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一、调查小区中行使权利越了界的现象
课前
调查
破坏小区的公共设施
01
一、调查小区中行使权利越了界的现象
课前
调查
扰民行为
02
一、调查小区中行使权利越了界的现象
课前
调查
侵占公共空间
03
二、调查社会中行使权利越了界的现象
课前
调查
在城市的机动车道路上策马奔腾
01
二、调查社会中行使权利越了界的现象
课前
调查
诋毁戍边英雄
02
二、调查社会中行使权利越了界的现象
课前
调查
诋毁戍边英雄
03
第三课
公民权利
依
利
行
使
法
权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侵占公共空间:30%
扰民:28%
危害人身安全:15%
破坏小区环境:13%
破坏公共设施:12%
其他:2%
新知讲解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你如何看待“我是业主,我有权利”这一观点?
新知讲解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影响个人形象,受到道德的谴责,触犯法律使自己受到法律的惩罚。
侵犯了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荣誉权和名誉权,给他人树立坏的榜样。
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风气,不利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
影响
对自己
对他人
对国家和社会
思考:网民“辣笔小球"在新浪微博发布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言论会产生哪些影响?
七嘴八舌
新知讲解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侮辱烈士的“辣笔小球”出镜忏悔
《宪法》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
2
任何人不得利用结社自由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健康、妨碍国家安全的活动等。
不得利用言论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
3
行使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权利的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其他的限制性规定
法治在线
话题探讨:这么多限制,哪来的自由呢?
小组讨论
话题1:国家要求无特殊情况下的公民去打新冠疫苗有没有侵犯公民的自由
话题2:《民法典》中关于“离婚冷静期”的规定有没有干扰人们的离婚自由
话题3:国家出台“限购令”有没有侵犯公民的买房自由
自由是相对的,所谓的“限制”恰恰是保障了公民最大限度的自由。
依法行使权利
行使权利有界限
维护权利守程序
不能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新知讲解
情境:小区中,魏发在遛狗时未给狗栓绳,小狗乱跑乱叫,吓坏并咬伤了最好的邻居甄薇全。魏发慌忙之下迅速带着狗返回家中。
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1.甄薇全和魏发是非常好的邻居,为了不伤害邻里的关系,就那么算了,不是什么大事。
2.找魏发去维权,讨要个说法。
公民意识
新知讲解
维权之路----情景剧1
维权方式一
协商
优势: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劣势:不具有强制力
情境:小区中,魏发在遛狗时未给狗栓绳,小狗乱跑乱叫,吓坏并咬伤了最好的邻居甄薇全。魏发慌忙之下迅速带着狗返回家中。
新知讲解
情境:甄薇全没有及时得到魏发及其父亲承诺过的经济补偿
维权之路----情景剧2
维权方式二
诉讼
优势:最正规、最有效、最权威的维权手段
劣势:程序复杂、耗费时间精力和财力。
协商
调解
仲裁
公民依法维护权利的方式?
方式
维权
诉讼
方式
参与人
依据
适用
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
找一找,填一填
当事人
事实、法律、
道理
消费、劳动争议
和交通事故纠纷
当事人
调解人
事实、法律法规
政策、公德
广泛适用
当事人
仲裁庭
当事人及代理人
人民法院
仲裁协议、法律
事实、法律法规
合同纠纷
财产权益争议
民事、刑事、
行政案件
协商、调解
仲裁、诉讼
诉讼
事件1:同桌借了我50元拒不归还
考考你:下列事件可采用哪些维权方式
事件2:张某未按照合同要求按时支付李某的货物款项达10万元
事件3:张某醉酒驾驶,导致1死2伤
思考:维权方式有没有先后?
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侵权的性质不同,当事人的诉求不同,维权的顺序没有先后之分,要依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依法行使权利
行使权利有界限
维护权利守程序
维护权利的方式
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
本
课
小
结
不能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调查一:小区中行使权利越了界的现象
如:楼道堆放杂物
随意乱扔垃圾
小区遛狗不栓绳
休息时间装修
破坏公共设施
调查二:社会中行使权利越了界的现象
如:在城市道路上策马狂奔
在微博上诋毁戍边英雄
请从下列事例中任选话题,任选角度(侵权者、被侵权者),运用今日所学知识,给出“正确行使权利”的合理化建议。
实践参与
树立责任意识!
树立公民意识!
树立法律意识!
做一个合格公民!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