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第二节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人类与生物圈关系非常密切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生物圈 人类的活动又能够影响生物圈 原始社会: 人类依附于生物圈,人与生物圈保持总体平衡 农业社会: 人类开始主动改造自然,但对环境影响力仍然较小,基本保持生态平衡 工业革命以后: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大大增强,人类的破坏性活动渐渐超出生物圈自我调节能力,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A.你能做到并能帮助﹑提醒别人这样做。 B.你自己能够这样做。 C.你偶尔这样做,或有时违反。 D.你不这样做,经常违反或没想过这个问题。 统计共得多少A、B、C、D,然后计算总分。 总分= n1×2 + n2×1 + n3×0 + n4×(-1) (满分60分) 等级依据 有较强环保意识(大于45分) 有一定的环保意识(30~45) 缺乏环保意识(小于30分) 人数 行动起来,保护生物圈 可回收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 有害垃圾 探究: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 目的:说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器材:带土壤的花盆、分类前的垃圾(含果皮、菜叶等)、分类后的垃圾(含塑料等)、喷壶等 过程: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 垃圾分类有没有必要 2.作出假设:__________ 垃圾分类有必要 3.实验步骤: ⑴取2只带有相同土壤的花盆,标号1、2。 ⑵将分类前垃圾(含果皮等)埋入1号花盆中,将分类后垃圾(含塑料等)埋入2号花盆中。 ⑶每天适当浇水,定时观察这些垃圾能否自然降解(如下图)。 1号 2号 4.实验结果: 1号花盆里的部分垃圾(塑料)没有降解,2号花盆里的垃圾降解了。 垃圾分类有必要。如通过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垃圾自然降解,既可减少污染,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 5.实验结论: 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 焚烧法 填埋法 堆肥法 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 焚烧法:将垃圾置于高温炉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燃烧,产生的热还可用于发电和供暖 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 填埋法:将垃圾直接 填入预备好的坑中,用土压实,使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变化。填埋完成后,在地面上可以修建市民广场或运动场等 。 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 堆肥法:将生活垃圾聚积成堆,利用微生物发酵分解其中的有机物后,再施回农田中 猜猜看:以下垃圾降解需多长时间? 六周 两到三个月 两年 20年 两百万年 有毒物质长期存在 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行动起来,保护生物圈 1.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问世,它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法治阶段,环境保护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2.2018年 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塑战速决”Beat Plastic Pollution。 我能行!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低碳绿色出行 C、沿河排放污染物 D、禁燃烟花爆竹 C 我能行! 2、下列各项中,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 ) A.节约用水 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C.向河流、田野大量排放污物 D.养成用塑料袋装蔬菜和食品的习惯 A 我能行! 3、生活中的垃圾应该分类处理,下列不属于可回收的垃圾的是( ) A.易拉罐 B.废旧报纸 C.果品菜叶 D.塑料制品 C 我能行! 4、很多环境问题都是有垃圾引起的,下图中,“可回收垃圾”的标志是 ( ) A A B 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