已难显。……。妲妃想统赤县,自称武则天。”这首诗作于1976年,你知道诗中的“妲妃”和“武则天”指的是(  )
A.慈禧太后???? B.江青? ??
C.王洪文? ??D.林彪
11. 近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已成为继_______之后拥有载人宇航器技术并成功实现飞行的国家( )
①美国 ②英国 ③苏联④印度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
12. “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这里的“一星”指的是(  )
A.“东方红Ⅰ号”卫星Ⅰ
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C.“长征Ⅰ号”运载火箭
D.“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13. 是否拥有核武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  )
A.1964年 B.1966年
C.1970年 D.1978年
14. 我国是世界上能造核武器. 自行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五个国家,标志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
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1966年,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进行
D.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5. 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③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①③②⑤⑥ B.⑤①③②⑥
C.②①③⑥⑤ D.⑤①②③⑥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 年,几千万人开始大规模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
材料二 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什么?
(3)材料一. 二反映的重大失误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综合以上问题,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历史启示?
17. 阅读材料: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共产党内产生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林彪. 江青一伙野心家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五一六通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毛泽东在北京先后8次接见红卫兵和群众,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组织,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中央各部门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乃至军队,都被卷入夺权风暴中。许多地方发生武斗,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学校停课,大学不招生,全国处于极度混乱之中。1 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被迫停止了活动。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经济工作机构瘫痪,许多工矿企业处于停产. 半停产状态,交通运输堵塞,市场供应紧张。国民经济破坏严重,损失约5 000亿元。1 971午,林彪反党集团被彻底粉碎。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
请回答:
(1)分析材料,概括指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
(2)依据材料,概括地列举出“文化大革命”经历过程的知识要点。(要求:不能抄材料原文,表达简练))
(3)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说说“文化大革命”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4)“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哪些深刻的教训?(列举两条即可)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的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存在什么问题?
(3)这个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而发动的两大运动是什么?这两大运动对经济建设造成了什么影响?中共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扭转这一局面?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通过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BCCDC 6-10ADBAB 11-15CAADB
二. 非选择题
16. (1)“大跃进”运动。
(2)人民公社化运动。
(3)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4)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制定政策一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17. (1)毛泽东对我国形势的错误判断;林彪. 江青反党集团的利用和煽动。
(2)①“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决定)②红卫兵运动。③夺权风暴。④全面内乱。(党政机关瘫痪. 破坏民主与法制. 国民经济恶化)⑤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6年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3)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②工厂停产,国民经济破坏严重。(回答其他方面内容,只要符合客观史实亦可)
(4)如,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国情;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等。
18. (1)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容易产生不良影响。
(3)两大运动:“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使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1961年,中共中央开始实施“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4)经济建设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符合本国国情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