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6.1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6.1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的根本目的是( )
A.保家卫国 B.为解放台湾做准备
C.解放朝鲜 D.打倒帝国主义
2. 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他们是历史上. 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作者称赞的是 ( )
A. 抗日军民 B. 解放军战士
C.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D. 朝鲜军民
3. 在上甘岭三九一高地的反击战中,为了不暴露目标,他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坚持在原地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从而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罗盛教 D.毛岸英
4. 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并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
5. 回顾过去的血与火的激烈战斗,我们发自内心地对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表示崇高的敬意!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中国军事实力强于美国??? ④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英勇战斗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6. 下表为某村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与表中1953年数据变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农业合作化运动?????????????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建国初土地改革?????????????D.?人民公社化运动
7.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D.?解放农村生产力
8.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土地改革就是其中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的有( )
①农民在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②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9. 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川藏. 青藏. 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④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能够自行制造汽车. 飞机. 拖拉机和电子管……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我国广大的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和被改造的资本家踊跃参加祖国建设是分不开的。这一现象(??? ?)
①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
②说明了他们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感
③说明“一五”计划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④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必然结果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1. 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胡兆森所回忆的事件发生于(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
C.中共八大期间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12. 如下图是一位同学的自学笔记,在“内容”处应填写的是(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1954年9月
地点:北京
内容:
A.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 “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经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作用
14. 如果你需要了解有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
A.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B.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
C.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D.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15. 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建立了手工业合作社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简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成立。各行政区. 省市先后成立分会。11月4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发表宣言,“誓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
材料二 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进行这一军事行动的目的何在?
(2)据材料二,克拉克说的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指的是什么协定?这一协定的签订,有赖于中国援朝军队的哪一位司令官的正确指挥?
(3)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两个在抗美援朝中涌现的革命英雄。并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1)材料中的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两大历史事件?
(2)图一和图二的做法在所有制方面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图三属于我国哪一期间的成就?该成就的取得与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 粮食. 轻工业原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中“组织起来的路”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引导农民走这样一条路的目的。
材料二 过去几个月来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意料。过去有些人怕社会主义这一关难过,现在看来,这一关也还是容易过的。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
材料三 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毛泽东(1956年)
(3)材料二中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于哪一年?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分别对哪几个行业进行了改造?其方式分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指出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ACBBD 6-10CDCBC 11-15AAADC
二. 非选择题
16. (1)我国进行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保家卫国,巩固新中国的政权。
(2)克拉克说的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指的是《朝鲜停战协定》,这一协定的签订,有赖于中国援朝军队的彭德怀司令的正确指挥。
(3)在抗美援朝中涌现的革命英雄有邱少云. 黄继光等。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顽强的革命意志,自我牺牲精神。
17. (1)1952年土地改革. 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土地改革由封建土地制度转变为农民个体所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由农民个体私有转变集体所有(公有制)。
(3)“一五”计划期间1952土地改革的完成,这使得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18. (1)有利条件:农民普遍拥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生活资料(房屋等)。不利条件:经营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
(2)农业合作化(或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避免农村贫富分化;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工业发展。
(3)1956年。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和手工业采取建立生产合作社的方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
(4)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