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是 (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朝鲜内战爆发 ③土地改革开始 ④朝鲜战争结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关于70年前抗美援朝战争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政府是应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派兵援朝 B.?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是援助朝鲜,保家卫国 C.?抗美援朝战争就是指朝鲜战争 D.?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3. 下列诗句描写了抗美援朝的是 ( ) A.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大雄师过大江 B.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 金沙水拍去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4. “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B.?抗美援朝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D.?镇压反革命运动 5. 西方的习惯观念认为,在战争中打败大国军队的国家才具备公认大国的条件。就这个意义说,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大国地位和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之战。材料强调的是抗美援朝战争( )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赢得了经济建设的和平环境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6. “精准扶贫” 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 7. 九(1)班周宁同学想要了解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相关问题,下面哪部文献最适合他参考(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 以下两幅宣传图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主题是( ) A.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实行三大改造 C.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 D.发展农业生产 9. 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时间顺序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胜利 ③土地改革完成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10. 1949年12月21日,刚刚到达莫斯科不久的毛泽东就去参观了斯大林汽车厂,当看到一辆接一辆的汽车驶下装配线时,他把手指往地上一戳,对随行人员一字一句地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大工厂。”这一理想最初实现是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西藏和平解放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11.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保障了土地改革的进行 C.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标志着三大改造的完成 12. 早在60年前,我国建成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长江大桥是( )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海口世纪大桥 D.钱塘江大桥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决定最早写进(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八大政治报告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49年《共同纲领》 14. 下面是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比重表。这一结果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有 ( )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32.2% 53.4% 7.3% 7.1% ①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②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④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经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15. 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 ??) A.?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C.?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二、非选择题 16. 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出兵朝鲜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同时美国直接干涉新中国内政的事件是什么? (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什么?率军入朝的司令员是谁?你还能举出以前学过得他的事迹吗? (3)在抗美援朝中,涌现了无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试举例并谈一谈他们所体现出的崇高品质?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结合抗美援朝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谈一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族入侵的胜利? 17. 新中国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战火中降生,她承载着全世界1/4人类的百年期待,一个统一. 富强. 民主的中国,是她给所有中国人的承诺。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她采取了哪些措施呢?下面我们一起探究“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探究一 收集资料】 第一组:图片资料 第二组:文字资料 资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资料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资料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资料四 协议共17条,主要内容是: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探究二 探究资料】 (1)请你分别写出第一组材料中的四幅图片分别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2) 第二组材料中资料一是哪一支军队的战歌?资料二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 资料三出自哪一部法律? (4) 资料四的协议签订于哪一年?这一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探究三 探究感悟】 (5)通过以上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 商品零售额 95.8% 4.2% 材料二 对于如何看待三大改造,小明和小刚展开了争论。 小明:真是了不起!在短短3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真是了不起! 小刚:三大改造中也存在缺点和偏差,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1)分析材料一中的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出现图表中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2)针对材料二的争论,你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三大改造的看法。 材料三 资本家敲锣打鼓要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急迫心情大大超过决策者的预想。强大的宣传攻势对资本家造成巨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他们开始对自己的阶级产生耻辱感和罪恶感,必欲去之而后快。……因此他们敲锣打鼓. 争先恐后地要求公私合营,交出自己的企业,希望改变剥削者的身份而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 ——陆和健《上海资本家的最后十年》 材料四 (1956年12月)毛泽东在谈话中指出: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虽然已经没有资本家。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上海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现在做衣服要3个月,合作工厂做的衣服一长一短,扣子没有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还可以开夫妻店,请工也可以。这叫新经济政策。 ——吴序光主编《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历史命运》 (3)根据材料一,分析资本家支持公私合营的原因。 (4)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所说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公私合营政策。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BCDBC 6-10CCACD 11-15CAACD 二. 非选择题 16. (1)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企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朝鲜和中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朝鲜只是一个跳板。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彭德怀;百团大战 (3)黄继光;邱少云;热爱祖国;不怕困难;英勇战斗;不怕牺牲 (4)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走科技强军之路,不断壮大国防力量;继承发扬反抗外来侵略. 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光荣传统等。 17. (1)图一:新中国成立(或开国大典)。 图二:西藏和平解放。 图三:土地改革。图四:抗美援朝。 (2)中国人民志愿军。新中国的成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5)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8. (1)结论:当时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在我国占据主体地位。原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都有一定道理。看法: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 工作过粗. 改变过快等缺点。 (3)原因: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政策的大力宣传;资本家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 (4)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且鼓励私营经济的存在,并与国营经济形成竞争。 (5)评价:公私合营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同时公私合营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生产质量有所下降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